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各时段QTd和QTcd观察

    作者:牛向东

    目的 观察平板运动心脏负荷试验诱发患者心电图ST段缺血型改变时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方法 选掸临床疑诊为冠心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下移者35例(缺血组),测量运动前、运动后缺血型ST段下移达大值时及运动后ST段恢复正常时QTd及QTcd,与平板运动负荷心电图ST段无缺血型改变者35例(正常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缺血组在运动后ST段下移达大值时QTd、QTcd分别为(57.60±11.74)及(76.62±9.35)ms,与运动前及运动后ST段恢复正常时的QTd、QTc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正常组运动后即刻QTd、QTcd对比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正常组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6 min时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板运动负荷试验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改变时QTd、QTcd明显增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存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培哚普利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罗明;宋浩明;邓兵;邓南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校正QT离散度(QTcd)改变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雅施达)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将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安慰剂组26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及安慰剂口服治疗6周,并对治疗前后的QTc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醛固酮(Al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指数(WMI)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者的QTcd、AngⅡ、Ald及WMI均明显升高,LVEF下降.经培哚普利治疗后,QTcd、AngⅡ、Ald及WMI均明显下降,LVEF改善.QTcd与AngⅡ、Ald及WMI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418,P<0.01;r=0.215,P<0.05;r=0.487,P<0.01),QTcd与LVEF存在负相关(r=-0.372,P<0.01).结论 老年AMI患者QTcd明显升高;培哚普利能改善QTcd,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心功能有关.

  • 乌头硷中毒患者校正QT离散度改变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赵培芳;李菊萍

    草乌炮制后即为附子、附片,主要成分为乌头硷,乌头硷中毒主要危险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研究发现,QT离散度(QT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报道47例乌头硷中毒患者QTd、校正QTd(QTcd)改变,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 扩张型心肌病心室晚电位和校正QT离散度对比分析

    作者:毕四锐;薛志萍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由心肌退行性、坏死性和纤维化病变引起心脏明显扩大,并累及传导系统,临床表现为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VA)及猝死.心室晚电位(VLP)和校正QT离散度(QTcd)是2种无创伤、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虽然二者概念和发生机理不同,却都有预测DCM出现VA及猝死的临床意义.本文对106例DCM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VLP、QTcd检查,通过分组对比分析,探讨在同一观察对象和同一段时间内二者的临床意义.

  • 心先安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

    作者:邹洪

    目的探讨心先安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将56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先安治疗组和非心先安治疗组各28例.观察分析2组DCM心力衰竭患者经心先安和非心先安治疗前后QTc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先安组QTcd分别为(76.4±27.2)ms和(36.3±17.1)ms;治疗前后非心先安组QTcd分别为(73.5±22.8)ms和(53.7±13.6)ms.与治疗前比较,2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QTcd均有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心先安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间QTc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心先安可以明显降低DCM心力衰竭患者的QTcd.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赵慧艳;张福全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 将78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38例)和非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QTcd、心肌缺血、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T波倒置幅度、LVEF、LVEDD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ST段下移幅度、T波倒置幅度、LVEF、LVED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QTc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心室功能,降低UAP患者的QTcd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且耐受性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 支架置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变化

    作者:刘晓方;张福利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临床应用特点及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第一作者以"支架置入,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等检索1998/2010时限内与支架置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影响有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文献22篇.常用支架为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支架.金属裸支架置入操作简便易行,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临床应用优势,但术后早期再狭窄发生率高;药物支架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远期安全性尚不明确.同时因经济投入高、置放技术要求严格等不易进行临床推广.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支架置入显著缩短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以及校正QT离散.结论:支架置入显著缩短QT离散度以及校正QT离散,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降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但不同类型支架置入引起QT离散度的对应性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 麝香保心丸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

    作者:陈杭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将56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和非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各28例.观察分析2组DCM心力衰竭患者经麝香保心丸和非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QTc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麝香保心丸组QTcd分别为(76.4±27.2)ms和(36.3±17.1)ms;治疗前后非麝香保心丸组QTcd分别为(73.5±22.8)ms和(53.7±13.6)ms.与治疗前比较,2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QTcd均有减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间QTcd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明显降低DCM心力衰竭患者的QTcd.

