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结局特点分析

    作者:陈少丽;吕泽媛;陈琳

    目的:探讨分析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围生结局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I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早发型ICP患者为早发组,另外43例晚发型ICP患者作为晚发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生化指标及围生结局特点等.结果:早发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5358、4.6398、4.3679,P<0.01);早发组患者剖宫产、重度ICP、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32.56%、37.21%、37.21%、34.88%,明显高于晚发组的16.28%、20.93%、20.93%、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147、4.1035、4.1035、4.1242,P<0.05).结论:与晚发型ICP患者相比,早发型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明显更高,且剖宫产、重度ICP、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等发生率明显更高.因此,对ICP患者必须重点关注、积极监测,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4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秋月;周芸芸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28~32周发病的子痫前期重度的妊娠孕妇共43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 孕33~35周终止妊娠,新生儿存活率明显高于<33周及>35周.结论 孕33~35周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的佳时机.

  • 不同体质指数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曹晶珠;王元辰;洪惠兰;黄勤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早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临床初次诊断为T2DM的年龄≤35岁的患者287例,按BMI不同分为超重组(BMI≥24 kg/m2)190例和非超重组(BMI<24 kg/m2)9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超重组患者以男性为主,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非超重组低(P<0.05).结论:超重的早发T2DM患者发生高血压、NAFLD的比例高,肝肾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功能紊乱较严重.

  • 新生儿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

    作者:张海霞;黄群英;王荟;韩莘野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CS)骨损害的X线表现.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9例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回顾性分析其骨骼X线表现.结果:39例CS患儿中有25例(占64.10%)出现不同程度骨损害,主要表现为广泛、多发、对称的骨软骨炎、骨膜炎、骨髓炎等,其中长骨干骺端的骨软骨炎为先天性骨梅毒早及具特征性的征象.结论:长骨摄片应作为评估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或梅毒螺旋体血凝测定阳性的婴儿常规进行四肢长骨的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损害及其受累程度,有助于临床进行及时治疗.

  • 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报告

    作者:郝磊;吴秋珍;赵明刚;吴恒;王怀立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体内甲基丙二酸蓄积的总称,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呈进行性加重,重型患者病死率极高。近年来,本院以串联质谱技术确诊2例早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 高压氧综合治疗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152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冠莉

    胎儿生长受限(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是指胎儿出生体质量低于同胎龄应有的体质量10%以上或低于其平均体质量2个标准差。根据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是指在孕32周后首次发现的胎儿生长受限,其主要是因为子宫胎盘功能不全[1]。有研究显示,高压氧是治疗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有效手段之一[2]。笔者针对高压氧综合治疗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高压氧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微循环,优于常规治疗。现报道如下。

  • 早发型和晚发型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作者:廖力维;吴志国;曹岚;陈俊;苑成梅;洪武;张晨;彭代辉;王勇

    目的 比较早发型与晚发型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中位数切割法将370例成年难治性抑郁患者分为早发型组(n=193)和晚发型组(n=177),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晚发型组比较,早发型组男性、性格内向及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者的构成比更高(P <0.001);当前发作病程更长,分别为(17.32±25.94)个月和(12.47±18.42)个月(P=0.015);与早发型组比较,晚发型组已婚者构成比和抑郁程度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和因子睡眠障碍得分均显著增高(P <0.001),躯体共病构成比更高(P=0.008).结论 早发型与晚发型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可能与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

  • 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玉蓉;肖俏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与常规方法结合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4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凝血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及妊娠结局,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每日尿量、ALT、AST、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或P<0.01);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ALT、AST、红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24h尿蛋白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近(P>0.05).(2)凝血指标中PLT、PT、APTT、TT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或延长(P均<0.05);D-二聚体、FIB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观察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明显推迟(P<0.05),孕周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并未增加(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缓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患者平均动脉压、尿量、肝功能及红细胞比容,延长孕周,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临床有效.

  • 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谭虹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病死率高达17.4%,晚发型败血症病死率约为9.0%[1-2].通常患有晚发型败血症的新生儿早期总体智商要比健康儿童低.本研究探讨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123例,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4],其中男63例,女60例,胎龄27~43周,出生体质量1 200~4300g.

