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骨片对后牙区上颌骨及下颌骨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周茜雯;汪烈;张燕;张嘉昕;刘恭奇;王萍

    目的:探讨肾骨片对后牙区上颌骨及下颌骨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口腔科后牙区牙列缺失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5例,共植入31枚种植体;对照组共16例,共植入33枚种植体.观察组在种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骨片口服,分别于植入时、植入1个月、3个月后,测量种植体的稳定系数.结果:两组患者植入的64颗种植体,均未发生并发症,存活率为100%.手术后即刻,两组患者上下颌种植牙稳定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上、下颌种植牙种植体稳定系数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下颌种植牙术后1个月稳定系数与手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稳定系数明显优于术后1个月(P<0.05).上颌与下颌种植体稳定系数比较,两组在手术后即刻(P<0.01)、术后1个月(P<0.01)、术后3个月(P<0.01),下颌种植体的稳定性均明显强于上颌种植体.结论:下颌种植体的稳定性明显强于上颌种植体,种植牙术后早期服用肾骨片,有利于提高种植体稳定性,保证种植术的成功率.

  • 骨质量和种植体螺纹对种植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杨德圣;刘洪臣;董军;刘海亮

    目的:探讨骨质量和种植体螺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三角型和锯齿型螺纹种植体植于4种骨类型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8个,种植体顶部中心节点加垂直和45°倾斜力200N,分析种植体的位移和界面骨的应力分布.结果:随骨弹性模量的减小,界面骨应力和种植体位移均增加;锯齿型螺纹种植体的位移都小于三角型,斜向力在4种骨和垂直力在Ⅳ类骨中锯齿型的应力小于三角型.结论:骨类型和螺纹形态都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骨质越好种植体越稳定,界面骨应力越小;锯齿型螺纹种植体的稳定性比三角型螺纹好.

  •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种植牙愈合联系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静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种植牙愈合联系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种植牙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身体健康的人30名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植入种植体手术,并在术后对患者血糖水平和种植体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手术前两组人员炎性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6.41±2.66),淋巴细胞(1.91±0.68)和中性粒细胞计数(3.21±0.37)明显优于对照组[(10.41±2.46),(3.12±0.61),(5.91±0.87)],两组术后炎性细胞计数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54,5.021,6.321,P<0.05).患者术后ISQ值先下降后又回升,且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每组之间初期的ISQ值和减少的低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患者ISQ值大减少值方面随着HbAlc的逐渐增强,每组的ISQ值大减少值呈增大趋势,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ISQ值恢复时期方面随着HbAlc的逐渐增强,每组的ISQ值恢复时间呈延时趋势,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种植牙愈合之间的联系性很大,良好的血糖水平会减缓患者手术之后的创伤反应,会增强种植体的稳定性,加速骨组织的愈合.

  • Osstell分析仪评估骨挤压术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贾国栋;任吉芳

    目的 采用Osstell分析仪评估骨挤压术对ITI和3Ⅰ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颌后牙Ⅳ类骨质的牙列缺损患者,所有患者行颌骨CBCT扫描,确定种植位点,植入ITI和3Ⅰ种植体共23颗种植体(φ5.0 mm×L10.0 mm).同时记录ISQ值,对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骨挤压术较传统备洞技术所获得的种植体稳定性高(P<0.05);ITI和3Ⅰ两种系统的种植体稳定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上颌后牙Ⅳ类骨区,应用Osstell分析仪可以定量分析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传统备洞技术相比,采用骨挤压术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 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材料三维体积变化研究

    作者:杨雯琦;楚德国;刘苗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常规手段,而植骨材料的稳定性是影响种植体远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植骨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大量有关植骨材料术后体积变化的文献显示,绝大部分研究中植骨材料体积在术后有一定程度的缩减,以术后早期缩减程度较大;也有极少数病例术后体积表现为增加.关于影响植骨材料术后体积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尚无明确定论,需要学者并进一步研究.

