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黏液亚型)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袁修学;杨月红;梅启慧;聂秀;郭涛;邓雅尹;袁静萍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黏液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例乳腺黏液亚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老年女性,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漂浮在黏液中,瘤细胞外周有一透明的腔隙.免疫组化:Her-2(3+),腺体外周EMA(+),ER、PR和EGFR(-),Ki-67增殖指数为30%.Her-2的FISH检测结果为(+).结论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黏液亚型)是一种罕见的预后差的乳腺恶性肿瘤,需要与乳腺单纯型黏液癌进行鉴别,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梁月勉;王维娜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并结合文献探讨其预后.方法 对30例IMPC及39例浸润性导管癌(IDC)标本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组织形态改变、分析病理特征.结果 30例IMPC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间隙.30例IMPC中,单纯IMPC者占43.3%,伴有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内癌者占56.7%;IMPC淋巴结转移率86.7%,显著高于IDC的56.4%;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显著;IMPC脉管瘤栓率90%,显著高于IDC的10.3%.免疫组化:IMPC(IDC) ER、PR、c-erbB-2、p53、Ki-67和CD44V6阳性率分别为90%(69.9%)、80%(56.4%)、66.7%(48.7%)、53.3%(53.9%)、63.3%(79.5%)和86.67% (94.9%);IMPC中ER、P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IDC,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余免疫组化指标两者间比较不显著.结论 IMPC与IDC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预后相对较差,ER、PR高表达并不表示其预后较好;其高转移潜能与ER、PR、c-erbB-2、p53、Ki-6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及肿瘤自身的大小无关,可能与微乳头状的生长方式有关.

  • 男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

    作者:孙洁;王翠芳;宦大为

    患者男性,59岁.发现右乳肿块1年.查体:右乳乳晕外可扪及2 cm× 2 cm×1 cm大小肿物,质硬,无红肿及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未及肿大.临床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门诊手术切除送病检.

  • 乳腺乳头状癌17例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书荣;郭贵龙;董磊;黄奇迪;尤捷

    目的 探讨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和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例乳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占同期收治所有乳腺癌的0.64%.患者均可触及肿块.12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行保乳手术,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15例行辅助化疗,其中5例另行放射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个月~8年,中位随访时间为32.5个月.1例发生骨转移于术后2年死亡,1例发生多器官转移于术后7年死亡.结论 乳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与其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对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治疗宜选择低创伤的手段,对浸润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须按浸润性导管癌治疗原则处理.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彤华;王丹;王京;徐景伟;刘斌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癌细胞以“极性倒置”的方式排列并伴有显著的微乳头形态和生长方式。IMPC发病率低,易发生淋巴结侵袭和转移,临床预后差。IMPC多与浸润性导管癌混合存在,二者在临床征象、体格检查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但IMP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病理学分级较高,更易发生侵袭及转移,病理检查的恶性程度亦较高。IMPC的细胞膜上皮抗原染色表现为癌细胞团外周及基质中间腔缘特异性着色,E钙粘素在癌细胞团内的连接处呈强表达,同时多项病理学特征均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IMPC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分析

