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量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琳;赵春楠;祁松楠;彭群新;史进方;顾国浩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 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其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42.25±14.22)岁,健康对照组30名来自本院预防保健科,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2.32±3.74)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定量PCR等技术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CTLA-4、PD-1、Tim-3的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其中未经抗病毒及相关免疫治疗的有40例,经过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有30例,无效的12例,并结合HBV病毒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和丙氨酸转氨酶等指标作综合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用Spearman'S检验.结果 CD4+ CD28+组间表达量健康对照组高[404.65(331.65~536.09)],治疗无效组低[277.15(249.90~34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9.81,P<0.001);CD4+ PD-1+组间表达量未治疗组高[32.89 (29.69 ~ 39.69)],治疗无效组低[19.26(11.90 ~2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43.13,P<0.001);CD8+ PD-1+组间表达量未治疗组高[15.47(12.50 ~17.78)],健康对照组低[3.05(1.41 ~ 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6.60,P<0.001);CD4+ Tim-3+组间表达量治疗无效组高[199.62(55.61 ~239.45)]、健康对照组低[70.62(53.88 ~ 1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1.03,P<0.001);CD8+ Tim-3+组间表达量未治疗组高[82.50(78.69 ~84.58)],健康对照组低[3.07(1.56 ~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4.84,P<0.001);与低病毒载量组相比,治疗前CD8+ PD-1+在高病毒载量组中的表达量17.87(13.38 ~20.9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00,P<0.001),治疗后CD8+ PD-1+在高病毒载量组中的表达量[16.95(5.39 ~ 18.2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3.50,P<0.001);治疗后PD-1表达量与ALT也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CD4+ PD-1+(r=0.689,P<0.001)、CD8+ PD-1+(r =0.751,P<0.001).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有CD28、PD-1、CTLA-4和Tim-3的异常表达.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可为临床合理治疗慢性乙肝提供新线索.

  • 中医综合维持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姜怡;吴立波;沈丽萍;张朋;姜维洁;田建辉;刘苓霜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对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的影响及其与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晚期NSCLC一线化疗后疾病控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组(治疗组)和维持化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华蟾素注射液、中药汤剂及穴位敷贴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患者拒绝继续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维持治疗2个周期前后,晚期NSCLC患者血清中sCTLA?4的水平。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因素。结果在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患者血清sCTLA?4的水平分别为(40.30±10.75)pg/ml和(12.77±2.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维持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血清 sCTLA?4的水平分别为(44.48±10.12)pg/ml和(46.64±11.2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在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sCTLA?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CTLA?4水平和治疗方案与患者的TTP均有关(均P<0.05)。结论中医综合维持治疗方案可能通过调控晚期NSCLC患者血清中sCTLA?4的表达,以发挥临床疗效。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ChiCTR?TRC?10001017

  • 重症肌无力与多基因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孔晓彤;王丽华;王健健;单雪;李千;张荟雪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与PTPN22+1858C/T、CTLA-4(+49A/G;-1772C/T;-1661 A/G)、KRAS(rs9226)、BCL2(rs4987855)、IGF 1R(rs34804698)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1年7月至2015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就诊的76例MG患者及59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PTPN22+1858C/T、CTLA-4(+49A/G;-1772C/T;-1661A/G)、KRAS(rs9226)、BCL2(rs4987855)、IGF 1R(rs34804698)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CTLA-4第1外显子+49位点即rs231775在MG组中G等位基因频率(57.9%)明显高于对照组(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252,P=0.000).G等位基因在胸腺瘤亚组中频率(25.6%)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胸腺增生组:13.8%;胸腺未增生组: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7.564,P=0.006;x2 =7.155,P=0.007).CTLA-4基因启动区-1772位点即rs733618在MG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43.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98,P=0.043).C等位基因频率在胸腺瘤亚组(19.7%)中高于其余亚组(胸腺增生组:9.86%;胸腺未增生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31,P=0.021;x2 =4.411,P=0.036).其余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MG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G与CTLA-4(+49A/G、-1772C/T)多态性相关,而与PTPN、KRAS(rs9226)、BCL2(rs4987855)、IGF 1R(rs34804698)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皮肤并发症及治疗进展

    作者:谢波;李新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抑制剂,如易普利姆玛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nivolumab、派姆单抗和atezolizumab.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应用的逐渐增加,免疫疗法相关不良反应已引起重视,其中常见是皮肤并发症,主要包括以斑丘疹为代表的皮疹以及瘙痒症等疾病.临床上,对不同皮肤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对常出现的以斑丘疹为代表的皮疹、瘙痒症等皮肤并发症应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和临床分级进行监控和管理.

  •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

    作者:陈功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正处在"MSI时代",因为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或错配修复基因状态(MMR)是目前佳的疗效预测指标.基于MSI状态,可以根据对免疫治疗的疗效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个群体:"优势人群"——MSI-H/dMMR型肠癌(简称MSI-H型肠癌);"无效人群"——MSS/pMMR型肠癌(简称MSS型肠癌).对于前者,免疫治疗不论是单药抗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还是联合抗CTLA-4单抗(伊匹木单抗)的双抗免疫疗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但毒性也增加;另一方面,在优势人群中免疫治疗不断开疆拓土,从晚期疾病的后线治疗 、一线治疗,到早期疾病的新辅助治疗,均展现出疗效.所以,对于MSI-H型肠癌,免疫治疗将会成为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反之,MSS型肠癌真正属于"无效人群",不管免疫单药或联合治疗,还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 、联合MEK抑制剂等的努力均告失败;该群体治疗的革命性进展有赖于肿瘤免疫基础研究的突破.因此,对于MSS型肠癌,除非是临床研究,目前不推荐常规使用免疫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