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赵晓兰;冯琳

    目的:探究与分析四种检测法在淋病奈瑟球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00例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以下四种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染色法、培养鉴定法、聚合酶连反应法及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对标本进行检测,以培养鉴定法作为对照组,对比四组检测方法对淋球菌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检测淋球菌的符合度情况。结果:培养鉴定法与斑点金免疫渗滤法阳性检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χ2=2.89,P >0.05);培养鉴定法分别与直接涂片染色法、聚合酶连反应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χ2=4.35,P <0.05;χ2=4.57,P <0.05)。培养鉴定法与聚合酶连法在检测淋球菌方面存在一致性(K =0.890,P <0.05),而培养鉴定法与直接图片染色法及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均不存在一致性(P >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微生物进行诊断时建议选择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以保证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

  • PCR法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作者:徐勤;巢国祥;周晓辉;焦新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Lm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主要污染肉类、乳制品和蔬菜等.Lm鉴定方法包括传统的分离鉴定法、免疫学鉴定方法等.分离培养鉴定法比较简单,但是操作烦琐、耗时长,不适合日常对于食品的检测.Lm免疫学检测操作简便,可在同一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但由于菌体及鞭毛抗原交叉反应的存在,难以进行李斯特菌种间特异性鉴别.PCR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速度快等优点.本文选用hly基因作为扩增的目标片段对10株临床分离株、24株标准菌株、8株从食品中分离的Lm进行了再鉴定,显示PCR法具有特异性强、速度快和易操作等优点.

  • 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三种不同检测方法评价及药敏分析

    作者:彭鹏;杨爱平;王彩梅;王晓

    目的 对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进行三种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6例男性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同时用培养鉴定法、DNA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及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SAT)法三种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以培养鉴定法作为对照组,对比RT-PCR及SAT方法对解脲脲原体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培养鉴定法、RT-PCR、SAT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7 %、35.5%、43.6%,培养鉴定法与SAT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RT-PCR,具有显著差异(x2=4.35,P=0.0362);培养鉴定法与SAT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x2 =2.89,P=0.0982),有较好的一致性(K=0.890,P<0.05);药敏结果显示,解脲脲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较高,敏感率为97.6%.结论 对男性疑似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建议选择不同检测方法诊断以保证阳性检出率,可以更好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

  • 应用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

    作者:杨兰萍;姚宗蓓;陈悦;许学斌;庄昕

    副溶血弧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尤其在夏季,常可从食用不洁海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的病人肛拭标本中分离到.目前一般认为该菌的热稳定性溶血毒素(TDH)是重要的毒力因子.TDH可在莪萋氏血平板上产生一种特殊的溶血现象,称作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1].临床上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株几乎都是KP阳性,因此通常认为KP阳性为产毒株,KP阴性为非产毒株.本文分别对从医院肠道病人及食物中毒者肛拭样本中收集的100株副溶血弧菌,用PCR检测TDH基因(tdh)并与KP法加以比较;同时还运用PCR技术直接对300份肛拭样品增菌液检测tdh,与细菌常规培养鉴定法作比较,以探讨PCR检测鉴定副溶血弧菌tdh的实践意义以建立简便快速的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

  •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钱超

    真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可大量生长繁殖并致病,属于条件致病菌。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疾病,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肿瘤患者放疗和化疗的普及,人口老龄化加剧,IF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导致免疫力低下及其他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缺乏早期诊断IFI的有效方法,导致IFI病人早期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1-3)-β-D-葡聚糖作为真菌细胞壁的特异性成分,多种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以及肺孢子菌)感染患者后,(1-3)-β-D-葡聚糖可在体液中被检出。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IFI及浅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并与培养鉴定法比较,来分析(1-3)-β-D-葡聚糖浓度测定对IFI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60例分泌物直接涂片法与培养鉴定法比较

    作者:陈莲香;付小清;邹燕

    目的与方法:收集60份淋球菌感染患者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法与培养鉴定法检验,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例男性病例,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为73.3%,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为85.4%;19例女性病例,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为21.0%,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为57.9%.不论男女病例,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直接涂片法.男性病例,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较相符,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接涂片阳性时,一般可免去培养就能确诊;女性病例,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差较大,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进行直接涂片外尚需进行培养鉴定才能确诊.培养鉴定出的46株淋球菌,利福平敏感株多占95.7%,其次是壮观霉素占91.3%等,增效磺胺甲基异噁唑少为0%.结论: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不敏感,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 某院淋球菌感染及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维玲;曹守勤;詹军

    目的 探讨淋病痛原体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的感染情况和淋球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检测57例淋球菌感染的可疑淋病患者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与培养鉴定检测.结果 57例可疑淋病患者中男24例,直接涂片阳性检出率为83.33%(20/24),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91.67%(22/24),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0.05);女33例,直接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8.18%(6/33),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87.88%(29/33),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P<0.01);男女可疑淋病患者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 男性患者直接涂片法阳性时,一般可免去培养法而确诊;女性患者除直接涂片外,尚需进行培养鉴定才能确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