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儿童语言发展与脑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庆煌;曾仁和;连文昌;王桂之;吴美水;吴世芳;邱漫萍

    分析近年来儿童语言发展与脑发育领域的相关报道,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脑生理基础,探究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与脑发育机会窗口期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儿童语言发展与“社会脑”发育的角度,总结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环境与脑发育环境间的互相影响作用,以推动早期儿童语言发展教育.

  •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在评估早产儿脑发育中的效果

    作者:罗中文;黄广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在早产儿脑发育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出生胎龄≥31周的早产儿18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分为高危脑损伤组和正常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出生胎龄分为31~32+6周组、33~34+6周组和35~36+6周组3个亚组各30例.所有早产儿均在出生后的第3、7、14、28 d进行NBNA评分,在矫正胎龄37周时对所有早产儿发育商进行评价.结果 在高危脑损伤组及正常组中,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的NBNA评分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且31~32+6周组、33~34+6周组和35~36+6周组的评分增幅依次降低(P<0.05).校正胎龄37周时,23例早产儿的NBNA评分<35分,<35分者的发育商低于≥35分者(P<0.05),且<35分早产儿以发育异常、可疑发育异常为主,≥35分者以发育正常为主(P<0.05).高危脑损伤组出生后第3、7、14、28 d的NBNA评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的评分均随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结论 NBNA评分可以反映出生胎龄≥31周早产儿的脑发育情况,或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测评工具.

  • 早产儿喂养方法新进展

    作者:韦君

    早产儿是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的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不健全,生活能力较弱,早产儿需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母乳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好的食品,但由于早产儿吸吮能力差,难以摄入足够的热量.因此,早产儿的喂养问题一直是医护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外采用了不同的喂养方法和途径以满足其营养需要,本文对早产儿喂养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脑发育影响的研究

    作者:姚烨;洪金玲;吴长君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脑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颅脑超声检测90例高血压疾病孕妇分娩新生儿(病例组)的额叶厚度、大脑横径、额上回宽度、脑岛面积和周长、脑灰质及脑白质发育,并与198例无高危围产因素孕妇分娩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足月儿额叶厚度和大脑横径、脑岛面积和周长、额叶白质平均灰度值均大于早产儿,额上回宽度小于早产儿(均P<0.05)。病例组足月儿与早产儿额叶厚度和大脑横径均小于对照组足月儿和早产儿,额上回宽度分别大于对照组,脑岛面积和周长分别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部分新生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室增宽。结论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造成新生儿脑发育成熟度欠佳,颅脑超声可进行测量并予以评价,能为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

  • 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与神经运动发育关系的超声研究

    作者:刘皎然;刘芳;王菲;杜志方;曹士考;田庆波

    目的 研究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50例,于生后0~6周每周颅脑超声测量胼胝体的长度.校正胎龄3个月时,行52项神经运动检查分为异常组14例和正常组36例,分析胼胝体生长率与神经运动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早产儿生后2~6周胼胝体增长率低于足月儿(P<0.01),早产儿异常组2~6周胼胝体生长率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早产儿校正胎龄3个月时,神经运动发育迟滞可能与2~6周龄时胼胝体生长度低下有关.

  • 视黄酸核受体在脑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蓉;李廷玉

    维生素A(vitamin A,VA)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营养素,它在人体的视觉、免疫、生长发育及细胞分化等方面发挥广泛的生理学效应,一直都是营养学界研究的热点.VA的作用主要通过其体内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酸(retinoic acid,RA)介导两大类视黄酸核受体:RARs(retinoic acid receptors)和RXRs(retinoid-X receptors)来调控靶基因表达,目前已知有100多种基因受RA调节[1].近年来,VA在胚胎期和生后脑发育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视黄酸核受体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扼要介绍如下:

  • 维生素A缺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婷;李廷玉

    维生素A(vitamin A,VA)是属全反式视黄醇(alltrans-retinol)的一组有活性的β-紫香酮(β-ionone)的衍生物,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及酯类.VA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对视觉发育、免疫功能、生殖系统、生长发育等均有重要作用,近研究还发现VA参与脑发育.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VAD已和铁(Fe)缺乏、碘(I)缺乏一同被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确定为世界性三大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本文就近年来对VAD的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小鼠脑发育中CDK5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红丽;杨忠;李泽桂;陈活彝;蔡文琴

