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护士参与观察对结肠镜下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任科雨;勇春明;崔铭娟;王艳婷;魏良洲;曹彬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内镜护士辅助观察对内镜下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总结2014-01/06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病例,随机分为2组,1组由单独内镜医师观察,另外1组增加1名内镜护士共同观察屏幕寻找病变,分析内镜下息肉及腺瘤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1192例患者完成结肠镜检查,协作组息肉检出率明显提高(33.19% vs 27.81%,P=0.000),两组的腺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20.88% vs 20.55%,P=0.889).协作组的小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医师组(P=0.006),左半结肠及右半结肠的息肉检出率均高于医师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7).结论:训练有素的内镜护士作为一个额外的观察者参与观察是一个提高结肠镜下息肉检出率的有效的策略.

  • 内镜技术在提高肠道腺瘤检出率中的应用

    作者:许吉成;刘冰熔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大多数由腺瘤等癌前病变进展而来.因此,及早发现并切除肠道腺瘤是预防其癌变的关键.目前,结肠镜检查被公认为是诊断和治疗肠道病变的金标准,但常规肠镜检查对病灶有一定漏诊率.Rex等研究表明腺瘤≥1 cm时漏诊率为6%,6-9 mm时为13%,≤5 mm时为27%;并且右半结肠腺瘤的漏诊率要高于左半结肠.肠镜下漏诊腺瘤或恶性肿瘤势必会增加外科手术率和患者死亡率.因此,为了提高肠镜下腺瘤的检出率,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提高内镜下肠道腺瘤检出率的一些技术和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敏丹

    目前的研究和指南均认为必须提高结肠镜检查中的腺瘤检出率(ADR),保证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从而达到筛查结直肠癌的目的,然而,各国结肠镜筛查项目之间,筛查项目中不同内镜医师之间,以及日常临床工作中不同医疗单位,结肠镜检查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筛查项目间ADR差异大,为20%~46.5%不等,不同内镜医师ADR为21%~86%不等.近年来各国学者开始研究影响ADR的因素,主要包括肠道准备情况、退镜时间、医师的经验及专业背景、辅助观察及成像方法、盲肠到达情况、结肠镜检查单位背景或水平、腺瘤特征等.

  • 提高结肠腺瘤检出率在肠镜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孟凡冬;牛应林;冀明;李鹏;吴咏冬;张澍田

    腺瘤检出率是结肠镜筛查的重要质控指标.在结肠镜教学中,应从强化发现病变意识、规范操作手法和细节,提高病变识别能力,综合运用高级内镜技术等不同方面进行培训,在初学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尽量减少病变的遗漏,提高结肠镜筛查质量.

  • 结肠镜教学中提高学员腺瘤检出率的经验体会

    作者:刘揆亮;吴静;林香春

    腺瘤检出率是结肠镜筛查的重要质控指标,提高腺瘤检出率对于改善筛查质量,降低结肠癌发病和致死率有着重要意义。在结肠镜教学中,应从发现意识、操作细节等不同层次关注和提高学员的腺瘤检出率,在初学阶段为其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在成为熟练内镜医师后更多地造福于患者。

  • 体位变换对结肠镜检查癌前病变检出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崔璐;乔伟光;智发朝

    目的 系统评价体位变换对结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结肠镜检查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及3篇随机交叉试验.结果显示,4篇研究表明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体位变换可提高息肉检出率,其中3篇研究提示体位变换可进一步提高腺瘤检出率.2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表明体位变换并不能显著提高腺瘤检出率.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在结肠镜检查退镜过程中采取体位变换对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在今后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证明之前,体位变换尚不能常规应用于结肠镜检查.

  • 新型内镜在结肠腺瘤检出中的应用

    作者:刘鑫;闵敏;刘岩

    结肠镜在大肠癌的筛查中至关重要,然而,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在标准结肠镜检查中约20%的结肠腺瘤遗漏[1],而这可能是导致间歇期结肠癌(interval colorectal cancer),即在前一次结肠镜筛查之后与后一次筛查之前的监测间期中被诊断的结直肠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一些新型内镜系统及附件逐渐研发并应用到临床,通过扩大结肠镜观察的视角、减少内镜下视野盲区、增强色素对比等方式提高结肠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本文就新型内镜系统在结肠腺瘤检出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大肠癌筛查粪隐血试验阳性人群的腺瘤检出率及“切除-丢弃”策略的影响