    作者:周晓云;何奇;王杰;杨莉;叶欣

    目的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作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易于淋巴管侵犯、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IMPC患者与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IDC-NO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3 12-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诊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9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IMPC患者21例,剔除1例行新辅助化疗者,共纳入首次治疗为手术的20例IMPC患者和首次治疗为手术的413例IDC-NOS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回顾性分析,并随访两者的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比较两者的发病年龄、肿瘤组织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管内癌浸润、血管内癌浸润、神经管内癌浸润、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Ki-67、病理分期、分子分型、及复发转移和总生存率,分析两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IMPC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2.35% (21/892).纳入研究的IMPC患者与IDC-NOS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65±9.38)岁和(51.17±i0.83)岁,P=0.526;肿瘤组织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75 cm(0.8~6 cm)和2 cm(0.3~5 cm),P=0.794;淋巴结转移个数中位数分别为2个(0~16个)和0个(0~36个),P-0.192;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5.00%和34.78%,P=0.18.IMPC患者中淋巴管内癌浸润及血管内癌浸润的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IDC-NOS患者,P=0.002,P-0.002.IMPC患者与IDC-NOS患者中,ER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66.00%,P=0.012;PR阳性率分别为80.00%和66.30%,P=0.003;HER2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13.07%,P=0.007;Ki-67表达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5.00±19.08)%和(21.32±22.59)%,P=0.105.pTNM分期中IMPC患者I期为30.00%(6/20),Ⅱ期为40.00%(8/20),Ⅲ期为30.00%(6/20),IDC-NOS患者中I期为50.12%(207/413),Ⅱ期为38.50%(159/413),Ⅲ期为11.38%(47/413),两组各个分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IMPC患者中以Luminal型为主,占85.00%(17/20),但与IDC-NOS患者分子分型所占比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单因素分析中IMPC、肿瘤组织直径>2 cm、淋巴管内癌浸润、血管内癌浸润和神经管内癌浸润,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管内癌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IMPC患者和IDC-NOS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89.5%和93.4%,P=0.55;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4.7%和97.6%,P=0.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PC是一种发病率低,相较IDC-NOS具有更高侵袭性的乳腺癌,易侵犯淋巴管及血管,且ER、PR和HER2的阳性率高,较高的TNM分期,但是淋巴结转移率和预后却无差异.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织整合素β1和Kindlin-2表达的研究

    作者:吕凤;张艺骞;郭晓静;钱晓龙;李崖青;付丽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和Kindlin-2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01-01-2008-12-31收治的99例乳腺IMPC病例中整合素β1和Kindlin-2的表达,并选取该院同期诊断的1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IDC-NOS)病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种蛋白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MPC组织中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为30.3%(30/99),明显高于IDC-NOS组织的16.7%(2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1,P=0.014;而Kindlin-2在IMP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6%(64/99),也明显高于IDC-NOS组织中的50.8%(67/13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445,P=0.035.且IMPC组织中两种蛋白的表达呈低度正相关性,r=0.212,P=0.035.IMPC组织中整合素β1的表达与HER-2(r=0.426,P<0.001)、E-CD(r=0.217,P=0.031)及淋巴结转移(r=0.207,P=0.040)呈明显的正相关,与p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Kindlin-2的表达则与HER-2(r=0.212,P=0.035)、E-CD(r=0.218,P=0.030)、淋巴结转移(r=0.294,P=0.003)以及pTNM分期(r=0.245,P=0.015)均呈正相关性;整合素β1和Kindlin-2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发现,IMPC组织中整合素β1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x2 =3.982,P=0.046)和总生存期(x2=5.407,P=0.020)均明显低于整合素β1阴性表达的患者,而Kindlin-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之间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 整合素β1和Kindlin-2在乳腺IMPC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与IMPC极性倒转、集团性侵袭和高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为深入探讨乳腺IMPC的发病机制和预测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仲照;黄文亭;王年昌;郑闪;石素胜;高纪东;王翔;宣立学

    目的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易发生淋巴管、血管侵犯,但对其预后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本研究拟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形态学观察并评估2006-06-19-2015-10-28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89例乳腺IMPC中微乳头状结构的比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PR、HER2及Ki-67的表达,并对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肿瘤内微乳头状癌比例>50%组ER阳性率为85.7%,高于微乳头状癌比例25%~50%组(57.1%)和<25%组(40%),P=0.013;单纯性IMPC组伴脉管瘤栓比率为58.8%,高于混合性IMPC组的32.4%,P=0.018.随访资料显示,微乳头状癌比例>50%组复发/转移率为9.1%,低于微乳头状癌比例25%~50%组(28.6%)和<25%组(40.0%),P=0.047.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微乳头状癌成分>50%组无瘤生存期长于微乳头状癌成分25%~50%组与<25%组,χ2=4.296,P=0.038;ER阳性组无瘤生存期长于ER阴性组,χ2=5.324,P=0.021;原发肿瘤T1组无瘤生存期长于T2组,χ2=7.302,P=0.02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未发现,影响乳腺IMPC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IMPC虽然易于发生脉管侵犯,但其侵袭性、转移能力及恶性度并不因而增高;原发肿瘤大小、ER状态、微乳头癌比例可能与其预后相关,但有待扩大样本及更长期随访数据的支持.

