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的探讨

    作者:刘海霞;孙建全;刘建华;李爱枝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216例CPB中进行逆灌100例(Ⅰ组),行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116例(Ⅱ组).采用4∶1氧合血停搏液.结果Ⅰ组自动复苏为95例,Ⅱ组自动复苏98例.结论经逆灌的心肌保护方法对重症瓣膜病及冠心病患者有更好心肌保护效果.

  • 顺-逆灌心肌保护在高危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牛兆倬;池一凡;侯文明;杨铁南;孙忠东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的高危冠脉搭桥手术中采取顺-逆灌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年龄大于70岁、冠脉病变3支以上急重症冠心病人26例,均在体外循环(ECC)下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总结围手术期心梗、低心排、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肌酶CK及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结果 1例合并室间隔穿孔手术后死于低心排,1例6个月后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手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6例,无围手术期心梗发生,心肌酶指标5天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顺-逆灌心肌保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 逆行灌注保护心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作者:郑传东;闵苏

    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心脏停搏液的均衡灌注是心肌保护的一个重要条件.为获得均衡灌注和更好的心肌保护,灌注的佳途径一直存有争议.许多研究证明,对于冠状动脉阻塞或严重狭窄、主动脉瓣功能不全致冠脉灌流减少,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期间发生冠脉栓塞以及瓣膜手术患者,逆行灌注较顺行灌注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1-3]

  • 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对重症瓣膜病手术的心肌保护的作用

    作者:王妍;骆璇;姚昊;刘畅;王东进;马正良

    目的 探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重症瓣膜病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实验组(n=28)和单纯顺行灌注对照组(n=28).实验组在阻断升主动脉后首次做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直视灌注冷心脏停搏液,首次剂量为15-20ml/kg;以后每间隔30分钟,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次剂量为10ml/kg.对照组只采用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直视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30min重复灌注一次.结果 实验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57%,对照组自动复跳率为3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适合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直视下瓣膜手术患者,能显著提高体外循环质量,增强心肌保护效果.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蛋白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演变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韦方;袁明兰;王树辉

    目的 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心肌梗死(MI)模型心电图演变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暴露心脏,结扎前降支近段建立MI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A组逆行灌注VEGF蛋白,B组以生理盐水对照,10min后重复灌注一次.全程监测心电,记录恶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PVS)、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情况,并于术前、结扎前降支即刻、灌注后10min、30min、1h记录心电图,分析ST段及R波变化. 结果 ①心律失常:B组1只发生W,5只发生VT,8只发生PVS;A组无Vf发生,2只发生VT,4只发生PVS;②心电图演变:结扎前降支后30min所有动物胸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相曲线,R波振幅降低,术后1h A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0.18±0.11mV,Vs 0.35±0.17mV,P<0.05),R波振幅明显高于B组(0.31±0.12mV,Vs 0.15±0.08mV,P<0.05). 结论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能显著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增加心电稳定性,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不同灌注方式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酶谱变化的比较

    作者:杨文凯;王文英;杨生萍;胡乐如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灌注方式在低温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巾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30例在外循环下搭桥病人分为3组.分别应用不同的灌注方式.于术前、术毕、术后24h各抽取5ml血做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 应用顺灌加逆灌、顺灌加桥灌的病人4种心肌酶的值明显低于单纯应用顺灌的病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顺灌加逆灌、顺灌加桥灌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 上腔静脉及冠状窦逆灌在复杂主动脉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树明;郭兰敏;范全心;邹承伟;马家驹;邢西忠

    1998年2月至2000年4月,我们应用深低温停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插管逆行灌注血液停搏液保护心肌,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保护大脑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置换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注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晖;林彬;徐成阳;王峰;王佳祥;冯德广