    作者:马丹;杨帆;蔡全才;李桂香;符宏宇;汪鹏;吴仁培;于恩达;李兆申

    目的:探讨大肠癌筛查项目中粪隐血试验阳性人群结肠镜检查中的腺瘤检出率( 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分析“切除-丢弃”策略对 ADR 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长海医院内镜中心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的结肠镜数据,抽取上海市大肠癌筛查项目中因粪隐血试验阳性来院行结肠镜诊治患者的资料,计算 ADR。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息肉未回收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 ADR 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22例粪隐血试验阳性患者,男性比例为36.5%,总体 ADR 为19.8%,男性 ADR(28.4%)高于女性(14.9%)(P =0.015)。息肉切除后未回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微小息肉(OR =15.256,95%CI:4.159~55.957)、息肉位于直肠(OR =3.663,95%CI:1.427~9.398)和息肉总数>2(OR=3.988,95%CI:1.562~10.187)。结论我院大肠癌筛查项目粪隐血试验阳性患者 ADR 约为20%,男性患者比例偏低和“切除-丢弃”策略会导致 ADR 低估,应区分性别计算 ADR,在使用“切除-丢弃”策略时建议常规使用内镜精查技术评估息肉的病理类型。

  • 复方聚乙二醇分次与单次给药用于早晨结肠镜肠道准备效果的荟萃分析

    作者:吴东;韩伟;冯云路;李景南;杨爱明;钱家鸣

    目的 探讨分次服用聚乙二醇(PEG)能否提高次日上午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方法 分次给药法指在结肠镜检查前一天下午或晚上服用1~3 L PEG,当日早晨服用剩余的PEG,而单次给药法于前一天晚上服用全部PEG.对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比较两种给药方法的肠道清洁度、腺瘤检出率和患者接受度.结果 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研究,总计3 222例患者(分次给药组1 481例,单次给药组1 741例),分次给药组的肠道准备满意率显著高于单次给药组(OR=3.37,95% CI:2.37~4.79),服用PEG总量为2~3L的低剂量亚组也是如此(OR=3.88,95%CI:2.39~6.29).分次服用PEG未能显著提高腺瘤检出率(OR=0.94,95%CI:0.71 ~ 1.24),但降低了恶心(OR=0.56,95%CI:O.42~0.74)和呕吐(OR=0.51,95%CI:0.30~0.88)的发生率.结论 分次服用PEG有助于提高清肠效果,并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但腺瘤检出率无显著提高.

  • 透明帽辅助法对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季大年;项平;黄任翔;保志军

    目的 探讨使用透明帽辅助法进行结肠镜筛查,对于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376例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组(TH组)190例和无透明帽常规肠镜组(CC组)186例,由同1位内镜医师进行全结肠镜检查,记录退镜时间、肠道准备情况、退镜发现息肉数量、形态、位置、大小,并将发现的息肉全部做内镜下摘除,记录病理结果,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及相关因素.结果 2组共查出腺瘤患者175例、腺瘤317个,其中TH组患者99例、腺瘤172个,CC组患者76例、腺瘤145个.总体腺瘤检出率46.54%,TH组腺瘤检出率52.11%,CC组腺瘤检出率40.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在所有检出的腺瘤中,共发现40个位于结肠皱襞后的息肉,其中TH组32个,CC组8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组和CC组发现的腺瘤部位比较,盲肠、横结肠部位TH组比CC组发现更多的腺瘤(盲肠TH组23个,CC组6个;横结肠TH组46个,CC组25个,P <0.05),而在降结肠及直肠CC组比TH组能发现更多的腺瘤(降结肠TH组16个,CC组30个;直肠TH组14个,CC组24个,P<0.05).对于发现腺瘤的大小以及形态,TH组和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时用透明帽辅助能有效提高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尤其是能发现更多的隐藏于结肠皱襞后的息肉.

  •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

    作者:赵子夜;李骏强;单永琪;闫飞虎;王颢;楼征;傅传刚;于恩达

    目的 探讨我国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中的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为确定我国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提供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间进行“体检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年龄组、肠道准备质量分别计算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各组间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有1928例患者完成体检全结肠镜检查.总的息肉检出率为19.55%[95% CI(17.78%~21.32%)],男性为23.87%,女性为10.00%.40~ 70岁各年龄组息肉检出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总的腺瘤检出率为11.48%[95% CI(9.69%~13.28%)],男性为14.68%,女性为5.11%.40 ~ 70岁各年龄组腺瘤检出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肠道准备优良组息肉检出率显著优于较差组(P<0.05).结论 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性较之女性有更大的息肉、腺瘤发生风险.肠道准备质量对息肉检出率有直接的影响.

  • 注水式结肠镜检查的优势

    作者:孟令君;杨幼林

    注水结肠镜检查与传统的注气结肠镜相比,能够显著减轻腹痛,提高盲肠插管成功率,提高腺瘤检出率,有利于困难肠镜的肠镜检查,提高成功率,且有利于初学者进行肠镜学习.本文就注水肠镜的特点作一概述.

  • 无痛肠镜下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辉;李小杉;杨家悦;杨成;占强

    [目的]探讨基于无痛肠镜背景下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5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腺瘤检出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55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总的腺瘤检出率为20.78%,其中男性为23.53%,女性为18.38%.左半结肠的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横结肠及右半结肠(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退镜时间对腺瘤检出率有显著影响(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超过45岁、退镜时间>3 min是腺瘤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无痛肠镜检查背景下,患者的年龄、退镜时间与腺瘤检出率存在密切联系.

