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仲书;李玉梅;王灿灿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08年4月~2009年6月间某院分离出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通过微量稀释法进行MIC测定.结果101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分离自痰液,主要来自于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为91%,依次是环丙沙星89%,庆大霉素86%、头孢噻肟86%等.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治疗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次可选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

  • 3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贾军;杨思芸;苏强;张健

    目的 总结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3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胸水等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判定符合CLSI标准.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茵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内科,主要来自痰标本(91.4%),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9.4%、51.4%和71.4%,对其他17种所试抗茵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茵耐药情况严峻,控制感染发生的关键在于减少不合理抗茵药物的应用.

  • 352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崔学丽;张健

    目的 了解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采用MicroScan Neg Combo Panel Type 31对临床分离的35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痰中鲍外不动杆菌检出率高(80.4%);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46.3%),其次是神经外科(15.9%);鲍曼不动杆菌对舒普深仍有较高的敏感性(95%),对其它头孢菌素类的耐药性均>6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特别是ICU病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抗生素治疗中形成多重耐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群感染的患者应以舒普深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重点是加强预防,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 成都地区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纪风兵;李玉北;胡章勇;熊杰;邹自英;朱义芳;王丹;刘媛;刘晨霞

    目的 研究成都地区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本地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以及今后MRSA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2013~2014年3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86株MRSA,经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后,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并与112株非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SSA)对比.结果 在86株MRSA中来自呼吸道标本所占比例高(60.5%),科室来源主要为ICU和呼吸内科;MRSA与同期随机抽取的MS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多重耐药MRSA菌株占87.2%,共有22种联合耐药模式;ICU内MRSA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ICU(P<0.05);MRSA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且体外抗菌活性差异较大;万古霉素MIC值为2 mg/L的MRSA占7.0%.结论 应尽早对ICU、呼吸内科65岁以上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MRSA的主动筛查,以期早期诊断、隔离治疗.成都地区现阶段绝大多数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加强对ICU内MRSA的耐药性监测及控制工作;应动态监测本地区万古霉素对MRSA菌株的MIC值.

  • 82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思芸;王龙飞;谭光林;张健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茵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对培养分离出的82株鲍曼不动杆茼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外科和呼吸科,主要来自痰标本(8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2.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4.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5.0%)次之,时其他17种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茼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现有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严重,提示临床医生必须对该茵所致感染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易感人群,加强对该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 2014~2016年黔北地区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变迁分析

    作者:陈安林;陈泽慧;彭丹;董泽令;陈先恋;杨欢;张丽丽;周婷;刘凤;刘清亮

    目的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 2016年从各标本分离的感染菌株,利用VITEK MS质谱仪和全白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与药敏实验.使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4~ 2016年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7 1 10株,前3位菌属均为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主要标本来源是尿液所占比例达27%以上,其次是痰液及血液.2014~ 201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菌分别占大肠埃希菌58.1%、61.2%、63.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肺炎克雷伯菌35.0%、33.1%、29.3%.在药敏分析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耐药率均高于50%.前3种细菌对阿米卡星与亚胺培南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低于5.0%.结论 埃希菌属检出率逐年增加,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为逐年下降的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逐年上升;3种细菌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但已出现耐药菌,应引起重视.加强对医院感染和对医院抗菌用药的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

  • 196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莉

    在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处于第二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该细菌对营养要求较低,广泛分布在周围环境,易于引起机会性感染,是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对多种抗菌药物先天耐药,多重耐药株日益增多,临床可选择的药物逐渐减少,密切观察其耐药发展趋势,及时指导临床用药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2013年1月-12月间本院分离的19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期望对临床治疗和院内感染的控制有所启示。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世木;钱耀先;陆红;吴海婴;张迪;陈俊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经常需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等各种侵袭性操作,都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目前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菌之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粗短或球形、革兰阴性非发酵糖类细菌,属于莫拉菌科不动杆菌属.为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笔者对我院2011年1-12月临床分离的43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 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探讨

    作者:郭桂荣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表皮葡萄球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就诊患者60份标本中分离的细菌,用DLOFOSUN--11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并做药敏分析,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布状况及药敏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在60份检出标本中,前3位标本分别为痰液(48.33%)、伤口分泌物(25%)、尿液(11.67%);痰液标本主要来自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干部科,伤口分泌物主要来自骨科和创伤科,尿液标本主要来自糖尿病科及泌尿外科;表皮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氨曲南、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西丁耐药,其耐药率分别为25%~41.67%.结论: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呼吸道伤口和尿路感染.对阿奇霉素、氨曲南及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何建新;吴荣辉

    目的:探讨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分析临床科室向微生物实验室送的临床标本临床科室向微生物实验室送的临床标本.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标本主要见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切口的分泌物、尿液、血液、腹水及胸水等,根据其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的特点,可以分析出鲍曼不动杆菌大多分布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监护病房等,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10.0%),氨苄青霉素(98.0%)耐药率高.结论: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 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

    作者:吕丽燕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药敏特点。方法:以重症感染病例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特点及常用抗菌药物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在此选取的100株病原菌中,菌种排列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7%),大肠埃希菌(25%),金黄色葡萄球菌(13%)。从科室分布看,脑外科分布多(23%),呼吸内科居其次(17%),感染科(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81.5%)、头孢吡肟(85.2%)、阿米卡星(81.5%)、头孢哌酮/舒巴坦(85.2%)的敏感率均较高;对庆大霉素(37.0%)、环丙沙星(33.3%)、头孢噻肟(37.0%)、氯霉素(29.6%)的敏感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88%)、头孢吡肟(88%)、亚胺培南(92%)的敏感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84.6%,但对红霉素、青霉素的敏感率较低。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脑外科、感染科、呼吸内科为主要分布科室,多为长期反复感染或脑外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的65%,临床需依据耐药性监测结果,指导抗菌药物应用,以使预后改善。

