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骨折86例分析

    作者:刘坚基;赵德伟;钟志杨;叶应强

    目的:探讨关节骨折应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指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部位关节骨折在臂丛麻醉下或硬外麻醉下手术,材料均采用1枚或多枚可吸收内固定物.结果:随访3~12(平均8)个月,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骨折均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结论:PDLLA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骨折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伴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40例MRI分析

    作者:张春雷;蒋雪峰;黄健康;吴炫

    目的:探讨伴有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X线平片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疑有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15例,后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24例,10例伴有相应韧带的弥漫性损伤.结论:MRI在诊断伴有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 可吸收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15例分析

    作者:侯市宾

    目的:介绍DK KXSLD可吸收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做膝后S形切口,分离暴露并切开关节囊,将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块复位并用1~2枚可吸收钉固定.结果:定期随访1~2 a,除1例术后留有关节疼痛外,1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膝后侧入路用DK KXSLD可吸收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具有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

  • 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23例分析

    作者:孙建强

    后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占3%~20%[1],目前已经成为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的常见病,我院1996/2006年漏诊后交叉韧带损伤23例,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韧带 关节/损伤 误诊
  • 胫腓骨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5例分析

    作者:鞠海洋;邢宏文;毛玉峰

    胫腓骨骨折合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下肢一种严重的复合伤,在临床上较少见.若单纯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未能及时对后交叉韧带损伤作出有效的诊治,造成漏诊,常使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对我院1999~2006年胫腓骨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5例分析如下.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例分析

    作者:邢宏文;鞠海洋;谢波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6%,但在诊断时易发生其复合伤的遗漏.股骨干骨折的合并症仍很容易被漏诊,据文献报道股骨干骨折同侧膝关节损伤的漏诊率为28%[1],往往是在股骨干骨折得以治疗后合并症才被发现,延误治疗的同时也给患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由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低,故未引起足够认识.我院1997~2006年漏诊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例,分析如下.

  •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8例分析

    作者:王军;姜鑫;张益民;郭永智;孙延山;刘建永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的原因及原因分析.方法:2003-06~2005-12共有8例交叉韧带损伤病例术前漏诊.8例患者关节镜下常规按序镜检,明确诊断,处理膝关节内合并损伤.取同侧半腱肌、股薄肌关节镜下重建前或后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练.结果:术后8例患者术后无感染,随访12~3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90°.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8~97分,平均92.6分.结论:膝关节外伤尤其伤后肿胀者,术前应充分、仔细查体,避免交叉韧带损伤的漏诊.

  •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13例分析

    作者:金池;董征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多见于运动损伤,目前的临床及运动创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由于损伤机制复杂,伤后关节肿胀、疼痛等因素干扰理学检查的准确性等因素存在,交叉韧带损伤常发生漏诊、误诊.总结我院2002-01/2009-03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漏诊病例13例,诊治体会如下.

  •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治失误23例分析

    作者:韩坤;杨秀萍

    我院2004-09~2006-09先后收治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6例,除3例骨块型得到及时诊断治疗外,余23例均被漏诊.后虽经后期手术补救修复,效果仍不理想,现分析如下.

  • 髋部骨折脱位伴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7例分析

    作者:薛育芳;苏建才

    目的 对髋部骨折脱位伴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7例分析,以减少临床漏诊的发生,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从2005-07-2011-07对髋部骨折脱位伴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终经过仔细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得到了确诊,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结论 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减少漏诊的发生.

  • "带柱形骨-软骨"块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智霞;宋树春;刘建民;孙保国

    目的 :根据"同一关节内负重区关节软骨与非负重区关节软骨在组织学、形态学上结构一致"的理论,在负重关节(以膝关节为例),用"带柱形骨-软骨"块的移植法,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交换移植.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取材的新方法. 方法 :选用健康月龄(5~ 6个月)大耳白兔 42只(84膝),制成膝关节慢性损伤模型,并按时间顺序分为 4,8,12周 3组,每组均建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用 1号空心环钻在股骨内髁负重区关节软骨处造成 5 mm× 5 mm大小的骨软骨缺损,深度在 8~ 10 mm.用 2号空心环钻在股骨外髁的非负重区软骨处造成同样深度、大小为 5.2 mm× 5.2 mm的"带柱形骨-软骨"块,交替移植.不作内固定.对照组:用与实验组相同的方法在股骨内髁造成 5 mm× 5 mm大小的骨软骨缺损,深度在 8~ 10 mm.不作移植,观察自然修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移植软骨与受区牢固愈合,关节间隙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新生软骨为透明软骨.表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长轴平行于软骨平面.中部软骨细胞呈垂直串珠状排列,基质均匀.软骨表面光滑; 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软骨细胞活性无明显降低,数据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扫描电镜观察,移植软骨及周围新生组织表面呈"波浪状"结构,胶原纤维纵横交错,互相融合为"蜂窝"状结构. 结论 :同一关节内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动物实验效果肯定,在关节软骨移植取材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后,有望填补其他手术在治疗中、青年膝、髋等大关节软骨病变患者时的不足.

