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辛开苦降治疗慢性胃炎辨析

    作者:邵家东;魏易洪;孙博云;胡鸿毅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病,临床辨证多以脾虚气滞证为主,常治以健脾理气法.而临床上,以健脾理气为治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根据作者经验,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时时照顾脾胃气机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故以辛开苦降为基本立法常收捷效.辛开苦降既适应脾胃的生理功能,又针对气机郁闭的关键致病因素,从致虚之原因出发,以助脾气升清、胃气降浊,亦能达到补虚之效.

  • 经方调治痰湿体质杂病

    作者:刘英军

    临证须紧抓痰湿体质形体肥胖,便溏,舌体淡胖,苔白腻/白滑,脉沉滑等辨证要素,把握病人整体状态,将辨别体质与选用经方有机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组方严谨、短小精悍,调治痰湿体质杂病,每获良效.咳嗽-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胃脘痞闷(痰湿中阻,胃气不降)-半夏泻心汤,腹胀(脾虚气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真心痛(痰湿体质,痰瘀互结)-瓜蒌薤白半夏汤,胸闷、胸痛、中风(痰瘀阻络)-桂枝茯苓丸.

  • 慢性胃炎胃镜病理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作者:张小勇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胃镜病理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32例门诊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内镜与活检检查,观察胃黏膜是否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烂、胆汁反流或出血等现象,在炎症部位取4块胃黏膜组织检测样本,浸泡10%甲醛,石蜡包埋,连续厚5μm切片,常规染色观察.[结果]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浅表性胃炎中脾虚气滞>萎缩性胃炎中胃阴不足>肠上皮化生中脾胃湿热.[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病理改变具有较大关联.

  • 联合黛力新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作者:曾照强

    目的:探讨黛力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伊托必利、枳术宽中胶囊治疗45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45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7%,治疗组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黛力新联用伊托必利、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王文辉;董明国;周正;刘慧卿;袁瑞兴;卢晓敏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分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5型.对照组:口服替普瑞酮治疗,对以上腹饱胀、早饱,恶心或呕吐为主要症状者加服多潘立酮.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治疗后单项症状(胃脘疼痛、胃脘痞闷、饮食减少、嗳气呃逆)疗效以及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结果:在单项症状疗效上,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胃脘痞闷(胃脘或脘腹胀满)、饮食减少症状(P<0.05),而对于胃脘疼痛、嗳气呃逆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证候临床总体疗效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能显著改善胃脘痞闷(胃脘或脘腹胀满)、饮食减少症状,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李济舫老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

    作者:周嘉平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痞满证范畴,其病因为脾胃虚弱,加之复感外邪。临床分为痰湿、血瘀、食积及混合型论治。治疗中重在舒肝理气,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收效显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莉莉;孟静岩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脾、肝二脏关系密切,辨证可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和寒热错杂证等.常用益气健脾、疏肝和胃、清热化湿、辛开苦降等法治疗,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方用药.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中,常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胃肠促动力药或奥美拉唑等胃酸抑制剂及其他常规治疗的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研究中缺乏对中医辨证分型、中西药的选用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故应规范辨证分型及药物选用、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加味枳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作者:张丽娜;单进有

    枳术汤(枳实,白术)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之胸脘痞满,不思饮食之证,有健脾消痞之功.笔者以此方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健脾理气方干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熠萌;金慧玲;李鳌;郑舜华

    目的 观察健脾理气方干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健脾理气方,对照组予吗丁啉,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PAGI-SYM症状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及饮水负荷试验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胃感觉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感知阈值、胃不适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喜太息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和饮食减少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健脾理气方能显著缓解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感觉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脾胃湿热、脾虚气滞型慢性胃炎与三叶因子家族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蕊芸;毛承飞;王国耀;钱伟明

