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修复兔佐剂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韦登明;张伊;蒋雯雯;尹向旭;周密;王琳;竺亚斌;邬秀娣;丁健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对兔佐剂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模型组和海藻酸盐支架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兔膝关节内注入弗氏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抽取治疗组兔左后健侧肢体的骨髓,用Percoll法分离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体外培养传代至P3代并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将软骨细胞与海藻酸钠支架混合注入治疗组的病变膝关节.对照组和模型组关节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治疗1个月后处死兔,应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和HE染色,观察各组兔的膝关节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诱导成功软骨细胞且生长良好,呈现明显的纺锤体形,细胞成活率达98.5%.软骨细胞与海藻酸钠复合后体外培养显示细胞生长旺盛,增殖成株状或岛状,株状细胞团周围有类似的软骨陷窝形成,细胞排列密集,核圆形.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关节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关节Ⅱ型胶原阳性软骨细胞显著增高,软骨缺损得到明显修复.结论 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对兔佐剂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缺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探讨兔佐剂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旭东;逯卓卉;陈伟;蒋雯雯;韦登明

    目的 探讨海藻酸盐支架超微结构及软骨形态变化与组织工程修复佐剂性关节炎软骨缺损的关系,为临床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关节炎模型组和软骨细胞-海藻酸钙支架复合物治疗组.对模型组和治疗组膝关节处注射0.5mL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关节炎,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抽取治疗组骨髓5 mL,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纯化,并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与海藻酸钙支架混合培养,对支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将混合物回注相应关节腔内治疗1个月.对各组兔膝关节进行组织学评分检测软骨缺损修复结果.结果 海藻酸盐支架电镜扫描显示支架具有一定的孔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进入,便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软骨组织评分结果显示软骨纤维化减轻,关节腔内积液消失,软骨缺损得到一定修复.结论 软骨组织评分显示海藻酸钙复合工程化软骨细胞对兔佐剂性关节炎软骨缺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支架有利于软骨细胞生长发育有关.

  • 注射海藻酸钠复合支架修复RA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观察

    作者:韦登明;张伊;蒋雯雯;尹向旭;邬秀娣;丁键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对RA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8名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例和海藻酸盐支架治疗组4例.RA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内注入1 mL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治疗一个月后提取对照组和治疗组关节活检组织,应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和HE染色,通过计数Ⅱ型胶原免疫阳性细胞数和光镜观察关节组织结构变化,检测各组R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关节浸润炎症细胞数量减少,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关节Ⅱ型胶原阳性软骨细胞明显增高,软骨细胞有所增多.结论海藻酸钠支架复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对RA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申文龙;杜丽;张辉;牛俊克;张兵

    目的 探讨应用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 对26例早期ANFH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自体BMSCs移植治疗.结果 随访6~30个月,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51.6±4.86)分,术后为(93.8±7.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优11髋,较好15髋,良4髋,差2髋,优良率93.75%.结论 髋关节髓芯减压植骨结合BMSCs移植手术治疗早期ANFH,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损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

  • 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张波;韦程寿

    目的:探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4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本组优15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可靠。

  • 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病人的护理

    作者:刘洁;沈钺;宋景实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ts optica,NMO)又称Devic 病,是视神经和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与多发硬化同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病程多呈进行性或缓解与复发的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复发、延缓和阻止病情发展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utolog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临床不仅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在神经系统修复及更多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对11例 NMO 病人进行 MSCs 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MSCs 治疗为 NMO 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在治疗过程中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介绍如下。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重度眼表损伤临床观察

    作者:陈洁;潘志强;骆非;接英;彭秀军

    目的 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严重眼表损伤移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了化学烧伤4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2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自患者,细胞培养14 d后,经细胞检测鉴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细胞种植在羊膜表面,细胞扩增融合达90%后使用.手术切除表面结膜化组织达角膜缘外3 mm,将羊膜上培养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角膜及角膜缘表面,术后予抗生素、激素、人工泪液点眼治疗;病人定期随访,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及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6例患眼均覆盖了含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片,术后1周角膜上皮完整.3例患者视力有改善,2例患者视力保持术前水平,1例患者视力下降.术后所有患者眼表面光滑程度有所改善,但新生血管没有明显减少.术后12周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1例患者角膜表面可检测到上皮样细胞及杯状细胞.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眼表条件,有潜在应用于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价值.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作者:吴坚;刘炎;王洁;姚健;顾晓松