  • 早发型与晚发型抑郁症遗传效应比较

    作者:祁曙光;张云彪;董小惠;张国富

    目的:了解早发型与晚发型单相抑郁症之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 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15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以初发病年龄30岁为界,分为早发组47例和晚发组68例.对照组230名,无精神疾病,与患者组无血缘关系.对所得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 结果:早发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为55.3%(26/47),显著高于晚发组35.3%(24/68);早发组一级亲属心境障碍和单相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9.1%(23/252)和7.9%(20/252),显著高于晚发组一级亲属的4.8%(23/479)和3.6%(17/479);两组一级亲属单相抑郁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级亲属的0.2%.早发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96.3±1.3)%高于晚发组(75.7±1.2)%,脑部CT器质性改变亦少于晚发组(P<0.05或P<0.01). 结论:早发型及晚发型单相抑郁症均有明显的遗传效应,但二者的遗传效应存在差异.

  • 早发型与晚发型帕金森病患者临床异质性的研究

    作者:万志荣;商梦晴;冯涛;李继来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早发型帕金森病(PD)(EOP)与晚发型PD(LOP)患者的临床异质性.方法 连续选取自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门诊及天坛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的PD患者455例,以50岁发病年龄为界分为EOP组217例和LOP组238例,记录起病年龄、首发症状、病程时间、初始药物的选择、出现症状到临床诊断的时间间隔、诊断后与启动药物治疗的时间间隔等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 EOP组平均发病年龄为(40.3±7.1)岁,以非震颤型起病多见(占55.8%),开期平均改良Hoehn-Yahr(H-Y)分级为2.4级,平均病程为(7.84 ±5.71)年;LOP组平均发病年龄为(60.4±7.7)岁,以震颤型方式起病多见(占52.5%),开期平均改良H-Y分级为2.6级,平均病程为(5.51±3.73)年.左旋多巴是二组主要的起始药物选择.二组在性别、出现症状到临床诊断时间间隔、诊断后开始服药的时间间隔、H-Y分级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OP与LOP在首发症状、病程进展及起始药物选择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需提高PD的早期诊治率.

  • 早发型与晚发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研究

    作者:汪舰笛;骆志成;余炳前

    寻常性银屑病可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许多学者就其遗传学和临床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近的研究发现,早发型银屑病发病与等位基因rs10852936(17q12/IKZF3)突变等有关,晚发型银屑病发病则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1等位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rs887998、人白细胞抗原A中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56919及等位基因人白细胞抗原C*12:02等有关.同时,地域间早发型与晚发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也存在差异.早发型银屑病更易复发,易合并心理障碍;青春期发病患者发生点滴状皮损的概率高,且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晚发型银屑病易发生掌跖脓疱病、红皮病性银屑病,易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症;老年发病患者家族史阳性率低,皮损较轻.

  • 早发型和晚发型寻常性银屑病307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李媛;陈爱明;周娅妮;高亚丽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早发型和晚发型与家族史、发病季节、病情严重度、性别和发病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307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早发型患者阳性家族史率(33.18%)高于晚发型(12.90%),有家族史者的初发病年龄[(28.16±11.98)岁]早于无家族史者[(34.96±16.04)岁](P < 0.01).②早发型的高发季节是冬春季,夏季低;晚发型为春季,其次是夏季和秋季,冬季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平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 < 0.05),且男低于女(P < 0.05),晚发型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P < 0.05),早发型家族史者高于晚发型家族史者(P < 0.01).④头皮、小腿、前臂和肘部等为常见的初发部位,好发部位则以头部、四肢伸侧、背部、胸腹部等为多,尤其是外耳部(72.31%)、胫前(71.66%)和头顶(71.01%),而外生殖器、手掌、舌、跖部等处则较少有皮损发生.⑤初发部位为臀、踝关节和腹股沟的频率为晚发型高于早发型(P < 0.01),肘部为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 < 0.05);外耳部、胫前、背部、前发际、腹部、面部、颈部、甲、舌等处的皮损发生率是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 < 0.05或0.01),而足背和踝关节则是晚发型高于早发型(P < 0.01),其他部位两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早发型和晚发型在家族史、发病季节、病情严重度以及皮损初发和好发部位等方面存在差异,早发型患者女性重于男性,有家族史者重于无家族史者.