  • 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岩松

    目的 探讨和分析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时间点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不同分为三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6个月的患者为实验1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9个月的患者为实验2组,位点保存术后牙种植的时间为12个月的患者为实验3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分析三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患者的有种植体松动例数、有自觉症状例数、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例数、行使功能正常例数等种植修复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患者的种植体植入扭矩分别为(31.04±9.85)N.cm、(35.73±6.52)N.cm、(39.83±3.57)N.cm,三组患者的种植体植入扭矩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位点保存术后的牙种植时间点对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 共振频率分析在口腔种植稳定性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周炜;宋应亮

    共振频率分析已经成功地应用到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上,并证明是一种测量种植体稳定性比较客观科学的方法,近年来一直被国内外种植界关注.系统地介绍了共振频率分析在口腔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上的应用,分析了应用的原理和方法,简要地介绍了在其他口腔领域的应用,后探讨了共振频率分析应用于种植体稳定性测量的优势及存在的一些不足.

  • 骨挤压技术后种植体愈合期稳定性变化的临床监测

    作者:卢丽先;史东烨;朱曚曚

    目的 利用共振频率分析仪连续监测骨挤压术后种植体骨愈合期稳定性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15名成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植入15颗ITI(4.8mm╳12mm)种植体,种植区位于上颌后牙(骨质Ⅳ类骨).利用共振频率分析仪(Osstell)测量种植体的稳定性,分别于术后第1,2,3,4,6,8,12周测量种植体动度.结果 在种植体植入时,初期稳定系数(ISQ)均值为(69.66±4.75).术后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均值均上升,术后一周到达高点后又呈下降趋势,至术后第二周时达到低点,与植入时稳定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于术后第三周稳定系数(ISQ)均值逐渐上升.结论 本实验在上颌后牙Ⅳ类骨区,通过共振频率测量仪(OsstellTM)连续监测,初步定量反映出骨挤压术后种植体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骨挤压术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 骨质疏松对种植义齿修复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单健良;张琴;胡杨;姚源;张玮;何惠宇

    背景:种植义齿由于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美观效果,因此越来越多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缺牙患者要求接受种植义齿治疗,而目前对骨质疏松是否是种植义齿的禁忌证、骨质疏松对种植体骨性结合形成有怎样的影响作用等问题没有统一的认识。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患者和非骨质疏松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骨密度变化以及种植体稳定性,探究骨质疏松患者能否取得良好的种植预后。
      方法:选自2015年2月以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行种植手术的患者40例,按是否确诊为骨质疏松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骨质疏松且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20例,对照组为非骨质疏松且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20例。
      结果与结论:2组患者唾液碱性磷酸酶水平、骨密度、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接近,种植后均较种植前碱性磷酸酶表达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种植后1,3个月种植体稳定系数与植入后即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骨质疏松患者行种植手术和正常健康者一样,可以达到良好的种植预后效果。

  • 不同牙槽嵴剩余骨高度行单纯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效果比较研究

    作者:封伟;刘贺;郑海英;孙园园;耿进友

    目的 探讨上颌窦底不同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特别是RBH<5 mm时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上颌后牙区单纯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患者30例,均同期植入4.5 mm×8.0 mm型号Ankylos种植体.根据牙槽嵴RBH分为3 mm≤RBH<5 mm组(15例)与5 mm≤RBH<8 mm组(15例),在术后即刻、4个月(二期)、6个月(修复前)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同时在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测量RBH变化.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在术后即刻、4个月、6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RBH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纯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在3 mm≤RBH<5 mm时仍可获得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短期观察修复效果较为满意.

