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引起的一过性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齐武;许苏丹

    目的 了解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18例接受支气管激发试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讣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结果 118例受试者中,10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91.5%.咳嗽、咽痒、气短等不良反应常见,分别占60.2%、41.5%和38.1%.气道反应阳性组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气道反应阴性组(分别为46.5%,68%;χ2=5.266,P=0.022).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上述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影响.气道反应性对咽痒、气短等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 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过程中,一过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咳嗽、咽痒、气短等不良反应常见.气道反应阴性组咳嗽发生机率更高.

  • FeNO、FEV1/FVC%、BPT在小儿CVA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周晓娜;谭淑英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106例,其中CVA患儿41例,非CVA患儿65例,所有患者均行FeNO、肺功能及BPT检测.结果 CVA组FEV1/FVC为(76.10 ± 6.29)%,明显低于非CVA组(P<0.05),而FeNO为(35.10 ± 16.29)ppb,明显高于非 CVA 组(P <0.05);CVA 组 BPT 阳性率为85.37%,明显高于非 CVA 组(P <0.05),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时乙酰甲胆碱累计剂量(PD20)为(0.32 ± 0.13)mg,明显低于非CVA组(P<0.05);FEV1/FVC诊断CV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P<0.05,截断值为79.74%时,FEV1/FVC诊断CV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9.20%和85.37%;FeNO诊断CV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P<0.05,截断值为27.64ppb时,FeNO诊断CV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8.22%和85.37%;BPT诊断CV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7%和78.36%.结论 FeNO与BPT试验在小儿CVA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雪惠;赵磊;潮珊珊;费君

    目的 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272例疑似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其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大中期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 pred)、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50%、25%肺活量的瞬时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pred)明显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气道功能异常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86.0% vs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7, P<0.01);MMEF75/25% pred、FEF75% pred、 FEF50%pred、FEF25%pred、PEF%pred 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95% CI: 0.640~0.764)、 0. 654(95% CI: 0. 588 ~ 0. 720)、0. 704(95% CI: 0. 642 ~ 0.765)、0.723(95% CI:0. 662 ~0. 784)及 0. 682(95% CI: 0.616 ~0.749),各指标与参考线下面积0. 5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D20FEV1 与 MMEF75/25% pred、 FEF75% pred、FEF50% pred、FEF25 % pred、PEF% pred 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24、0.439、0. 540、0. 418、0. 276.结论 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相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小气道功能明显偏低;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 234例慢性咳嗽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作者:杨志仁;胡杰贵;孙耕耘;张世瑗;徐桂英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34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磷酸组织胺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其气道高反应性.结果全部234例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34例,阳性率57.3%,其中男性67例,女性67例.气道高反应性程度分布:极轻度51例,占38.1%;轻度53例,占39.5%;中度19例,占14.2%;重度11例,占8.2%.结论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经常规抗生素和止咳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及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 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

    作者:魏文;吕敏;华山;尚启云

    目的:充分认识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胸闷患儿诊断中的作用,同时了解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方法对3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的胸闷儿童进行临床及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闷,均不伴有肺部哮鸣音,伴有过敏性疾病者14例次,一二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者19例次,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闷是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表现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重要诊断依据。

  • 脉冲振荡肺功能测试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吸阻抗

    作者:胡先纬

    目的 应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的呼吸阻抗及肺通气功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探讨IOS测定在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3例健康人及44例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及呼吸阻抗值,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后,IOS测试参数中的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围气道阻力(R5-R20)和周围弹性阻力(X5的负值)等参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激发试验前后及哮喘组激发试验前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IOS各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IOS测试参数能全面地反映患者呼吸生理的动力学特征,是判断哮喘患者气道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的敏感指标.

  • 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大中期呼气流量敏感性探讨

    作者:范嘉铨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中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的敏感性.方法 对80例慢性咳嗽、胸闷患者进行组胺激发试验,分析激发试验阳性结果中MMEF的变化.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中MMEF下降20%时所用的组胺累积量(PD20-MMEF)明显小于第一秒呼气流量(FEV1)下降20%所用的组胺累积量(PD20-FEV1).结论 MMEF在气道激发试验中比FEV1更具有敏感性.

  • 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远征;段凤英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0例符合慢性咳嗽标准的患者采用组胺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结果 180例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62例(34.4%),可疑阳性30例(16.7%),阴性88例(49.0%).可疑阳性及阳性的92例患者咳嗽症状大都与家族哮喘史,嗅觉、刺激性气体及过敏源有关,表现为季节性变化,夜间症状明显;AHR程度:重度28例(30.4%),中度44例(47.8%),轻度20例(21.7%).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慢性咳嗽患者的重要检查方法,能协助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及不典型哮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崧;陈慧;张春艳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及不典型哮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3例慢性咳嗽及不典型哮喘患者行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结果 523例患者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阳性313例,阳性率59%,其中:重度AHR 35例,中度AHR 83例,轻度AHR 101例,极轻度AHR 94例.结论 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是不典型哮喘关键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慢性咳嗽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应及时进行检查,以便早期作出诊断.

