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东江(综述);吴文娟(审校)

    念珠菌是阴道正常菌群之一,在维持阴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及阴道自净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在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了VVC。文章对VVC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分类、病原学、致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谱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特征

    作者:王东江;郭建;周爱萍;温冬华;吴文娟

    目的 了解嘉定区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的年龄、菌群分布以及病原真菌对体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VVC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5年7至10月嘉定区妇幼保健院VVC患者阴道后穹隆分泌物样本,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结合ATB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培养和初步鉴定,所有菌株均采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4测序鉴定.用Sensititre Yeast One真菌药物敏感性鉴定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低抑菌浓度(MIC),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2 M27-S4标准判读MIC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829株念珠菌,复发组82株.发病年龄以成年妇女(20 ~ 59岁)为主(占97.1%).在分离的菌株中,白念珠菌占77.1%(639/829),光滑念珠菌占15.1% (125/829),近平滑念珠菌占3.4%(28/829),热带念珠菌占2.1% (17/829),克柔念珠菌占1.6% (13/829),酿酒酵母占0.8%(7/829).非复发VVC患者和复发VVC(RVVC)患者分离的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米卡芬净的敏感率分别是66.1%、41.5%,81.4%、53.7%,44.1%、26.8%,96.6%、95.1%,100.0%、100.0%,100.0%、100.0%,100.0%、100.0%.结论 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病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VVC患者应当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精准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吡咯类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李翠;吴永琴;陈艺升;高晶;应春妹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探讨白念珠菌对吡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①收集2015年1-12月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白念珠菌1 646株,统计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②收集包括该院和上海市另2所妇产科专科医院微生物室临床分离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菌株30株、剂量依赖性敏感(S-DD)菌株13株、敏感菌株10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吡咯类耐药组、S-DD组和敏感组之间药物外排泵相关基因CDR1、CDR2、MDR1和药物靶酶基因ERG11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PCR扩增ERG11和ERG3基因并测序,分析ERG11和ERG3基因与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结果 ①1 646株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高,为5.2%,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2%、2.5%和2.1%,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②S-DD组和耐药组ERG11基因表达较敏感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外排泵基因CDR1、CDR2和MDR1表达量在敏感组、S-DD组和耐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检测到ERG11基因存在13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T123I、P98S和Y286D为新发现的3个氨基酸置换位点;且T123I和Y132H同时出现在26株耐药株中,其中16株为吡咯类药物全耐药;此外,2株吡咯类全耐药菌株中检测到ERG3基因杂合突变.结论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中分离的白念珠菌对吡咯类药物的耐药率比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高;ERG11基因突变及其过表达是该病白念珠菌吡咯类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耐氟康唑白念珠菌克隆流行分析

    作者:吴永琴;王志恒;高晶;陈慧芬;唐振华;应春妹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其主要致病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并进行菌株遗传进化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及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3所医院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分离得念珠菌共2 1 85株,进行菌种鉴定及统计分析,并采用ATB FUNGUS 3试剂盒检测抗真菌药物体外低抑菌浓度,对其主要致病菌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同时应用eBURST和MEGA6.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 185株念珠菌属中共鉴定出白念珠菌1 988株,光滑念珠菌149株,热带念珠菌20株,其他念珠菌28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6.5%;93株白念珠菌共检测出26个二倍体序列型(DST),其中50株敏感菌序列型为分散分布,而43株耐氟康唑白念珠菌集中于同一个克隆复合体(CC 69),并处于同一个进化树分枝上(Clade 1).结论 白念珠菌是上海地区3所妇产科医院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对三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而且耐氟康唑白念珠菌表现为CC 69的克隆传播流行,需要进行重点监控.

  • 扬州市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学和危险因素

    作者:时祝帅;蔡宏美;李春涛

    目的 了解扬州市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菌种构成,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性病门诊80例RVVC患者和8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CY酵母菌显色培养;对80例RVV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RVVC组检出白念珠菌32株(40.0%),光滑念珠菌20株(25.0%),热带念珠菌11株(13.8%),克柔念珠10株(12.5%),近平滑念珠菌7株(8.8%),与VVC组相比非白念珠菌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是否长期使用抗生素、念珠菌病原学分型、性伴是否患念珠菌龟头炎、糖耐量是否异常、抗真菌药物使用是否不当、精神状况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扬州地区引起RVVC主要致病菌仍为白念珠菌,但非白念珠菌的比例远高于VVC,以光滑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念珠菌进行病原学分型、性伴患念珠菌龟头炎、糖耐量异常、抗真菌药物使用不当、精神状况差等是RVVC病情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