    目的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CDK5)mRNA在脑发育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小鼠全胚胎及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结果①全胚胎原位杂交染色发现脑内CDK5 mRNA从胚胎10.5 d(E10.5)开始表达,主要分布于神经上皮的套层细胞内; ②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到从E14到成年期脑内均见CDK5 mRNA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的胞浆与核周,于新生期前后表达达高峰;分布于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许多神经核团.在老年期上述区域CDK5表达均有减弱,部分区域呈阴性.结论表明脑内CDK5作用贯穿了整个脑的发育阶段,且主要参与了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成年后CDK5可能继续保持对某些区域中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 皮质发育障碍与癫痫发作

    作者:晏勇

    皮质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DCDs),又称作皮质发育不良(cortical dysplasias)、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灰质异位症、神经元移位症(neuronal migration disorders,NMD)等.近两年来在癫痫的病因诊断中DCDs迅速占领了中心位置.这是因为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对脑发育紊乱及其基因调控、临床表现和DCDs致痫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 沿锌对脑发育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彭敏;李蕴成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工业和交通业的日益发展,铅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锌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脑发育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脑发育中铅的危害与锌的作用.

    关键词: 脑发育 研究进展
  • 周口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调查分析

    作者:郝家禄;鲁予周;赵伟;齐玉萍;吴卫民;豆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因摄入碘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损害,主要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我区自1995年普及碘盐以来,各部门协调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全面评价我区消除碘缺乏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确保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长期有效地落实。本文对周口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现报导如下。

  • 脑功复得对大鼠脑发育影响的基础研究

    作者:何小川;蔡文琴;李泽桂;杨忠

    本课题应用脑功复得研究其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探讨其对促进脑发育的功效及可能机制.本实验中,1.5月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食) 和喂药组(2ml/日/鼠).喂饲2个月后进行爬杆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 idance reaction,AAR)和多功能箱被动回避反应(passive avoidance reaction,PAR)训练,然后处死动物进行突触体计数、突触泡膜素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服用脑功复得2月后,喂药组较对照组A AR习得率提高、消退延迟、步入潜伏期延长、大脑皮质海马突触体计数增高、突触泡膜素 ICC增强,说明脑功复得能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从神经行为学和形态学指标看,提示脑功复得能促进脑发育.其可能机制是:脑功复得乃中药合剂,具有神经元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类皮质激素、皂甙和生物碱等成分,其药效成分含天麻素、五味酚、多种三萜类皂甙、果糖及微量元素等.方中主药具有健脑补肾作用、活血化瘀通络、健脾滋补作用.故脑功复得能改善脑微循环,使供氧充足,并能供给足够神经元活化物质,减少神经元有害物质, 因此其能促进突触泡膜素合成增多,突触增多及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本实验提示脑功复得能促进脑发育,可能因为其含有多种脑发育所需要的有效成分, 能促进突触泡膜素合成增加、突触数增多,并改善神经递质释放,从而促进脑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的发育和完善.

  • 脑发育不同阶段慢性铅暴露对大鼠在体海马不同时间一氧化氮含量及合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林玉珊

    目的:比较脑发育不同阶段低浓度慢性铅暴露对大鼠在体海马一氧化氮含量及合酶活性的差异.方法:分别在仔鼠出生21天、42天、63天时测定对照组、断乳后暴露组、母体暴露组和持续暴露组仔鼠血铅含量和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暴露组在不同时间血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断乳后铅暴露组和持续铅暴露组NO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21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42天和6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暴露组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出生21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42天和6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发育任一阶段的慢性铅暴露均对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有影响.与发育成熟海马相比,未成熟期海马对铅的神经毒性更为敏感,突触可塑性更易受损.