  • 利用共振频率分析牙种植体骨愈合期稳定性变化与早期边缘骨吸收的关系

    作者:孙聪;李德华;赵喜聪;冯源;陈菲;杨永勤

    目的:利用共振频率测量仪(Osstell)连续监测骨愈合期种植体稳定性变化与早期边缘骨吸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0-2011年期间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连续纳入32名成年男性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植入45枚Strauman种植体,每名患者选择一颗( 4.8mm× 10mm)种植体,共计32颗种植体,种植区位于下颌后牙(骨质均为Ⅱ或Ⅲ类骨).利用共振频率分析仪(Osstell)测量种植体的稳定性,测量时间点为植入时以及术后第1,2,3,4,6,8,12周.另外,影像学分析测量32颗种植体12周时的边缘骨吸收;结果:本实验中所有种植体在12周均实现骨结合,并成功完成种植修复.通过重复性方差分析,见表1,在种植体植入时,初期稳定系数( ISQ)均值为(79.03+ 6.756).术后一周,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均值均呈下降趋势,至术后第2周时达到低点,与植入时稳定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术后第3周开始种植体稳定系数( ISQ)均值逐渐上升.其中,稳定系数(ISQ)均值在第6周时与第12周无统计学差异,已达到延期稳定期.32颗种植体在第12周的边缘骨吸收均值为(0.86+ 0.068mm),而在第12周的种植体的稳定系数均值与种植体植入时的稳定系数均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通过共振频率测量仪(OsstellTM)连续监测,目前的结果认为种植体愈合期边缘骨吸收对种植体愈合期稳定性变化没有影响.

  • Straumann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莫嘉骥;姒蜜思;周仲豪;顾迎新;王东胜;张志勇;赖红昌

    目的:利用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仪器监测Straumann种植体骨愈合期的稳定性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5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Straumann种植体52颗.用RFA仪器分别测量各种植体在种植术当天、术后1、4、6、8、12周的种植体稳定性(ISQ值).将ISQ值进行通用线性模型的方差分析,采用Minitab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种植体在植入时都取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种植术后当天,ISQ平均值为64.39±0.66,术后呈现下降趋势,并在术后第4周下降至低,而从第4周到第6周出现明显上升.统计学分析表明,种植区和牙槽骨对种植体ISQ值有显著影响(P<0.05),种植体长度、颈部高度对种植体ISQ值无明显影响.术后12周,种植体存活率为100%.结论:种植体稳定性与种植体区位置和牙槽骨类型关系密切,而种植体的长度和颈部高度的影响尚缺乏足够临床证据.

  • Straumann种植体骨愈合期稳定性变化的临床动态监测

    作者:鲍琰;肖立群;施斌;夏海斌

    目的:应用共振频率分析仪评估Straumann种植体植入后稳定性的变化以及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28例牙齿缺失患者共植入35枚非潜入式Straumann种植体,在术中、术后1、2、3、4、6、8、12周对种植体的稳定性进行共振频率分析(RFA),记录分析种植体稳定性数值(ISQ).结果:种植体稳定性ISQ值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术后前4周出现轻微波动,4~12周略有上升,经方差分析在各时间段的ISQ值无显著差异.骨密度和种植体长度对种植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P<0.05),种植体直径、性别和颌位对种植体ISQ值无明显影响. 术后12周种植体的留存率均为100%.结论:种植体稳定性与种植体长度和骨质类型关系密切. 共振频率分析(RFA)评估种植体稳定性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应用OsstellTM和Periotest?测量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昊;伊远平;贺专;古林娟

    目的:分析比较OsstellTM和Periotest?系统测量种植体稳定性.方法:选取73例患者,共植入118颗种植体;均使用OsstellTM和Periotest?系统分别测量种植体植入时和修复前的稳定性,并获取两系统相应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值和牙周动度值(periotest value,PTV).结果:植入时和修复前的ISQ值依次为:(71.68±6.07)、(72.05±7.26);PTV平均值依次为:(-5.44±2.55)、(-5.57±3.02).植入时ISQ与PTV相关系数r=-0.91,P=0.00;修复前ISQ与PTV相关系数r=-0.94,P=0.00.结论:OsstellTM和Periotest?系统均可较好的评价种植体稳定性,二者测量值具有显著相关性.

