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伴发乳腺黏液腺癌1例

    作者:毛飞;廖谦和

    患者女性,45岁.因1年前发现左乳肿物入院.患者务农,既往体健,育有1子l女,均为母乳喂养,平素月经正常,无口服避孕药史及不良嗜好.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块如鸡蛋大小,后逐渐增大伴胀痛不适感,遂来院治疗.体检:左乳大小基本正常,乳头内陷,压之无溢液、溢血,内下象限皮肤隆起,可扪及一大小约9 cm×7 cm的肿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度尚可.左腋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右乳及腋下未见异常.双乳钼靶示左乳多发性占位.考虑恶性病变;B超示左乳不规则低回声团块,乳腺癌待排,左腋窝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左乳肿块,性质待查.全麻下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2个,大者质地稍软,小者质韧,均无包膜,手术切除肿块及周围乳腺组织.

  •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陶玲玲;唐蕾;王怡;詹维伟;向光华;陈曼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超声BI-RADS评估指标,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表现,随机抽取的同期浸润性导管癌50例为对照组,并对比超声、钼靶、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黏液腺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是乳腺黏液腺癌不同于常见乳腺恶性肿瘤所特有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逊于磁共振,优于钼靶.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分子指标及预后的比较

    作者:于晶晶;吴雅媛;孙强

    目的 比较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的分子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6例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和25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分子分型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分子分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与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7%、80.0%.结论 乳腺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比乳腺黏液腺癌更具侵袭性,淋巴结转移率高,Ki-67表达水平高,预后差.

  • X线和MRI在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龚宝

    目的 评价X线和MRI在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黏液腺癌患者120例,根据不同诊断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X线诊断,研究组行MRI诊断,依据病理诊断结果,评价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符合率93.33%比对照组75.00%高(P<0.05).结论 对于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予以MRI诊断价值较之X线更高,可建议结合两种方案,以提高诊断成功率.

    关键词: X线 乳腺黏液腺癌 MRI
  • 乳腺黏液腺癌4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安慧敏;廖谦和;董海霞;李伟华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6例MBC患者的诊断、治疗、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6例MBC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5岁,占同期1806例乳腺癌的2.55%,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平均直径2.5 cm.镜下可见大量黏液湖中漂浮着小簇状肿瘤细胞.46例MBC中单纯型32例,占69.6%,混合型14例,占30.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E-cad阳性46例(100%),ER阳性32例(69.6%),PR阳性38例(82.7%),C-erbB-2阳性10例(21.7%),CEA阳性16例(34.8%),NSE阳性8例(17.4%),P63阳性17例(37.0%),CK5/6均阴性.术后34例获随访,随访率73.9%,随访时间1~10年,平均随访时间6年,2例混合型MBC患者分别于术后8~18个月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MBC是乳腺癌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单纯性MBC的预后较混合型要好.病理诊断需注意与乳腺一些具有黏液潴留的病变和肿瘤相鉴别.手术治疗是MBC首选的治疗方法.

  • 乳腺黏液腺癌一例

    作者:赵晓峰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发现左乳肿物7天,不伴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查体:双乳对称,发育正常,左乳内下象限触及2.5×2.0cm肿物,质地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双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X线表现:左乳呈腺体型乳腺,轴位片见左乳内象限隐约模糊肿块,大小为2.2×1.5cm,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滑周围似有透亮环,小部分边缘模糊,未见钙化,皮下脂肪层清晰,皮肤乳头正常.印象诊断:左乳肿块考虑不典型乳腺癌.

    关键词: 乳腺黏液腺癌
  • X线和MRI在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崔俐莉

    目的 研究X线和MRI在乳腺黏液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黏液腺癌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X线联合MRI进行诊断,对照A组50例患者采用X线进行诊断,对照B组50例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进行X线联合MRI诊断的观察组患者乳腺黏液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6.0%,高于对照A组的74.0%(P<0.05)和对照B组的88.0%(P<0.05).结论 X线和MRI对于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MRI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X线诊断,两者联合对乳腺黏液腺癌进行诊断符合率高,临床建议对乳腺黏液腺癌进行联合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 乳腺黏液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诊治的关系

