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丁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小悦;黄顺伟;陈娟;江智毅;管向东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60只,经CTX预处理后腹腔注射白念珠菌混悬液,制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n=20)、低剂量组(n=20)和高剂量组(n=20)。对照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1×104 U/kg)治疗,高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5×104 U/kg)治疗,观察3组7 d生存率、肝组织细胞因子和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制作成功。高剂量组第7天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v s 30%,P=0.01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7天肝组织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7天小鼠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7d生存率,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免疫抑制的发生有关。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继发深部真菌感染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凯华;曹清;陈文娟;王剑;王翔;李璧如

    目的 讨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免疫缺陷合并白细胞介素-17降低后继发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例经基因检查确诊的免疫缺陷患儿,继发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后的诊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患儿分别为CARD9和STAT1缺陷,分别患有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和肺脓肿,血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下降,正规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G-CSF辅助治疗后,2例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异常均恢复,并经过5~10个月随访,感染未再反复.结论 抗真菌药物联合G-CSF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部分免疫缺陷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于不明原因条件致病菌引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患儿,应介入基因检测寻找可能存在的免疫缺陷,利于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乌司他丁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肝脏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小悦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肝脏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60只,经CTX预处理后腹腔注射白念珠菌混悬液,制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n=20)、乌司他丁低剂量组(n=20)和乌司他丁高剂量组(n=20).对照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1×104U/kg)治疗,高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5×104U/kg)治疗,观察3组第7天生存率、第7天线粒体生成指标、第7天氮化应激指标和第7天肝脏病理.结果 高剂量组第7天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vs 30%,P=0.011),第7天高剂量组PGC-1α mRNA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第7天高剂量组氮化应激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光镜下第7天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肝窦充血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高剂量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氮化应激保护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肝脏线粒体功能,促进肝细胞线粒体生成.

  • 校正念珠菌定植指数在重症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抢先治疗中的应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王东浩;高心晶;魏路清;夏睿;孙亮;李青;彭民;秦英智

    目的 评价运用校正念珠菌定植指数(CCI)对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CI)高危重症患者进行抗念珠菌抢先治疗的有效性,并获取念珠菌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1日-2009年4月30日天津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Ⅰ(APACHE Ⅰ)评分10分以上住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CCI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CCI进行监测.对照组依据临床医师经验对患者制定治疗方案.CCI组临床出现脓毒症且CCI≥0.4者立即给予抗念珠菌治疗,CCI<0.4者则不予抗念珠菌治疗;如临床症状加重甚至生命体征不稳定,则进行补救性抗念珠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APACHE Ⅰ评分及脓毒症发生率、ICU停留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CI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8例和50例发生脓毒症,自发生脓毒症起至临床应用抗念珠菌药物所需时间分别为(0.94±0.67)d,(3.75±3.62)d(P<0.05);CCI≥0.4(57例)与CCI<0.4(53例)两者间ICU内停留时间[分别为(15.34±6.63)d,(7.24±3.75)d]、不能建立肠内营养支持率(分别为64.9%,43.4%)也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而APACHE Ⅰ评分、需要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等脏器支持治疗者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析110例患者575株念珠菌多部位定植菌种分布显示,白色念珠菌仍占较大比例(59.3%),热带念珠菌占10.8%,其他依次为光滑念珠菌、罗伦特隐球菌、克柔念珠菌.结论 运用CCI可增加对ICU内ICI实施抢先治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可获得患者ICI菌种流行病学资料.

  • 重症医学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胡培谦;张丽莉;张聪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患者2042例,治疗均超过10d,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查可能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筛查结果为阳性的,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042例,其中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患者182例,感染发生率8.9%。经研究认为,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抗生素超过2周、恶性肿瘤、糖尿病及完全肠外营养>3天是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医学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联合应用抗生素超过2周、糖尿病、完全肠外营养、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恶性肿瘤,结合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并及时、合理的进行抗真菌治疗,是降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 乌司他丁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小悦;黄顺伟;江智毅;沈利汉;蔡立华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60只,经CTX预处理后腹腔注射白色念珠菌混悬液,制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n=20)、乌司他丁低剂量组(n=20)和乌司他丁高剂量组(n=20).对照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1×104 U/kg治疗,高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5×104 U/kg治疗,观察三组7天生存率、血胆红素、肝酶学和肝脏病理.结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制作成功.高剂量组7天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vs 30%,P=0.01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7天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小鼠第7天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小鼠第7天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第7天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肝窦充血较对照组减轻,电镜下第7天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线粒体完整性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7天生存率,并减轻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所致肝损伤,可能与保持肝脏线粒体的完整性有关.

  • 免疫缺陷患者中抗真菌药的预防应用

    作者:汪复

    实体器官移植、某些血液病、骨髓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等免疫缺陷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者日益增多.主要的病原真菌为念珠菌属和曲霉属,毛霉属、赛多孢菌属等亦有所见.

  • 白念珠菌烯醇化酶 IgG抗体在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迪;牛雷;楼小伟;杨瑞宁

    目的:评价白念珠菌烯醇化酶IgG抗体( anti-Eno IgG)在侵袭性念珠菌病( 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组共120份患者血标本(每组30例),包括血念珠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真菌1-3-β-D葡聚糖试验( G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所有血样都进行anti-Eno IgG测定试验,并分别与念珠菌培养和G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8例血念珠菌培养阳性患者anti-Eno IgG测定阳性率93.3%(28/30);血念珠菌培养阴性患者anti-Eno IgG测定全为阴性。12例G实验阳性患者anti-Eno IgG阳性率40%(12/30);3例G实验阴性患者anti-Eno IgG阳性率10%(3/30)。结论 anti-Eno IgG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与G实验结果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anti-Eno IgG在检测时效性方面优于血培养,在检测特异性方面优于G试验。

  •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王帅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恶性肿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无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对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住院时间、肿瘤远处转移、抗真菌治疗、延迟抗体腔置管(≥2根)、中性粒细胞减少均是导致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结论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占据较高比例,临床需要高度重视,应当根据临床影响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 棘白菌素类对比非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血症的治愈率的系统评价

    作者:曾颖;关焯梅;黄婷婷

    目的:系统评价棘白菌素类对比非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血症的治愈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棘白菌素类对比非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后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合计2 1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血症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11,1.62),P=0.002].结论: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血症疗效较好.由于纳入研究较少,该结论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证实.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