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体内致瘤力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王钧;吴开春;张德新;幺立萍;樊代明

    目的研究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后,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小鼠体内致瘤力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正、反义Ang1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分别得到正、反义载体稳定转染的细胞株7Ang1+和7Ang1-,并以半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转染效果.以MTT比色试验绘制生长曲线;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通过裸鼠成瘤实验,比较转染前后小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差别,并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判定血管生成程度.结果7Ang1-组细胞Ang1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均下调.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空载体对照组、7Ang1+组和7Ang1-组瘤体的平均重量(-x±s)分别为624.00±77.78,652.67±132.07和293.00±95.54,7Ang1-组的细胞成瘤性显著低于7Ang1+组和空载体对照组(P<0.01).空载体对照组、7Ang1+组和7Ang1-组肿瘤组织的MVD(-x±s)分别为8.44±1.33,8.78±1.92和6.00±1.73,7Ang1-组细胞的血管生成显著减少(P<0.01).结论 Ang1在胃癌形成和发展中可能通过诱生血管起促进作用,通过反义技术可部分阻断这种作用.

  • 肌萎缩侧索硬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林一聪;李晓光;崔丽英;张江鹄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引起的致死性疾病.目前惟一治疗有效的药物是利鲁唑,但仍无法完全阻止疾病的进展,仅可使其延缓 [1].有5%~10%的ALS患者是家族性ALS(familial ALS,FALS) [2],已知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l) [2]、Alsin、囊泡相关蛋白B(VAPB)、血管生成素(ANG) [3]等基因突变有关.而人们对在全部ALS患者中占90%的散发性ALS(sporadic ALS,SALS)的病因却知之甚少.目前认为SALS属于复杂疾病 [4].此类疾病不同于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受多个基因、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复杂疾病易患因素的研究策略是检测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疾病的关系.

  • 人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和VEGF、Tie受体及血管生成素表达

    作者:赵明光;浦佩玉;高永中

    目的为获取较纯净的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皮细胞,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Tie受体及血管生成素(Ang)在脑AVM病变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对AVM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内皮细胞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VEGF、Tie1、Tie2、Ang1、Ang2阳性表达.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培养的活细胞具有单层"卵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FⅧ-RA免疫阳性表达率超过95%,证实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中VEGF、Tie2和Ang2表达显著,而Tie1及Ang1的表达较弱.结论脑AVM内皮细胞可以获取和培养繁殖,可供研究血管新生和脑血管畸形发病机理的体外模型;VEGF、Tie受体及Ang可能与脑AVM的形成、扩展和破裂出血有关.

  • 视网膜微血管中周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

    作者:向丹妮;袁源智

    周细胞是一种包绕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周围的壁细胞,调控着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重塑、伤口愈合等生理或者病理过程.在眼部,周细胞参与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眼部各种疾病状态下,周细胞相关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受体信号通路、血管生成素及受体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可影响微血管稳定性和血管生成,这些信号通路中某个或多个因子或者受体的改变即可引起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ie-2与新生血管性眼病

    作者:曲冬懿;何守志

    血管生成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调控,其受体Tie-2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本文就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ie-2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王钧;吴开春;张德新;幺立萍;樊代明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血管生成、抑制密切相关的新分子.为研究其在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利用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中得到血管生成素-1基因,并亚克隆至pRSET C原核表达载体及pcDNA3.1-V5-His C真核表达载体,成功地构建了原核及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其对消化道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 血管生成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作者:邹民吉;徐东刚;马百坤;苏航;彭善云;王嘉玺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重组血管生成素(Ang)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高效融合表达载体pGEX-4T-Ang,诱导表达后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目的蛋白,经切割后获得非融合的重组人Ang,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的特异性,通过鸡胚尿囊膜血管增生实验检测重组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达的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纯度在90%,能够与Ang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并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管新生的活性.结论:原核表达的重组Ang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 血管生成素研究进展

    作者:黄欣;王金凤;徐东刚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属于RNase超家族的一员.它的立体结构包含3个功能元件:RNase活性中心、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位点和核定位序列.ANG能有效地促进血管新生,并参与调控其他血管生成因子.它还具有RNase活性,故有抑制蛋白合成等作用.ANG促血管生成途径包括: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核转位途径.ANG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特别是肿瘤的增殖与血管新生.

  • 运动训练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丽丽;胡永善;吴毅;白玉龙;崔晓;朱大年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运动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4只.运动组和对照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造模24h后,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速度为12m/min,每天30min,连续2周;假手术组进行相同的造模手术,但不造成缺血.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Ang-1、Tie-2表达的空间分布情况,Western blot定量检测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ng-1及其受体Tie-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缺血侧的额顶叶皮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周后,运动组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上调Ang/Tie-2通路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脑缺血性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内在原因之一.

