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关系

    作者:苏楠;苏诚坚;潘洁贞

    原发性高血压与钙代谢的关系近年来一直引人注目,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而使外周血管扩张,从而降压.淋巴细胞胞浆内游离钙反映了细胞胞浆内钙的变化,本研究通过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效应和对细胞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以及与24h动态血压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钙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沈友权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非洛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用复方降压素片治疗,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对左室肥厚影响及有无副作用发生.结果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心肌肥厚(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洛地平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首选药物之一.

  • 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统才;叶海鹏

    目的 对比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生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5 mg,每天1次,治疗2周,如血压未达显效,增至10 mg.每天1次;对照组(B组30例)口服硝苯地平10mg,每天3次,治疗2周,如显效未达增至30mg,每天3次,观察两组对血压的控制和副作用.结果 A组显效24例(80%),有效3例(1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B组显效15例(50%),有效3例(10%),无效12例(40%),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4周SBP与DBP的变化,治疗组SBP(17.3 ±1.7)mmHg,DBP(1 1.6 ±0.9)mmHg;对照组SBP(19.2 ±2.4)mmHg,DBP(12.3±0.7)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氯沙坦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作者:杨泽民;沈伟华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将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46.2±8.6岁,分成氯沙坦组40例,口服氯沙坦50mg~100mg/d,疗程6周;非洛地平组40例,口服非洛地平5mg~10mg/d,疗程6周.每周测坐位血压、心率2次,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周末氯沙坦组与非洛地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与90%,与治疗前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动态血压测定24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较治疗前下降(p<0.01).SBP和DBP的谷峰比值(T/P)均大于50%.不良反应非洛地平组略多于氯沙坦组.结论两种药物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降压谷峰比值较好,均为有前途的抗高血压药.

  •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服用非洛地平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詹胜利;蔡明;石炳毅;李州利;李鹏程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长期用于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7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非洛地平组与硝苯地平组.观察两组的3年人/肾存活率、血肌酐水平及环孢素A的副作用等.两组患者原发病、年龄、性别、体重、抗排斥药物方案等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非洛地平组患者3年人/肾存活率与硝苯地平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非洛地平组患者血肌酐水平与硝苯地平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由于环孢素A肾毒性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洛地平用于肾移植并发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提高3年的人/肾存活率,改善远期移植肾功能,而不增加环孢素A的肾毒性.

  • 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影响

    作者:王均生;刘地川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惠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2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贝那普利组予贝那普利治疗,非洛地平组予非洛地平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163.8±7.2vs.134.7±7.6;164.6±8.0vs.135.8±7.2)mmHg、舒张压(98.7±8.2 vs.86.2±3.4;99.8±8.1 vs.85.8±3.9)mmHg及血清TNF-α(12.94±2.12vs.7.16±41.41;13.02±2.14vs.9.88±1.52)ng/L、IL-6(26.73±3.43vs.16.35±2.42;27.29±3.58 vs.20.71±3.16)ng/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贝那普利组下降更明显,与非洛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均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但贝那普利作用优于非洛地平.

  • 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减少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爽;姜春玉;邵海峰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的新发房颤(af)的预防作用.方法:291例1级、2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口服替米沙坦40~80 mg/d,18个月),贝那普利组(口服贝那普利10~40 mg/d,18个月),非洛地平组(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d,18个月).若3组患者经相应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25~50 mg/d,直至达正常(血压<140/90 mm-Hg).测量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患者服药前、后左房内径(LA)、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其对血压的治疗3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3组间降压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后LVEF有所减低(P<0.05),LVPWT、IVST、LVDd、LVMI明显减低(P<0.01),与非洛地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替米沙坦治疗的af发生率为5.9%.经贝那普利治疗的af发生率为5.4%,经非洛地平治疗的af发生率为18.43%.经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a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与非洛地平对比af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贝那普利、非洛地平均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并且能够逆转左室肥厚,且三者作用相似,但替米沙坦、贝那普利较非洛地平对于房颤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 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世兴;张学健;司徒广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60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随机分为两组,开始剂量非洛地平组5 mg,依那普利组10 mg,如1周后血压未降至150/90 mmHg,则剂量增加,非洛地平大剂量每日10 mg,依那普利20 mg,均为每日上午8时顿服,治疗8周.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显著,非洛地平组收缩压(SBP)平均下降24 mmHg,舒张压(DBP)平均下降14 mmHg;依那普利组SBP平均下降22 mmHg,DBP平均下降13 mmHg,两组治疗前后自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降压幅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洛地平较依那普利少.结论:非洛地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 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何晓青;陈次滨;陈晞明;卢雄

