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洁云

    目的 对比分析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按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值并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与硝苯地平相比,采用非洛地平来治疗高血压所取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血压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可以获得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非洛地平联合氟伐他汀对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鉴磊;丛培玲;孙晓斐;张新岭

    目的:观察在应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对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并发糖耐量减低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6)和氟伐他汀组(n=61),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10 mg,1次/d),氟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40 mg,1次/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s-CRP和内皮功能等的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hs-CRP[对照组:(2.9±1.5)ms/L vs.(2.4±0.7)ms/L,P<0.05;氟伐他汀组:(2.9±1.5)ms/L vs.(1.3±0.4)ms/L,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照组:(114±47)μg/L vs.(98±28)μg/L,P<0.05;氟伐他汀组:(118±46)μg/L vs.(78±24)μg/ml,P<0.0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对照组:(2 265±99)μg/L vs.(190±56)μg/L,P<0.05;氟伐他汀组:(230±97)μg/L vs..(158±36)μg/L,P<0.0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hs-CRP及S1CAM-1、SVCAM-1有更明显的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应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能明显减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糖耐量减低患者hs-CRP的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

  • 醛固酮诱导的心肌重构及非洛地平的干预作用

    作者:孙建琦;马礼坤;余华;冯克福

    目的 研究非洛地平(felodipine,Fel)在醛固酮(aldosterone,Ald)诱导的心肌重构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n=8),即对照组、Ald组、Ald+Fel组和Ald+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组.Ald组:以Ald 18 μg/d皮下注射,连续4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Ald+Fel组:以Ald18μg/d皮下注射,同时给于Fel 5 mg/(kg·d)灌胃,连续4周;Ald+Spl组:以Ald 18 μg/d皮下注射,同时给予Spi20mg/(kg·d)灌胃,连续4周.比较各组大鼠的左心室质量(LVW)及全心质量(HW)与体质量(BW)的比值,心肌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心肌胶原面积(CA).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Ald组相比,对照组、Ald+Fel组和Ald+Spi组大鼠的LVW/BW,HW/BW,CA和AI均减少,对照组和Ald+Spi组大鼠MDA的含量较Ald组减少,SOD的含量较Ald组增加(P<0.01);Ald+Fel组大鼠SOD和MDA的含量与Al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Fel能够改善Ald诱导的心肌肥大和心肌细胞凋亡,但不能改善Ald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增加.

  • 4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卯怀岚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8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和血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血压和血糖水平均出现了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学兴

    目的:对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治疗;非洛地平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非洛地平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越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不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 社区高血压患者行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马玉华

    目的:对照研究FDRT和缬沙坦合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3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入OBG(64例)组和COG(69例)组,分别给予FDRT、缬沙坦和FDRT进行相应治疗,统计治疗后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干预前OBG组和COG组间的SBP(t=3.648,P=0.248)和DBP(t =3.419,P =0.296)值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64例OBG组患者SBP和DBP值分别达到149±15mmHg和89±14mmHg,与FDRT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FDRT和缬沙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降压效果更好,药效持续时间更长,释放更平稳,值得推广借鉴.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学分析

    作者:周琳;雷勤

    目的:对非洛地平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式,而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之上,对他们进行非洛地平口服的治疗,并且对这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统计。结果:在进行了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非洛地平口服的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含量

    作者:李启彬;徐海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洛地平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ODS-BP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40nm,流速为1.2mL/min,柱温为30℃.结果:本法在非洛地平浓度为5μg/mL~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γ=0.9996,日内精密度RSD≤1.7%.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结论:本法处理简便快速,测定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非洛地平缓释片质控中的含量测定.

  • 非洛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阚光树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卡维地洛降压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用非洛地平联合卡维地洛;对照组:34例单用非洛地平;观察7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9.41%,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 坎地沙坦脂和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寇晓睿

    心,脑,肾均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理发展过程易受累的重要器官尤其是肾脏在高血压早期已受到病理性损害,微白蛋白尿是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程度可靠指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在降低血压同时减轻高血压引起肾损害,减少蛋白尿排出,保护肾功能.钙离子拮抗剂对肾脏保护作用如何?本研究意在比较坎地沙坦脂及非洛地平分别及联合用后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 非洛地平致牙龈增生3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张海霞;周章华;李明勇

    本文报告了3例因服用非洛地平而致牙龈增生的病例,在停用(或减量)该药物及牙周治疗后,牙龈增生消退,形态恢复正常.作者复习了相关文献,并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治疗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牙龈增生 非洛地平
  • 欧洲药典法测定非洛地平含量

