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EPCR、TAFI及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东青;熊秀华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4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PE(mPE组)34例,重度PE(s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留取外周静脉血样,测定sEPCR、TAFI水平及APC比率(APCr),并有明确的凝血指标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mPE组与sPE组血浆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E组sEPCR水平又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血浆TAFI高于对照组与mPE组,APCr低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mPE组的TAFI、AP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sPE组Fib、D-D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Fib、D-D又高于mPE组(P<0.05).PE患者血浆sEPCR、TAFI水平均与Fib、D-D呈正相关(P<0.05),其血浆APCr与Fib、D-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其血浆sEPCR、TAFI表达上调,APCr降低;随PE严重程度的增加,其sEPCR、TAFI表达逐渐上升,APCr逐渐降低,三者均与PE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定良;闫绍荣;刘凌云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在2型糖尿病(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50例2型DM患者和150名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患者血浆sEPCR和sT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血浆sEPCR和sTM水平升高与DM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良好指标.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里曼;卢国元

    目的 检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oluble endothelialcell protein C receptor,sEPCR)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65例NS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EPCR进行检测,同步检测各组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NS组患者血浆sEPCR(357.0±156.80ng/mL)较正常对照组(155.68±32.01ng/m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组中,膜性肾病组血浆sEPCR水平比微小病变组及系膜增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在各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PCR可能参与NS患者血栓形成过程,是高凝状态的预测指标之一.

  •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及血栓调节蛋白在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褚伟强;卢国元;赵里曼

    目的 检测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65例NS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EPCR及sTM进行检测,同步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的水平.结果 NS组患者血浆sEPCR,sTM及D-D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膜性肾病组血浆sEPCR水平比微小病变组及系膜增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M及D-Di各病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PCR及sTM参与NS高凝状态,可作为评估NS高凝状态的新指标.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子彦;张敏;柳惠荣

    目的 探讨2型精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09例T2DM患者(T2DM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N-UAlb)尿组(UAER<20 μg/min)、微量白蛋白(Mi-UAlb)尿组(UAER 20~200μg/min)和大量白蛋白(Ma-UAlb)尿组(UAER>200 μg/min).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sEPCR和TAFI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进行比较.结果 血浆sEPCR和TAFI浓度T2DM组显著高于NC组(P<0.01),其中N-UAlb组明显高于NC组(P<0.05),Mi-UAIb组、Ma-UAlb组明显高于N-UAlb组(P<0.05).尿UAERMi-UAlb组和Ma-UAlb组明显高于N-UAlb组(P<0.05).患者血浆sEPCR和TAFI浓度与尿UAER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sEPCR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情况,TAFI水平增高参与糖尿病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的改变.

  • 血浆sEPCR、IL-6、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德宇;亢宁苏;乔青;沈蕾;李明;卢国元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按肾穿刺活检结果分为IgA肾病(IgAN) 15例、膜性肾病(MN)15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 1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11例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MCD) 12例;另取健康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EPCR、IL-6和vWF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病例组血浆sEPCR、vWF及IL-6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MN组vWF含量、MsPGN组IL-6水平高(P<0.05).血浆sEPCR水平与vWF(r=0.423,P<0.01)和IL-6(r=0.214,P<0.05)呈正相关.结论 sEPCR、IL-6和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升高可能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有关.

  • 尿毒症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血浆sEPCR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沈燕;陈冬梅;明志兵;袁莉

    目的 探讨尿毒症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42例,其中内瘘失功21例(失功组)、内瘘通畅21例(通畅组);失功组均给予内瘘介入治疗,术后18例AVF通畅.失功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通畅组于透析前分别检测血浆CRP、纤维蛋白原(FIB)、sEPCR水平及WBC计数,分析内瘘失功者血浆sEPCR水平与血浆CRP、FIB水平和WBC计数的关系.结果 失功组术前血浆CRP、sEPCR水平均高于通畅组(P均<0.05),两组血浆FIB水平及WBC计数比较P均>0.05.失功组内瘘介入治疗成功者治疗后血浆CRP、sEP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前后血浆FIB水平及WBC计数比较P均>0.05.失功组血浆sEPCR水平与血浆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15,P<0.05),与血浆FIB水平和WBC计数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尿毒症AVF失功者血浆sEPCR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可能参与内瘘失功的形成;介导炎症反应、促进血栓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失血性休克大鼠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研究

    作者:潘景业;张近波;吴河水;王晓蓉;陈洁;马继红;姚震亚

    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采用ELISA、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3组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和小肠组织EPCR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失血性休克组sEPGR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增高;失血性休克组EPCR mRNA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明显增高,失血性休克组:EPCR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明显下降.认为失血性休克大鼠外周血循环系统sEPCR升高可能是早期诊断该病的一个可靠指标,其水平高低可能反映疾病的预后.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中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桢华;白旭;伍巧源;黎伟;廖蕴华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与狼疮性肾炎(LN)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4例LN患者(LN组)及1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sTM和sEPCR水平.结果 LN组血浆sTM、sEPCR水平分别为(32.87±13.39)ng/ml、(180.97±14.92)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4±3.72)ng/ml、(147.68±34.97)ng/ml(P均<0.01).Ⅳ型LN患者sTM和sEPCR水平均高于Ⅲ型和Ⅴ型患者(P均<0.05).LN组sTM与sEPCR呈正相关关系(P<0.05);sTM、sEPCR均与尿蛋白水平及狼疮活动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sTM与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LN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浆sTM及sEPCR水平可作为判断LN 疾病活动性及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检测sEPCR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陈宇翔;洪煜婧;赵枰;朱易华

    目的 分析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6年6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栓塞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于术前1天、术后监测INR稳定后检测INR和sEPCR,两组间INR和sEPCR值的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间术前1天及术后INR(术前:1.24±0.32 vs 1.23±0.19;术后:1.86±0.95 vs 1.93士0.9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t=0.17,P=0.868;术后:t=0.32,P=0.748);sEPCR术前(34.91±9.14 μg/L vs 35.56±10.22 μ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68).栓塞组栓塞时sEPCR(101.33±27.15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41.67±11.82 μg/L)(t=12.69,P=0.000).结论 栓塞组sEPCR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其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开展抗凝治疗.

  • 益肾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sEPCR及CD62P的影响

    作者:吴喜利;张王刚;石兴民;安鹏;孙万森;王竹;乔成林

    目的 观察益肾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oluble endothelium protein C receptor, sEPCR)、P-选择素(P-selectin, CD62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3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比浊法检测了40例健康查体者和78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EPCR、CD62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3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慢性肾炎患者血浆sEPCR、CD62P及血清Ig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G、IgM及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P<0.01),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浆sEPCR、CD62P及血清IgA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IgG、IgM及补体C3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益肾胶囊治疗CGN患者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浆sEPCR、CD62P水平及调节血清IgA、IgG、IgM和补体C3水平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