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囊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宗雅娟;吴小忠

    近年来重症医学迅猛发展,重症患者的预后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重症医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包括机械通气技术.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较以往显著提高,尤其是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或抑制的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管理中,气囊管理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预防胃内容物及口腔分泌物进入气道,并且可以避免通气中可能存在的漏气以及气体反流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能够保护气道黏膜不受到损伤和破坏[1].近年来,国内外对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气囊管理研究较多,进展较快.

  • 两种气流冲击法对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研究

    作者:樊华;宋瑰琦;陈霞;曹教育;周树生

    目的 探讨两种气流冲击法在清除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清除气囊上滞留物.B组采用简易呼吸囊联合人工手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量、操作前后生命体征差值变化、发生呛咳的次数及体外培训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结果 意向性分析显示,A、B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7.55%、5.66%;方案数据分析显示,A、B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3.92% 、3.85%,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泌物24 h内清除量分别为(8.31±0.82) ml、(7.97±1.1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操作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差值变化、呛咳次数及体外培训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气流冲击法均可以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率,但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对生命体征影响更小,患者更易耐受,医护人员更容易掌握与配合.

  • 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宗雅娟;吴小忠;周姣;谷丽宁;高伟伟;范丽云;胡焕南

    目的 观察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62例在重症医学科治疗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试验组32例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每日声门下滞留物总吸引量、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目标性监测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0 ± 5)d、入住 ICU 时间为(9.73 ± 5.12) d、VAP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则分别为(15 ± 7)d、(15.64 ± 4.56)d、2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VAP患者痰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6.77%.结论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能够更为有效地将聚积在气管插管气囊上方的声门下分泌物清除干净,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不同方法清除气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赵留朋

    目的::探讨持续吸引引流法与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 ICU 住院治疗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8例,随机等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采用持续吸引引流清除气囊上滞留物,B 组采取气流冲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患者的 VAP 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 VAP 的发生时间早于 B 组(P <0.05),B 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小于 A 组(P <0.05)。结论: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中,气流冲击法优于持续吸引引流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作者:郭闯;储蕴;赵丽艳

    目的 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348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4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气道管理方法,未对其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气道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 所有患者其他治疗与护理基本相同. 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及VAP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5.25±1.18) d、入住ICU时间为(5.62±3.20)d、VAP的发生率为10.34%(18/174),对照组则分别为(8.96±5.43) d、(10.43±4.96) d、34.48%(60/17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以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减少VAP的发生.

  •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军;李素玲;韩军

    目的 探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4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选择常规气道管理方法结合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照组选择常规气道管理方法,未予气囊上滞留物引流.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护理措施均基本相同.比较2组VAP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VAP的发生率为30%,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55%.实验组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VAP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中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能有效防止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在 RICU 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章凤

    目的:观察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预计 MV 超过48 h 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吸引气道内滞留物,观察组在常规吸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气流冲击法。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VAL-AI)发生率、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 VALAI 发生率降低, VALAI 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可以有效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缩短患者的 MV 时间,降低 VALAI的发生率。

  • 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聪;郝春艳

    观察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对于行机械通气(MV)患者吸痰的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将59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放式口鼻咽部吸痰,实验组在常规吸痰的基础上采用简易呼吸器气流冲击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痰鸣音、日吸痰次数,连续两次吸痰时间间隔、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住ICU时间.两组患者MV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患者痰鸣音改善情况及连续两次吸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可以有效清理患者气道分泌物,缩短患者的MV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

  • 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樊华;宋瑰琦;陈霞;曹教育;周树生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 气流冲击结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法在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上的效果研究

    作者:唐丽玲;袁莉萍;张鹏;吴郊峰;王箴

    目的 比较气流冲击结合间断声门吸引法、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灌洗法在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上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的病人4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气流冲击组和灌洗组.气流冲击组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结合每日2次气流冲击的方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灌洗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每日2次声门下灌洗的方法,两组每日记录气囊上吸引量、呛咳、气道黏膜受损出血情况,并在人工气道建立1、3、7 d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和声门下滞留物,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病人1周气囊上吸引量、呛咳、气道黏膜受损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灌洗组与气流组病人比较中3 d VAP发生率分别为15%、5%(P>0.05)、7 d VAP发生率分别为30%、15%(P>0.05),气囊上吸引量分别为(85.30±33.50)、(84.80±35.58) mL·d-1(P>0.05),呛咳发生次数分别为(6.36±1.33)、(4.60±1.83)次(P<0.01)、气道黏膜受损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5%、5%(P<0.05).结论 气管切开病人使用气流冲击结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法较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灌洗法,可以降低病人呛咳、气道黏膜受损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 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张秀丽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科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根据入住顺序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气道管理的基础上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VAP总发生率、VAP 1周内发生率、病死率、滞留物潜血(OB)试验阳性结果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时间(14.1±5.2)d、VAP总发生率33.3%、VAP 1周内发生率7.4%、OB试验阳性率16.7%、病死率7.4%,对照组分别为(8.9±3.8)d、37.0%、27.8%、3.7%、13.0%,两组VAP发生时间、VAP 1周内发生率、OB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33,x2=7.728、4.960,均P<0.05);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VAP总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以延缓VAP的发生时间,降低VAP 1周内发生率,为患者抢救治疗创造时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