  • 幼儿小世界神经网络节点属性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曲海波;吕粟;张文静;肖媛;宁刚;孙怀强

    本文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的图论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全脑共90个分区的幼儿小世界神经网络,试图明确:①幼儿小世界神经网络节点的属性参数与幼儿智力发育水平有无相关性.②幼儿小世界神经网络参数与儿童的基线参数,如性别、年龄,以及父母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参数有无相关性.本研究共纳入12名健康幼儿,其中9名男性,3名女性,年龄(33.42±8.42)月.所有受试者的智力发育水平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并采集对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敏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信号数据.采用Matlab环境下的SPM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应用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得到全脑小世界属性及自动解剖标签(AAL)模板下的90个脑区的节点属性,并分别对上述属性与Gesell发育量表及人口学数据做了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小世界神经网络诸多节点属性与Gesell发育量表参数相关,介数主要集中于丘脑、额上回及枕叶,大部分呈负相关,如量表中表示个人与社会相关的脑区枕上回的r值为-0.729(P=0.007);度主要集中于杏仁核、额上回、顶下回,大部分呈正相关,如量表中与大动作相关的顶下回的r值为0.725(P=0.008);效率集中于额下回、顶下回、岛叶,大部分呈正相关,如量表中语言相关的顶下回r值为0.738(P=0.006);节点聚集系数集中于额叶、顶下回、中央旁小叶,呈正相关;节点短路径集中于额叶、顶下回、岛叶,呈负相关;左、右脑相关脑区分布不同.但关于小世界整体属性与Gesell发育量表的关系,我们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小世界网络节点属性指标与其他人口学指标有相关性的热点脑区位于颞叶、楔叶、扣带回、角回和中央旁小叶等区域,且大部分属于默认网络.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小世界神经网络节点属性与幼儿智力水平及人口学数据存在广泛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脑区有其不同的分布特点,优势脑区分布符合相关的功能;这些诸多相关性的存在,使我们可以了解在幼儿发育过程中,小世界神经网络随时在发生变迁和改变.

  • 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变化

    作者:张剑;张艺森

    目的:分析研究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数字化振幅整合脑功能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监测不同经后龄(PMA) aEEG波谱带变化情况,按照PMA周期进行分组,对aEEG波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随PMA变化规律.结果:43例早产儿共进行174次脑电图波形描记.其中PMA≥34周描记的aEEG波形连续性以及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率均显著高于PMA< 34周描记结果(P<0.05);且随着PMA周期延长,脑电波振幅的下边界逐渐增高,且宽度逐渐变窄.结论: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中aEEG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监测aEEG的变化有助于对早产儿脑发育成熟度的判断.

  • 慢性缺氧对新生大鼠脑白质及脑发育的影响

    作者:刘刚;师博文;何晓敏;黄骏荣;陈会文;祝忠群

    目的 研究慢性缺氧对新生大鼠脑白质(white matter,WM)损伤及脑发育延迟的作用,探讨该模型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慢性缺氧脑损伤的相似性.方法 选取3日龄(P3)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吸入氧浓度(FiO2)为10.5%±4±1.0%]和对照组(n=36,FiO2为21.0%±0.0%),饲养12d至P14.检测:(1)每日测量SD大鼠体重变化及P14新鲜脑重;(2)P14脑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3)P14脑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WM区域少突胶质祖细胞(oligodendroglial progenitor cells,OpC)、少突胶质前体细胞(preoligodendrocytes,PreOL)和髓磷脂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变化;(4)P14新鲜鼠脑WM区域约50 mg,组织蛋白抽提,Western blotting方法定量分析MBP表达量变化;(5)行为学测试:每组各留9只饲养至P30,行转棒实验评估运动功能和协调能力.结果 (1)实验组体重、脑重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P14)[体重(14.92±1.26)g vs.(30.26±1.81)g,t=7.51,P<0.01;脑重(0.68±0.05)g vs.(0.97±0.04)g,t=13.26,P<0.01];(2)HE染色:实验组脑室扩大(P<0.01),脑WM区域水肿、结构疏松杂乱,局部软化坏死灶,细胞排列紊乱;(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OPC、PreOL数量少于对照组(64.8±6.3 vs.126.2±8.4,t=11.19,P<0.01;19.1±7.6 vs.46.7±9.5,t=7.28,P<0.01),实验组MBP比对照组稀疏、杂乱;(4) Western blotting检测:实验组MBP较对照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5)行为学测试:实验组棒上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慢性缺氧可造成新生大鼠脑WM损伤和脑发育延迟,具有紫绀型CHD围产期慢性缺氧WM损伤和脑发育不成熟的相似特征.

