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监测尿黄体生成素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预防卵泡黄素化的意义

    作者:高喜红;倪亚莉;刘珍

    目的探讨监测尿黄体生成素(LH)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预防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中的意义. 方法将98例行克罗米酚(CC)促排卵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卵泡直径达18 mm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组于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比较两组LUFS的发生率. 结果卵泡直径达18 mm时注射hCG,LUFS发生率为31%; 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LUFS的发生率为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PCOS患者CC促排卵,在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可明显降低LUFS的发生率.

  • 针灸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临床进展及机制探讨

    作者:窦真;夏天;富宏怡;王宝娟

    黄素化来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是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亦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属于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针灸治疗LUFS的临床进展及机制做一论述.

  •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卵巢动脉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作者:赵萍;刘柯兵;张玉珍;王晓东

    目的 分析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患者黄体期卵巢动脉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 选择20例LUFS患者,30例有正常排卵周期的健康妇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其排卵期和黄体期卵巢动脉的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高流速(Vmax).结果 正常组黄体期卵巢内动脉RI明显降低,与对侧卵巢相比参数有明显差异(P<0.01).LUFS组黄体期RI升高,Vmax降低,与正常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而与对侧卵巢相比参数相近(P>0.05).结论 LUFS患者黄体期卵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有明显改变,对判断LUFS黄体期的卵巢功能提供诊断依据.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LUFS患者卵泡期卵巢血流灌注的评价

    作者:梁诗莹;赵萍

    目的 利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定量分析LUFS患者卵泡期卵巢血流参数,探讨LUFS发生的卵泡期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选择在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围排卵期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应用VOCAL软件定量分析两组患者优势侧卵巢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VI、FI、VFI.结果 对照组优势侧卵巢血流参数VI、FI、VFI在卵泡3个时期呈上升趋势(P<0.01); LUFS组优势侧卵巢VI、VFI在各期逐渐升高(P<0.05),FI则无明显周期性波动(P>0.05);LUFS组与对照组比较,卵泡中期及围排卵期VI、FI、VFI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成熟卵泡血流分级以3~4级为主,LUFS组多呈1~2级.结论 成熟卵泡新生血管数量少,血流量低可能是LUFS发生的血流灌注特点.

  • 中药加针刺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45例临床观察

    作者:贾淑华;杨洪尚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指卵泡生长至一定时期并无排卵,但是其内部发生黄素化而不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现象,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女性不孕原因之一,属于卵巢性不孕. 2003-03~2005-05,我们采用中药加针刺方法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顾颖;许小凤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是指卵泡发育未成熟或成熟后,卵泡未破裂而颗粒细胞即发生黄素化,并分泌孕激素,致使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LUFS为一临床征象不明显的病症,以类似排卵表现但持续不孕为主要临床特征.

  •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69例

    作者:王汉祥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LUFS69例.结果: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9%.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LUFS疗效可靠.

  • 宫腔内配子移植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疗效观察

    作者:薛惠英;冯播;左阳花

    目的:观察宫腔内胚子移植(GLUT)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LUFS所致不孕症患者进行36个周期的GIUT,采用自然周期或小剂量氯米芬微刺激方案促排卵,阴道B超监测卵泡的生长情况,当有1个以上卵泡直径≥18或2个以上卵泡直径≥16时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5000 IU,24~36 h 内取卵实施宫腔内胚子移植.结果:36个周期GIUT中,临床妊娠7例,周期妊娠率19.44%,生化妊娠1例,36个周期中未发生宫外孕、双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GIUT治疗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有一定疗效,且程序简化,价格低,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 针刺联合腔内理疗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连方;刘梅;张建伟;张宁;孙振高;杜晓果;王真;滕怀香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腔内理疗对.肾虚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促排卵及患者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LU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腔内理疗组)和对照组(HCG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殖内分泌水平、卵泡膜血流、卵泡排出情况的变化,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及与卵泡膜血流(RI)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可改善内分泌水平、卵泡膜血流,与对照组比较P<0.01;周期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1:卵泡液中VEGF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卵泡液中VEGF水平与卵泡膜血流RI呈负相关.结论 针刺联合腔内理疗可有效治疗肾虚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内分泌水平,调节卵巢旁/自分泌产生VEGF,改善卵泡膜血流有关.

  • 电针加药物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金丽华;王香桂

    目的:观察用电针治疗促排卵周期中发生的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CC+HCG组共30例,B组为CC+HCG+电针组共35例,比较两者排卵率的差异.结果:2组排卵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促排卵周期中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 阴道超声引导自动穿刺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

    作者:王春光;王丽红;陈延涛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常见的女性不孕原因之一.目前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临床工作中,由于卵泡壁较坚韧、弹性较大及卵巢位置移动等常致穿刺困难甚至不成功.从2005年起我们用自动穿刺装置穿刺治疗LUFS,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徐春芳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经验

    作者:王春景

    总结徐春芳临床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经验.主张当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患者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6 mm时,治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用自拟补肾活血方,连续服用5d,标本兼治.因个人体质及兼症不同,临证时应随症加减.认为肾虚,冲任虚衰,天癸乏源,化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瘀滞冲任、胞宫,胞脉阻滞不通,从而导致排卵障碍.补肾活血法可使肾精充足,卵子发育成熟,在肾阳的鼓动、冲任气血和畅的条件下有利于卵泡顺利排出,临床效果满意.

  •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具春花;金钟大

    卵泡生长至一定时期后内部黄素化,但无真正排卵发生,引起一系列现象,称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若月经周期中反复多次出现LUF现象,影响了受孕能力导致不孕症,称为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属于卵巢性不孕.自Jewelewicz于1975年首次报道本病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愈来愈多的中西医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兹综述如下.

