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

    作者:刘美荣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收治的10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

  •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作者:赵小艳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6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中医治疗糖尿病7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许烨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7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糖尿病患者7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的患者,采取中医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效果,让患者恢复更快,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浅谈52例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作者:陈丽霞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佳护理方式.方法:对5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结果: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50例,死亡2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 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帕金森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淑宏;刘宋军

    目的 :探究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采用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左旋多巴/苄丝肼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丁科业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与对照组(4.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中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贺小艳

    目的:总结了我科9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护理的经验,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患肢局部情况进行观察与护理。认为加强患肢局部早期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临床效果的观察比较

    作者:王志敏

    目的:评价新改良拔针法与传统拔针法相比在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门急诊输液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各200例,每组在输液完毕后分别选用传统拔针法和新改良拔针法,观察四组患者在疼痛、拔针时间、输液回血、针头滴血、皮下淤血以及对被褥及护士双手血液污染方面的差异。结果:新改良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拔针时间显著缩短,且对被褥及护士双手血液污染的次数减少,拔针后的血液回流、针头滴血及皮下淤血等现象明显少于传统拔针法,两组比较均有一定统计学差异(P <0.05),而两个年龄组之间相比仅在皮下淤血现象上有一定差异。结论:新改良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对患者血管影响较轻,能更好的保护好医务护理人员,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吕永晓;姜洪萍;潘英文;曾斌

    目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4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组:分为 A 组与 B 组,各21例。常规护理应用于 A 组患者中,对 B 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的 B 组患者其焦虑、抑郁情况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 A 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浅谈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作者:张帆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于我科行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4例(6.6%),出血2例(3.3%),感染1例(1.6%),静脉血栓2例(3.3%),导管破裂1例(1.6%),导管异位1例(3.3%)。通过对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行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所有患者均取得理想的置管效果。结论加强观察和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置管效果。

  • 高流量氧疗对气切患者湿化效果的观察

    作者:卫政登;丁彤红;孙彦峰

    目的:探究高流量氧疗对气切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为单号、双号,并对应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后采取传统的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吸氧,观察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气道湿化方式后,实验患者的气道湿化满意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其气道湿化不足及湿化过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流量湿化氧疗,有利于降低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湿化效果。

  • 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仝静;庞红梅

    目的:通过对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对膀胱暗患者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膀胱癌术后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一些护理方法。方法:对10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后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然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插管、灌注时、灌注后的护理及普及健康知识等)。应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给予膀胱灌注,在局部化疗前、灌注过程中及灌注后观察患者情况。结果20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各种不良反应。102例患者随访3~24个月,3个月内复发者15例,12个月内复发11例,24个月内复发20例,其中2次复发15例。结论:改进和提高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前后的护理策略,能降低化疗药物灌注后的各种不良反应,能有效的控住肿瘤,进而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 小儿预防接种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曹晓燕

    目的:探讨小儿预防接种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我站2014月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00例预防接种幼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幼儿接种不良反应状况与护理对策。结果: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接种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小儿预防接种相关反应观察与护理防控处理,有效的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率,提升接种安全性。

  • 全科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

    作者:侯微微

    目的 研究将全科护理措施应用在临床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单位就诊的患者共计88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全科护理措施应用在临床中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218例

    作者:朱文;王安娜

    目的:分析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当中,急诊经患者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科学护理应用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且接受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及护理后的效果均较好,没有出现死亡患者.结论:在临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介入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霄鹏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腰背部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各个疗程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快,疼痛减轻明显,实现了对患者的科学治疗和有效治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 帕罗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5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正阳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平均年龄(65±6.3)岁,其中男50例,女50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MRI检查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规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6w分别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4、6w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经皮肾镜取石术28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雷金霞

    目的 加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28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维持绝对卧床,注意各引流管的管理及防治感染.结果 本组除1例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2例术后发热经积极抗炎好转外,其余25例均恢复顺利.结论 术后加强体位管理及引流管的管理,注意及早发现并积极控制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益气健胃饮治疗胃肠型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建成

    目的 ,观察一起建委饮对于胃肠型的急性高原反应的治疗效果.办法,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对于其胃肠型高原反应的治疗进行记录,对于治疗组使用提取过的益气健胃饮,对于对照组就使用平常药物,记录两组一周的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都进行相关数值的比较,治疗组对于头疼、呕吐、恶心、腹泻、腹痛这些症状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对照组则是对于这些症状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其中治疗组中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益气健胃饮可以明显的改善胃肠的消化功能,对于治疗胃肠型急性高原反应有着明显的效果.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观察

    作者:陈艳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为了更好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8%(1/4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95%(34/4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7966 条记录 390/399 页 « 12...387388389390391392393...3983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