  • 蓝牙听诊器在儿童哮喘诊断价值评价研究

    作者:李经猷;陈雪娟;张杜燕;李玉华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反复咳嗽、间气促等疑似支气管哮喘的患儿87例,应用littmann electronicl蓝牙听诊器,在家中收集夜间的听诊信息并储存,分析患儿发作性喘息时的肺部听诊情况,同时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测定仪检查,并进行支气管激发及舒张试验,根据结果并结合临床作为诊断儿童哮喘的标准,并以此为参照,进行评价蓝牙听诊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45例激发试验阳性,11例舒张试验阳性,结合临床均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其余31例为激发试验阴性,诊断为非哮喘。哮喘组夜间听诊信息阳性为56例(100%,56/56),非哮喘组5例(16%,5/31)。蓝牙听诊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彦;谢菲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以咳嗽及无明显原因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疑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组胺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反应性.结果:46例患者中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3例,阳性率71.73%.33例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中重度3例,占9.09%;中度7例,占21.21%;轻度10例,占30.3%;极轻度13例,占39.39%.结论: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对咳嗽变异型哮喘作出早期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是诊断哮喘的必备条件.

  • 支气管激发试验82例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作者:谢启蔚;余娟凤

    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系用某种刺激物,诱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试验.由于直接测量支气管管径困难,所以常借助肺功能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来测定其反应性[1].近年来,以咳嗽及无明显原因的胸闷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我院肺功能室采用组织胺为刺激物,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不明原因胸闷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菲;丁彦;黄青云

    目的: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以期得出该方法能明确胸闷原因,筛查出不典型哮喘患者,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明确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此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不明原因胸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的改变,如FEVl较基础对照值降低≥.20%,判断为激发试验阳性。结果:80例患者中有55例呈阳性,按支气管哮喘给予治疗,经临床治疗观察有51例诊断为不典型哮喘。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不明原因胸闷患者明确病因,避免误诊和漏诊,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支气管激发试验护理体会

    作者:谢菲;黄清云;吴春莲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发作时双肺闻及哮鸣音)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发作不典型者,仅表现为咳嗽或胸闷的患者就诊时可无气喘症状和阳性体征,常规肺功能检查也正常,给诊断带来困难.对这些病人作气道反应测定有助于诊断[1].气道反应性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指通过吸入某些刺激物诱发气道收缩的方法[2].我院呼吸科肺功能室采用磷酸组胺为激发剂,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 支气管激发试验伴发晕厥一例报告

    作者:王远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男,30岁,持续性干咳3个月余,于2008年6月23日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门诊.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min,律齐.门诊初步诊断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申请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以明确诊断.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谭晓媚;于化鹏;刘洁露;王翠兰;何熹

    目的 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4例疑似哮喘患者,采用瑞典Aerocrine AB NIOX NO测定仅测定FeNO,根据临床症状和舒张试验或者激发试验结果诊断哮喘,绘制FeNO诊断哮喘的ROC曲线.结果 174例患者中诊断为哮喘132例(哮喘组)、非哮喘42例(非哮喘组).哮喘组、非哮喘组FeNO分别为(36.98±28.45)、(19.67±8.06)ppb,两组比较,P<0.05.FeNO诊断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06,95% CI:0.623~0.788,取截断值为20.5 ppb,其敏感度为0.652、特异度为0.619、阳性预测值为65.2%、阴性预测值为61.9%.结论 FeNO测定可用于诊断哮喘,20.5 ppb可作为诊断哮喘的截断值.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影响

    作者:孙大宏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因.为探究MP感染后儿童气道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变化,2005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对65例MP感染患儿进行了支气管激发试验.现报告如下.

  • 气管肿瘤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例报告

    作者:程启明;杜丽萍

    例1:患者男,68岁.反复咳嗽、喘憋半年,加重1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 a,糖尿病史3 a,吸烟史30 a.查体:唇轻度紫绀,心脏听诊正常,两肺偶可闻及哮鸣音.心电图正常,常规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必可酮、舒喘宁等常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 原发性胸腺小细胞癌1例报告

    作者:杨柳柳;孙志佳

    患者男,71岁,于2011年7月27日因“心悸气促10余d”入院.患者于2011年7月13日突然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休息后缓解,气促,活动后尤甚,稍有咳嗽、咯痰,痰色白泡沫状,饮食差.外院曾行心肌灌注显像,见左心室下壁心肌血流灌注可逆性下降,符合心肌缺血改变.肺通气功能检查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经我院门诊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收治入院.

  • 气道反应性测定对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治的指导意义

    作者:祝筱姬;杨华;李国华;张克利;李宁;王园园

    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是指气道对外界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刺激的过早和(或)过强烈的反应,表现为气道平滑肌的收缩、管腔分泌物增加、管腔变窄、气道阻力增加和气流受限.

282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