  • 青少年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7例

    作者:王焕民;王晓曼;杨天序;秦红;祝秀丹;王海燕;陈亚军

    目的探讨青少年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LUFS患者7例;年龄12~15岁;右耻区疼痛4例,月经不调2例,痛经1例.在超声显像、病理组织学方面比较LUFS与正常卵泡、卵巢囊肿的区别.结果7例患者中,开腹手术阴性探查1例,术前复查发现卵巢囊肿自然消失3例,门诊连续观察至囊肿自然消失3例.LUFS卵泡直径增大可达5 cm以上,B超可见卵泡变大呈囊状,囊壁厚而光滑,囊内无回声中有不同程度的光点.结论LUFS患儿有特殊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过程,连续观察可确诊.

  • 尿LH半定量检测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馨;张丽

    目的 探讨尿LH半定量检测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IUI诱发排卵周期中,监测排卵过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采用阴道B超结合尿LH(黄体生成素)半定量检测试纸动态监测,当一个卵泡直径≥18mm且尿LH值上升时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0 U,尿LH值下降当日行IUI,如卵泡直径≥18 mm,但尿LH上升缓慢,即注射HCG 500-10 000 U,注射HCG后24~36 h行IUI,并黄体支持.B组也是在月经的第10天,开始采用阴道B超结合传统的尿LH定性检测预测排卵,当一个卵泡直径≥18mm时,尿排卵试条测试,测试线比对照线明显浅色,注射HCG 6000 U,24-36 h行IUI,如颜色相同或比对照线深.注射HCG后12-24 h行IUI,并黄体支持.结果 A组IUI后24 h排卵率、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而(黄素化未破例卵泡综合征(IUF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尿LH半定量试纸可更简便、较准确地预测排卵,适时注射HCG及行IUI,从而提高妊娠率.

  •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发生及相关治疗

    作者:杨晓祎;卢光琇

    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LUFS)是一种无法排出卵子的特殊临床症候群,占不孕症妇女的25%~43%.其发生可能与卵巢周期各种激素水平调控和卵巢内各种因子调控异常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环境、各种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本身精神因素亦可导致LUFS的发生.由于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根据各种可能病因进行相关治疗.

  • 补肾活血方对内异症LUFS患者卵巢血流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具春花;金钟大;司徒仪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内异症LUFS患者卵巢血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围排卵期血清内分泌激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双侧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治疗期间妊娠排卵情况.结果 3组均可提高内异症LUFS患者围排卵期FSH,LH,E2,VEGF水平,降低功能侧卵巢动脉RI,对LH,E2,VEGF及卵巢动脉RI的改善作用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及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内异症LUFS的有效方法,补肾活血方治疗本病与改善患者围排卵期卵巢血流和功能有关.

  • 纯FSH/hCG有或无配合"磁疗"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丽云;温锦燕

    目的比较用纯FSH/hCG或纯FSH/hCG/恒频磁共振治疗仪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用不同的方案治疗,均监测卵泡发育、排卵和妊娠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治疗后24例排卵,19例妊娠,2例发生OHSS(轻度);B组治疗后35例排卵,28例妊娠,1例发生OHSS(轻度).结论B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较A组高;OHS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所以用CC/纯FSH/hCG/磁疗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案.

  • 卵泡发育不同阶段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卵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海芳;宋学茹;张爱华;岳天孚;李强

    目的:探讨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患者在卵泡发育不同阶段的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预测LUFS的发生.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测定34例LUFS患者(LUFS组)54个排卵周期和30例妇女(对照组)50个正常排卵周期的不孕患者,监测两组子宫动脉和两组功能侧卵巢动脉在卵泡发育的3个不同阶段(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和围排卵期)以及两组围排卵期中功能侧和非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大血流速度(PSV)在组内及组间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子宫动脉的PSV、PI和RI在3个不同阶段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UFS组功能侧卵巢动脉的PSV、PI和RI在3个不同阶段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功能侧卵巢动脉的PSV随着卵泡的增大逐渐增加(P<0.01),RI逐渐降低(P<0.01).两组功能侧卵巢动脉PSV、PI、RI在卵泡早期和卵泡中期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围排卵期中,两组PSV和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UFS组围排卵期仅功能侧卵巢动脉的PSV值显著高于非功能侧(P<0.01);而对照组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PSV显著高于非功能侧(P<0.01),PI和RI均显著低于非功能侧(P<0.05).结论:采用TV-CDFI监测卵泡发育不同阶段,围排卵期的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预测LUFS的发生,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血流的灌注不足可能与LUFS的发生有关.

  • 人工授精周期中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排卵时间的探讨

    作者:沈宗姬;何琦;周卫琴;吴山虹;徐新红

    目的:探讨根据排卵前血清黄体生成素(LH)测定结果来判断排卵时间及安排人工授精时间.方法:测定排卵前的血清LH,根据抽取标本至排卵的时间差将90个周期分为Ⅰ组(24小时内排卵),Ⅱ组(25~48小时),Ⅲ组(49~72小时),Ⅳ组(73~96小时)和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组,并对各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的LH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组中占分布高百分比的LH测定值≥50 U/L,Ⅱ组≥20 U/L,Ⅲ组≥10 U/L.结论:排卵前血清LH的测定有利于排卵时间的估计及人工授精时间的确定.当LH值≥50 U/L时,主卵泡将在24小时内排卵的可能性大;20 U/L≤LH值<50 U/L时,48小时内排卵的可能性大;10U/L≤LH值<20 U/L时,将在48小时后排卵.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