    作者:陈传志;翟琪;林传琦;马瑞民;郭贵龙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分子分型与临床分期、治疗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黏液腺癌病例资料66例,回顾性分析其分子分型和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分期、治疗方法、预后的关系。结果:66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1例男性,65例女性,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50岁;分子分型 Luminal A 型44例,Luminal B型15例,三阴型5例,Her-2过表达型2例;病理分型单纯型40例,混合型26例;TNM分期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32例,Ⅲ期患者16例;6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保乳手术4例。35例SLN活检,其中4例有 SLN 转移,后做腋窝淋巴结清扫,20例直接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57例患者接受辅助化疗,25例行放射治疗。随访6月~8年,死亡7例,其余均无瘤存活。Luminal A 型较 Luminal B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Ⅲ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 型较三阴型黏液腺癌肿块大小≤5 cm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月经情况、自发现肿块至就诊的时间、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理类型以单纯型为主,分子分型 Luminal A型为主。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中分子分型Luminal A型患者预后较好,对不同分型的黏液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对疾病控制更好。

  •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研究

    作者:张睿超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2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且对23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了解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正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为95.7%,误诊率为4.3%。结论: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诊断中,针对于疑点通过反复诊断及研究,能够进一步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确保诊断的质量。

  • 22例乳腺黏液腺癌超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杨律;郭丽苹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误诊原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3月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黏液腺癌患者22例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68.18%(15/22)患者表现为形态较规整或呈大分叶状;31.81% (7/22)患者表现为边界不清晰或有毛刺、成角;90.9% (20/22)患者表现为内部低回声且回声不均匀;31.8% (7/22)患者后方回声增强;9.09% (2/22)患者内见透声区;31.8% (7/22)患者内探及微钙化;9.09% (2/22)患者病灶同侧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68.18% (15/22)患者肿物内部及(或)周边探及血流信号且阻力指数(RI》 ≥0.7.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但也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对于边界较清晰或欠清晰,形态较规整的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内见透声区,可探及血流信号且RI>0.7的病灶,应高度警惕该疾病,为临床做出提示.

  • 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诊断对照

    作者:刘利民;张韵华;许建芳;俞清

    目的:探讨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包括细胞内有无黏液、分布形态(多发细小囊泡、较大黏液湖、较大黏液湖伴印戒细胞)及细胞外黏液与细胞面积比值(<30%、30%~90%、>90%),并对照研究超声内部回声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图像上肿块均呈实性团块,5个肿块为高回声,2个为等回声,4个为低回声;8个形态不规则;8个边界模糊;10个见中等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8例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5个弹性超声评分为2~3分.病灶细胞内黏液为多发细小囊泡时,超声均表现为高回声;病灶细胞内黏液为黏液湖或无细胞内黏液时,超声表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超声内部回声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均诊断为BI-RADS 4类.结论: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的高回声,血流丰富,弹性评分低.其内部回声与细胞内黏液有关,与细胞外黏液无明显关系.超声有助于乳腺富细胞黏液腺癌的术前良恶性诊断.

  • 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许冰;王娟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于彩超下观察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根据其病理特征分为单纯型、混合型2组,分析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中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占88.6%,高于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血流信号达2级、3级者分别为37.1%、20.0%,明显高于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肿瘤边界、肿瘤边缘、肿瘤后方回声分型、瘤内钙化有显著差异(P<0.05);在回声类型、肿瘤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相比,混合型黏液腺癌在超声下具有动脉血流频谱、血流信号分级升高,肿瘤边界不清、边缘模糊、肿瘤后方回声增强、瘤内出现钙化的特点.

  • 乳腺黏液腺癌2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李军扩;纪媛媛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黏液腺癌发病例数占同期乳腺癌的1.08%,肿瘤长径1.0~5.0 cm。单纯型10例,占40.0%,混合型15例,占60.0%。单纯型黏液腺癌无淋巴结转移,混合型转移率为26.67%(4/15),ER、PR 阳性率在两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型间 C -erbB -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黏液腺癌单纯型较混合型淋巴结转移率低。C -erbB -2是判断乳腺黏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与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轸

