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型超级细菌的研究及防控

    作者:欧尾妹;吕媛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属于B1亚类金属β内酰胺酶,能水解除氨曲南外的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基因大多定位在质粒上,易引起水平传播。人主要是通过院内感染、个人旅行和社区获得3种途径感染产NDM-1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有表型筛查、表型确证和基因确证。本文主要从流行情况、分子生物学特点、检测方法、预防等方面对产NDM-1细菌做一综述,旨在加强对NDM-1型超级细菌的认识和防控。

  • 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鞠林成;史亚兴;苗东旭;殷波;宋永胜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感染药物.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成为越来越突出的临床问题,表达 β 内酰胺酶是细菌主要的耐药机制.金属 β 内酰胺酶(MBLs)可以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播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临床中还没有药物或者药物与抑制剂的复合物可以有效治疗表达MBLs的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寻找抑制MBLs的抑制剂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恢复抗菌效力重要手段.

  • 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邹颖;徐晓刚;郭庆兰;李光辉

    目的 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流行现状.方法 收集2012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该院血流感染分离获得的t32株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菌株,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共筛选出33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采用PCR方法检测KPC、NDM、VIM、IMP、GIM、SPM、OXA23、OXA24、OXA51、OXA5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克雷伯菌属(28.0%,37/132)、大肠埃希菌(26.5%,35/132)、不动杆菌属(13.6%,18/132)、铜绿假单胞菌(9.8%,13/132)和肠杆菌属(7.6%,10/132).33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有75.8%(25/33)的菌株检测出碳青霉烯酶基因,KPC、OXA23、OXA51 、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2.4%(14/33)、30.3%(10/33)、30.3%(10/33)、3.0%(1/33),未检测到其他类型碳青霉烯酶基因.13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100%携带KPC型耐药基因,10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100%携带OXA23、OXA51型基因.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携带KPC、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是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董方;徐樨巍;宋文琪;吕萍;杨永弘;沈叙庄

    目的 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的情况,及具有不同耐药机制菌株的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4年1月一2006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PCR方法进行oprD2基因、金属酶IMP、VIM、SPMT和GIM基凼检测.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2006年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 5.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检测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者50株,占66.7%;产金属酶的46株,占61.3%,其中IMP阳性38株(82.6%),VIM阳性8株(17.4%).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同时产金属酶的34株,占45.3%.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MIC50和MIC90均高于其他菌株.结论 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产生金属酶都十分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也很高,并且产MBL菌株存在IMP和VlM 2种基因型.

  •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熊薇;赖晓全;涂敏;张蓓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产生.方法 2-巯基丙酸协同试验筛检产MBLs菌株,MBLs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MBLs基因,以及DNA测序以亚胺培南为水解底物测定MBLs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亚胺培南耐药株Opr的表达.结果 34株亚胺培南耐药株中有5株(14.7%)产MBLs,其中有2株(5.9%)和3株(8.8%)分别产VIM-2和IMP-1型MBLs,β内酰胺酶活性测定显示这些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可水解亚胺培南,其水解活性可被EDTA所抑制.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显示,28株(82.4%)表现为OprD2表达缺失,3株(8.8%)表现为OprD2表达降低,其余3株(8.8%)OprD2表达正常.其中5株(14.7%)产MBLs菌同时存在OprD2表达缺失.结论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大多存在OprD2表达缺失或降低,在本地区存在产生VIM-2和IMP-1型的MBLs菌株.

  • 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旭慧;孙自镛;简翠;李丽;张蓓;申正义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不动杆菌属耐药现状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度,协同法过筛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结果 2000-2004年分离的2 829株不动杆菌属的主要来源为痰.抗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ICU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ICU患者和门诊患者(P>0.05).除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氨曲南外,非ICU患者和门诊患者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分别在40%和20%以下.15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以往作用较好的药物的耐药率增高更为显著.从我院2004年1-9月分离的3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细菌产MBL.结论门诊患者、非ICU患者、ICU患者所分离的不动杆菌耐药率间存在差别,对临床经验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产MBL可能是湖北地区不动杆菌属耐亚胺培南的重要原因.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作者:彭青;李文芳;卓超;钱元恕

    目的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测序、原核表达.方法PCR扩增L1酶的编码基因,将其亚克隆入pUCm-T载体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将Ll酶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1a(+)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表达情况,等电聚集电泳测定表达蛋白的等电点.结果本实验中L1的编码基因与国外同类酶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2.44%.此L1酶基因可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大量表达,等电点为6.7.结论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克隆测序及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 介导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整合子的研究

    作者:韩立中;蒋燕群;蒋晓飞;彭涛;朱月秋;洪秀华;倪语星

    目的:分析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用改良的三相水解试验分析该菌株所产的β内酰胺酶,并进行初步分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菌的耐药基因,用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初筛整合子并分型,用长片段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测序,以确认β内酰胺酶基因种类及其转移特性.结果:发现铜绿假单胞菌RJ213携带一个整合子介导的blaVIM-2基因.结论:在上海和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整合子介导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导致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 产金属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株的耐药谱和基因型分析

    作者:卓超;钱元恕;郑行萍;李崇智;刘鸿渝;陈海

    目的:研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菌株同源性和耐药谱.方法:MBL E试验检测临床分离对亚胺培南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产MBL菌株;E试验检测MBL阳性株对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MBL E试验检测到MBL阳性株13株,为我院1998-2002年医院感染株,12株来源于下呼吸道感染,1株为尿路感染.13株MBL阳性株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均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等6种抗菌药物呈现8种耐药模式;ERIC-PCR结果显示,13株MBL阳性株呈现10种基因型,4株MBL阳性株为同一基因型,其余9株为独立的基因型.综合分析,菌株来源、药敏谱和基因型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我院产MB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其发生呈散发性,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可能是造成耐药谱和基因型多态性的主要原因.