  • 围生期双酚A暴露对雄性子代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

    作者:龙冬梅;吴德生

    目的:研究围生期母鼠双酚A(BPA)暴露对断乳期雄性子代大鼠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探索BPA影响脑发育的机制.方法:将妊娠母鼠从妊娠第11 d直至产后断乳期进行BPA灌胃染毒,剂量浓度分别为100、20、2 mg/(kg·d);对照组则用同体积的食用色拉油灌胃.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 d,将雄性仔鼠断头处死,迅速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T-3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T-3在海马锥体细胞和大脑皮质神经元都有表达,BPA暴露的各剂量组子代NT-3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生期母鼠暴露于BPA可引起雄性子代脑中NT-3表达下调,这可能是BPA影响脑发育的机制之一.

  • 围生期双酚A暴露对断乳期雄性子代脑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龙冬梅;程薇波;张浩;吴德生

    目的:研究围生期双酚A暴露对断乳期雄性子代大鼠脑中芳香化酶P450(P450arom)表达的影响,探索双酚A影响脑发育的机制.方法:对母鼠从妊娠第11 d直至产后断乳期(即出生后第21 d,postnatal day 21,PND21)给予双酚A(Bisphenol A,BPA)2,20,100 mg/kg.各组在断乳期PND21取雄性子代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450arom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450arom在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都有表达;对结果进行灰度值分析显示,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雄性子代大鼠断乳期P450arom在海马CA3区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43.43和130.76,与对照组179.461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雄性子代大脑皮层P450arom的灰度值为185.21,与对照组196.8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暴露于BPA可使断乳期雄性子代脑中P450arom蛋白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影响发育机制的途径之一.

  • 脑发育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的变化

    作者:何剑琴;何斯纯;尹蔚兰

    目的: 探讨脑发育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大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的变化.方法: 孕鼠从孕第17天起及其仔鼠出生后起30天内饮含0.03%甲巯咪唑的自来水诱发脑发育期甲低仔鼠;甲低仔鼠生后 1~30天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 20 μg/(kg·d)] 进行替代治疗;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 FT3 和 FT4 ;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MLR,连续 3个月动态观察甲低大鼠波峰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和波幅的变化.结果: 甲低组大鼠生后第20天时未能引出听觉MLR,生后 30~ 90天的听觉MLR各波 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替代治疗组大鼠MLR除生后20天和生后70天的P0波PL明显短于对照组及生后70天的Pb波PL明显长于对照组外,各波PL在生后20~9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甲低组大鼠生后 30~90天 MLR 的P0-Pa和Pa-Pb 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替代治疗组大鼠MLR除生后70天的Pa-Pb IPL明显长于对照组外,其余 IPL在生后20~9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甲低组大鼠生后 30~90天MLR各波波幅明显小于对照组;替代治疗组大鼠除生后20天 P0和Na波、生后30天P0波的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外,其余各波波幅在生后20~9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脑发育期甲低大鼠听觉MLR的发育明显延缓,及早补充甲状腺素能显著改善其脑发育障碍.义.甲低组大鼠生后 30~90天 MLR 的P0-Pa和Pa-Pb 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替代治疗组大鼠MLR除生后70天的Pa-Pb IPL明显长于对照组外,其余 IPL在生后20~9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甲低组大鼠生后 30~90天MLR各波波幅明显小于对照组;替代治疗组大鼠除生后20天 P0和Na波、生后30天P0波的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外,其余各波波幅在生后20~9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脑发育期甲低大鼠听觉MLR的发育明显延缓,及早补充甲状腺素能显著改善其脑发育障碍.

  • 新生儿头颅B超回声强度的定量分析与新生儿脑发育的评价

    作者:陈晓霞;周丛乐;苗鸿才;王红梅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头颅B超回声强度的定量分析与新生儿脑发育评价的关系.方法 通过颅脑超声及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对101例不同胎龄新生儿脑灰、白质B超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足月新生儿脑组织不同部位的平均灰度值显示:脑室内的平均灰度值低为35±4.05,依次递增额叶白质67.60±4.09、枕叶白质78.61±2.95、丘脑基底核84.72±6.35、脉络丛145.85±9.68、颅骨186.67±8.34.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颅脑各部位超声背景回声的平均灰度值,其结果显示:丘脑基底核、额叶白质、枕叶白质背景回声的平均灰度值随胎龄增加而增高.本组不同胎龄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其各部位超声背景回声的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可通过脑回声平均灰度值测定,作为临床评价新生儿脑发育的指标,以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分析的主观性.

315 条记录 13/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