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娟;白博;胡雪慧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鼻腔、口或气管切开插入气道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其目的是保证气道通畅,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人工气道湿化是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人工气道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国内外关于人工气道湿化技术的研究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通过比较气道滴注湿化、气泡湿化、加温蒸汽型湿化、雾化吸入等多种湿化方式的优缺点,总结影响湿化效果的各种因素和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FOCUS-PDCA模式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莉;叶锦芳;戴冰红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我院综合性ICU收住的气管插管患者34例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7—12月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气道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FOCUS-PDCA模式,找出人工气道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影响气道湿化效果的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实施整改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气道湿化效果、痰痂发生例数、护士吸痰、翻身拍背操作规范性,医生每日评估拔管落实率.结果 观察组24小时气道湿化满意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的52.9%,72小时气道湿化满意率为81.1%,高于对照组的55.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士吸痰操作得分为(92.3±2.14)分,翻身拍背得分为(95.1±3.12)分,均高于对照组(81.4±2.23)分,(82.1±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每日评估拔管落实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OCUS-PDCA模式的应用提高人工气道湿化满意率,防止痰痂形成,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提高护士规范操作能力和医生每日评估拔管落实率,使患者能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利于早日康复.

  •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丁兰

    目的 对重症脑外伤患者采取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人工气道湿化方法不同分成I组(30例)、II组(36例)、III组(31例),分别采取间断湿化法、持续气道插管湿化法、持续气道切开湿化法,对比三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氧分压、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 II组和III组的湿化效果、氧分压均优于I组,且肺部感染率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组湿化效果、呼吸机应用时间优于II组(P<0.05),但两组肺部感染、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持续气道切开湿化法的效果更确切,可改善氧分压,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临床优势更显著.

  • 口腔咽喉部肿瘤术后气道造瘘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分析

    作者:万显秀;石冬梅;刘桂凤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口腔咽喉部肿瘤手术后气管造瘘患者湿化效果评价。方法将于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90例口腔咽喉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 组人工间断喷雾给予0.45%盐水,B 组使用人工间断滴入给予0.45%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对两组的湿化效果,湿化液污染和并发症观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 A 组湿化满意30例(66.7%),B 组湿化满意12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湿化液污染率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间断喷雾湿化效果更优于人工间断滴入,能有效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湿化液污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两种不同呼吸机加温加湿器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刚;石斌;魏花萍;张彩云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呼吸机加温加湿器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 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时间≥48h的危重患者5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2组,A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8岁)和B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3岁)各26例.人工气道为经口气管插管,A组采用SERVO-I机械加温加湿器(吸气管路无加温导线)湿化气道组成观察组.B组采用MR850AEA机械加温加湿器(吸气管路有加温导线)湿化气道.观察2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细菌培养阳件率、吸痰费用及护理工作量及两种气道湿化患者有关体征,评估临床表现.结果 A组痰液黏稠度Ⅰo~Ⅱo,B组痰液黏稠度Ⅱo~Ⅲo.7d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比较,A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吸痰费用、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加温加湿器(吸气管路无加温导线)在气道湿化应用中优于常用的机械加温加湿器(吸气管路有加温导线).且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相应的气道并发症,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

  • 3种湿化法对ICU脱呼吸机病人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迎峰;李雪婷;魏佳;齐艳凤

    [目的]观察比较主动湿化法、人工鼻湿化法和T管雾化吸入法在 ICU 脱呼吸机病人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9例 ICU脱呼吸机后仍有人工气道的病人,应用主动湿化法、人工鼻湿化法和 T管雾化吸入法各63例,对3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疗效以及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进行比较。[结果]主动湿化法能够减少人工气道病人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病人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结论]应用主动湿化法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可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舒适、耐受。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雪梅;吴淑菁;谢红英

    气管切开是切开患者颈段气管,置入气管套管,以解决患者呼吸困难,建立呼吸通道的常用急救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破坏了人体正常呼吸道生理功能,未经温化、湿化的气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破坏纤毛运动,使得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因此,合理有效地对气道进行湿化是改善患者通气,预防和降低肺部感染的重要举措,本文就气道湿化方式、湿化液的选择及湿化效果评价方面作一综述.