  • 种植体骨结合强度生物力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磊;谈珺;彭天洲;李浪;谢思明;段建民

    种植修复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围是否有足够的骨组织支撑及其与骨的结合强度是影响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种植体稳定性是判断是否形成骨结合及选择种植体负荷时机的重要指标.本文对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的生物力学测量方法及评价指标作一综述.

  • Osstell ISQTM监测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庄秀妹;朱呈小露;邓飞龙;刘芹;廖展澎;吴亚霖;谢馨

    目的:分析种植体初期稳定系数(ISQi)与植入扭矩值(ITv)在评估初期稳定性中的关系;分析不同初期稳定性种植体在骨愈合期种植体稳定系数(ISQ)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牙缺失患者34例,共55枚种植体。应用Osstell ISQTM共振频率分析仪于种植体植入时测量ISQ和记录ITv,并于植入后4周、8周、12周监测ISQ变化。结果: ISQi与ITv存在强正相关性。低初期稳定性组种植体植入后ISQ呈持续上升过程,高初期稳定性组ISQ则呈先降后升趋势,4周降至低点。结论: Osstell ISQTM能良好评价和监测种植体稳定性, ISQi与ITv均为评价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客观指标,种植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与初期稳定性范围相关。

  • 即刻负重种植手术术后的临床评估

    作者:杨玄;徐普

    口腔种植体即刻负重在满足适应症条件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手术过程.口腔种植的成功标准在国内外虽已经历了数代变迁,但就即刻负重种植手术术后的临床评价方式仍缺乏统一的标准.为获得满意的种植效果,应及时并定期进行有效的术后评估,对不同的评估结果进行积极的相应临床处理,以提高即刻负重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及修复后的效果.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诸多学者的临床经验,从口腔种植评估标准的三个方面(种植体稳定性,修复体功能和修复后美学效果),对即刻负重种植手术术后的临床评估进行综述.

  • 脂代谢水平对义齿种植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刘小嘉

    目的:探究脂代谢水平对义齿种植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临床上义齿种植患者的预后及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3例义齿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脂代谢水平正常与否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脂代谢水平正常患者;观察组:47例脂代谢紊乱患者.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种植体稳定性、全唾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与口腔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种植前、种植后1个月和3个月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种植即刻、种植后1个月、3个月种植体稳定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种植前、种植后1个月及3个月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口腔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的义齿种植患者与脂代谢水平正常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且两者的治疗时间与口腔功能恢复时间基本相同,即两者在义齿种植术后均可取得良好预后.

  • Nobel ReplaceTM Tapered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丁鑫;武海波;岳广娜;李广文;张玉梅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Nobel ReplaceTM Tapered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单个牙缺失并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106例,采用CBCT分别测量其种植区的颌骨密度(HU值)后,各植入NobelReplaceTM Tapered种植体1枚,共106枚.采用Ostell ISQ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分别于术后即刻、第12周测量种植体的稳定性(ISQ值);采用CBCT测量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厚度;采用X线影像软件测量各种植体边缘的骨吸收水平;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在植入时均取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术后第12周时其稳定性均显著增高(P<0.0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区部位、颌骨密度及其直径对ISQ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宽度、边缘骨吸收水平及长度对其ISQ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种植体早期稳定性可能受到种植区部位、颌骨密度以及种植体直径的影响.

  • 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鑫;方科达;岳广娜;闫澍;张玉梅

    目的:初步研究影响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探讨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单个牙缺失需种植修复的患者109例,采用CBCT分别测量其种植区的颌骨密度(HU值)后,各植入种植体1枚共109枚.分别于术后即刻及12周测量种植体稳定性(ISQ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另选择20例种植修复患者验证CBCT预测ISQ值的可靠性.结果:所有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及12周,其ISQ值分别为66.28±6.04和70.23±6.78(P<0.05);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2周,5.0 mm直径种植体的ISQ值显著高于3.5 mm、4.3 mm直径(P<0.05);ISQ值与HU值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即刻和12周相关方程为y0=0.0245x+47.984和y12=0.0285x+48.984,术前预测ISQ值具有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受植区颌骨HU值可影响种植体早期的稳定性,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