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贴剂经不同动物皮肤的药物渗透性

    作者:王文刚;恽榴红;王睿;付桂英;刘泽源

    目的 制备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并研究经不同动物皮肤的体外药物渗透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 透皮扩散装置,分别以离体小鼠、大鼠和兔皮肤为渗透屏障,生理盐水-乙醇(60:40)为接受液,用HPLC同时测定经皮渗透液中两药物的浓度,并计算渗透动力学参数.结果 贴剂中,非洛地平和美托洛尔48 h内均以零级动力学经不同动物皮肤转运,并具一定同步性,动物皮肤对药物渗透性依次为:小鼠>大鼠>兔,结论非洛地平一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缓释长效特征明显,药物体外经皮渗透性稳定,各指标均可满足治疗血药浓度的要求.

  • HPLC-MS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非洛地平的浓度

    作者:顾轶;王广基;孙建国

    目的 探讨测定Beagle犬血浆内微量非洛地平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以尼莫地平为内标,Cosmosil ODS(150 mm×2.0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铵水溶液(85: 15),柱温40℃,流速0.2 ml·min-1.结果 非洛地平的线性范围为0.5~200.0 ng·ml-1(r2=0.9992),低定量限为0.5 ng·ml-1,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大于90%.结论 所建方法方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和重复性好,测定准确,适用于Beagle犬血浆中微量非洛地平的测定及生物利用度试验.

  • 非洛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NF-κB的影响

    作者:杜晓冬;张蜀;曹钰;聂虎

    κB)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组和非洛地平组主动脉壁NF-κB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46.59±5.68、20.47±1.97)高于正常组(4.38±1.07,P<0.01),同时模型组阳性表达细胞数亦高于非洛地平组(P<0.01).结论 非洛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内皮与平滑肌细胞NF-κB活化相关.

  • 非洛地平对老年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高毅滨;袁幼琳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IR)普遍存在于高血压患者,IR被认为是高血压发病原因之一,降压药对IR的影响更是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兴趣.钙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IR的影响报道不一.本文观察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非洛地平降压的同时,对IR的影响.

  • 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胡兴文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级、2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非洛地平、吲达帕胺组30例(每日10mg、2.5mg,晚餐后口服), 卡托普利为对照组30例(75mg/d,分3次口服),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之间治疗高血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控制24h血压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更好,同时副作用发生率更低.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药物.

  • 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李学林

    目的:评价赖诺普利(益迈欧)与非洛地平(波依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205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组,分别观察降压疗效,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尿酸的作用,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降低,赖诺普利对心率无影响,非洛地平有加快心率的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赖诺普利对调节血脂、降低血糖、血尿酸、改善心功能等方面优于非洛地平组.用药后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赖诺普利与非洛地平均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血尿酸,改善心功能作用,两药合用效更佳.

  •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及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闫亚非;王猷权;张勤;汤雁蓉;章丽

    目的:对比观察非洛地平(FE)、氨氯地平(AM)及硝苯地平控释片(NI)的降压疗效。方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服用AM5~10mg、NI30~60mg、FE5~10mg四周,观察治疗前后偶测血压、心率、24小时动态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88.7%、82.3%,疗效及副作用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三者均为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作者:刘亚辉;王挺;彭建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5mg/d,3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加非洛地平5mg/d,30例),治疗2周时若血压仍>160/95mmHg(1mmHg≈0.133kPa),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教(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患者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作者:张加力

    目的了解非洛地平片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非洛地平片2.5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10mg/d,对疗效不佳者加服双氢克尿塞12.5~50mg/d,观察血压及临床改善情况,疗程30d.结果 87例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3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65%.近期观察(30d)无明显不良反应,远期观察(1年)有3例血糖、血尿酸升高.结论非洛地平片价廉、效高、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选用.

  • 口服非洛地平致剥脱性皮炎1例

    作者:姚庆勃;于秀卿

    患者,男,71岁.因头痛头晕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齐.心电图:窦性心率,腹部B超:正常,肾功正常.

