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

    作者:冷彦飞;杨震;张学军;常滨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91.1%,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观察组患者骨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促进了骨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 颅内出血(血肿)微创介入清除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凌维汉;彭小莲;俞万香;罗海龙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血肿)微创介入清除术在神经内科治疗重症颅内出血(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颅内出血(血肿)微创介入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颅内出血(血肿)患者共92例.结果 基本痊愈17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25例、无变化6例、恶化(死亡)14例.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BI)记分法记分,出院患者的结果为ADL1-39例、ADI2-17ADL3-13例、ADL4-5例、ADI5-4例.随访发现复发4例,死亡8例,总共死亡22例.结论 该技术创伤小、疗效好,较彻底地清除出血,有利于病人的急救和系统的治疗与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冶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分析

    作者:雷忠

    目的:探讨微创疗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消化科收治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病情特点、有无梗阻等因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性保守治疗,实验组单用腹腔镜或十二指肠镜或两镜联用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48例患者33例术后痊愈,治愈率68.8%;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93.7%,死亡率2%;对照组34例患者,10例经治疗后痊愈,3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73.5%,死亡率8.8%。2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年,实验组47例患者3例出现急性胰腺炎复发;对照组31例患者5例胰腺炎复发,2组在复发率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需先行确定有无结石梗阻,对无梗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可达到控制的目的,若无效改为微创切除胆囊手术;对伴有胆道梗阻的患者采取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或二者联用等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治愈率高,复发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业凤;李辉;徐树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后每2 h观察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的发生情况,连续观察3 d,术后第3天复查肝功能和腹部超声,判断是否有急性胆管损伤发生。术后1、3、6个月随访观察有无迟发性胆管损伤。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16例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术方式,无胆管损伤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赵明媛;曹向阳;贾宇东

    目的 探讨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行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G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使用小切口置入髓内钉行内固定,通过观察术后疗效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62.7~95min,平均79.3 min.术中出血量75~210 mL,平均123.4 mL.术后1天开始进行下肢功能锻炼,3~4 d可坐起,10~14 d后扶拐行走,术后均无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0~100分)19例,良:(80~89分)13例,一般:(70~79分)3例,差(<70分)2例,优良率86.5%(32/37).结论 Ⅲ型标准伽玛(γ)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早期下床等优点,是一种满意的治疗方案.

  •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李浩波;贺健军;唐长友;凌旻;李智勇

    目的 探究以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英文缩写:MIPPO)为基础,应用锁定加压钢板(英文缩写:LCP)对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MIPPO结合LCP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评价结果提示18例优(45%),良10例(25%),中2例(5%),所有治疗患者恢复中无出现评价等级差者.以评价等级优、良为效果显著,疗效显著者28例,占60%,其中以A1、A3、B1类型患者恢复好,疗效显著率为97.36%;C3类型疗效显著率为50%.结论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 微创 固定技术 骨折
  • 微创治疗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张静

    目的 通过不同微创方案治疗鼻中隔偏曲疾病,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鼻中隔成形术和粘膜下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95%和82.5%,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中隔成形术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田福亮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治疗的手术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术后8个月左右骨折均愈合未出现严重内科并发症或股骨头切割.结论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病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亚敏

    目的 对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时准确的应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钻颅引流的微创疗法,对照组用降颅压、控制血压等内科保守疗法,对比两组区别.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优越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在常见如感染的并发症的出现上,两组的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结论 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疗法,临床效果好于传统保守疗法,可以作为高血压脑出血首选治疗方案考虑.

  •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中护理体会

    作者:柳艳丽

    目的 探究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中护理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脑部血肿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入院时,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液化引流术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则是进行内科保守疗法治疗,并实施相关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与治疗前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P<0.01),两组之间的比较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86.11%.两组患者的术后ADL分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具有血肿清除率高,创伤相对较小等优点,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微创 内科 脑血肿 护理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军;李新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1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MIPPO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患者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的优良率为91.3%,对照组患者为94.7%,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患者痛苦小的特点.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微创 内固定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33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洪志

    目的 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方法,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随访1 ~1.5年,无近远期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开展.