    目的:研究医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成的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能力.方法: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毕格犬5cm缺损的坐骨神经,桥接组n=5,缺损组n=5.术后定期观察术肢运动功能情况.术后6月,进行电生理学检测,并对再生神经和靶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桥接组术后6月,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物已完全降解,再生神经组织修复了坐骨神经5cm缺损,动物术肢承重能力恢复较好,行走、奔跑或上下楼梯时两后肢比较协调;而缺损组动物术肢难以承重,两后肢运动极不协调.神经三色染色显示,桥接段再生神经纤维密集,形成大量的再生单位.电生理学检测,桥接组术侧均记录到了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而缺损组未记录到CMAPs.桥接组腓肠肌无明显萎缩,肌肉三色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缺损组腓肠肌明显萎缩,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5c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6月,再生神经修复了缺损,并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靶肌实现了神经的重支配,动物术肢的运动功能取得了明显恢复.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作者:祁春梅;武维恒;李莉;何苗;彭城;甘军民;刁军;陆远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1只中国小型家猪,应用闭胸经股动脉介入法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术后动物左室射血分数(LVEF)<45%、B型钠脲肽(BNP)水平>100pg·ml-1为心力衰竭建模成功.随机将动物分为实验组(n=11)和对照组(n=10),术后2周内实验组及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途径分别移植MSCs及磷酸盐缓冲液,8周后,行心脏彩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及BNP检查,观察心功能的改变.同时,选择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45%,BNP>100pg·ml-1]患者8例,发病2周内经皮冠状动脉途径植入MSCs,术前及术后8周行心脏彩超、ECT及BNP检查,监测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动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头和7头猪造模成功;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实验组MSCs移植后LVEF由(39±1.70)% 增加至 (51±3.52)%,ECT心血池显像显示LVEF由(35.08±3.12)% 升高至 (52.15±1.21)%,BNP水平由移植前的(298±17)pg·ml-1下降至(87±15)pg·ml-1;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改变.临床观察显示:MSCs移植后患者心脏彩超显示LVEF由(34.06±2.13)%增加至(52.08±1.02)%,ECT心血池显像显示LVEF由(34.12±3.09)%增加至(53.03±1.01)%,BNP水平由(326±34)pg·ml-1降低至(101±7)pg·ml-1.结论 自体MSCs移植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性瘫痪患儿13例的护理

    作者:陈春燕;林婉请;王芳;李晓玲

    总结13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环境准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回输时做好护理配合,回输后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重视出院康复指导.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随访1~6月,11例患儿在治疗后1~3月运动能力明显改善,2例效果不明显.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黔;韦益停;王良;范双波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案,治疗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本院26例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依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14)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12).结果 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平均住院10 d.为期1个月的治疗结束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功能独立性方面进行评分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理解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及总分方面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此效果.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在治疗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其他脑损伤,如脑缺血、脑出血等脑内伤方面可能同样有效.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

    作者:梁庆玲;李世迎;段平;刘勇;阴正勤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间隙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ABMSCs)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安全性. 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纳入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就诊并行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的PDR患者4例4眼,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年,治疗前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在成功接受移植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全身及眼部不适.彩色眼底照相及OCT观察到移植的细胞存在于视网膜下间隙,并持续至移植术后1个月. FFA检查显示,后极部荧光素渗漏在术后1~3个月逐渐减轻,无灌注区范围无明显变化;1例术前伴有黄斑水肿患者FFA及OCT检查显示水肿逐渐消退,疗效持续至术后3个月. 2例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由术前的手动/眼前(0 ETDRS)和数指/50 cm(0 ETDRS)提高至术后的20/20(84 ETDRS)和20/200(38 ETDRS),2例患者在移植前后视力稳定在20/100.所有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行移植眼全视网膜光凝,后续按照常规玻璃体手术治疗DR处理,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视网膜下间隙移植ABMSCs治疗PDR是安全的,移植细胞发挥了局部抗炎的作用,未发现细胞的增生反应及循环改善效果.

  • 关节镜清理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钟元;江和训;赵锦伟;焦明航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3例(61膝),男36例(41膝),女17例(20膝);年龄39~69岁,平均(57.70±1.68)岁;退行性关节炎49例(57膝),创伤性关节炎4例(4膝);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Ⅰ级35例,Ⅱ级18例.随访2~3年,平均2.4年.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年、2年根据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软骨损伤评分系统(CaLs)对患者的临床表现、MRI上骨异常信号和软骨损伤面积进行比较,对膝关节功能及磁共振结果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期间,3例(5膝)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终止随访,50例(56膝)获得随访.①治疗后3个月、1年,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疼痛减轻,治疗后WOMAC评分及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2年,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磁共振显示:治疗后3个月可见新生类软骨生长,受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有明显修复,软骨损伤评分系统(CaL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及2年后软骨修复不明显,CaL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能有效促进早期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修复,延缓膝骨关节炎病程的进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