    目的:比较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12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每日口服1次甲磺酸氨氯地平5 mg,对照组每日口服1次非洛地平5 mg,均治疗4周,4周后复查患者的诊室血压,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周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两组诊室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各项参数,除心率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前、后两组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近期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作用平稳、有效、安全.

  • 非洛地平对51例心绞痛病人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震华;朱雅琴;顾燕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治疗心绞痛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病人每日上午口服非洛地平5 mg,连用8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4%,左心室功能(每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左心室小径缩短率、左心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和心房收缩期流速峰值A峰、E/A比值)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为P<0.001).结论:非洛地平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适合用于心绞痛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

  • 心力衰竭、消瘦、黄疸、胸腔积液——查房选录(228)

    作者:冯天元;沈军;陈如法

    1 病历摘要女性,58岁.因劳力性气促、消瘦、胸腔积液4个月,黄疸1个月于1999年5月14日入院.6年前,患者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增高,服尼群地平,3粒/日,平时血压(20~21.3)kPa/(12~10.7)kPa.1999年1月下旬起,逐渐出现劳力性气促,双下肢浮肿,睡眠时需高枕卧位,夜间阵发性气促,于2月5日住当地医院,当时检查发现血压22 kPa/10.7kPa,心脏扩大,心房颤动,胸腔积液.诊断: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经抽胸腔积液,口服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地高辛、氢氯噻嗪等治疗半个月,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不久又出现夜间阵发性气促,

  • 高血压病治疗进展(下)

    作者:周和;伍爱婵

    进修医生 目前常用的长效钙拮抗药有哪些?教授 有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硝苯地平长效控释片、尼索地平、氨氯地平、贝尼地平、巴尼地平、拉西地平、利多氟嗪等,这些药每日只需服1次;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每日需服1次至2次.

  • 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福华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92例.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4周后降压情况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可采取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这一治疗方式,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彭满枝

    目的:探究在社区门诊中应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门诊社区接受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可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仅应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非洛地平与缬沙坦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理想(94.11%>61.76%),且P<0.05,差异显著.结论:将非洛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作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在调控患者血压方面上可取得理想成效,值得临床今后加以采用.

  • 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运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的疗效评价

    作者:周洁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运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缬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尿素氮、尿酸、血肌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观察组有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给予缬沙坦和非洛地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以及个体肾功能,安全性高.

  • 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分析及研究

    作者:宋万波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8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协同组给予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社区高血压治疗转归率;动态血压监测达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SF-36评分.结果:协同组社区高血压治疗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动态血压监测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协同组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和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分析及研究

    作者:郑钱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高海红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于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单一给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99%,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01);治疗组采用联合用药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01)。结论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用药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血压控制理想,无明显不良反应。

  •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方永辉;施志雄;黄耀强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 d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血压、血β2-微球蛋白(β2-M)、尿β2-M、尿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肌苷(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均<0.01),GFR显著升高(P<0.01),尿白蛋白、尿β2-M、血β2-M含量明显减少,BUN、C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行有效降压的同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 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作用(附32例报告)

    作者:赖敏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 将62例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口服非洛地平片2.5 mg,1次/12 h.治疗组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 mg,1次/12 h,疗程4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SBP)下降、脉压(PP)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DBP)下降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5),PP减小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SBP、DBP及PP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能使SBP降低、PP减小,而对DBP影响不大,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ISH患者,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降压效果.

753 条记录 30/38 页 « 12...27282930313233...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