  • 79例肱骨近端骨折行锁定钢板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雷海军

    目的 探讨研究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6月间所收治的7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不同治疗方式进行了过程记录及效果对比.结果 与同期经传统AO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结果显示微创组在术中失血量、骨移植发生例数、骨折愈合平均时问、Neer评分、住院时问等方面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MIPPO可以通过优良的骨折固定效果,帮助患者通过早期活动锻炼以尽早恢复功能临床进行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时,临床上应注重熟练手术技巧,以确保充分发挥锁定钢板微创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问短、影像学复位效果良好的优势,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恢复提供条件.

  • 39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分析

    作者:汪正才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结石残留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结石残留的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结石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9倒患者发生结石残留的原因包括:复杂鹿角形结石21例,患者不能耐受或本人要求不接受2次经皮肾镜10例,碎石过程中结石散落4例,肾脏解剖学异常3倒,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开展初期操作者经验不足1例.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25例,局麻下输尿管镜取石成功11倒,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成功3例.全部患者均未见肾绞痛、输尿管穿孔、严重血尿、发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引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结石残留主要与结石的复杂性、未接受2次经皮肾镜等因素有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气压弹道碎石等方法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肛管麻醉下痔疮个体化综合微创治疗3年121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耀武;汪江;顾武

    目的 探讨肛管麻醉下,痔疮的个体化、综合、微创治疗方法、以有效提高各期痔疮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1210例痔疮治疗方法,排除了老年及多器官功能差,疼痛耐受性差,不适合肛管麻醉的病例.以软化剂注射治疗为基础,结合其它传统治疗方法和PPH的治疗经验.结果 痔疮的肛管麻醉效果满意,不同病期的痔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痔疮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其佳适应证,但痔疮4分期下形态差异甚大,优选部分手术方式,限定各种手术方式的佳治疗范围,采用个体化的综合微创治疗是痔疮佳的治疗策略.

  • 晚期肺癌病人的多学科微创综合治疗分析

    作者:张旭东

    伴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尤其是以局部瘤细胞灭活为主要手段的微创靶向治疗,成为新肿瘤治疗的主导方向.晚期肺癌病人微创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小病人的痛苦、以大限度地确保机体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功能的完整性,终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肺癌病人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胸腔镜下的手术、内镜引导下的治疗、通过影像引导下的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对于早期和中期的肺癌病人,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的肺癌病人,尽量选取微创靶向治疗的方法,首先要减轻肿瘤负荷,然后再配合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以及进行中医中药等治疗.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萍艳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周及1个月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迅速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新型微创腰骶椎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力学研究

    作者:吕宏琳;刘洪涛;杨显刚;郑文杰;周跃

    目的:研究新式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力学方面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对新式微创腰骶椎中轴固定螺钉进行有限元建模,并以材料(不锈钢)和负荷状态(生理负荷或极限负荷)为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边界条件组合下的载荷强度和分布状况。结果在人体腰骶椎生理和极限两种负荷状态下,中轴固定螺钉所承受的大压强值为489MPa,此数据小于冷轧加工和冷锻条件下不锈钢的屈服强度(792MPa和1213MPa),说明以这两种加工条件所制造的不锈钢为制造材料,新式微创内固定系统均可达到强度要求,而且机械性能特点基本相同。结论新式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力学方面达到了设计要求,适合临床应用。

  • 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98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静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及手术的注意事项,为该疾病的只来哦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对该院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患儿98例,进行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效果,并与早期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98例患者中,术后均没有出现手术切口感染,跟踪调查3个月,均没有患儿复发.结论 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较多优点,如对患儿的伤害较小、操作简单、伤口愈合快、治疗费用低、无需特殊设备即可进行手术,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远剑;许鸿;王能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5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两组,运用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12例,运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13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出血量上观察组平均出血量(177.50±88.42)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357.70±253.32)m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18.33±3.2)周,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1.62±3.45)周,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功能恢复上,观察组平均评分(90.91±4.72)分,对照组(84.77±8.74)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出血,减少手术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锁定钢板能有效稳定骨折断端,有利于早期功能训练,提高术后的功能康复。

9073 条记录 13/454 页 « 12...10111213141516...4534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