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分析

    作者:郭明智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不同分型的CT表现,分析其CT表现的特征性征象,提高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且手术证实的40例胆管细胞癌患者CT表现,分析其CT表现特征、分型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不同分型的胆管细胞癌具有不同的CT表现,其特征及区别显著,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0%.结论 CT对不同类型的胆管细胞癌有不同的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可作出准确诊断及分型,并可与肝内其它病变相鉴别.

  •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作者:徐峰;李光

    目的 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3例CT平扫均为低密度病灶;动脉期4例未见强化表现,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6例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1例动脉期整个瘤体较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整个瘤体强化减弱;2例表现为病灶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PCC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对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 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CT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杨丽;马存文;韩丹

    目的 探讨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肝癌螺旋CT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型胆管细胞型肝癌15例,肝细胞肝癌30例,对MSCT双期(动脉期及门脉期)增强及延迟扫描的CT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肝内型胆管细胞癌在增强扫描过程中为动脉,门脉期强化不明显或边缘强化,并有延迟强化(10/15例).肝细胞型肝癌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而门脉期较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低,无延迟强化(25/30例).胆管细胞癌呈片状,无占位效应(15/15例),其内或周围有胆管扩张(15/15例),可伴胆管结石(3/15例),所在肝叶萎缩(5/15例),可有淋巴结转移(8/15例).而肝细胞癌则伴肝硬化(14/30例).AFP升高(23/30例),少有淋巴结转移(2/30例).结论 MSCT动态增强扫描加延迟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组织来源的关键技术,两种病理类型肿瘤的强化方式的差别是其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其它CT征象有辅助诊断价值.

  • 肝门部胆管细胞的CT和MRI对比分析

    作者:唐子东;王芳;刘大鹏

    目的 比较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完整CT和MRI资料的11例确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1.5T磁共振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肝门部胆管癌中,CT清楚显示病变9例,MRI清楚显示病变11例.11例病灶在CT与MRI上强化一致:2例早期强化,延迟扫描呈中等度强化,9例早期轻度或者无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呈中等度强化.结论 CT和MRI在诊断肝门部胆管癌中,均能很好地显示病变.但在信号的丰富程度及分辨率上,MRI较CT有优势,显示更加清楚直观.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与MRI诊断

    作者:龚文松;刘永久

    目的 探讨CT与MRI检查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67%,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3.33%,两组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与CT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扫描与MRI检查都是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MRI检查更有利于病灶的早期发现与显示,值得临床推广.

  • MRI对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Mri 在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均行 Mri和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微镜下可见呈扁平状或立方形的肿瘤细胞,腺体样或小胆管样排列,有纤维结缔组织分布于期间。25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有13例位于左叶,12例位于右叶,平扫 t1Wi、t2Wi 分布表现为混杂稍低信号和混杂稍高信号;Mri 诊断的符合率为92%,ct 诊断的符合率为60%,诊断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 在肝内周围性肿块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作者:姚占胜;毕新宇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23例,对其临床、病理、生存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有22例接受剖腹探查肝切除术或联合淋巴结清扫术(7例),另外1例采用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22例患者中16例出现复发.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0.37 ~116.00)及5.00(0.37 ~116.00)个月;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2.7%,35.8%,23.9%和40.9%,30.7%,15.3%.复发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04(1.5 ~65.0)个月.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肝炎肝硬化合并长期饮酒、术中输血、手术切缘阳性、病理分期较晚以及影响分期的因素如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等多个因素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而CEA >5ng/ml、肿瘤穿透肝被膜等同样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结论 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预后不佳.根治性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这其中多个因素与不良的预后有关.

