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BL教学法引入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的设想

    作者:吕长海;欧沫;凌征宇

    儿童口腔医学是临床教学工作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儿童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同时考虑现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将其与PBL教学法进行了比较.设想在未来的儿童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引入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1earning PBL)教学法,希望能取得预期的成绩.

  • 碧蓝麻在儿童口腔科应用体会

    作者:刘宏芳

    碧蓝麻目前在口腔科应用广泛.碧蓝麻因其局部麻醉见效快、对组织渗透性强、麻醉效能高、常规应用无需皮试(对利多卡因无过敏者即可应用)等特点,故在口腔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在儿童口腔科中应用尤为广泛.

  • 54例口服咪达唑仑镇静下行口腔治疗患儿的护理

    作者:孙利军;王春丽;夏斌

    总结54例口服味达唑仑镇静下行口腔治疗患儿的护理,对治疗前的护理准备、治疗中的护理、治疗后的观察及出院指导进行详细介绍.52例患儿顺利完成了预定的治疗,2例因镇静效果不理想改行全身麻醉下治疗.认为儿童口服咪达唑仑镇静可减轻或消除其对口腔治疗的恐惧感,从而使口腔治疗顺利进行,而细致的护理配合是缩短治疗时间、保证患儿安全的必要措施.

  • 全身麻醉与单纯保护性固定下儿童牙齿治疗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作者:张子一;夏斌;周凤;阮云洲

    目的 通过研究和比较全身麻醉(全麻)与单纯保护性固定下儿童牙齿治疗所需的治疗成本及治疗效果,对两种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麻下牙齿治疗患者26例(全麻组)、接受保护性固定下治疗患者27例(保护性固定组)2~4岁儿童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治疗情况及总治疗成本信息.分别以患者及患牙的生存时间作为治疗的效果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成本以及成本-生存时间比.在以患者为单位比较时,以治疗牙数作为变量分组进行比较;在以患牙为单位比较时,将进行充填治疗与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分组比较.将全麻的治疗收费按照门诊收费标准进行再核算后统计并比较.结果 按照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现行收费标准,全麻组每例患者每颗牙的平均治疗成本及成本-生存时间比分别为[(1 133.87±87.37)元]和[3.51(1.30,5.72)元/d],保护性固定组分别为[(303.81土155.34)元]和[1.54(0.95,2.13)元/d],全麻组均显著高于保护性固定组(P<0.01).不同的治疗牙数以及不同的牙齿治疗方式并不影响结果,全麻组的治疗成本及成本-生存时间比均显著高于保护性固定组(P<0.05).按照门诊收费标准重新计算后,全麻组平均每人每颗牙的成本-生存时间比[1.63(0.72,2.55)元/d]与保护性固定组[1.54 (0.95,2.13)元/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结论 本组资料以患者及患牙分别进行分析时,保护性固定下儿童牙齿治疗较全麻下儿童牙齿治疗具有更低的成本及成本-生存时间比;当全麻治疗收费与门诊治疗收费持平时,保护性固定下治疗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将减少.

  • 全身麻醉与单纯强制束缚下儿童牙齿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凤;夏斌;张笋;马文利;肖雨萌;葛立宏

    目的 对比研究全身麻醉(全麻)与单纯强制束缚下儿童牙齿治疗术后患者口腔健康习惯、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长期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麻下牙齿治疗的2~4岁患者27例(全麻组)及束缚下治疗的患者34例(束缚组),随访2~3年,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口腔卫生状况及观察期内患者的治疗情况,由家长填写口腔健康习惯调查问卷和幼儿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分别以患者及患牙为单位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计划外再治疗的因素.结果 两组各失访2例,终纳入全麻组25例(474颗牙),束缚组32例(624颗牙),共1 098颗牙齿,复查时间平均955 d.全麻组和束缚组口腔卫生状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9,P<0.001),口腔健康习惯束缚组改善得更明显.全麻组发生计划外再治疗牙齿128颗(27.0%),束缚组232颗(37.2%).束缚组新发龋率26.6%(97/364)和再发龋率17.3% (45/260)均显著高于全麻组[分别为5.1%(9/176)和10.1% (30/298)](P<0.001,P=0.012);两组发生充填体缺陷、牙髓根尖周病及继发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牙髓根尖周病和继发龋的发生时间显著长于束缚组(P<0.01).全麻组治疗牙齿的平均生存时间1 018 d,束缚组944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失补牙数、牙位、进食频率、刷牙习惯及两种行为管理方式是牙齿治疗后长期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全麻下儿童牙齿治疗的长期效果明显好于束缚下治疗,但口腔健康习惯的改善不如后者明显;术后应持续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维护良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 3岁儿童患龋过程中龋易感因素的相关分析