  • 内镜反转技术对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影响的研究

    作者:崔璐;乔伟光;朱博;智发朝

    目的 探究升结肠反转技术对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院体检的190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进镜至回盲部后常规退镜观察至肝曲,切除发现的息肉,重新进镜至回盲部后反转退镜观察,分别将发现息肉及腺瘤数量、部位等记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功进行升结肠反转173例,反转成功率为91.1%.经反转观察后息肉检出率提高3.46%(95%CI 1.28%~7.40%,P<0.05),腺瘤检出率提高1.16%(95%CI 0.14%~4.11%,P>0.05).结论 使用升结肠反转技术可显著提高息肉检出率,腺瘤检出率提高不明显.

  • 结直肠平坦型腺瘤肠镜检出的可控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袁小刚;薛净;项立;杨兵;林建姣;周永柏;龙子义;陈晓红;黄妙娟;胡红松

    目的 探讨结直肠平坦型腺瘤肠镜检出率(flat adenoma detection rate,FADR)的可控影响因素,以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6例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按肠道清洁度及内镜操作医师的特征(包括操作例数、专业背景、操作方式及退镜时间)计算出FADR,再比较各组FADR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肠道清洁度、操作例数、操作方式及退镜时间对FADR有显著影响(P<0.01),而操作医师的专业背景对FADR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清洁度、操作例数、操作方式及退镜时间是F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下,操作医生累积结肠镜操作1000例以上,采用单人操作法,保证退镜时间在6 min以上可显著提高FADR,从而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

  • 结直肠腺瘤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海萍;沈忠磊;赵坚培;周振东;徐一栋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和分布特征,并探讨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为结直肠腺瘤的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12月间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660例受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肿瘤家族史、喜食红肉、喜食果蔬、腌制食品进食频率、每日运动量以及有无肠道预警症状.肠镜检查中所发现息肉原则上均予内镜下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根据组织学结果将息肉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分析不同部位腺瘤的病理特征,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结果 7077例完成问卷的受检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33例,女性3444例,年龄17~83(中位数53)岁.腺瘤检出率为15.6%(1103/7077),其中男性和女性腺瘤检出率分别为21.0%(762/3633)和9.9%(341/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年龄段,<30岁、30 ~ 39岁、40 ~ 49岁、50 ~ 59岁、60 ~ 69岁和≥70岁患者腺瘤检出率分别为6.2%(29/469)、8.0%(87/1086)、12.1%(148/1222)、16.8%(272/1623)、20.4%(326/1601)和22.4%(241/1076),腺瘤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0).本组1103例腺瘤患者共检出腺瘤1521枚,其中管状腺瘤1455枚,管状绒毛状腺瘤33枚,绒毛状腺瘤9枚,锯齿状腺瘤24枚;腺瘤位于右半结肠671枚(44.1%),左半结肠593枚(39.0%),直肠257枚(16.9%).锯齿状腺瘤和高危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直径≥10 mm或含有绒毛成分的腺瘤)在右半结肠腺瘤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半结肠和直肠[2.5%(17/671)比0.8%(5/593)和0.8%(2/257), P=0.029;9.2%(62/671)比5.2%(31/593)和6.6%(17/257), P=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03)、高龄(P=0.000)、肥胖(P=0.014)、吸烟(P=0.001)、饮酒(P=0.032)和肿瘤家族史(P=0.000)是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鉴于40~50岁人群尤其是男性较高的腺瘤检出率,可考虑将结直肠癌筛查的初始年龄提前至40岁;并将有肿瘤家族史、肥胖以及有吸烟、饮酒嗜好的人群列为重点筛查对象.在肠镜筛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右半结肠腺瘤的检查.

  • 电子染色内镜对结直肠息肉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丽(综述);孙晓滨;单晶(审校)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绝大多数结直肠癌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提高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对结直肠癌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然而肠镜对结直肠腺瘤的总漏诊率达22%。随着近年来电子染色内镜的普及,主要包括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Olympus,NBI ),智能光学染色技术(I -scan,Pentax),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non intelligent color enhancement,Fujinon,FICE)等,更多研究探讨了这些新技术对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本文就电子染色内镜在结直肠腺瘤检出率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上海崇明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腺瘤检出率分析

    作者:赖华梅

    目的 研究上海崇明地区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的腺瘤检出率及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为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提供线索及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进行"结肠镜健康体检"的患者资料,按照性别、年龄组、检查方式、检查医师分别计算各组的腺瘤检出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有1137例符合要求患者,总的ADR为22.25%;女16.0%,男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ADR逐渐上升.不同检查方式(有痛与无痛肠镜)ADR无差异;随检查医师肠镜操作年限增高,ADR略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R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性较女性有更大的腺瘤患病风险.不同检查方式及不同检查医师并不影响腺瘤检出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