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申伟

    目的:对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我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共收治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结果:研究组生理功能、精神状况、IgG、IgA以及Ig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NA免疫吸附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显著改善健康状况,增强疗效.

  • 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吸附治疗分析

    作者:赖勤;张玉雄;田畔;罗必华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抽取92例患有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分别采用环磷酰胺和DNA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治疗后的免疫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SLEDAI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DNA免疫吸附方法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

  • DNA免疫吸附在狼疮性肺炎中的疗效探讨

    作者:庄宇;张雪珍;林伟平;陈宇航;王志文;吕志芬;谭志明

    目的 探讨DNA免疫吸附在狼疮间质性肺炎的应用及疗效评估.方法 收集18例狼疮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免疫吸附组与传统CTX治疗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定量,肺功能测定(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6 min步行距离及降钙素原(PCT),后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及探讨DNA免疫吸附疗效.结果 免疫吸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ESR(F组内=7.841,P<0.05;F组间=6.512,P<0.05;F姬=10.421,P<0.05)、CRP(F组内=6.995,P<0.05;F组间=5.847,P<0.05;F交互=8.847,P<0.05)及ANA定量(F组内=12.336,P<0.05;F组间=11.214,P<0.05;F交互=15.847,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免疫吸附组CRP、ESR治疗1、2周开始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吸附组ANA定量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吸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肺功能(F组内=6.222,P<0.05;F组间=7.154,P<0.05;F交互 =8.527,P<0.05)、6min步行距离(F组内=8.669,P<0.05;F组闻=7.154,P<0.05;F交互=11.547,P<0.05)及PCT(F组内=5.621,P<0.05;F组间=4.125,P<0.05;F交互=7.554,P<0.05)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免疫吸附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吸附组PCT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狼疮间质性肺炎治疗传统方案治疗效果欠佳,DNA免疫吸附疗效确定,优于传统方案,而且感染风险降低.

  •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吴潮清;熊礼佳;贺红光;刘芸芳;李瑾瑜;王浩宇;唐盛;叶琨;彭小梅;黄玲;唐业莹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2例重度活动期SLE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治疗共3次,每次2.5 h,间隔24~48 h进行随后的2次免疫吸附。治疗前及吸附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生理功能(PF)和精神健康(MH)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检测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和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联合用药治疗2周后,患者SLEDAI评分、BUN、SCr、dsDNA、IgA、IgG、IgM、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LEDAI评分(分):14.38±3.85比15.69±1.40,BUN (mmol/L):11.22±4.78比16.31±7.90,SCr(μmol/L):127.02±38.17比167.25±45.63,dsDNA(U/L):1.36±0.12比1.43±0.18,IgA(g/L):2.41±0.73比2.59±0.86,IgG(g/L):16.82±4.83比21.01±4.84,IgM(g/L):1.64±0.45比1.75±0.58,hs-CRP(mg/L):14.41±2.20比14.94±2.60,P<0.05或P<0.01〕;PF评分、MH评分、C3均升高〔PF评分(分):71.19±17.53比56.66±22.41,MH评分(分):74.01±15.72比61.50±17.98,C3(g/L):0.56±0.09比0.52±0.10,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活动期SLE近期疗效显著,能降低dsDNA、IgA、IgG、IgM、hs-CRP水平,升高补体C3水平。

  • 双冲击疗法联合DNA免疫吸附柱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

    作者:李政;赵勇智;王杰;苏莉;魏少敏;张艳娟;于有波

    目的 观察双冲击疗法联合DNA免疫吸附柱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L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冲击疗法,即甲基泼尼松和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DNA免疫吸附柱,血流量150~200 mL/min,时间2 h,可间隔5~7 d后进行第2次免疫吸附,一般吸附2~3次.观察2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离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及临床表现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ANA转阴率和ds-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和血免疫球蛋白IgG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表现治疗组均有所改善,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2组血常规、血清转氨酶、血浆蛋白、血离子和补体C3、C4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双冲击疗法联合DNA免疫吸附柱治疗能很好地清除LN患者体内的ANA和ds-DNA抗体,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蛋白尿的降低和肾功能的改善.