    作者:郝文婧;徐赫;陈霄迟;周琼;张萍;秦满

    目的 观察3岁儿童从无龋到患龋过程中龋易感因素的变化,以期为低龄儿童龋齿风险评估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择144名34 ~38个月龄无龋儿童观察1年.在观察基线、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采集口腔龈上集合菌斑和相关问卷调查;根据各观察期末不同患龋状况,将研究对象分成无龋组(12个月保持无龋)、6个月患龋组(6个月时有龋或充填体)和12个月患龋组(6个月时无龋、12个月时有龋或充填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不同组间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和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s)数量的差异.结果 130名儿童完成了12个月的复查,失访率为9.7%(14/144).在12个月观察期末,无龋组为58人,6个月患龋组为44人,12个月患龋组为28人.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3组儿童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无龋组进甜食和睡前进甜食或甜饮料的频率均显著低于6个月患龋组和12个月患龋组(P <0.001).基线时6个月患龋组Sm和Ss的数量[Sm拷贝数:(6.33±2.21)×103,Ss拷贝数:(1.99±0.45)×103]均显著高于无龋组[Sm拷贝数:(5.81 ±2.43)×103,Ss拷贝数:(1.34±0.53)×103] (P <0.05);6个月复查时,12个月患龋组Sm和Ss的数量[Sm拷贝数:(6.81 ±2.32)×103,Ss拷贝数:(1.97±1.43)×103]均显著高于无龋组[Sm拷贝数:(6.09±2.31)×103,Ss拷贝数:(1.34±0.55)×103] (P <0.05).结论 3岁儿童在临床检出龋齿前6个月时Sm和Ss数量已显著升高;高频率摄取甜食及睡前进甜食或甜饮料是儿童未来患龋的重要易感因素.

  • 儿童全麻与单纯束缚下牙齿治疗的短期对比研究

    作者:肖雨萌;夏斌;马文利;张笋;王建红;葛立宏

    目的 观察对比儿童全麻与单纯束缚下牙齿治疗术后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短期治疗效果的异同,为临床医师选择两种行为管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4岁接受全麻下牙齿治疗的患者28例(全麻组)及单纯束缚下治疗的患者35例(束缚组),对两组病例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初诊时患龋及口腔卫生状况,由家长填写口腔健康习惯调查问卷和幼儿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在全麻或单纯束缚下完成预定的牙齿治疗(如充填术、根管治疗术、预成冠修复、牙齿拔除术等),所有病例半年复查时均记录口腔卫生和患龋状况,检查充填体是否脱落,并由家长再次填写以上问卷和量表.结果 初诊时全麻组患者年龄[(3.1±0.6)岁]显著大于束缚组[(2.8±0.4)岁](P=0.017),全麻组龋失补牙数(13.1±4.1)亦显著大于束缚组(7.9±3.4)(P<0.001).半年复查时全麻组术后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疼痛症状、口腔疾病对生活、心理和家庭的影响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束缚组疼痛症状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束缚组和全麻组患者复查时新发龋和(或)再发龋率(分别为37.1%、39.3%)、继发龋率(分别为4.1%、2.3%)和充填体脱落率(分别为1.5%、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行为管理方式各有优势,短期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儿童接受全麻下牙齿治疗有利于提高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术后医师应帮助家长及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糖尿病儿童唾液中龋病和牙周病相关因子的研究

    作者:王梦醒;王欣;张志;秦满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儿童唾液中龋病和牙周病相关因子,探讨患糖尿病对儿童患龋病与牙周病危险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7至15岁糖尿病儿童(糖尿病组)和60名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检查记录两组的龋齿和牙周情况,重点检测唾液中与龋病和牙周疾病的相关因子.结果 糖尿病组儿童恒牙和乳牙的龋失补牙数[M(Q1,Q3)]分别为0(0,4)、0(0,1),与健康对照组恒牙和乳牙的龋失补牙数[分别为1(0,3)、0(0,4)]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1.25±0.33)和牙龈出血指数(0.74±0.4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分别为0.93 ±0.31、0.34±0.22)(P <0.001);唾液pH值(7.68±0.3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30±0.32)(P<0.05);两组儿童唾液对酸的缓冲能力、唾液葡萄糖浓度、免疫球蛋白sIgA和s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68.45 ±8.99) 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9.65±7.41) mg/L] (P <0.05);总蛋白水平[(3.26±0.79) 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84±0.46) g/L](P<0.05);两组唾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导致儿童唾液中多种与牙龈炎相关的致病因子发生变化,提示糖尿病可能增加了儿童患牙周疾病的风险.

