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IVF/ICSI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胡玉琴;刘迎春;宋小敏;王雪梅;姜宏

    目的 探讨先天性子官畸形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后的临床结局及子宫畸形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91例(共119个周期)为子宫畸形组(畸形组),选取同期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ICSI治疗且子宫形态正常的834例患者(共1 037个周期)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并将畸形组患者按是否接受官腹腔镜矫正手术分为两个亚组:畸形未手术组(99个周期)和畸形术后组(20个周期),比较两亚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结局. 结果 畸形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n天数和Gn用量、HCG日内膜厚度和HCG日E2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间等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畸形组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每周期累积活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34% vs.51.01%),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25% vs.12.74%)(P<0.05);两组间早产率和双胎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畸形组的早产率呈上升趋势;两组的平均分娩孕周及平均新生儿体重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畸形未手术组、畸形术后组和对照组3组间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活产率、流产率、早产率及双胎妊娠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畸形儿出生. 结论 先天性子官畸形可降低IVF/ICSI助孕治疗的活产率,但对于轻度子宫畸形合并不孕的患者,在接受助孕治疗前,可暂不行矫正手术.

  • 卵巢低反应患者不同促排卵方案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刘敏;张建梅;梁莹;粟妤;肖亚玲;姚小艳;李建军

    目的 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效果,探讨POR患者适宜的促排卵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于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的POR患者共142个周期,根据不同促排方案分成3组: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PPOS)组(29个周期),微刺激组(81个周期),拮抗剂组(32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周期异常情况等. 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促排天数、Gn用量、性价比、平均获卵所需Gn用量、HCG日E2水平、LH水平比较,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POS组促排天数长,Gn用量少,平均获卵所需Gn量低,每获胚费用低;微刺激组HCG日E2水平及LH水平高;拮抗剂组HCG日LH水平低,促排天数短,Gn用量大,平均获卵所需Gn量大,费用高(P均<0.05).PPOS组及拮抗剂组均无早发LH峰出现,微刺激组中有21个周期发生早发LH峰,发生率25.93%.3组不同方案中获卵数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周期异常情况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于POR患者,拮抗剂方案可以抑制LH峰,获卵数高,周期花费高;微刺激方案在晚卵泡期添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可控制LH峰,获得较好的优胚率及可利用胚胎率;PPOS方案能有效抑制LH峰,Gn用量少、花费小,但需行冻融胚胎移植.

  • 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策略

    作者:马海兰;龚斐;卢光磅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女性卵巢储备的降低,在临床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时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也降低,这主要与随着年龄增长的卵母细胞质量急剧恶化、卵泡闭锁加速、卵巢内可募集的卵泡数减少及卵母细胞质量异常有关.低反应患者卵巢产卵数量下降,并不完全等同于卵巢储备下降,这类患者需经过特殊处理才能获得适当的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在生殖医学的临床工作中鉴别潜在的低反应者及对这类群体的评价及处理,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其ART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文献中对ART助孕中高龄低反应患者的评估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周卉;谢青贞

    目的:探讨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鲜胚移植组,324例)和全部胚胎冷冻后再行FET(FET组,179例)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月经第3天)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药起始量、促排卵时间、受精率、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ET组Gn用药总量低于鲜胚移植组(P<0.05),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孕酮(P)水平、卵泡数和获卵数均较鲜胚移植组显著升高(P<0.05);FET组的胚胎种植率(37.23%)和临床妊娠率(59.22%)均高于鲜胚移植组(29.56%,4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活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具有较低的OHSS发生率(0.56%,P<0.05).结论:对于OHSS高危患者,全胚冷冻后行FET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且能有效避免OHSS发生,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

  • 地屈孕酮预处理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孙林;常惠;于黎黎;王海燕;邵小光

    目的 探讨使用地屈孕酮预处理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相关参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96例符合DOR诊断标准的不孕患者,采用拮抗剂方案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辅助助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2例)和C组(30例).预处理A组于体外受精(IVF)助孕前一月经周期黄体期口服地屈孕酮10 mg/次,t.i.d.,连续使用13 d;预处理B组于IVF助孕前一月经周期黄体期口服地屈孕酮10 mg/次,b.i.d.,连续使用10 d;C组作为对照组未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周期相关参数及妊娠结局的变化.结果 预处理A组、预处理B组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A组、预处理B组在于月经第3天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处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依次两两比较,月经第3天的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HCG日的LH、孕酮(P)水平以及窦卵泡计数(AFC)、促性腺激素(Gn)天数和Gn量、拮抗剂天数和量以及HCG日子宫内膜(Em)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A组的获卵数(6.92±3.05)个、受精率(73.06±25.42)%、优胚率(73.8%)和着床率(38.9%)显著高于C组(4.25±2.02)个、(60.51±18.32)%、(6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Gn启动第4天、第7天和HCG日卵泡生长的不均匀率(大卵泡直径与次大卵泡直径平均直径相差≥3 mm)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A组与预处理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B组与C组各临床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依次两两比较,Gn启动日卵泡不均匀率、临床妊娠率以及孕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的前一月经周期黄体期口服地屈孕酮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Gn启动第4天、第7天和HCG日的卵泡不均匀率,增强超促排卵效果,增加获卵数,提高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进而可以有效提高IVF/ICSI-ET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推荐剂量为黄体期口服地屈孕酮10 mg,t.i.d.×13 d.