  • 诱导和非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缺损处成软骨的效应比较

    作者:张文元;杨亚冬;房国坚;陈勇

    目的:探讨经体外诱导和非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成软骨效应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载体胶原海绵共培养6h形成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②2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制备双膝股骨下端滑车的直径4.5mm、深3mm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未诱导组:一侧植入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作为实验侧;另一侧植入单纯胶原海绵,作为对照侧.诱导组:实验侧植入经软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对照侧为单纯胶原海绵.③术后未诱导组于0.5,1,2,3,5,7,9个月,诱导组于1,2,3,4,5,7个月分别处死动物,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类型.参照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评分.结果:2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材料移植后大体观察结果:未诱导组实验侧:移植后2个月,缺损修复处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类似正常软骨,边界已不是很明显.至移植后7个月及9个月,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基本相同.对照侧:移植后2个月,缺损处仍有较明显的凹陷,表面较粗糙,致密性差,质地较软,色泽与周围组织仍有较大差别.至移植后7个月及9个月,表面仍欠平整,质地仍欠坚韧,修复组织为白色纤维样组织,色泽与周围软骨组织仍尚有差别.诱导组大体观察情况与未诱导组相似,无明显差异.②两组兔软骨缺损区形态学观察结果:未诱导组:移植1个月,实验侧原软骨缺损区逐渐被透明软骨样组织取代,与周围软骨组织分界较明显,与周围软骨组织相比,细胞排列相对较不整齐,甲苯胺蓝染色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对照侧移植1个月以后未见明显修复,原软骨缺损区取代的主要是略带红色的纤维组织,界面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修复速度明显较慢,与周围软骨组织连接速度显著慢于实验侧,1个月时甲苯胺蓝染色呈阴性,3个月时呈弱阳性,5个月时异染仍不明显.③诱导组形态学观察情况与未诱导组相似,无明显差异.各阶段经改良Pineda评分的结果,未诱导组:实验侧平均评分低于对照侧(5.87±1.85,10.53±1.16,t=8.27,P<0.001);诱导组:实验侧平均评分低于对照侧(5.57±0.93,10.00±1.53,f=6.55,P<0.001).结论: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经软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结果相似,提示软骨缺损处可提供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微环境.

  •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儿童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

    作者:楼跃;潘新华;唐凯;张志群;夏榕圻;范毓华;黄禄基;林刚

    目的:通过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儿童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观察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和临床应用疗效.方法:①动物实验:实验于2002-03/10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完成.选用新西兰幼兔24只,将幼兔股骨头全层关节软骨用利刀切除其表面积的20%以上,制造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只,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取同侧股骨全层游离骨膜,将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移植于软骨缺损区;对照组仅同法切除股骨头关节软骨.分别于术后第4,8,12,24周取其股骨头制成标本,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用Wston-blot法检测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②临床实验:选择2000-01/2005-06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骨科手术治疗髋关节脱位时,采用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患儿39例(48髋),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术后定期随访检查.髋关节脱位术后疗效根据临床功能及X射线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积分16~20分为优,11~15分为良,6~10分为可,<5分为差.结果:①动物实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术后第4周幼兔股骨头软骨缺损被光滑、不透明的类软骨组织替代;12周后软骨缺损由透明的软骨样组织修复;24周后则完全被近似正常的透明软骨修复.对照组术后24周股骨头软骨缺损仍由纤维样组织覆盖.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术后第4周起软骨缺损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呈持续高表达.②临床实验:39例患儿48髋均获随访,随访18~36个月18例22髋,37~54个月14例16髋,55~72个月7例10髋,平均32个月.髋关节脱位术后疗效优19例25髋(52.1%);良12例10髋(25.0%);可7例8髋(16.7%);差3例3髋(6.2%),优良率达77.1%.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幼兔自体游离骨膜移植3个月后基本完成了游离骨膜向关节软骨的分化,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临床实验证实,在手术治疗儿童髋关节脱位时,移植自体游离骨膜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能够提高手术疗效.

  •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作者:张洪美;荆琳

    目的:综合分析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膝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缺损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6-10有关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章,检索词为"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chondrocyte implantation",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1980-01/2006-10有关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章,检索词"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细胞移植,关节炎",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中医药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②有关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③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历史及前景展望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及Ma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随机、对照和盲法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3篇有关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献,48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55篇文献,其中11篇为重复研究,24篇为临床应用,20篇为软骨细胞支架的研究.48篇文献中有关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文章19篇,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及中医药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文章16篇,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历史及前景展望的文章13篇.资料综合:自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大量扩增及生物膜载体的发展,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缺损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祖国医学在防治关节软骨退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技术结合中医药将会作为一个传统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的替代品被骨科界广泛接受.结论:体外培养软骨细胞技术,目前已经成熟.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使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修复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缺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结合中医药为修复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缺损开辟了新的道路.