  • 喉癌术后气道湿化液及观察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倩;刘欣梅;李笑雨

    为提高喉癌术后气道湿化质量,综述了湿化液的研究进展,通过寻找佳湿化液,以促进气道湿化疗效,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为临床喉癌术后气道湿化护理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各项观察指标的研究进展,为更加精确、客观选取湿化液提供依据.

  • 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湿化研究进展

    作者:蓝惠兰;邓旭萍;陈瀚熙;陈丽芳;张秀浓

    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质量,保障人工气道管理安全,从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的湿化类型、湿化方式、湿化液选择、湿化温度、湿化效果与判断等方面综述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湿化的研究现状.提出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湿度主要靠呼吸湿化器的主动湿化来达到佳湿化,需加强人工气道湿化效果与佳温度及湿度监测的研究.

  • 智能型加温湿化氧疗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评价

    作者:冯丽琴;陈洁梅;方梅;唐丽娟;刘衬云;李丽萍;陈燕;曾春兰

    目的:研究智能型加温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插管患者湿化的效果.方法:107例气管插管患者(使用过呼吸机且已经脱离呼吸机者)吸入氧浓度在45%以下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别给予A:智能型的加温湿化氧疗系统,B:干燥给氧加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C:湿化瓶湿化给氧加Q6H的沐舒坦15 mg加入生理盐水5 ml雾化吸入20 min.每8h评估痰液黏稠度,直至拔管.3d内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记录拔管时间及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痰痂.结果:A组患者Ⅲ度痰液黏稠度及拔管时痰痂发生率分别为2/36、4/35;B组患者Ⅲ度痰液黏稠度及拔管时痰痂的发生率分别为12/36、15/34;C组患者Ⅲ度痰液黏稠度及拔管时痰痂的发生率分别为8/35、11/34.智能型加温湿化器氧疗患者痰液黏稠度Ⅲ度及痰痂形成率低于一次性湿热交换器、雾化吸人患者(P<0.05),同时雾化吸入患者痰液黏稠度Ⅲ度及痰痂形成率低于一次性湿热交换器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智能型的加温湿化氧疗系统与一次性的湿热交换器及雾化器相比,其可以提供满意的湿化效果,有效预防湿化不足导致痰液黏稠,有效避免肉眼可见气道痰痂的形成.

  • 湿化液剂量对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粘稠度的影响

    作者:李晨红;费培利;姜晨黎

    目的 探讨湿化液剂量控制对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粘稠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气管切开术后痰液粘度Ⅱ度、Ⅲ度患者120例,每大组60例.第1组痰液粘稠度Ⅱ度将患者随机分8ml/h(A组)、10ml/h(B组)、12ml/h(C组)3种湿化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20例;第2组痰液粘稠度Ⅲ度患者分14ml/h(D组)、16ml/h(E组)、18ml/h(F组)3种湿化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20例.对以上方法的气道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痰液粘稠度Ⅱ度中B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C组和A组,且B组患者并发症少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粘稠度Ⅲ度中E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好于D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痰液粘稠程度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湿化液剂量以提高温化效果,以减少患者的气道损伤.

  • 不同剂量气道注药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观察

    作者:邵丽杰;陈宁君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量气道注药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 选择50例人工气道建立7~10 d的患者,使用同一型号呼吸机、加热湿化器、加湿方法,PEEP值4~6 cmH2O.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每小时气管注入7~9ml 0.9%氯化钠注射液气道湿化;对照组每小时气管注药3~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例数、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培养结果.结果 实验组痰液粘稠度Ⅰ°-Ⅱ°,对照组痰液粘稠度Ⅱ°-Ⅲ°;7 d痰培养阳性率结果比较,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小时气管注入7~9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的湿化效果比每小时气管注药3~5 ml好.

  • 高流量氧疗对气切患者湿化效果的观察

    作者:卫政登;丁彤红;孙彦峰

    目的:探究高流量氧疗对气切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为单号、双号,并对应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后采取传统的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吸氧,观察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气道湿化方式后,实验患者的气道湿化满意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其气道湿化不足及湿化过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流量湿化氧疗,有利于降低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湿化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