  • 改良儿童牙科焦虑面部表情量表中文版的研制与评价

    作者:张红梅;夏斌;王建红;谢盼;黄芊;葛立宏

    目的 进行改良儿童牙科焦虑面部表情量表(a fac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child dental anxiety scale,MCDASf)中文版的研制,评价MCDASf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我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心理测量学中量表的跨文化适应程序对MCDASf量表英文版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建立MCDASf中文版.选取250名幼儿园及小学的大于4岁且小于12岁儿童间隔3周前后两次填写的MCDASf量表,检测MCDASf中文版的信度.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临床抽取大于4岁且小于12岁就诊儿童248名,治疗前填写MCDASf中文版和改良中文版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同时根据国内学者修订的Venham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这些儿童口腔诊疗行为进行分级,以验证中文MCDASf量表的效度,及儿童焦虑水平与就诊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信度检测同时完成两次测评的为245人,量表填表完整率98.0% (245/250);效度检测共有246名有效完成了MCDASf中文版量表的填写,量表填表完整率为99.2% (246/248).该量表内部一致性克龙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 coefficient)为0.814,重测信度为0.907.MCDASf中文版量表得分与改良中文版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的得分、与儿童Venham临床行为分级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0.675(P<0.01).结论 MCDASf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儿童口腔临床测量儿童焦虑程度的一种较好的简单自评工具.

  •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艳军;卜涛;燕清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6至12月于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患者,采用《口腔行为学》中的评判标准判定牙科恐惧症,美国麻醉协会分级为I~Ⅱ级的患者共50例,年龄2~10岁,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2~5岁)及学龄组(6~10岁),每组25例.在七氟烷吸入麻醉状态下进行龋齿充填、根管治疗、滞留乳牙拔除等口腔治疗,全程记录七氟烷吸入诱导、苏醒时的意识反应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并全程观察七氟烷吸入前后和治疗时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术后有无咳嗽、恶心、苏醒期躁动等情况.结果 在七氟烷吸入麻醉状态下的口腔治疗全程,两组患者的口腔治疗完成情况均为良好,且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吸人诱导、苏醒时意识反应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变化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躁动发生率[36% (9/25)]显著高于学龄组[16% (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本组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临床疗效稳定,安全可靠.

  • 局部麻醉药物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欣欣;汪璐璐;王子瑞;赵辛;王小竞

    无痛及舒适化诊疗等技术的提出,使局部麻醉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儿童生长发育与成人存在较大的生理差异,在疼痛控制和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与成人不同.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关于各类局部麻醉药物在儿童口腔局部麻醉应用中的系统毒性、大推荐剂量以及舒适化麻醉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口腔医生临床应用局部麻醉药物提供帮助.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儿童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句新科;汪璐璐;张彩娣;邢向辉;王小竞

    目的 探索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系本科八年制学生30人和五年制学生60人,对其进行OSCE考试和传统理论考试,并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8.0软件对学生成绩进行t检验,对问卷结果 以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五年制学生OSCE成绩为(61.68±5.22)分,八年制OSCE成绩为(58.13±6.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4,P=0.579);五年制学生理论成绩为(87.90±4.52)分,高于八年制理论成绩[(82.56±4.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2,P=0.013).OSCE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有较好一致性.71.11%的学生对OSCE评价较高.结论 OSCE能够客观、真实、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儿童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儿童口腔科门诊治疗需求特征分析及对策