    目的:研究探讨三叶因子家族TFF1、TFF2、TFF3 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患者胃黏膜的表达及差异.方法:根据胃镜病理确诊和辨证设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气滞证2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制作胃黏膜病理切片,S-P组化法检测TFF1、TFF2、TFF3表达水平.结果:TFF1 在正常组织中都有适量表达,且与病变组织表达率无差异,病变组织仅在(+++)中比例较高,且脾虚气滞组明显:TFF2 在各组中均有表达,慢性胃炎各组的表达范围和LI指数均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组织中没有TFF3的表达,在慢性胃炎各组均有表达,而且脾胃湿热组的表达范围和LI指数更高.结论:慢性胃炎各组TFF1、TFF2 水平要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黏膜损伤有关,且脾虚气滞组胃黏膜炎症性损伤程度要重于脾胃湿热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TFF3 水平较高,更易发生肠化或增生.

  • 周素芳从“脾虚气滞、瘀毒内结”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作者:陈喜建;王祠菊;殷贵帅;周素芳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称为胃癌前状态[1].研究表明[2],中医药在逆转或阻断CAG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治疗过程中有一定优势.论文从现代医学对CAG的认识、中医病因病机、治法原则、处方用药、典型病例等方面,介绍周素芳教授治疗CAG的经验:认为该病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气滞、血瘀、热毒”为标,治疗中重点顾护脾胃,主张补气、行气、清热不可太过.

  • 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朱冉飞;罗源

    目的 观察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与中药内服,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纯六君子汤.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MTL和CCK水平的影响

    作者:周文博;张婷婷;林震群;张毅娜;杨国宗;曾宏翔

    目的:分析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在治疗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胃动素(MTL)和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MTL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MTL含量均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MTL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CCK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CCK含量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CCK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胃黏膜MTL和降低患者血浆CCK水平有关.

  • 过敏性紫癜辨治述要

    作者:许德军

    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感受湿热邪毒,蕴积脾胃,气滞血瘀,血溢脉外而致.治疗应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采用祛除湿热、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同时,强调了大黄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中医辨治胆胃同病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晓月

    胆与胃均为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临床上较易发生病变的部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对慢性胃病的研究较多,但仍不能明确揭示其病因病机,也无确切治疗措施.笔者通过对慢性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其中60%以上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疾病,在辨治胆囊疾病的同时伴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症状明显改善.现就临床观察的60例进行如下报道.

  • 健脾理气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陈维捷;陈壮忠

    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疒徵"、"积"的范畴,而原发性肝癌在古代中医典籍描述中,类似于"积聚"、"疒徵瘕"、"黄疸"等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疗效显著,而健脾理气是基本治法,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 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40例

    作者:刘宝咸;李宏燕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和护理,观察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7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1.45±0.2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为(4.6±3.1)d,对照组为(6.3±3.4)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疗效显著,可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7例

    作者:胡为斌

    胆汁反流是胃镜发现的一种征象,胆汁反流入胃,可以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或灼痛,喜温喜按,痞满纳差,嘈杂,恶心,口苦.多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及对核素胃排空的影响

    作者:邓晋妹;汪红兵;李享;温庆祥

    [目的]评价健脾理气法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方法,对纳入治疗的78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和西药治疗组(38例),分别给予健脾理气方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对患者的总体症状积分、单项症状积分、核素胃排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总体症状疗效评价:中药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85.00%,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药治疗组对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4个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③胃排空试验评价: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第30、45、60、75、90 min 5个时相的胃排空率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可改善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加快胃排空功能.

  • 吴文尧教授辨治脾虚气滞型胃脘痛心得体会

    作者:董雷飞;王莉;周素芳;吴文尧

    从胃脘痛概念及历史渊源、病因病机、分证论治、随证加减、现代药理研究、个人经验等方面,总结阐述吴文尧教授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辨治脾虚气滞型胃脘痛的心得体会.香砂六君子汤常用于治疗痞满之虚痞证,吴教授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巧妙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65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