  • 白念珠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肖晶晶;王丽娟;孔继烈;方雪恩;吴文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白念珠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Primer Explorer5.0软件,针对白念珠菌RPSO基因设计4条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价检测特异性和检测限;收集123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的女性阴道拭子,平行进行真菌培养、LAMP检测、PCR检测、1.79 mol/L KOH镜检,真菌培养作为VVC诊断参考方法;组间检测方法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LAMP、PCR、镜检与培养法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LAMP、PCR在VV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LAMP技术的适反应温度为61℃,且特异性高,与其他常见菌株无交叉反应,检测限为103 copies/μL;VVC组和正常对照组的LAMP、PCR、镜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MP,x2=68.576;PCR,x2=64.918;镜检,x2=50.076,P<0.01).LAMP和PCR与培养法有较好的一致性(к=0.744,0.720),镜检与培养法一致性较差(к=0.533);LAMP对VVC的诊断敏感性为87.62%,特异性为88.33%,阳性预测值为92.93%,阴性预测值为80.30%.LAMP、PCR诊断VV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88,两者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9,P=0.395 6),但LAMP检测时间短于1h.结论 建立的检测白念珠菌的LAMP技术快速可靠、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综合筛查性能优于实验室常规方法,可用于白念珠菌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控.

  •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断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刘秀卿;王革非;李卓成;黄磊

    目的 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深圳亚能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采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别以培养鉴定法、MIC法、核酸序列测定法为对比方法,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与培养鉴定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6种念珠菌菌种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5%、96%、96%、98%、97%以上,2种方法检测6种念珠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44、0、0、0、0和0,P均>0.05),一致性较好(Kappa均>0.9).与MIC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8%、88%、98%、88%和96%,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 >0.05),一致性较好(Kappa >0.8).PCR-反向点杂交法与核酸序列测定法相比,对6种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上与培养鉴定法以及核酸序列测定法的一致性高,比传统检测方法更早期更快速,可应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辅助诊断.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敬军;刘维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粘膜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对妇女的身心有较大的伤害,近年来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免疫学机制在临床和实验动物方面的研究表明,本病的反复发作主要与阴道局部的免疫学因素有关,提示免疫学治疗将成为本病治疗上一个较有前景的手段.

  • 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观察

    作者:孔嵘

    笔者于2000年12月~2002年4月采用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126例,现报告如下.

  • 性病门诊就诊妇女中3种阴道感染的研究

    作者:王千秋;杨凭;钟铭英;王广聚

    为了解性病门诊中就诊妇女阴道感染的检出率、临床表现、疗效及性传播性,在5家性病门诊选择具有阴道分泌物异常主诉、初诊、年龄在16岁或以上、既往2周内未用过抗生素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取泌尿生殖道标本,应用常规实验室检查方法,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649例女性中,共检出淋病123例(19.0%),衣原体感染130例(20.0%),滴虫感染63例(9.7%),念珠菌病143例(22.0%),细菌性阴道病109例(16.8%),另有205例未检出上述病原体.单一病原体感染为325例,一种以上病原体复合感染119例.3种阴道感染中,具有典型阴道分泌物性状者为36.7%~64.3%,对常规治疗的临床治愈率为46.3%~72.9%.滴虫病(OR=6.67,P<0.05)和细菌性阴道病(OR=2.23,P<0.05)分别与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关.但是如果剔除合并宫颈感染的病例,则无这种相关性.表明在性病门诊就诊妇女中,阴道感染比宫颈感染更多见,复合感染也常见.阴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常规推荐治疗的疗效不理想,需要密切随访.阴道感染与性传播的危险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测量

    作者:王洪生;骆志成;武三卯;薛小云;周小黎

    了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API法对分离自临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120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A方案(1997),采用微量法检测120株临床试验菌株、5株参考株及1株质量控制株对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120株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念珠菌中,白念珠菌105株(87.5%),非白念珠菌15株(12.5%);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酮康唑、特比萘芬及5-氟胞嘧啶对120株临床菌株的小抑菌浓度(MIC)均数(μg/mL)分别为:9.474±2.329,0.305±0.062,0.599±0.062,0.855±0.377,9.970±3.324和14.819±5.180.提示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念珠菌显示一定的敏感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的主要菌种为白念珠菌.