  • 高血压病不同血压分级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

    作者:李刚;陈良海;罗兴林;刘远厚;李家富;邓辉胜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与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非洛地平对其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住院EH患者,按1999年WHO/ISH标准高血压分级为1级28例、2级36例、3级22例.健康对照组30例.所有EH患者在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浆ET和CGRP浓度的测定.结果 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EH血压分级的增高.ET水平增高、CGRP水平降低(均P<0.05~0.01).非洛地平治疗后,EH患者血压和血浆ET明显下降、CGRP明显增高(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非洛地平降压疗效确切,并能降低患者血浆ET、升高CGRP.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非洛地平

  • 波依定治疗老年高血压76例疗效观察

    作者:邹凡文

    波依定是非洛地平的缓释制剂,是一种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氢比啶类钙拮抗剂.5~10mg每日1次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我们对76例老年高血压采用自身对照,予以波依定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非洛地平与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强;陈力

    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IR)关系,近年研究较多,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使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降压药物其治疗地位将提高[1].钙拮挤剂作为常用的降压药物,对IR的影响,目前尚有争议[2~4].本研究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IR的影响.

  • 非洛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8的影响

    作者:张蜀;孙常丽;曹钰

    目的 通过腹腔注射维生素D3与高脂饲料诱导相结合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非洛地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①正常组:正常饮食.②模型组:高脂饮食十腹腔注射维生素D3.③非洛地平组:高脂饮食十腹腔注射维生素D3十非洛地平(5 mg/kg·d).喂养6周后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组和非洛地平组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组,同时模型组IL-8水平亦高于非洛地平组.结论 非洛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减少IL-8表达相关.本研究为提供了新的方向.

  • 非洛地平对DN大鼠肾内小动脉OPG表达的影响

    作者:欧三桃;赵安菊;黄颂敏;陈泽君;赖学莉

    目的 建立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观察非洛地平对肾内小动脉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设对照组、DN组及非洛地平三组,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内小动脉钙化程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OPG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①DN组及非洛地平组第16~24周出现轻~中度钙化,对照组无钙化.②DN组及非洛地平组OPG蛋白及mRNA自8周表达开始增高,12周后开始下调,但均高于对照组,在16~24周时非洛地平组OPG表达强于DN组.结论 ①DN肾内小动脉发生钙化前即已有OPG的表达.②OPG平期表达上调可能为机体代偿性的保护机制所致,后期下调与促钙化因素的增强有关.③非洛地平干预后可上调OPG的表达.

  • 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一次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作者:江建强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效果和副反应.方法:对6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配对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组(A组,32人)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组(B组,33人),每日一次,4周后观察降压纪录.结果:非洛地平缓释片大降压辐度为3.01/2.27 kPa;有效降压32人,总有效率93.8%;T/P比率65.3/69.2.硝苯地平控释片依次为2.68/2.24kPa,90.9%,30人,66.5/67.3.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副反应A、B组分别为21.4%,32.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每日一次口服24h降压作用可靠、平稳、病人耐受性好,与硝苯地平30~60mg每日口服一次降压作用相似,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高血压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及药物干预研究

    作者:毛华;文美;须五平;刘廷筑;李莉佳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FM)与苯那普利(BE)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122例高血压患者和38例正常血压作对照组(NS)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血脂等水平,根据ISI值,把高血压分为高血压Ⅰ组(68例)与高血压Ⅱ组(54例),再分别把高血压Ⅰ组和高血压Ⅱ组各随机分为非洛地平(FM)组与苯那普利(BE)组,治疗8周后再测定ISI及血脂等变化.结果(1)Ⅰ组的ISI明显低于Ⅱ组及NS组(P<0.05),而Ⅱ组的ISI与NS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两药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3)Ⅰ组经两药治疗后ISI值均明显升高(P<0.01),Ⅱ组经两药治疗后ISI无显著变化(P>0.05);(4)两药治疗后,Ⅰ组各项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FM与BE均可明显改善高血压Ⅰ组患者的IR,两药短期治疗对其它代谢指标无影响.

  •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郭国庆;林港祥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动态血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6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24周后血压及左室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不但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逆转左室肥厚.

  • 非洛地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钟伟

    目的:观察第三代钙拮抗剂非洛地平(波依定)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方法、运用偶测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疗效.结果:波依定用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抗心绞痛等疗效显著,具有长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结论:波依定降压总有效率为90%.非洛地平通过降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可以有效降低血浆脑钠素(BNP)水平.

  • 非洛地平治疗心绞痛 86例临床观察

    作者:沙敏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 86例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每 d1次 5mg,连续 2w。结果:治疗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 81.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 72.5%,同时有显著降压作用 (P<0.01),副作用小。结论:非洛地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753 条记录 33/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