    作者:张建红;丁永英;张小红

    目的:建立非洛地平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硫代硫酸钠标定的硫酸铈滴定液(0.1 mol · L -1)对非洛地平含量进行测定,与《中国药典》中使用三氧化二砷标定的测定方法进行结果比较分析,这是该方法首次应用于非洛地平含量测定。结果在80%~120%范围内,校正体积与称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V=51.782 m+0.0334( r=0.9999)。2种方法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快速、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 人血浆中非洛地平的LC-MS测定法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佳;李文艳;陈晓辉;钱忠直;毕开顺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的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尼莫地平为内标,血象样品经100μL 1.0tool·L1.NaOH溶液碱化,采用乙醚一正己烷(4 : 1)萃取后进行LC-MS分析.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84:16),流速为0.8 mL·min-1; 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源),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选择离子监测(SI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 406(非洛地平)和m/z441(尼莫地平).结果 非洛地平在0.2~20.0 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 8),定量下限为0.2μg·L-1,低、中、高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1.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4.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 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患者降压疗效的探讨

    作者:王海峰;韩亚兰;郭兰凤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时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了近3年来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伴轻、中度肾功能损害148例.入选病人入院前3 d停用各种降压药,3 d后,测量病人8:00时和20:00时血压各1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基础血压.次日,投给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5~10 mg,晨8时顿服,然后用上述方法,测量服药后第1,2,4周当天血压,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收缩压于第1周即出现效果,统计学处理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至第2、第4周时,收缩压下降明显、平稳(均为P<0.01).而舒张压下降较缓慢,治疗第1周后,总有效率仅为48.6%,于第2周时疗效出现,至第4周时,血压一直稳定于正常水平,总有效率达81.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口服后,通过选择性的扩张外周血管而达到降压作用.临床观察中,没有发现非洛地平对肾功能有进一步损害.表明当老年高血压病人伴有肾功能损害时,非洛地平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一线降压药.

  • 2种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陈玲园;黄天国;刁丽春

    目的 比较非洛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成本.方法 将3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非洛地平片2.5 mg,1 d 2次;B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 d 1次.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疗程为3个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54%和84.4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3%和4.73%.A组成本-效果为118.51,B组成本-效果为297.21.结论 药物经济学分析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非洛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者成本较低.

  •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温预关;颜成德;廖日房

    根据文献比较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152例高血压患者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氨氯地平(5mg,qd)比非洛地平(5mg,qd)和缓释硝苯地平(30mg,qd)成本-效果比小.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作者:赵红;徐荣;张青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2005-01/2007-12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48(男26,女22)例,年龄(59.6±8.7)岁,病程5~26(平均15.6~7.9)a.

  • 非洛地平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盛婴;孔澍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动脉硬化组和治疗组喂高脂饲料,治疗组同时给非洛地平2 mg/(kg·d)干预90d.实验前、45 d及90 d于耳缘动脉取血,检测血脂、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取动物的主动脉,并做HE染色.结果:90 d后治疗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较动脉硬化组明显减轻,两组间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动脉硬化组相比,NO显著升高,ET显著降低.结论:非洛地平能抑制高脂血症所造成的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其作用并非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可能与升高血清中一氧化氮,降低内皮素有关.

  • 非洛地平对SD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宋金辉;陈军;王伟卓;邹春雨;阎宏伟;王坤正

    目的 明确非洛地平灌胃对SD大鼠骨质代谢的作用,确定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直接的动物实验证据.方法 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非洛地平高、中、底剂量组.对照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非洛地平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非洛地平0.15、0.45、1.25mg/kg体重灌胃.3、4、5、6月后进行右侧股骨全长HE染色,计算平均骨小梁密度(MTPD)、平均骨小梁间距(MTPS)、平均骨小梁厚度(MTPT)、骨小梁间连接点数(TB.n)、骨小梁末端数(FFT)等静态参数.结果 ①3、4个月后,各组大鼠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5个月后,非洛地平高、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MTPD、MTPT、TB.n明显减低(P<0.05),MTPS、FFT则明显增加(P<0.05);③6个月后,非洛地平低剂量组与其他组相比,MTPD、MTPT、TB.n均明显增加(P<0.05),MTPS、FFT明显减少(P<0.05);而非洛地平高、中剂量组相比正常组,MTPD、MTPT、TB.n均明显减少(P<0.05),MTPS、FFT明显增大,高剂量组尤甚(P<0.05,P<0.01).结论 非洛地平短期应用对大鼠股骨组织学结构无影响.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中、高剂量能引起骨丢失;低剂量则能抑制骨吸收,利于向增加骨强度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保护骨骼.

  • 非洛地平对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及一氧化氮表达的影响

    作者:盛婴;祁杰;郑见宝;袁祖贻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及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6、12.5、25mg/L)损伤组、非洛地平(0.1、1.0、10μmol/L)+ox-LDL(25mg/L)干预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NOS、iNOS的mRNA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上清中NO的浓度.结果 ox-LDL损伤内皮细胞后,eNOS、iNOS mRNA及NO较空白对照组升高;非洛地平下调ox-LDL损伤的内皮细胞iNOS的表达,增加其NO的生成.结论 非洛地平可抑制低浓度ox-LDL诱导的iNOS mRNA表达,增加NO的生成,发挥其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

753 条记录 34/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