  • 内皮功能失调标志物Ang-1和Ang-2与危重病人急性肾损伤的相关研究

    作者:陈东溟

    目的 探讨内皮功能失调标志物在危重病人合并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 对沈阳急救中心948例ICU患者的内皮功能标志物和炎症因子与AKI的相关性进行回顾研究,病人住院24小时内取血样,以血清肌酐定义AKI,在测定血管生成素1和2(angiopoietin,Ang-1,Ang-2)的同时也测定白介素6、17(IL-6、IL-17)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共测量7天.结果 所有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失调标志物都与AKI相关,经过合并症与IL-6浓度的校正,每一个Ang-1浓度的标准差均与19%的AKI低风险相关(相对危险度(RR)=0.84,95%可信区间(CI)0.76~0.92,P<0.01),而高浓度的Ang-2与AKI的高风险相关(RR=1.16,95%CI 1.12~1.21,P<0.01).结论 在危重病人中,Ang-1和Ang-2是除去炎症因子之外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重组人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作者:邹民吉;徐东刚;马百坤;彭善云;蔡欣;苏航;徐涛;刘深;王嘉玺

    为深入了解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作用,探讨其在免疫、造血、血管新生和神经方面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我们选择了多种细胞和组织进行实验分析ANG研究.结果表明:其对ECV304和COS7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并可观察到明显的促ECV304细胞贴壁的作用;Ang具有明显地促KG-1a增殖的作用,其具体的分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Ang对造血干细胞形成集落没有作用,同时发现亦不存在与GM-CSF的协同作用;Ang缺乏直接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作用,但可能对胶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 人血管生成素cDNA克隆及其在组织细胞中表达分布研究

    作者:徐东刚;王利红;马百坤;彭善云;王嘉玺

    血管生成素是一种具有明显促血管新生的蛋白因子,属于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RNA酶家族.我们从人外周血白细胞中克隆了血管生成素cDNA,进行了DNA序列对比分析.同时对其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首次利用RT-PCR法在KG-1、Jurkat、HepG2、Tf-1、HL60、HEL和神经胶质细胞中检出血管生成素mRNA,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Ang-1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小芳;姚宝珍;刘丹

    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 -1)是一种促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及血管发生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自Davis等[1 ]于1996年发现了Ang -1,其在血管生成、发育、成熟以及维持血管稳定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 血管生成素2在炎症免疫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瑶;卢中秋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组分泌型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不仅参与了胚胎血管发育、血管重构等正常生理过程,而且在肿瘤、创伤、炎症等多种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研究较为明确的该家族成员有4个:Ang-1、Ang-2、Ang-3和Ang-4,其中Ang-2与机体炎症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新近有关Ang-2的研究尤其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Ang-2及其在炎症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拓宽对炎症免疫疾病的治疗思路.

  •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白血病血管新生的关系

    作者:王萍;阮林海

    血管生成素(Ang)是一族分泌型的细胞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惟一含有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抑制刑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作用于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ng家族在血清中的表达,从而预测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研究表明,Ang/Tie-2不仅在白血病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白血病的血管新生,影响白血病的预后.因此,Ang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白血病血管新生的靶向分子.

  • 血管内皮特异性生长因子和糖尿病肾病

    作者:王晶晶;陈江华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合成增加、胞内信号分子的激活、基因多态性等等.两种血管内皮特异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是作用于血管内皮重要的生长因子,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这两种血管内皮特异性生长因子和糖尿病肾病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神经胶质瘤细胞对血管新生作用及其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宝月;刘政操;姚琦;顾苏宁

    目的:探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级别的肿瘤细胞中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光密度(IOD)的测量;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检测肿瘤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血管生成素-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强度与瘤组织的分级呈正相关(P<0.05);肿瘤细胞诱导肿瘤血管形成呈浓度依赖效应(P<0.05).结论:神经胶质瘤细胞可以诱导肿瘤血管新生,血管生成素-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增强与肿瘤血管新生过程相关.

  • 胸苷磷酸化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余细球;邓长生;朱尤庆;程芳洲

    血管生长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形成为其提供营养,并为肿瘤细胞的扩散提供途径.已知有许多影响血管生成的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等.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即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是该领域相对较新的一个血管因子.为探讨胃癌生物学行为中TP在肿瘤血管形成、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TP/PD-EC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TP/PD-ECGF表达和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血管生成素-2与血管生成素-1比值在大鼠光气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

    作者:袁震;赵杰;申捷

    目的 观察吸入光气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中血管生成素(ang)-2、ang-1和ang-1/ang-2比值变化及其与肺损伤指标的关系.方法 84只大鼠随机分为13个光气染毒组(光气组)和1个空气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不同时间后,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1、ang-2水平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浓度.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光气组大鼠ang-2、肺湿/干重比值、BALF中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浓度呈升高趋势,ang-1有降低趋势,血清中ang-2/ang-1比值呈升高趋势.6、8、10、12、14、16、18、20、22、24、48 h光气组ang-2/ang-1比值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ng-2与肺脏湿/干重比值、BALF中总蛋白浓度、BALF中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1、0.283和0.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1与肺脏湿/干重比值、BALF中白细胞计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和-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ang-1比值与肺脏湿/干重比值、BALF中总蛋白浓度、BALF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3、0.534、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光气染毒后,大鼠血清中ang-2/ang-1比值与肺脏损伤指标呈正相关,可能可以作为判定急性肺脏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重要指标.

  • 血管生成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康英秀;张晓黎;陈丽

    血管生成素(Ang)家族是一类促血管生成因子,参与生理性及病理性的血管生成.糖尿病时,视网膜局部Ang表达发生变化.Ang-1可参与血管生成,维持血管稳定,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凋亡、炎症、渗出及白细胞黏附;Ang-2可促进血管出芽,导致周细胞丧失,增加血管通透性.Ang可能通过上述机制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233 条记录 3/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