    作者:夏斌;秦满;韩烨;张笋

    目的:回顾性分析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者的主诉和治疗需求,发现其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在2010年5月到2011年1月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 14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主诉、主要疾病诊断等信息.结果:患者的年龄为0.8 ~18.0岁,中位数为5.0岁,平均(6.23±3.46)岁,其中男1 649例(52.4%,1 649/3 148),女1 499例(47.6%,1 499/3148).按主要疾病诊断分类为:龋病1 105例(35.1%,1 105/3 148),牙髓根尖周病1 013例(32.2%,1 013/3 148),牙齿发育异常363例(11.5%,363/3 148),口腔健康检查281例(8.9%,281/3 148),牙外伤212例(6.7%,212/3 148),间隙管理及错(牙合)矫正62例(2.0%,62/3 148),牙周及黏膜病41例(1.3%,41/3 148),牙齿非龋疾病2例(0.1%,2/3 148),其他69例(2.2%,69/3 148),其中112例(3.6%,112/3 148)以牙痛为主诉就诊需要进行应急治疗.在1 602例6岁以下儿童中有884例(55.2%,884/3148)被诊断为重度低龄儿童龋.在所有患者中只有281例(8.9%,281/3 184)要求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且临床检查没有阳性所见.结论:龋病及因龋病所致疾病是目前儿童口腔门诊的主要治疗需求,加大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迫在眉睫.

  • 693例儿童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特征分析

    作者:夏斌;秦满;马文利;刘鹤;王建红;刘克英;刘瑞昌;杨旭东;葛立宏

    目的:回顾693例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患者的情况及相应临床治疗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693位18岁以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人数逐年递增,4岁以下患者是接受该治疗的主体,治疗不合作及残障等因素是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平均每位患者治疗(12±4)颗牙齿,平均每颗牙齿治疗时间为0.2h,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后3个月以上的复查率为60.31%,接受治疗时年龄大、治疗牙齿数目少以及外地患者的复查率低.结论:患者不合作和残障是选择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主要原因,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安全、高效地完成儿童口腔治疗.

  •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

    作者:刘宏胜;白小文;杨媛;葛立宏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 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 应用韦氏智力量表评估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对儿童的影响

    作者:夏斌;王建红;肖雨萌;刘克英;杨旭东;葛立宏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全麻)下牙齿治疗前后短期内儿童智力的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4.0~6.5岁接受全麻下牙齿治疗的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患者32例,使用七氟醚、笑气、丙泊酚对患者进行全麻,按诊疗操作常规在全麻下完成牙齿治疗。在全麻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2周左右分别使用中国-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城市版)对其进行智力测评。结果:终完成术前和术后智力测验的患者28人,麻醉时间为(163.4±32.6)min,治疗牙数为(12.1±2.3)颗,其全麻治疗术后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为128.46±10.85,显著高于术前总智商124.64±11.46(P=0.017),总智商增加主要来源于操作智商的增加,操作智商术前为125.14±11.73,术后为129.68±10.33(P=0.007);而语言智商变化不明显,术前119.68±11.74,术后为120.21±15.61(P=0.854)。结论:使用七氟醚、笑气、丙泊酚对4.0~6.5岁儿童所进行的2~4 h的全麻下牙齿治疗在短期内儿童的韦氏智力量表评分没有下降,而术后儿童智商的增加可以用记忆效应解释。

  • PBL法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作者:吉雅丽;王志刚

    目的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儿童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取郑州大学2004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PBL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且PBL教学组的考核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PBL教学法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等得到很大的进步,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

  • 儿童口腔科继续教育医生临床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琼;张凌琳;郑巧;邹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儿童口腔健康认识的深入,对儿童口腔医生的需求也迅速提高.到知名专科院校进修学习是基层儿童口腔医生或全科医生的重要继续教育方式.如何优化儿童口腔科继续教育医生的培养模式是目前面临的挑战.通过制定严谨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临床实际操作培训,规范临床诊治技术及操作,可为基层和地方的综合医院或口腔专科医院培养更多合格的儿童口腔医师,使进修医生能够迅速独立开展儿童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促进当地的儿童口腔健康管理.

  • 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静文;宋光泰

    儿童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生从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到独立进行临床诊疗操作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今后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儿童口腔医生十分关键,也将很大程度决定其临床水准和执业习惯.文章将基于案例教学法联合Seminar如何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期教育做一探讨,旨在培养出高质量的儿童口腔科医生,以适应社会需求.

  • 浅谈微课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谢灵芝;曾素娟;谢远雯;徐冬雪

    微课教学方法已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将微课教学方法融入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中仍需探索。文章介绍了微课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探讨了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具体方法和意义。微课教学方法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微课教学将成为儿童口腔医学教学的一种新思路。

6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