  • 胆汁酸及受体TGR5/FXR参与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林跃军;张楠;聂萌;王林

    目的 探讨胆汁酸与胆汁酸受体TGR5/FXR在肝细胞癌和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胆汁酸受体FXR与TGR5在癌旁组织、肝细胞癌组织和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MTS实验检测不同胆汁酸(石胆酸、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钠、熊去氧胆酸及胆酸)对人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以及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凋亡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检测石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对人胆管癌细胞系HCCC-9810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影响.结果 TGR5在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之相反,FXR在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中呈现低表达水平;胆汁酸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凋亡,而不同种类的胆汁酸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效力不同.结论 胆汁酸受体FXR和TGR5参与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胆汁酸能够抑制HepG2和HCCC-9810增殖与促进HepG2和HCCC-9810凋亡,为研究胆汁酸抗肿瘤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与分型研究

    作者:高上达;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林晓东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其中胆管细胞癌根据其生长部位分为外周型胆管癌和肝门部胆管癌.由于胆管细胞癌生发于胆管上皮细胞,并以浸润性的方式向周围胆管和肝组织扩散,导致肿瘤境界不清.而且胆管细胞癌常合并肝胆管结石和肝脓疡,病理改变极为复杂,致使以往术前诊断率较低,且不易与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脓疡鉴别.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胆管细胞癌以及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脓疡的声像研究,提出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结石、肝脓疡的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要点,并对各种类型胆管细胞癌行超声分型诊断,以提高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率.

  •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

    作者:石慧军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因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早期发现该病较为困难,超声作为一种极其普及的检查方法,对该病的早期诊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图像表现,总结其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作者:王心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特征,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 CT平扫13例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不清,病灶周围或病灶内均可见胆管扩张,CT增强扫描表现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包膜回缩征象.结论 CT是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检查方法,病灶周围或病灶内胆管扩张和病灶延迟强化是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征象.

  •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穆明;阳毅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超声扫描(BUS).11例中,8例行CT扫描,其中4例为先平扫后增强,2例行动态双期扫描,另2例先动态后延迟扫描.结果 超声扫描所有病灶均呈低回声,均匀或不均匀.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边缘中等强度强化.双期CT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被膜回缩明显.结论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在与肝内其他常见的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方面有重要价值.

  • 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活体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作者:董爱生;田建明;陆建平;左长京;王莉;汪剑

    目的 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代谢物变化.方法 对正常对照组、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患者分别进行1.5 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计算位于3.2 ppm的胆碱峰(Cho)与位于1.3 ppm的脂酯峰(Lip)的相对浓度(Cho/ Lip).结果 正常肝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癌的Cho/ Lip分别为0.07±0.04、0.11±0.06和 0.52±0.15,肝细胞癌的Cho/Li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胆管细胞癌(P<0.05),正常肝脏和胆管细胞癌的Cho/Li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活体氢质子波谱分析可以从代谢水平反映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病理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肝细胞癌切除方式的精准决策

    作者:王学栋;董家鸿

    在癌症导致病患死亡的原因中,原发性肝癌位于第三位[1],在我国更高居第二位[2,3].原发性肝癌按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型肝癌和其他少见细胞型肝癌.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数量占75%~80%[4,5].

  • 安罗替尼对人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系HCCC-9810作用研究

    作者:杨斌;谢辉;王春平;孔惠芳;张伟;毛薇

    目的:检测安罗替尼(Anlotinib)对人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细胞系HCCC-9810的杀伤作用.方法:使用系列浓度的An-lotinib以及作为对照的索拉非尼(Sorafenib)和舒尼替尼(Sunitinib)处理HCCC-9810细胞后,进行MTT实验,利用MTT数据计算药物作用的抑制率与半数作用浓度(IC50).在此基础上检测药物对HCCC-9810细胞转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Anlotinib、Sor-afenib和Sunitinib等作用于HCCC-981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97 ±0.14)、(8.27 ±1.17)和(8.18 ±0.82)μmol· L-1.相同浓度下(1μmol· L-1),Anlotinib能显著抑制HCCC-9810细胞的转移与侵袭,Sorafenib和Sunitinib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Anlotinib能够杀伤肝内胆管上皮肿瘤细胞,是肝脏胆管细胞癌诊疗新的希望.