  • 男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一例

    作者:李敏;黄玮;彭万仁;孙国平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乳腺上皮肿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占乳腺癌的3%~6%[1].国内尚少见男性患者的报道,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更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26例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李立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6例IMPC组织标本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病理改变、淋巴转移情况.结果 单纯IMPC仅3例;IMPC伴浸润性导管癌19例;其他类型共4例.免疫组化示癌细胞ER阳性率73.1%,PR阳性率46.2%,Her-2阳性率76.9%,CD31阳性率50%,EMA,CK7阳性率100%).IMPC淋巴管浸润率为76.9%,淋巴结转移率为73.1%.结论 IMPC具有高度的淋巴结转,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相结合可诊断此病.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浸润性癌(非特殊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燕娜;王常珺;周易冬;茅枫;孙强;毕娅兰;梁智勇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和浸润性癌(非特殊型)(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92例IMPC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选取368例同期手术的NST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IMPC和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IMPC与NST在肿瘤大小[(2.9±1.9) cm比(2.1±1.4) cm, P=0.001]、脉管浸润率(85.9%比6.0%, P <0.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率(71.7%比47.3%, P <0.001)及转移个数(8.2±9.9比2.9±5.7, P<0.001)、孕激素受体表达(P=0.04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表达(P=0.009)、 Ki-67指数(P<0.001)以及TNM分期(P<0.001)、分子分型( P<0.00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 IMPC 成分≤24%、25%~49%、50%~75%以及≥76%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3.9%、56.3%、72.2%和77.1%, IMPC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其在肿瘤中所占比例无关(P=0.347),与肿瘤T分期(P=0.001)、 HER-2表达(P=0.029)、分子分型(P=0.003)、 P53表达(P=0.003)以及Ki-67指数(P=0.045)相关。 NST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T分期(P<0.001)、组织学分级(P=0.001)、脉管浸润(P<0.001)、雌激素受体α(P =0.007)、孕激素受体(P =0.031)、 HER-2表达(P =0.008)及分子分型(P <0.001)均相关。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高脉管侵袭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与NST不同的病理特征。 IMPC成分的多少并不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明显少于NST。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

    作者:赵伟志;叶晓霞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这组病例ER、PR、Her-2、EMA、E-Cadherin、CD31、p53、Ki-67的表达。结果:11例IMPC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腺样排列,细胞呈里面朝外(inside-out)的排列方式;肿瘤细胞团由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形成主间质分离。印片细胞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为桑葚体样细胞球表面细胞质呈微绒毛样改变。11例中7例有血管淋巴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63.64%。免疫组化EMA线状表达于微乳头和腺样结构的外侧缘;E-Cadherin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强表达,而间质面的细胞膜表达减弱。Ki-67表达率平均30.3%。ER阳性率81.81%, PR阳性率72.73%。Her-2阳性率(+++)18.18%。结论:IMPC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特征性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E-Cadherin、EMA等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不同器官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形态病理学及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郝金燕;杨壹羚;李帅;Li FU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以及高淋巴结转移、高淋巴管浸润等预后不良生物学行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器官,包括乳腺、膀胱、肺、唾液腺、腮腺、结肠、胆管、胃和卵巢等,染色体异常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各器官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病理学及基础研究进展.

  • 腋窝副乳腺组织发生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郎荣刚;郭晓静;范宇;陈凌;付丽

    目的:研究发生于腋窝副乳腺组织的原发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 IMP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发生于腋窝的肿物局部广泛切除标本采用组织全切片法取材制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 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 、PR 、cerbB-2 、p53 、上皮膜抗原(EMA)、E-钙黏附素、α -连环素和β -连环素的表达.结果:病理组织学发现肿物由IMPC 和导管内癌两种成分组成,分别占95%和5%,癌旁可见正常乳腺组织,且与同侧固有乳腺组织间无连续,证实腋窝部肿瘤为副乳腺组织发生的原发性IMPC .肿瘤组织内可见癌侵犯淋巴管, 43 枚腋下淋巴结中35 枚可见转移灶,侵犯到淋巴管内及淋巴结转移灶内的癌组织均与原发灶形态相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组织ER 和PR 阳性, p53 和cerbB-2 阴性, EMA 在肿瘤细胞簇外表面,即面向间质侧呈阳性表达, E-钙黏附素、α -连环素和β -连环素在癌细胞团内的细胞间连接处呈强表达,而癌细胞团的外表面无表达.结论:发生于腋窝副乳腺组织的IMPC 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原发于乳腺的IMPC 特征相同,并具有同样的高侵袭和转移潜能.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性分析