  •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细胞焦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及临床分析

    作者:乔东艳;孙白云;虞天一;史天一;沈肖;于红

    目的:检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汉族单胎孕妇320例,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孕妇各160例.比较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子痫前期发病的高危因素.选取其中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住院分娩汉族单胎孕妇3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孕妇各15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1.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孕妇及伴侣年龄、文化程度、孕前及分娩前的体重、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2.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妊娠组均升高,其中IL-1β差异显著(P<0.05).结论:(1)低文化程度、孕前高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家族史为子痫前期独立危险因素.(2)细胞焦亡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重要联系,或可成为治疗子痫前期的新靶点.

  • 早期经阴道穿刺放腹水治疗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陆菲菲;沈晓月;王玢;周建军;宋天然;孙海翔

    目的:探讨早期经阴道穿刺放腹水治疗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术后出现中、重度OHSS的96例门诊患者临床资料.根据OHSS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根据经阴道穿刺放腹水处理治疗的时间早晚,又进一步分为早处理组和晚处理组.结果:①中、重度OHSS患者早处理和晚处理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等基本临床资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受精率、获卵数、流产率等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②在两种OHSS分型患者中,早处理和晚处理组经阴道穿刺放腹水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门诊管理的OHSS患者,无论是早发型还是晚发型,建议及早经阴道穿刺放腹水治疗,该治疗手段不增加流产率,降低了治疗后住院率,安全经济有效.

  • 新诊断的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马绍刚;俞伟男;洪兵;江芳芳

    目的 研究新诊断的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代谢特点.方法 将150例新诊断为T2DM 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40岁,n=68)和晚发组(>40岁,n=82),比较2组在体重指数(BMI)、血清尿酸、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早发组的BMI、血清尿酸比晚发组高(P<0.05),而收缩压、高血压患病率及HOMA-β低于晚发组 (P<0.05或P<0.01).经相关分析,早发组的HOMA-IR与HbA1c呈正相关(r=0.499,P=0.049),与HDL-C呈负相关(r=-0.643,P=0.008),HOMA-β与TC呈负相关(r=-0.519,P=0.027).晚发组的HOMA-β与BMI呈正相关(r=0.555,P=0.012),与HbA1c呈负相关(r=-0.481,P=0.011).结论 新诊断的早发T2DM患者表现为肥胖与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

  • 21例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作者:魏华兵;曹子昂;顾旭东;叶清;潘文标

    目的:探讨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21例晚发型MG患者的手术疗效,并与早发型MG比较,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早发型MG的手术疗效好于晚发型MG(82.9% vs 52.4%,P<0.05);晚发型MG的手术疗效低龄(50 ~ 60岁)组优于高龄(>60岁)组,术前病程短(<10个月)者优于病程长(>10个月)者,病理为胸腺增生者优于胸腺萎缩者.结论:手术对晚发型MG者疗效虽较早发型MG差,但仍是可供选择的一种重要方式,掌握相应的手术适应证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 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预后初探

    作者:董琳娜;孟兰兰;王正平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及血清胆汁酸升高为特点的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好发于妊娠中晚期[1]。研究表明,ICP患者易发生早产、胎儿窘迫、突发胎儿死亡等并发症[2]。近年临床观察发现,早发型ICP有所增加。本研究探讨早发型ICP患者的围产儿预后情况,为临床ICP筛查、诊治及有效改善早发型ICP围产儿预后提供依据。

  •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的护理

    作者:钱竹珍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呈上升趋势,发生率高达34%[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2],但其胆红素浓度超过生理性黄疸,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容易误诊为病理性黄疸,给予不必要的干预,增加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影响了母乳喂养.

  • 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生化水平及围生结局分析

    作者:方巧兰;刘小媚;应杏芳

    目的 探讨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临床生化水平及围生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单胎无其他合并症且资料完整的247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发型ICP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40±10) μmol/L和(34±11)μmol/L,显著高于晚发型ICP组患者的(32±9)μmol/L和(15±9)μ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ICP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164±58) U/L和(135±46) U/L,晚发型ICP组患者分别为(138±61) U/L和(136±52) U/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ICP组患者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1.6%、15.8%,均高于晚发型ICP组的9.6%、5.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ICP组死胎率为5.3%,晚发型ICP组死胎率为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ICP组早产率(36.8%)、重度ICP发生率(63.2%)和剖宫产率(92.1%)均高于晚发型ICP组(15.3%、24.9%、78.0%),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ICP患者病程时间长,血清TBA及TBIL水平较高,早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需极其重视.

276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