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骨折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林伟明;金志辉;叶宏;林华斌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按照Tile分型:C型3例;B型9例.12例患者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效果;Majeed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结果 骨盆骨折前环骨折复位均为优,术中未出现大出血、神经损伤,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改良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11 cm,平均手术时间95 min,平均出血量约400mL.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具有操作简单、暴露满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跟髂腹股沟入路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 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架在Tile B型骨折中的应用及早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徐圣康;王娜;赵猛;左霞;刘家国;张劲松;罗斌;刘莹松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架在Tile B型骨折中的应用及早中期疗效观察.方法 自2013-06-2014-10采用经前路经皮微创钉棒内固定治疗26例Tile B型骨盆骨折,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复位质量以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以Majeed评分系统评价.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6例均获随访3~18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均达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0.3周.随访期间无骨折复位丢失,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内固定物取出时间12~36周,平均16.8周.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以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12例.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价:优22例,良4例.结论 前路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MIPPO技术微创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健;俞立新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2-05-2016-05共诊治骨盆前环骨折20例,通过MIPPO技术使用骨盆重建带微创固定骨盆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6~4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患者满意,根据Mears的影像学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复位满意.结论 MIPPO技术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手术创伤小,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地行走,明显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 脊柱Cervifix板棒系统在骨盆前环骨折经皮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琪

    目的 探讨脊柱Cervifix板棒系统在骨盆前环骨折经皮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53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脊柱Cervifix板棒系统进行内固定,术后随访7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通过X线片检查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按照Maj eed盆骨骨折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骨盆功能状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完全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部位骨折位移距离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工作、就坐、站立、性生活上Maj e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脊柱Cervifix板棒系统应用于骨盆前环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改善盆骨功能.

  • 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卫伟;王广辉;陆道望;游嵚

    目的:分析应用 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骨盆前环骨折患者58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 Stoppa入路组(治疗组29例)、髂腹股沟入路组(对照组29例),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观察并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手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损伤、骨折再移位、移位骨化及切口愈合不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盆前环骨折患者应用 Stoppa入路,其疗效优于髂腹股沟入路,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多项优势。

  • 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龙

    骨盆前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由于其解剖形态的特殊性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导致了其治疗方案存在个体化差异.对于骨盆前环骨折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需结合多方面因素,应该由骨折类型、部位、污染、软组织损伤等方面决定.随着影像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治疗骨盆前环骨折逐渐成为可能,现对目前常用的经皮微创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优缺点予以概况和总结.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建;房义辉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218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9例.内固定组给予经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复位质量、Majeed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内固定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术后1d,两组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1周,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且内固定组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复位满意率为91.74%,明显高于外固定组的77.98% (P<O.05).术后随访1年,内固定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4.50%,显著高于外固定组的74.31% (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2%,显著低于外固定组的14.68% (P<0.05).[结论]相比于外固定架术,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优点.

  • 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熊为;赵猛;张劲松;徐圣康;刘家国

    目的:系统评价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有关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提取有效数据资料后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15篇文献,其中描述性临床研究9篇,生物力学研究4篇,解剖学研究2篇.纳入不稳定骨盆骨折228例.术后并发症有: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单组率Meta分析显示其发生率分别为22.45%(95%CI=14.42%~33.22%)和31.97%(95% CI=24.87%~40.02%)],伤口感染7例,股神经损伤6例,皮肤刺激3例,骨折不愈合3例,术后复位丢失4例,内固定松动1例,内固定调整9例.生物力学研究显示该技术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外固定架.解剖学研究显示该技术安全可行.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有效、微创、患者舒适,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及压迫周围神经.该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还需改进技术,开展高质量研究.

  • 腹直肌外侧旁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

    作者:程良礼;王贤月;江良波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外侧旁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6月采用腹直肌外侧旁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11例患者均采用腹直肌外侧旁入路,行骨盆前环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 Matta 影像学评分,骨折解剖复位9例,满意复位2例。本组病例中无伤口感染、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直肌外侧旁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显露清楚、并发症少等优点。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重建骨盆前环的近期疗效

    作者:陈明;韩智敏;李志云;蔡强强;涂俊玲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MIPPO治疗16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0~63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h~5d,平均1d.骨折按Tile分型:B2型8例,B3型4例,C1型2例,C2型2例.2例合并髂骨翼骨折,4例合并骨盆后环骨折.入院至手术时间3~12d,平均6d. 结果 术中出血量60~120mL,平均70 mL.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长期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7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及精索损伤表现,男性患者提睾反射均存在.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周.随访期间骨折复位无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复位获满意13例,良好3例;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行功能评价,获优12例,良4例. 结论 采用MIPPO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软组织并发症少及感染率低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 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

    作者:熊为;刘家国;赵猛;张劲松;徐圣康

    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的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B1~B3型14例, C1~C2型4例。 C型骨折先固定后环,前环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4.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及复位丢失。 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10例,良7例,中1例,优良率94.4%。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不稳定骨折有效、微创,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及压迫周围血管、神经及脏器。

  • 微创改良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侯凌枫

    观察微创改良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26例(其中耻骨上支骨折19例,髋臼前柱骨折7例)的疗效,按照Majeed评分进行临床评价,优16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6.1%。该技术仅利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手术窗来达到骨折部位的复位及固定,省去了中间窗的暴露,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固定技术。

  • 钉-棒系统治疗骨盆前环骨折钉道参数研究

    作者:郭建辉;王朝晖;何波涌;赵快平

    目的 研究螺钉大小、长度及方向参数,指导经皮钉-棒内支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方法 采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骨盆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正常骨盆CT资料,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8~68岁,平均41岁.将CT数据导入Mimics10.0软件,测量螺钉长度、直径、方向参数.结果 男、女髂骨内螺钉长度分别平均为(144.25±5.56)、(140.57±5.97)mm,螺钉直径分别平均为(13.26±1.35)、(12.16±1.00)mm,螺钉与人体冠状面的夹角分别为(51.07±4.32)°、(48.88±4.40)°,螺钉与人体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24.71±2.54)°、(23.64±2.20)°;钉道角度左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骨性通道长度左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直径左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把握好螺钉大小、长度及方向的情况下,在前下棘与髋臼上缘之间到髂后上棘之间置入螺钉是比较安全的,值得在骨科临床中推广.

  • 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分析

    作者:郎鑫华;连勇;胡长青;田豆豆;焦天培

    目的 分析总结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技术(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56例患者资料,其中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者27例,外固定治疗者29例,根据所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56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0个月的时间,平均的随访时间为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皮下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应用中,损伤股前外侧皮神经的几率较高,术中需注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