    乳腺黏液腺癌的发病部位处于乳腺导管上皮组织,属于乳腺癌中的特球类型,能够在肿瘤内产生细胞外粘液.考虑到乳腺黏液腺癌的病理学基础,在声像图上可能存在误诊现象.国内外也有大量学者针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误诊原因,本文针对201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57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乳隙黏液腺癌的病理学特征、超声诊断标准与声像图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总结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8例乳腺黏液腺癌术后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郭芸;陈琳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腺癌术后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乳腺黏液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118例.将118例病人分为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组(63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组(55例),分析两组病人的术后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单纯型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5.40%(16/63),混合型组为47.3%(25/55)(P<0.05);单纯型组和混合型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率分别为93.7%(59/63)和78.2%(43/55),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阳性率分别为76.2%(48/63)58.2%(32/55),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阳性率分别为9.5%(6/63)和25.5%(14/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存活率分别为83.33%(50/60)和66.03%(3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混合型组病人比较,单纯型组病人术后预后较好,可能与单纯型病人的ER及PR阳性率较高,淋巴转移率及HER2阳性率较低有关.

  • P-糖蛋白表达与乳腺黏液腺癌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占东;王爱军;袁媛;郑育娟;杨超;戚辉

    目的 研究P-糖蛋白表达与乳腺黏液腺癌组织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P-糖蛋白在乳腺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P-糖蛋白表达和乳腺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糖蛋白在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比起在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糖蛋白表达阳性率和乳腺黏液腺癌中黏液量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和肿瘤的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P-糖蛋白呈高水平表达,在乳腺黏液腺癌预后的判断中,P-糖蛋白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 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对比

    作者:高慎永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X线乳腺摄影检查,对照组行超声检查,两组对形态及边界现象情况比较,并与病理诊断阳性率之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形态显像清晰比例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1.267,P<0.05).且对肿块边界显像清晰比例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53,P<0.05).观察组与病理诊断阳性率比较为92.5%,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470,P<0.05).结论 对于X线检查提示乳腺黏液癌可能者,应注意行病理组织活检,以更好的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作用研究

    作者:邱春花;柳建华;区文财;位红芹;韦英丽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从而提高术前乳腺黏液腺癌不同亚型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43名患者共44例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黏液腺癌病灶的声像图资料,包括病灶的边界、边缘、形态、回声类型、生长方向、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形态,并对病灶进行BI-RADS分类。将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手术或活检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44例乳腺黏液腺癌病理类型分为21例单纯型黏液腺癌和23例混合型黏液腺癌,混合型黏液腺癌大多数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73.9%)、边缘模糊毛刺(73.9%)、形状不规则(91.3%)、以及内部回声不均匀(87%)、病灶内钙化更多见(52.2%)。混合型黏液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单纯型黏液腺癌(P<0.05)。对比术前病灶的BI-RADS分类及术后病理诊断,超声对恶性病灶诊断准确率68%,单纯型黏液腺癌和混合型黏液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8.6%、87%。结论不同病理类型乳腺黏液腺癌间具有一些不同的声像图特征。混合型黏液腺癌大多数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边缘模糊毛刺、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病灶内钙化多见;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钙化少见、淋巴结转移少等良性肿块声像特征,超声对其误诊率较高,需提高警惕。

  • 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黄素梅;吕荣宇;陈曼华;黄晓玲

    目的:探究临床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表现症状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诊的46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的组织学类型将其分为15例混合型和31例单纯型。分析所有患者的ER、NSE、PR阳性表达率和淋巴结的转移状态。结果混合型患者的ER、NSE、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66.67%、53.33%,均明显低于单纯型患者的80.65%、87.10%、7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概率为6.45%,显著低于混合型患者的33.33%;单纯型患者一年内的生存率100.00%,显著高于混合型患者的73.33%;单纯型患者的肿瘤直径(1.42±0.21) cm,显著低于混合型患者的(3.12±0.38) cm;以上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ER、NSE、PR阳性表达率越高,肿瘤直径越小,患者淋巴结的转移发生率越少,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好。

  • 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多普勒超声特征研究

    作者:张艳;袁玉红;郑学东

    目的 探究乳腺黏液腺癌(MBC)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7月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74例M BC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患者可疑病灶处的内部回声、边界、象限、内部血流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结果 74例M BC中单纯型为38例,混合型为36例,混合型中为患者同时存在MBC和浸润性导管癌;其中M BC所占比例为2% ~97%;乳腺单纯型的超声边界较为清晰,混合型超声声像图边界较为模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型MBC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混合型M BC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此外单纯型和混合型MBC均有血流信号不明显、乳腺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等特征.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