  • 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作者:文晓凤;郑洁

    目的 探讨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ET)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 取该院200例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刺激周期行新鲜ET及观察组(102例)经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并对比两组促排卵情况、ET情况、妊娠结局及OHSS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启动量及促排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促性腺激素总量、hCG日优势卵泡数及获卵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受精率及卵裂率等ET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刺激周期给予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亦可以明显降低OHSS发生率,取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 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力佳;全松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影响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ART治疗并成功分娩的4348个周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原因、授精方式、移植胚胎期别、移植胚胎类型、分娩类型(单胎、双胎分娩)、既往ART流产次数、ART分娩次数和分娩的5607名新生儿的性别,分析不同因素对于分娩新生儿性别的影响。结果共有3019名男婴和2588名女婴出生,性别比为116∶100;单胎分娩的3087名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为117∶100;双胎分娩的2520名新生儿性别比为116:100;经ART治疗一胎分娩5542名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为117∶100;二胎分娩新生儿65名,出生性别比为117∶100。在单胎妊娠活产婴儿中,若女方或男方高龄,出生男婴比例较对照组(年龄<35岁)显著增高(分别为58.4%vs 52.8%,P=0.012;56.4%vs 52.3%;P=0.026),同时观察到ICSI组出生男婴比例较IVF组明显较低(45.7%vs 55.6%,P<0.001),其它因素则对出生婴儿性别比无显著影响;在双胎妊娠活产新生儿组中,上述不同因素对出生新生儿性别比均无显著性差异。ART治疗后生育一胎新生儿中,女方高龄组出生男婴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7.4%vs 53.0%, P=0.009),并可知ICSI组中出生男婴比例显著低于IVF组(48.6%vs 55.4%, P=0.001);而ART治疗后生育二胎新生儿中,不同因素各组间出生婴儿性别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方年龄(OR:0.836,95%CI 0.731~0.955,P<0.05)、授精方式(OR∶1.151,95%CI 1.027~1.289,P<0.05)对出生婴儿性别比产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因素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则无显著影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无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经ART治疗后高龄女性生育男性婴儿比例更高,在单胎活产婴儿中男方高龄与出生男婴比例增加相关,而ICSI授精方式较IVF女性婴儿比例更高。

  • 子宫腺肌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陶婷;陈士岭;陈薪;叶德盛;许丽娟;田小龙;刘玉东;牛静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61个IVF/ICSI周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164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两组的一般情况、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新鲜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与GnRHa降调节的长方案相比,GnRH拮抗剂方案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有不利影响(25.0%vs 45.0%,P=0.184;66.7%vs 27.8%,P=0.247),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活产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患者(0%vs 30.8%,P=0.025)。结论子宫腺肌病降低不孕患者IVF/ICSI-ET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且增加流产率,GnRH拮抗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ET的临床结局有负面影响,GnRHa长方案能够增加IVF/ICSI-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发生单卵双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唐永梅;李忻琳;马文红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中发生单卵双胎(MZT)现象的原因,探讨可能引起MZT的实验室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中心行单胚胎移植的患者资料,包括1786个新鲜移植周期和1710个冻融移植周期及49个冻融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周期,分析新鲜胚胎、胚胎冻融、胚胎质量、人工辅助孵化方法等与发生MZT的相关性.结果:(1)新鲜移植周期年龄、体外培养时间、体外授精方式与MZT无明显相关性.(2)新鲜囊胚移植与冻融囊胚移植周期MZT率差异有显著性(0.88%vs.3.08%,P<0.05).(3)PGD周期中激光打孔方法MZ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机械孵化方法(25.00%vs.0.00%,P<0.05).结论:囊胚期胚胎冷冻和辅助孵化是发生MZT的高危因素.

  • D3胚胎短暂延长培养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赵晓鹏;王玲;张文华;张丽媛;贾俊龙;桑元坤;常飞

    目的:探讨短暂延长培养辅助生殖助孕中第3天(D3)上午的胚胎7~8小时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中心458个取卵周期根据培养方法分为短暂延长培养组(A组)及常规培养组(B组),对其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全面分析及比较.结果:通过延长培养,有52.72%的胚胎发生卵裂球数目增加或致密化.A组新鲜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平均胚胎种植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新鲜周期和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平均临床妊娠率、平均活产率以及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新鲜周期和FET周期的流产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流产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每移植周期的新生儿出生率显著高于B组(P <0.001),并且A组每移植胚胎的新生儿出生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01).A、B两组患者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以及平均新生儿体质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F/ICSI-ET助孕患者D3上午的胚胎延长培养7~8小时,并没有提高累积妊娠率和活产率,但是可以帮助选择更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优先用于移植,提高了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从而改善了患者每个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