    目的 研究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注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注组)15例,B组(顺灌组)15例.心肌保护方法:A组采用首次顺灌15 ml/kg+逆灌5 ml/kg 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之后每隔20~30分钟逆行灌注5~10 ml/kg停搏液,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前3~5 min开始逆行灌注温血直至开放;B组采用首次顺灌20 nl/kg 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之后每隔20~30分钟顺灌5~10 ml/kg停搏液.临床观察自动复跳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测围术期即体外循环(CPB)开始前、术后4h和术后24 h动脉血中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 A组自动复跳率为93%,高于B组的67%.A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两组中的cTnT、CK、CK-MB浓度,在术后均逐步升高,与CPB开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上升幅度小于B组,术后4h和术后24h两组中的cTnT、CK、CK-MB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顺逆灌结合开放前温血灌注技术,安全可靠,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常规的间断顺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对心肌梗死兔心电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韦方;李安杰;袁明兰;周永刚;王树辉

    目的 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AdtrackCMV-VEGF165)对心肌梗死兔心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基因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实验组逆行灌注pAdtrackCMV-VEGF165,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对照,2周后于右室心尖部及流出道行心内程序刺激,观察心律失常诱发情况,并检测左室前壁心肌血管密度.结果 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77.78% vs 30.00%,P<0.01);基因治疗组心肌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pAdtrackCMV-VEGF165可增加缺血心肌内血管密度,提高缺血心肌的心电稳定性,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不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压力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昊;王强;陈杨;孙旭

    目的 比较不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retrograde coronary sinus perfusion,RCSP)压力对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60例双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应用首次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antegrade coronary perfusion,ACP)联合后续RCSP的方式行心肌保护.A组逆灌压力为30 mmHg,B组逆灌压力为40 mmHg,对两组心肌保护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多巴胺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明显减低(P<0.05).A组病人术后出现低心排1例,两组其余病人均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 在合理的逆灌压力范围内,40 mmHg的逆灌压力对心肌的保护效应优于30 mmHg.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对心肌梗死兔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作者:韦方;袁明兰;周永刚;王树辉;王永梅;李世英

    目的: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VEGF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实验组逆行灌注VEGF蛋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对照,10 min后重复灌注1次.分别于术前、结扎左室支后30 min、灌注后30 min、1 h、2 h测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心功能,全程记录心电及压力监测,实验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结扎左室支即刻所有动物出现ST段抬高并与T波融合,结扎左室支30min所有动物CK、CK-MB、TnT均显著升高,实验组于灌注VEGF后1 h、2 h CK、CK-MB、TnT、ET及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注VEGF后30 min、1 h、2 h VEGF、NO、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及左室内压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蛋白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心肌梗死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作者:李安杰;周永刚;罗罕;韦方

    目的 研究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电流(L-type calcium ion current,Lca-L)的影响,探讨VEGF抗心律失常的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 45只新西兰大耳大白兔按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5只),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Ⅰ组(假手术对照组)冠状静脉窦插管备取静脉血;Ⅱ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结扎左心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逆灌0.9%氯化钠溶液;Ⅲ组(VEGF逆灌治疗组)冠状静脉窦插管逆行灌注VEGF蛋白。全程监测心电,记录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酶解法分离缺血部位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ca-L,于术前及术后120min取冠状静脉窦血检测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肌钙蛋白T(cardiotroponin T,TnT)浓度。结果 术前3组动物VEGF、NO、Tn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电流密度峰值(mV)明显高于Ⅰ组及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0min,Ⅱ、Ⅲ组TnT浓度均显著高于Ⅰ组[(4.93±0.57)μg/L vs.(0.72±0.21)μg/L,P<0.05;(2.26±0.49)μg/Lvs.(0.72±0.21)μg/L,P<0.05];但Ⅲ组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0.49)μg/L vs(4.93±0.57)μg/L,P<0.05]。Ⅲ组NO[(108.14±14.57)μmol/L vs.(62.98±10.29)μmol/L,P<0.05;(108.14±14.57)μmol/L vs.(67.28±13.45)μmol/L,P<0.05]、VEGF[(834.65±49.23)ng/L vs.(112.34±30.18)ng/L,P<0.05;(834.65±49.23)ng/L vs.(123.45±27.98)ng/L,P<0.05]浓度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能使缺血区心室肌细胞明显增加的Lca-L得到逆转,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水平有关。