  • 93例住院患者药疹的临床分析

    作者:詹敏;屠善庆

    药疹是药物经内服、注射、吸入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本文对我院近几年住院期间用药后出现药疹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分布及致敏药物的变化趋势.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本组病例来源于1996年1月~2000年12月住院患者,经皮肤科医生会诊确诊,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

  • 35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宋希;陶臻;吴会玲

    目的:研究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近1年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选择及合理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检出的354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分布,使用 K-B 纸片扩散方法检测药物敏感性,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254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 ICU、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分别占29.1%,27.4%,23.4%,标本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的痰标本,占56.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有较低的耐药率,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有耐药率高。结论:我院近一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见于 ICU、呼吸科及感染科病房痰叶标本,耐药现象严重,需加强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

  • 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郭晓焕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方法本组细菌均来自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经培养分离出菌株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的GNI板与CHI3药敏检测卡,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痰液中分离占比高,以下依次分别为尿认、脓液、血液、胸水及其他,对菌株科室分布情况进行分析,ICU占比高,联合用药的耐药性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几年呈感染明显上升的趋势。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占比较高,ICU患者感染占比较高,联合用药降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可尝试应用。

  • 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变迁及临床分布特征

    作者:孙谦;刘培;屈青云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并分析其对常用抗生素的十年耐药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控制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534株,按标本种类、科室、年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同时与2006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呼吸道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为76.78%,61岁以上感染患者分离率为37.83%,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四个科室合计分离率为57.87%.2015年10种抗生素中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好的是头胞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02%;其余9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50%~85%.十年间上升幅度大的是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2006年耐药率分别为1.87%和11.70%,2015年分别上升至69.85%和80.53%,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吡肟十年间耐药率也增长较快,升高幅度分别为58.81%和55.98%.结论 2015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主要分布在ICU,感染人群主要是老年患者.近10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显著升高,尤其是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随着泛耐药及多重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与耐药分析

    作者:张宝华;黄沦阳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疾病患者2010~2011年住院期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临床送检的标本按卫生部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304株分离菌株应用GN48板条鉴定到种,并用MP板条和14种药敏纸片进行测定,对药敏结果通过LIS系统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304株铜绿假单胞菌均来自福州总医院第二住院部,其中老年康复科174株占57.24%、结核科48株占15.79%、放疗科26株占8.55%,其标本来源构成比为,呼吸道标本244株占80.26%,分泌物和其他标本为40株和20株各占13.16%和6.58%.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84.21%,其它依次为氨曲南、庆大霉素和头孢吡肟,分别是78.94%,77.63%和75.00%,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0%.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较弱,免疫力低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建议通过药敏试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对遏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攀升和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西安市第四医院2012~2014年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分析

    作者:周静;陶丽

    目的 分析某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s)的临床分布特征,为MDROs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MDROs的临床分布情况.结果 共监测住院病例116 316份,发生MDROs感染434例,感染率为0.37%,2014年(0.30%)与2012年(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P<0.05);检出前五位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45.62%)、金黄色葡萄球菌(20.28%)、鲍曼不动杆菌(15.90%)、肺炎克雷伯菌(9.68%)和铜绿假单胞菌(8.53%);前三位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58.29%)、尿液(19.59%)和其他分泌物标本(15.90%);前三位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5.58%)、呼吸内科(23.04%)、泌尿外科(7.60%).结论 不同科室MDROs临床分布不同,加强监测同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的发生.

  • 临床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蔡璇;施菁玲;李从荣;孙端阳;李娟

    目的 了解革兰阳性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的菌株,按全国临床检验规程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利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革兰阳性球菌445株,葡萄球菌占主导地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33株(29.9%);肠球菌呈多重耐药状态,并且出现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均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结论 细菌耐药性严重,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已经出现,临床医生和药师应重视耐药监控,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流行.

  •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左江华;宋红芳;杨雪晶;任宏涛;田连芳;李书君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指导,及时切断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分析本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45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来自呼吸道的标本348株;4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集中分布在ICU、、神经外科、儿科、烧伤科和神经内科,共266株,占总数的59.1%;耐药率高的是头孢唑林,为99.6%,低的是阿米卡星,为11.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42.9%和39.3%。结论通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并监测其耐药性,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有效控制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

  •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作者:向蓉;杨新怀;隋洪;陈光辉;徐宁

    目的:分析2009 ~2011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在科室的分布情况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比较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药性及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TE5.5和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32株(MRSA85株、MSSA247株),2009年、201 0年~2011年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98株、101株、1 33株,其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24.5%、27.7%、24.8%.MRSA感染以肿瘤科、骨科、ICU和胸外科患者居多.MRSA在脓液、痰、分泌物分离率较高.3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除以上三种药物和青霉素外,MRSA和MSSA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年间MRSA的检出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VISA株和VRSA株.我院已建立较为完善的MDRO监测和院感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有效的预防了MRSA耐药率的提高和院内传播.

672 条记录 32/34 页 « 12...2627282930313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