  • DNA免疫吸附和传统DMARD对狼疮间质性肺炎患者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万里;郑臻;李仕成;兰雄

    目的 比较DNA免疫吸附和传统缓释性抗风湿剂(DMARD)对狼疮间质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狼疮间质性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DMARD及血液净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DNA免疫吸附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检测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大通气量(MVV)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狼疮活动积分(SLEDAI),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χ2=4.501, P =0.034);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VC、MVV均高于对照组( t =5.585、18.769、28.979, P =0.000、0.000、0.000),而血清IgA、IgM、IgG及SLEDA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 t =3.092、10.670、12.994、20.057, P =0.003、0.000、0.000、0.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 P =0.692).结论 DNA免疫吸附对狼疮间质性肺炎疗效较传统DMARD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作者:余旸弢;张红卫;马绮文;陈国强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SLE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DNA免疫吸附治疗联合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ds-DNA抗体滴度、ANA、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观察组ds-DNA抗体滴度、ANA滴度、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冲击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较单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SLE更有效且治疗安全性高.

  • DNA280免疫吸附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

    作者:陈佩玲;谢伦芳;王维利;陈艳

    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疗法是近15年发展而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1],自1979年Terman[2] 首次报道体外DNA免疫吸附技术成功治疗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来,免疫吸附治疗已逐渐成为血液净化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杨彦等[3]于1985年制备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的新型免疫吸附剂.2005年,键帆伊美诺-DNA免疫吸附柱正式问世[4],但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5].

  •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护理

    作者:邓茂

    目的: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在应用DNA免疫吸附的方法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以及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患者,他们进行了48次的免疫吸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饮食、心理、血管通络、不良反应,以及伴随出现的并发症等多方面来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免疫吸附治疗之后,所选取的20例患者体弱乏力的情况有所缓解,在两周之后复查血清的时候,DNA的抗体水平比治疗之前有明显的下降,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结论:DNA免疫吸附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进行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一个核心要素.

  •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

    作者:黄钢红;曾文;李菊;喻桂兰;杨良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的关键是去除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传统的常规治疗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辅助治疗,但对反复发作活动性重型SLE上述治疗效果差,我院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型SLE 1例,现报道如下.

  •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

    作者:刘宝玲;张婷;刘顺艳

    目的:将护理干预实行于接受DNA免疫吸附治疗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评价护理效果及预后.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行DNA免疫吸附治疗和研究分析的66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看成实验资料且分组实验,参考护理干预不同分成2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各纳入患者33例,常规护理干预用于参照组,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实验组,统计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值,计算2组护理满意合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值对比于参照组数值,P<0.05,表明数值之间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合计率对比于参照组数值,P<0.05,表明数值之间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意义.结论:接受DNA免疫吸附治疗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呈现较佳的护理效果及预后,展示应用价值.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床边DNA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

    作者:陈佩玲;谢伦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全身多系统受累[1].目前,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进行抗炎、免疫抑制治疗,抑制新的抗体产生,但对已产生的抗体无特异性清除效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使用[2].

  • 一例DNA免疫吸附治疗妊娠诱发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丽;矫健梅;安丽伟;王越媛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顽固难治,病因不明.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属免疫介导性疾病[1].妊娠为诱发和加重该病病情的重要原因,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及相关的免疫和代谢的改变,会使一些原有的皮肤病好转或加重[2],目前临床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效果受限.

  •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

    作者:刘宝玲;张婷;刘顺艳

    目的:将护理干预实行于接受DNA免疫吸附治疗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评价护理效果及预后.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行DNA免疫吸附治疗和研究分析的66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看成实验资料且分组实验,参考护理干预不同分成2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各纳入患者33例,常规护理干预用于参照组,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实验组,统计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值,计算2组护理满意合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狼疮活动指数评分值对比于参照组数值,P<0.05,表明数值之间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合计率对比于参照组数值,P<0.05,表明数值之间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意义.结论:接受DNA免疫吸附治疗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呈现较佳的护理效果及预后,展示应用价值.

  •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徐蔚蔚;戴欢欢;吉小静

    目的 探讨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1例SLE患者进行48次免疫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心理、饮食、血管通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免疫吸附治疗后,21例患者纳差和乏力症状改善,免疫吸附治疗2周后复查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ds-DN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2例血小板减少.结论 DNA免疫吸附是治疗SLE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治疗顺利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