  • 低温体外循环心肌逆行灌注下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海宁;谭伟;吴锋耀;罗又桥;许乃健;曹辉庆;赖纪昌

    目的: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法及中低温室颤法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下双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中低温(26~27℃)室颤性停搏组(31例)及浅低温(32±1)℃心脏不停跳组(32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后阻断上、下腔静脉并降温,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内直视下行双瓣膜置换手术.结果:浅低温组手术死亡1例,中低温组死亡1例.两组术中转机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强心药物的使用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等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但中低温下手术更有利于心内的操作,对血液的保护效果更优,可推荐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心肌保护方法.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作者:徐新根;殷凤珍;刁文瑜;吴金宝;徐凌峰;邱兆昆

    目的总结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将386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任意选择100例相同心脏病患者作对照,为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中第1次作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心脏停搏液,剂量为10ml/kg;以后每间隔25分钟,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次剂量为5ml/kg.作逆行性灌注时必须维持灌注压力在50mmHg(1kPa=7.5mmHg)以下.对照组不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其余同实验组. 结果实验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1%,对照组为47%;两组ST段压低程度、时间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死亡14例,经死亡讨论认为均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无直接关系. 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不仅适合于重症心脏病心瓣膜置换术患者,而且又特别适合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该方法既能提高体外循环质量,加强心肌保护,又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 经冠状静脉窦持续低流量逆行灌注在双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赖应龙;魏蜀亮;邓志刚;贾科;赵永生;何松林

    目的 总结冷晶体氧合血心脏停搏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低流量逆行灌注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将64例患者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32℃时阻断升主动脉,先经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开口顺行灌注4℃冷晶体心脏停搏液(15~20 ml/kg),心脏停搏后经冠状静脉窦持续低流量(70~150 ml/min)逆行灌注1:4冷晶体氧合血心脏停搏液,于心内直视下行双瓣膜置换术.结果 开放主动脉后,53例(82.8%)患者心脏自动复跳,11例(17.2%)电击复跳.均顺利停机拔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3例,死亡2例,其余患者9~13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56例(87.5%),随访时间5个月~2.5年,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无晚期死亡;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机械瓣活动良好,无瓣周漏.结论 冷晶体氧合血心脏停搏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低流量逆行灌注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蛋白的实验研究

    作者:韦方;袁明兰;周永刚;王树辉;王永梅;李世英

    目的 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VEGF组)和对照组,2组动物常规全麻,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实验组逆行灌注VEGF蛋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对照.全程记录心电,逆行灌注后30min取梗死区(左室心尖部)及非梗死区(高侧壁)心肌检测VEGF蛋白分布情况.结果 结扎左室支即刻所有动物出现ST段抬高并与T波融合,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梗死区有大量的VEGF蛋白,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实验组梗死区在22kd处有明显的阳性条带,而非梗死区及对照组则为阴性.结论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技术能很好地将VEGF蛋白靶向导入梗死区.

  •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实验研究

    作者:韦方;李安杰;周永刚;袁明兰;王树辉

    目的 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AdtrackCMVVEGF165)对其表达分布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VEGF基因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动物常规全麻,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实验组逆行灌注pAdtrackCMV-VEGF165,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对照.全程记录心电,1周后取梗死区(左室心尖部)及非梗死区(高侧壁)心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1只动物死亡,实验组所有动物全部存活;结扎左室支即刻所有动物出现ST段抬高并与T波融合;RT-PCR显示实验组梗死区检测到转染基因表达,而非梗死区及对照组则未检测到转染基因表达.结论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技术能很好地将VEGF基因靶向转移至梗死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