    作者:权毅

    目的:分析讨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科诊治的8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表现,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8例病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9岁(37 ~ 58岁),肿瘤平均大直径3.4cm (2~4.8 cm),主要症状均为乳腺肿块.B超均发现肿块,肿块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肿瘤周围明显血流信号6例;4例肿块伴点状钙化;腋淋巴结肿大5例,术后均证实淋巴结转移.钼靶发现肿块7例,肿块主要特征为不规则,边界不清或毛刺,伴细小钙化5例,1例仅发现细小钙化,可见肿大淋巴结5例.8例中ER阳性5例,PR阳性3例,4例HER-2过表达.6例肿瘤细胞表达E-cadherin,但面对基质方向细胞膜无表达.Ki67均在14%以上.术后随访6月~5年,2例局部复发,平均复发时间9月.结论:IMPC具有较强侵袭性、高淋巴转移、局部复发,其特殊临床病理特性是主要原因,结合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很必要.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桃丽;张国强;何川;吴昊;尹慧子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乳腺浸润性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与普通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没有显著区别.这种病理类型可与普通浸润性导管癌混合出现,也可表现为单纯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但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及分子结构,决定了其病理学分级较高、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特点.多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不规则肿块影,常伴有微小钙化.其特征性病理形态为细胞膜上皮抗原(EMA)在肿瘤细胞簇外周的细胞和基质中腔隙边缘特异性染色,同时显微镜下瘤细胞表面发现微绒毛结构,说明了瘤细胞簇周围的空隙样结构实际上是管状腔隙,瘤细胞呈“极向倒转”方式排列.IMPC具有高度淋巴血管浸润倾向,局部复发率高,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类型.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高侵袭性乳腺癌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嘉琪

    高级别导管原位癌、Ⅲ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及三阴性乳腺癌具有高侵袭性、易复发、转移的生物学特点,预后不良.高侵袭性乳腺癌的X线、超声及MRI等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本文通过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从而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前穿刺精准定位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超声表现

    作者:刘利民;张韵华;夏罕生;俞清;张晖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癌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10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大径为15~44 mm,平均28 mm;其超声表现呈不规则形(90%)或卵圆形(10%);边界模糊(80%)或清晰(20%);10例肿块内均为不均质低或稍低回声,60%瘤内见微小钙化灶;血供中等(80%)或少量(20%),阻力指数0.62~0.77,平均0.71;超声弹性成像中3个(50%)肿块评分为4分,3个(50%)肿块评分为2~3分.80%病灶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20%被误诊为乳腺病.超声诊断同侧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3%、80%、100%和90%.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均匀低或稍低回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不伴钙化时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病.超声对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 基于多中心的中国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倪小健;匡夏颖;周平;张宏伟;朱玮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6月至2017年7月中国3个乳腺中心205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410例非IMPC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进行比较,总结IMPC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分布、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率、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Ki-67值、分子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IDC患者中,IMPC发病率较低,患者较年轻,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组织学分级较高,孕激素受体、HER2阴性率高.IMPC中,Luminal B型乳腺癌比例较高,三阴型乳腺癌比例较低.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3例报告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苏东玮;施俊义;盛湲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55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皮肤稍红,呈橘皮样改变,乳头轻度内陷,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8 cm×6 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尚可推动,与皮肤及基底无明显粘连.右侧乳腺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硬.左侧乳腺未及异常.行乳腺肿块细胞学穿刺结果为:右乳腺癌.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肿瘤组织排列成实性微乳头状,小灶性浸润性生长,周边有空隙,癌细胞圆形、卵圆形,核深染、异型,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乳头和基底未见肿瘤,腋窝淋巴结(59/60)及另送"锁骨下淋巴结"(3/3)转移.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