  • 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出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孟祥兆;韩黎;多丽波;陈勇

    近年来,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由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带来的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甚至对包括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在内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2],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对多重耐药菌的广泛关注.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应春妹;应骏;罗柳林;汪雅萍;叶杨芹;张灏旻

    目的 了解我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型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PA,用K-B法检测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用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PCR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结果 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其他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在14.8%~42.3%.经ERIC-PCR分析后共有11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11株:A1型9株,A2型2株;B型为5株:B1型2株,B2型2株,B3型1株;C型3株;D型2株;E~K 型各1株.PCR检测到OprD2 基因仅4株,其缺失率为85.7%,28株PA中检测到1株VIM基因,经测序证实为VIM-2型.结论 本院耐亚胺培南PA的主要耐药机制为外膜孔蛋白缺失.在外科和高干病房中出现多种基因型的耐亚胺培南PA传播.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杨勇文;李从荣

    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产碳青霉烯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要的耐药机制,编码这类酶的耐药基因包括A、B、D三类.A类酶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为主;B类酶主要是在印度泛滥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可出现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D类酶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产苯唑西林酶-48(OXA-48)为主.大多数产KPC型酶菌株将造成院内感染,而产NDM、OXA-48酶菌株可造成医院和社区感染.虽然大部分CRE的耐药分子类型影响范围较为局限,但是其播散范围呈扩大趋势,且新近很多突变类型出现,值得广泛关注.

  • 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吴爱武;李红玉

    目的:了解引起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金属酶,同时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检测其耐药性.结果:院内感染标本分离的45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的菌株有67株,占14.7%(67/456),其中产金属酶的有24株,占5.3%(24/456);产酶株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5.8%、95.8%、91.7%、91.7%、79.2%、71.0%、58.3%、54.2%,远远高于不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院内感染标本分离的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更高的耐药率.

  • 获得性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法的研究

    作者:史映红;冯萍

    目的 探讨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初筛获得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实验方法,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以EDTA为MBLs的抑制剂,以亚胺培南IMP和头孢他啶CAZ为MBLs的底物,采用双纸片增效法作MBLs初筛试验,将两种初筛试验的结果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PCR法,在70株耐IMP和或CAZ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VIM型MBLs阳性株4株,IMP型MBLs阳性株6株.IMP-EDTA纸片法的敏感性50%,特异性28.6%;CAZ-EDTA纸片的敏感性85.8%.特异性13.3%.结论 IPM-EDTA纸片法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获得性MBL的初筛方法在临床微生物室日常工作中开展.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分析

    作者:刘红梅;韩春俐;谷芙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引起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NICC)的原因及耐药机制。方法对IRAB 引起的 NICC 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增效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结果 IRAB NICC 均发生在5月,均曾入住过重症监护室(ICU);其中危重患者7例,发生医院感染前,9例患者均有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史。 MBL 检测均为阳性;对临床常用治疗 AB 的药物均耐药。结论 IRAB NICC 的发生与患者易感性、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高龄、隔离与消毒、病区医院感染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及 AB 的生物学特性等有关,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为产生了 MBL 。

  • 碳青霉烯类耐药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出现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夏淑;肖书念;张琴;赵倩瑜;林倍州;黄增光;卓超;陈荣昌

    目的 报告1株临床分离产NDM-1酶雷氏普罗威登斯菌FR90,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 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改良Hodge实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扩增碳青霉烯水解酶基因.采用质粒接合实验、质粒不相容群检测、S1酶切脉冲场电泳和blaNDM-1杂交、基因测序等分析携blaNDM-1质粒特征和基因环境.结果 菌株FR90对氟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氨曲南敏感.改良Hodge实验阳性,PCR检测几种常见碳青霉烯水解酶基因,结果仅blaNDM-1基因阳性.接合实验显示blaNDM-1基因位于一可接合性质粒上,质粒不相容群分型属于A/C型,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质粒大小约为50 kb.对质粒上大小约为17 kb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示,ISAba125位于blaNDM-1基因两侧,下游依次为trpF、groS、groL基因和insE基因的一部分.结论 中国大陆出现临床分离产NDM-1酶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警示我国需对产NDM-1细菌进行严密监测,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以阻断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传播.

  •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呼吸机相关肺炎暴发临床分析

    作者:赵子文;钟维农;马为;叶惠芬;齐晓红;陈裕胜;杨银梅;熊剑辉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铜绿假单胞菌暴发流行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02年1~4月RICU内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于支气管灌洗液中多次分离到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人进行调查.结果6例分离到的MRPA菌株MBLs阳性,经DNA分析为同一菌株暴发流行所致.其中4例死亡,2例好转.调查发现呼吸机出气口和湿化瓶有MRPA生长.结论产MBLs铜绿假单胞菌为泛耐药菌株,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在RICU内一旦出现,如不注意隔离,可造成该菌株的暴发流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