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诊疗进展

    作者:徐争鸣;李田昌;郑宏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是指具有相似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不完全相同的一组心血管危重急症.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内血肿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本综合症相对少见,但该类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需要临床医生快速的采取救治措施.现就本组疾病病理生理变化、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选择策略、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AS的认识,以便能够快速的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迅速确诊,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

  • 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穿透性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作者:钱永;刘婷婷;王雪梅;高众;石俊;韩亮亮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指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在其表面破溃形成溃疡,穿透动脉壁中膜乃至外膜;临床上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壁内血肿等均可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1].PAU破裂的危险明显高于主动脉夹层,在急诊病例中约40%患者死亡[2].本研究采用血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PAU,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穿透性主动脉溃疡18例

    作者:刘宗泓;孙博;邱冬云;刘宏宇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 PAU)是指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穿透内膜,并在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的主动脉病变[1],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acute aortic syndrome ,AAS)的一种[2],可以引起严重后果。我院对18例行腔内胸主动脉修复术(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 TEVAR )的PAU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估TEVAR治疗PAU的效果。

  •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的外科治疗

    作者:李松奇;黄楷;王深明

    目的 总结经开放手术或腔内修复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病灶位于降主动脉,4例位于腹主动脉;并发主动脉瘤1例、间壁血肿2例、溃疡破溃2例及夹层6例.结果 4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1例术后出现右胸腔积液,但经处理后基本痊愈;6例采用腔内治疗,1例腔内治疗后发生轻微的内漏,1个月后该内漏自发消失.1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7.8±11.53)个月,1例在随访12个月后失访.开放手术者无一例发生与血管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腔内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支架移位.结论 PAU经正确选择外科治疗方案并进行处理后的效果是理想、安全的,而且其短期及中期效果是稳定的.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壁间动脉瘤近中期疗效分析

    作者:李浩;王志伟;化召辉;徐鹏;曹辉;刘仕睿;马珂;张林枫;王煜杰

    目的 总结主动脉壁间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16例经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壁间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1处壁间动脉瘤,分别在发病时和发病后1、3、6个月和1年复查主动脉CTA,观察壁间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和壁间血肿的吸收情况.结果 1例患者在随访3个月时壁间动脉瘤扩大,2例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在随访期间壁间血肿无吸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后1周壁间动脉瘤血栓化消失.随访3个月时,14处壁间动脉瘤消失或血栓化,7例患者壁间血肿吸收;6个月时,32处壁间动脉瘤消失或血栓化,13例壁间血肿吸收;1年时,38处壁间动脉瘤消失,3处部分血栓化,14例壁间血肿完全吸收,2例血肿大部分吸收.结论 主动脉壁间动脉瘤大部分随着血肿的吸收能自愈,但临床需要与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相鉴别.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高风险MDCT特征评估及研究进展

    作者:陈安;张贵祥;解学乾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创伤性主动脉撕裂及不稳定的胸主动脉瘤,是一组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可对AAS高风险影像特征进行动态定量评估.综述各类病变的病理机制及典型CT表现,从病灶位置、大小、累及范围、有无并发症及随访中的变化等角度介绍AAS高风险影像特征,分析其中哪些征象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章希炜;杨宏宇;孙蓬;邹君杰;董剑;陈国玉

    目的 探讨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AD)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12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人,其中Stanford B型AD98例采用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八术,必要时辅以颈-颈动脉旁路术或颈-颈-锁骨下动脉旁路术,IMH 19例,药物治疗,PAU 8例,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治疗,必要时辅以股-股动脉旁路术,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腔内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随访率78%.结果 1例IMH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Stanford A型AD抢救无效死亡,1例Stanford B型AD病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后半年死于急性Stanford A型AD,1例StanfordB型AD病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后双下肢缺血性神经损伤未能完全恢复.其余病人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AD和PAU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辅以必要的动脉旁路手术可以扩大其适应证;药物治疗是控制IMH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磊;李贞福;吴玉辉;张平;高洪波;杨苏民

    目的:分析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5月98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12d是否使用雷公藤多苷和强的松进行辅助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4±6.3)个月,记录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中VCAM-1和HSP60水平下降。随访结束,观察组复发率11.11%,对照组复发率31.91%。结论 PAU患者TEVAR术后行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

  •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耿正祥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00例患者中,穿透性主动脉溃疡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83例,胸主动脉瘤破裂3例,主动脉壁内血肿5例;磁共振成像显示阳性90.9%;行外科手术75例,存活率为62%;保守治疗25例,病死率为12%。结论急性主动脉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夹层,另外还包括穿透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壁内血肿以及胸主动脉瘤破裂,在临床特征上,后三者与主动脉夹层类似,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强,要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