  • 影响骨关节损伤康复效果的因素

    作者:熊恩富

    目的 提高骨关节损伤康复效果,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方法 根据作者从事骨科工作和骨科康复工作中的体会,介绍骨折愈合因素、关节损伤因素、软组织损伤因素、疼痛因素、不合理固定、不合理活动对骨关节损伤患者功能受限的影响.结果 骨科与康复科协作、康复早期介入、采用综合康复措施、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结合医疗康复以外的其他康复措施等是提高骨关节损伤康复效果、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基本原则.结论 骨关节损伤康复佳效果为"患者损伤修复之时也是功能得到好程度恢复之时".

  • 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关节镜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徐东潭;臧洪敏;徐光辉

    目的:关节软骨的修复一直是矫形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重要课题.本组拟验证应用关节镜进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1-04/2006-04淄博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患者16例,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关节镜下在其非负重区的软骨面上用专用器械凿取圆柱状骨软骨,移植至软骨缺损部位以修复缺损.术后进行系统功能锻炼,随访行MRI检查及Brittberg-Peterson评分,评分标准:0分为无症状,130分表明治疗效果差.结果:①随访6~56个月,所有患者关节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关节软骨缺损区表面平整,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②术后Brittberg-Peterson评分:13例为0分,2例为2分,1例为1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曲度,可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 自体骨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

    作者:王晓陆;徐斌;刘艺明

    目的:观察原代单层培养的自体软骨细胞包埋于骨与骨膜之间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探索一种关节内骨软骨缺损或单纯软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5/2006-10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实验分组:取4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7只,体质量460~520 g,随机摸球法分为自体骨+软骨细胞+骨膜移植组、自体骨+骨膜移植组、骨膜移植组,每组9只.实验方法:取自体骨+软骨细胞+骨膜移植组兔子膝关节的软骨消化成软骨细胞并在体外原代单层培养近2周;每只兔子的双侧膝关节股骨滑车部造成3 mm×4 mm×4 mm的骨软骨缺损,在自体骨+软骨细胞+骨膜移植组各取两块3 mm×4 mm的髂骨洗去血细胞,充填软骨下骨缺损,松质面向关节腔,骨膜覆盖,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凝胶混合物注入腔隙内;自体骨+骨膜移植组不注射软骨细胞;骨膜移植组用骨膜修复.实验评估:分别在4,8,12周进行大体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蕃红花"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形态学以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软骨的生长情况,并按照O'Driscoll,Keeley and Salter评分标准,对各组进行半定量评分,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纳入新西兰大白兔27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软骨的生长情况:自体骨+软骨细胞+骨膜移植组软骨缺损被修复,外观与周围正常软骨没有明显区别,组织学检测为透明软骨或类透明软骨,软骨下骨修复完善;自体骨+骨膜移植组缺损表面被纤维软骨修复,12周出现明显退变;骨膜移植组缺损被纤维组织及骨样组织修复,对应的髌骨软骨出现磨损的创痕.②3组不同时间点组织学评分:自体骨+软骨细胞+骨膜移植组、自体骨+骨膜移植组、骨膜移植组4周分别是(10.83±4.40),(9.33±3.93),(5.83±1.94)分;8周:(15.17±4.71),(10.83±3.06),(6.67±1.51)分;12周:(15.83±4.58),(8.17±2.79),(3.83±0.75)分.在第8,12周,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体骨复合纤维蛋白凝胶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可在重建软骨下骨的同时形成透明或类透明软骨表面.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和关节扭伤

    作者:张和铭;黄林祥;邢更彦

    余姚市人民医院自2000年10月开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和关节扭伤共1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关节镜下单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青少年Ⅲ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作者:叶文斌;翟文亮;施建东;姚剑飞;陈鲁毅

    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13例,笔者评估其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1~16岁.左膝6例,右膝7例.按Meyers & Mckeever和Zaricznyi分类:ⅢA型8例,ⅢB型5例.合并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6 d.1.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先行关节腔内探查,辨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有无撕脱,半月板横韧带是否阻挡骨块复位,同时刮除胫骨床碎屑(如半月板碎块较大,应予以修整,否则予以保留并缝合).屈膝30°位关节镜视野下,通过前内侧入路,使用探钩或持物钳将骨块连同韧带拉向胫骨床进行复位,了解前交叉韧带(ACL)是否松弛.骨折复位满意后,用持物钳维持复位,于平台内下方1.5 cm处用1枚φ1.4 mm克氏针对准隆突骨块中点,沿ACL走向斜行45°钻入,长度以不妨碍膝关节屈伸活动为宜.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

    作者:郭志民;陈卫;练克俭;丁真奇;林斌;林山;庄泽民

    2004年3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20例,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8~62岁.骨折部位:腓骨头3例,股骨内上髁1例,外踝尖3例,内踝2例,第5跖骨基底部2例,肱骨大结节3例,肱骨外上髁4例,肱骨内上髁2例.其中4例为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11例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