  • 生殖器尖锐湿疣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相关性临床探讨

    作者:陆健群

    为探讨生殖器尖锐湿疣(CA)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临床发病相关性,选取女性生殖器CA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治疗前进行了疣体组织活检和疣体组织液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1、6型及外阴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和涂片.并随访3个月.结果发现141例CA患者中111例合并VVC,发病率78.72%;合并感染者CA复发明显高于单纯CA(P<0.05).提示女性生殖器CA与VVC有着密切的联系.

  • 双乳晕皮肤白念珠菌病一例

    作者:李婷;王国江;张海清;胡阳;陈丽亚

    患者女,22岁.因双侧乳晕红斑、鳞屑,逐渐扩大2个月来我院就诊.2005年8月24日剖宫产下一子.1个月后其子口腔出现白膜,逐渐扩大,无咳嗽,无发热,发病前否认用抗生素,在其他医院诊断为鹅口疮,口服头孢类药物和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但未痊愈.因母乳喂养,患者在其子出现口腔黏膜损害1个月后,其乳晕及乳头出现红斑、鳞屑,并逐渐向四周扩大.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病史,否认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史.

  •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与控制对策

    作者:李春阳;李颖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RVVC)指一年中发生4次或以上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1].以往的资料显示,约75%的已婚妇女一生中要罹患一次VVC,其中约一半要发作2次,而在这些患者中,约5%发展成RVVC[2].由于病原菌和机体双方面的多种因素,使该病顽固难治,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RVVC的易患因素、发病机制和控制对策等几方面作简要阐述.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RNA水平的测定

    作者:彭丹红;任慕兰

    目的:初步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7月健康体检的女性、VVC患者、RVVC患者各20例,采集阴道灌洗液,半定量RT-PCR测定MBL-mRNA表达情况.结果:阴道局部MBL-mRNA的表达VVC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RVVC患者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MBL-mRNA高表达说明MBL参与了局部免疫反应,其在免疫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阴道局部MBL-mRNA的低表达可能和RVVC反复发作不易治疗有关,提示有必要对MBL水平低下者进行MBL临床治疗的研究.

  • 女性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的关系

    作者:王雪连;孔庆涛;刘芳;沈永年;王高峰;冯姣;党洁明;桑红

    目的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为外阴瘙痒常见病因.文中旨在探讨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制备白念珠菌斑贴变应原.收集2011-03-06至2011-05-1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87例女性患者资料,分为3组,其中33例VVC患者为VVC组,26例有VVC病史的患者为VVC病史组,28例皮炎湿疹患者为对照组.对VVC组和VVC病史组患者分别进行白念珠菌斑贴试验及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研究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与外阴瘙痒之间的关系. 结果 VVC组和VVC病史组白念珠菌SPT均为阴性.在白念珠菌斑贴试验中,VVC组斑贴阳性率(54.5%)和VVC病史组(50.0%)较对照组(17.9%)显著升高(P =0.003,P=0.012),但VVC组和VVC病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VVC组和VVC病史组共有10例患者对0.4%和1%低浓度白念珠菌斑贴试剂较高浓度的试剂反应更加明显,且不同程度外阴瘙痒患者之间的斑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 结论 外阴瘙痒患者的白念珠菌斑贴阳性率较高,提示白念珠菌超敏反应在外阴瘙痒中发挥重要作用.

  • 预防阴道念珠菌病的反复发作

    作者:蒋琰瑛

    外阴阴道念珠菌(VVC)感染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时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病情严重时可感到阴部灼痛伴尿痛、尿频,甚至坐立不安,异常痛苦.但是只要及时正规治疗,此病是容易治愈的.然而近年来,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VVC患者增多,病人身心深受折磨.除个体因素外,对VVC诊治不规范和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VVC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流程

    作者:杨罗斌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作者:叶红;罗玉琴;吕时铭

    近年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不但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耐药现象也日趋普遍.为了解该病临床分离株菌种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本文对1128例念珠菌病的临床株进行了菌种分离和药敏检测,同时对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出26株都柏林念珠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聚维酮碘溶液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88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珏

    2003~2004年,本所门诊收治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患者446例.为探讨更有效更经济的治疗方案,我们进行了聚维酮碘溶液阴道壁擦洗和患者自己局部上药的治疗对比,结果如下.

251 条记录 7/13 页 « 12...45678910...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