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压变化对牙髓感觉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王昱新

    气压变化引起患牙疼痛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气压变化引起牙齿疼痛的相关表现、机制进行了阐述,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 厄尔尼诺现象与人类健康

    作者:王秀峰

    厄尔尼诺(EI Nio)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冬季海水异常变暖的情况,包括太平洋表面温度变化,太平洋盆大气压变化及对世界气候综合效应,每间隔2~7年发生一次,引起洪涝与干旱的极端天气,增加了媒介传播疾病的风险.

  •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作者:刘亚红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神经性耳聋.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很多,其中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血流迟缓、劳累、情绪波动、气压变化等诱因为密切.发作时常常伴有耳鸣及眩晕.随着气候逐渐转冷,到我科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数量出现了季节性上升,2008年收住的患者共24例经过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治愈的有20例,改善的3例.

  • 鼻窦和中耳气压性损伤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研究

    作者:应乐安

    "气压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是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人体的耳朵、鼻窦、肺脏、胃脏内都含有气体.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飞机等载人机电产品在升降过程中会伴随气压的变化.这一气压变化会对人体上述含气的组织器官产生生理和病理反应.

  • 乘务员气压损伤性鼓膜穿孔一例

    作者:秦宏;杨国瑾;徐茜

    患者女,22岁,某民用航空公司乘务员.2004年2月24日执行航班过程中,由于飞机上升过程中机舱内出现强烈的气压变化,突感左耳内有热流喷出,后出现明显的压耳现象,耳鸣,听力下降;无昏迷、呕吐、眩晕、鼻窦区疼痛,外耳道无流血、流液等.

  • 正负压治疗肢体淋巴水肿30例

    作者:祁光裕;刘珊珊;尚翠侠;赵昭;侯海涛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30例(30条肢体),男16例,女14例;年龄15~72岁;病程3~20年;下肢28例,上肢2例;炎症性12例,创伤性18例。根据国际淋巴协会的标准,Ⅰ级10例,水肿为非凹陷性,患肢抬高后水肿可大部分消退,无纤维化样皮肤损害;Ⅱ级20例,水肿为非凹陷性,患肢抬高后水肿部分消退,皮肤有中度纤维改变。30例均行核素淋巴显像,提示显影延迟,淋巴回流不畅。以膝关节为中心测量,膝上20 cm患肢周径平均大于健侧6 cm,膝下15 cm患肢周径平均大于健侧7 cm;以肘关节为中心,分别于上下10 cm处测量,患肢周径肘上平均大于健侧4 cm,肘下平均大于健侧3 cm。  采用自制椭圆形透明密闭舱,利用气泵产生压缩气体,经分流系统作用产生正压与负压。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患肢置入舱内,舱内的气压变化由压力表显示。设定正压为12~18 kPa,充气时间30 s;负压为-6~-8 kPa,抽气时间10 s。每日治疗1~2次,每次15~20 min,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每次治疗前于患肢表面涂擦75%酒精生姜浸出液,间歇期穿医用压力袜。  经治疗6个疗程,Ⅰ级10例均达显效,周径与健肢相同,核素淋巴显像通畅,皮肤松软,沉重感消失;Ⅱ级20例,显效12例,改善7例,周径大于健肢2 cm,踝部仍有肿胀,核素淋巴显像较前有进步,皮肤变软,沉重感减轻;无效1例,因丹毒复发。经半年随访均无丹毒复发。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病变早期,物理疗法是首选方法,早期淋巴管壁内皮细胞间隙还未完全堵塞,有的尽管淋巴有堵塞,但不完全[1]。对于肢体局部淋巴管施以压迫并进行反复按摩,有利于较大幅度地引起组织间的变化,提高了淋巴管的自主节律收缩,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在治疗方法上采用了正压压力大时间长,负压压力小时间短的交替作用,使淋巴管被动压缩和扩张,真正达到按摩作用,更有利于组织间液回流。通过改革密闭舱内橡胶袖口装置[2],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耐受力移动肢体位置既可调节舱内气压,缓解了气压骤升骤降的矛盾,又不影响淋巴回流,达到治疗目的。

  • 冬季谨防关节炎

    作者:霍雨佳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关节炎有两种,一种叫老年性关节炎,另一种是风湿性关节炎.两种关节炎的致病原理有所不同,但发病几率和程度均与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发现,当前后两天的日平均气温变化超过3℃、气压变化超过5毫巴、相对湿度变化超过10%时,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 人体的三把"扫帚”