  • 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

    作者:庄霖鹏;张文篪;林映莲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80例)和非曲美他嗪治疗组(76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经曲美他嗪和非曲美他嗪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QTcd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曲美他嗪组QTcd分别为(76.4±27.2)ms、(36.3±17.1)ms、(35.4±16.8)ms;非曲美他嗪组QTcd分别为(73.5±22.8)ms、(53.7±13.6)ms、(51.8±14.7)ms.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QTcd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曲美他嗪组减少更为明显;治疗后3个月两组间QTc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治疗后3个月与12个月QTcd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QTcd,且持续治疗可以保持长期有效.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夏继辉;申仕海;夏文胜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方法分别描记56例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心电图,测定QTcd.结果PCI术前及术后第1、3、7天QTcd分别为(88.6±10.5)ms、(63.4±8.9)ms、(62.1±10.1)ms、(62.6+9.7)ms,PCI术后各组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术后第1、3、7天各组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成功的PCI能显著缩短冠心病患者的QTcd,从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预后.

  • 平板运动试验不同时段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

    作者:刘奉朝;吕国良;曲淑珍;张筠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不同时段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变 化的意义。 方法:选择38例TET阳性者不同时段记录的心电图用于测量、分析QTd、QTcd的变化,并与40例TET阴性者作对比分析。 结果:阳性组运动峰值心率时,运动中或后ST段下移大时及运动后2、4、6分钟时的QTd、QTc d较 运动前显著增大(P<0.01或P<0.05),尤以运动所致ST段下移大时为明显,而阴 性组运动相应时段的QTd、QTcd与运动前比较无明显增大(P>0.05)。结论:QTd和QTcd增大,尤其ST段下移大时的QTd,QTcd增大可作为TET结果判定的一项新的参考指标。

  • QT离散度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清潭;孙殿凤;蔡尚郎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及心率校正QT间期(QTc)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预 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d、QTcd、及QTc的资料。结果:心脏事件发生组CHF病人(Ⅰ组)QTd、QTcd、QTc、QTcd/QTc与无 心脏事件发生组(Ⅱ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0.01、<0.05、<0.001)。结论:QTd、QTcd、QTc、QTcd/QTc是心衰病人心脏事件独立预测因子,QTcd/QTc准确性高。

  • 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庄爱玲;赵丽华;华正进;纪令士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已行冠脉造影的86例病例,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1)基本无狭窄组:造影示病变狭窄<50%,20例;(2)轻度狭窄组:病变狭窄≥50%且<70%,32例;(3)重度狭窄组:病变狭窄≥70%,34例.另设对照组.结果冠脉重度狭窄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5),而冠脉狭窄<70%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QTd及QTcd具有相关性,影响明显.

  • 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作者:魏璐;许雪辉;常瑶

    目的 了解平板运动试验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对判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及诊断冠心病的意义.方法 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2例冠心病患者与2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平板运动试验前、试验中ST段下移大时及运动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d.QTcd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和冠脉正常组QTd与QTcd比较P均<0.01;冠心病组QTcd运动中与运动前、后比均<0.01;QTd无显著变化,冠脉正常组QTd.QTcd变化无显著性.结论 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并对急性心肌梗塞高危人群预后有重要意义.

  • 双下肢平板运动试验中的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东宏;王小玲;刘尚武

    目的 了解双下肢平板运动试验中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与53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双下肢平板运动试验前、 试验中ST段下移大时或大负荷心率时(无ST段下移时)及运动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d、QTcd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和冠脉正常组QTd与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QTcd运动中与运动前、 后比(P<0.01).QTd无显著变化,冠脉正常组QTd、QTcd变化无显著性.以运动中QTcd≥50 ms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3%.准确性为95.2%.结论 双下肢平板运动试验中QTcd进一步显著增加,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