  • 易误诊为胆管细胞癌的良性肝内胆管腺瘤一例

    作者:魏建国;杨烨;孙爱静

    患者女,63岁,因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肝占位,10 d后于2013年11月14日就诊。既往体健,无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及皮肤巩膜发黄等症状。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体征,入院后血常规、生化、乙肝、凝血谱及肿瘤全套等未见明显异常。 CT示:右肝Ⅵ段可见一33 mm ×25 mm ×28 mm的占位;MRI示:右肝Ⅵ段肿块实质在T2WI及DWI上呈稍高信号,在T1WI同相位上呈低信号,反相位上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早期肿块实质开始强化,晚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11月19日在全麻下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肝Ⅵ段靠近肝包膜见一40 mm ×30 mm结节,质地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倾向良性胆管腺瘤。大体检查:肝脏部分切除标本,切面见一大小25 mm ×20 mm ×10 mm大小的结节,切面淡黄,质中,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 HE形态学特征:肿瘤由成熟的、良性外观的小胆管构成,与周围正常的肝脏组织境界相对清楚,靠周边的小胆管密集增生,管腔圆,管径接近小叶间胆管,间质可见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图1A);靠近中央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胶原化,小胆管密度减低,被纤维组织分隔,挤压成裂隙状或不规则形(图1B),甚至胶原化明显处小胆管消失;胆管细胞呈矮立方形,核圆形,细胞形态温和,未见异型性、核分裂象及坏死;肿瘤内未见明显扩张成囊性的胆管,胆管内亦无胆汁。免疫组化示:CK19、CK7、CD56及CD10均(+),而AFP、P53、CDX2、CK20、TTF-1及Syn均(-);Ki-67的增殖指数为5%。病理诊断:(右肝)肝内胆管腺瘤( BDA)。术后未予任何治疗,随访6个月,情况良好,未见肿瘤复发。

  • 胆管囊状扩张症(Caroli病)合并胆管细胞癌

    作者:戴莹;陈敏华

    24岁女性患者,因右上腹痛伴发热1个月,临床及CT、超声诊断为肝脓肿、多囊肝合并感染入院.本院超声复诊:肝形态饱满,肝内见分隔的囊状结构集中于肝中心部,肝周边末梢区域未见明显囊肿(图1).沿扩张右肝管向左侧扫查,显示轻度扩张的左肝管壁增厚中断(图2Δ),并可见自腹侧壁向肝内生长的强回声肿瘤,边界不规则(图2),超声诊断为Caroli病合并肿瘤.手术病理证实为Caroli病合并胆管细胞癌.Caroli病为一种隐性遗传的纤维多囊病,常伴有胆总管囊肿;易发生感染和结石,但合并肿瘤少见.需与先天性多囊肝鉴别,后者在肝内呈弥漫不规则分布.

  • 囊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3例

    作者:陈惠恩;秦光奇;赵浙民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囊性表现者仅见2例报告.现将我们诊治的3例囊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所见报告如下.

  • 高聚生(高聚金葡素)合并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峰;何耿劲;陈锦飞;邱少敏

    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应用沈阳协和集团生产的高聚生(高聚金葡素)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40例,与同期单纯化疗38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瘤体、腹水、生活质量、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及生存率,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晚期原发性肝癌78例,均经影像学或病理学和(或)细胞学、AFP检测证实。按体力状况KPS≥60分。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8~68岁,平均45.6岁。其中肝细胞癌22例,胆管细胞癌10例,混合型癌8例。对照组38例,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26~72岁,平均46.8岁。其中肝细胞癌20例,胆管细胞癌8例,混合型癌10例。

  • 不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脓肿的影像诊断要点

    作者:胡维娟;张翔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的影像表现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DCT平扫显示巨大不规则肿物,累及肝左叶及部分右前叶,肿物呈分叶状,内部密度不均,邻近血管无受侵、肝包膜无凹陷征;增强CT检查动脉期显示肿物呈多结节融合状,病灶边缘及内部各结节呈明显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肿物强化仍较明显。肝脏MRI平扫肿物呈不规则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于DWI序列上显示不均匀较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类似于增强CT表现,另于MRI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可见肿物内局部区域呈分房状表现,增强程度更明显。结论不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兼具两种病变的影像表现。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超声表现并注重影像表现的细节信息。

299 条记录 3/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