    作者: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废物”,但不能拆开清洗.怎么办?幸好,在人体内有三把"扫帚”,可以经常为人体进行大扫除.第一把是"物理扫帚”.主要是一些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它们能像海绵一样,吸附肠道内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并及时排出体外.同时,它们又像一把刷子,可清除粘藏在肠壁上的废毒物质和有害菌,使大肠内壁形成光滑的薄膜,有利于食物残渣快速通畅地排出体外.第二把是"化学扫帚”.它们是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黄酮等.维生素E是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能阻止脂质的过氧化作用.维生素C有多种抗氧化特性,特别是在呼吸道,可去除有氧化作用的空气污染物的毒性.第三把是"生物扫帚”.这是指自由基的酶类清除剂,即抗氧化酶,以及"居住”在肠道内的益生菌.益生菌能抑制腐败菌的孳生,抵御病原菌的侵害.气压变化与大脑工作效率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基辅医学院的科学家认为,不规律的和周期性气压变化会对大脑工作效率产生影响.据<俄罗斯报>报道,上述科研机构的专家共同对若干组33岁~60岁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实验.志愿者们被安排在了一间可调节气压的实验室内.当每位志愿者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不断地随机出现7个字母时,他们必须将这些字母一一记住,并在很短的时间里用键盘将字母敲出来.当测出志愿者的反应速度、正确率及相关生理状态等数据后,研究人员开始不规律地调节实验室内的气压,每次气压变化的范围均在0.4mmHg之内.一段时间后,志愿者们的反应速度开始变得迟缓起来,出错率平均增加了约20%,心率普遍增快,并出现了其他精神紧张状况.此后,研究人员开始每隔45秒或90秒调节一次气压,每次气压变化范围不变.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便出现了新的现象:志愿者们的反应速度开始加快,出错率比正常状态下减少了约50%,心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精神紧张得到了缓解.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分析导致上述情况的生理机制.专家认为,有关分析结果将对大脑思维、心理调节等研究产生积极影响.使用右眼可消除忧郁大部分人的两眼并非分别聚焦在一个点上,习惯偏重于使用一只眼睛视物成像.判断方法是:伸直一只手臂,竖起大拇指,对准墙角.然后闭上左眼睁开右眼,如此仔细去观察是哪只眼睛睁开时仍保持在墙角中央.左眼看不偏离的人叫左视型,右眼看不偏离的叫右视型,两眼若都有偏离,左眼偏离较少的叫倾左视型,右眼偏离较少的叫倾右视型,左右眼偏离一样的叫全视型.在调查中发现,积极乐观的人,都习惯用右眼,属右视型、全视型、倾右视型;抑郁、自卑、孤僻等常有消极情绪的人,都习惯使用左眼,属左视型、倾左视型.人主要靠眼睛接受外界信息,左右眼的使用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习惯,改变左右眼的使用习惯,就能转换思维定势,从而消除消极情绪滋生的生理基础,从眼睛里驱除抑郁.故此,应注意:(一)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预防偏视的出现.(二)左视型、倾左视型的人,可以利用眼罩锻炼右眼,也可以利用眼镜调整两眼的焦距,达到全视型.(三)当碰到挫折、遭遇不幸、情绪暴躁、心情抑郁时,闭上左眼,用右眼向远处眺望.这有助于你从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对象,乐观地正视现实.白面粉可治烧烫伤日常家庭生活中,偶尔被火烧伤,或者被电击伤和开水烫伤,若用食用白面粉搅拌成糊涂患处,能立即止痛,患者不妨一试.方法:用水浸湿一块干净布,将食用白面粉均匀撒在上面,或者把白面粉加水搅拌成为糊状,摊于布面,后贴盖于患处,面干而伤愈.贴后3分钟痛减,10分钟后疼痛全消.止痛迅速,不起水泡,不留斑痕.国外健康生活流行色①美国:好奇心愈强愈长命.美国国家衰老研究中心发表一项为时5年的研究,他们测试了1200名年龄超过65岁的男女的好奇心,并以此比较他们的血压和胆固醇.结果显示,好奇心较强的一群人的寿命比好奇心较小的人长30%.研究员指出,好奇心强的人较长寿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他们会尽量使自己的老年生活多彩多姿.②英国:生命时间表全新排列.一项由英国智囊组织进行的研究指出,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21世纪出生的人平均寿命会延长到120岁,长寿人类的生活模式出现巨变,他们平均20岁就创业,到80岁才退休,许多人一生会结婚3次.新生命时间表:入学年龄3岁,首次创业20岁,再度创业25岁,结婚年龄女31岁,男35岁,生第一胎32岁,首次置业35岁,重返校园48岁,三度创业55岁,三度入学60岁,退休年龄80岁,寿终120岁.③荷兰:一天一块巧克力可以远离医生.抗氧化物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有机化学成分.荷兰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巧克力中所含的一种抗氧化物的量约为红茶的4倍,其中深色巧克力的含量较高,每100g的巧克力中有53.5mg,而牛奶巧克力每100g中含有15.9mg,红茶则是100ml中含有13.9mg.因此研究者下结论说:"喝茶时配上一块巧克力饼的古老的荷兰习惯,不只是一种享受,也很健康”.老年人失眠可能与缺乏日照有关研究显示,老年人容易失眠可能与缺乏日照有关,日照会增加体内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有助于改善睡眠.通过对老年失眠患者和正常人的比较后发现,老年失眠患者采用强度与阳光一样的人造光进行照射,每天中午照射4小时,持续4周后发现,老年失眠患者体内的褪黑激素水平与正常人一样,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可降低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新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者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较低.研究人员对216名早产儿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发现66名出生后第一个月为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到13~16岁时,他们的平均血压较出生后第一个月为人工喂养者要低4mmHg.这一结果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对整个人群而言,平均血压降低2mmHg,就会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当然,研究人员还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精神压力致癌精神压力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这是众所周知的.研究表明,精神压力也可能致癌.研究人员通过血液检测体内DNA修复的活性,如果体内DNA修复的活性增高,表明体内DNA的损伤增多,该项研究对象包括16名大学生,研究人员分别在他们考试的头3天和考完试3周后进行抽血检查.结果发现,在考试的头3天里有12名学生的DNA修复的活性增高,而在考完试3周恢复正常.这表明精神压力可以造成DNA的损伤.研究人员认为,如果DNA的损伤不能有效地修复,就有可能致癌.打呵欠亮眼德国保健协会建议,需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应趁机让眼睛休息一下,而打呵欠对眼睛为有益.佳的打呵欠方法,是伸一伸懒腰,张开嘴巴,下巴左右移动,就像骆驼吃东西的样子.另一个松弛眼部肌肉的有效方法是远眺.此外,眨眼亦可消除眼睛疲劳,因为眨眼会刺激泪腺分泌,使其保持湿润,不致干涩.#

  • 预防心脑血管病老年人春季也需要

    作者:刘俞

    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次高峰期,即11月至次年的1月和3~4月。每当季节变换,冷空气活动频繁会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现在正值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天气也比较干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 春季多发病及其防治

    作者:张燕霞;李金生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欣荣,大地一片生机。人们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后也开始频繁活动,微风拂面,阳光和煦总是让人流连忘返。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因此,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一些传染病,如流感、结膜炎等。另外,春天气温、气压变化较大,一些慢性疾病也容易复发。下面我们就春季易发疾病的防治作一介绍。

  • PCT、CRP、WBC等指标联用对于菌血症病人早期诊断的意义

    作者:朱焱;何芳;陈清清;谢尊金

    菌血症的确定诊断必须要有血培养阳性结果的支持,并以血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血培养利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富集培养菌体,并辅助以荧光变化、颜色变化、气压变化等敏感的检测手段反映菌体的生长过程。虽然由于培养基的优化以及检测方法及仪器内置算法的不断优化,血培养的周期已经被大大的缩短。根据美国临床微生物手册推荐,自动化仪器的培养时间设置为5-7天。但针对于部分危重病人,快速的通过临床生化指标对于细菌性败血症进行早期初步诊断还是十分有意义的[1]。

  • 老慢支如何平安越冬

    作者:邹霞英

    老慢支为何惧怕冬天冬天气温低、空气干燥,寒冷的空气和气压变化可刺激支气管粘膜,引起支气管粘液腺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从而使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及痰液排出困难.同时,老年病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抗寒能力降低,冷空气刺激鼻咽部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原寄居在咽喉部的细菌趁虚而入,易发生感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