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克罗恩病大鼠模型制备佳TNBS与乙醇浓度的筛选实验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王园园;张国山;刘密

    目的 应用不同浓度TNBS与乙醇的混合液灌肠制备克罗恩病大鼠模型,对比结果进行评价研究,寻求制备克罗恩病大鼠佳的TNBS与乙醇浓度,为克罗恩病的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SPF级大鼠60只,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5组;分别予以体积比为1∶1的双蒸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液、2∶1的TNBS和50%乙醇混合液、1∶1的TNBS和50%乙醇混合液、2∶1的TNBS和无水乙醇混合液、1∶1的TNBS和无水乙醇混合液按0.6 mL/只(100~150 mg/kg)灌肠,比较造模后大鼠不同的一般行为学、粪便及含水量的测定、体重、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精神状态差、粪便含水量高、结肠肉眼、镜下观均有不同损伤等现象,提示制备出不同病变程度的克罗恩病动物模型.结论 制备克罗恩病大鼠模型所需的佳TNBS与乙醇浓度比例为TNBS:无水乙醇=2∶1.

  • 重组KGF-2突变体对TNBS诱导的复发性大鼠炎性肠病模型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金凤;王园园;付文亮;蔡欣;邹民吉;邢微微;陈惠华;徐东刚

    目的 制备复发性大鼠炎性肠病模型,评价重组KGF-2突变体(STEA)给药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复发性大鼠炎性肠病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2%的TNBS(100mg/kg)对雄性Wistar大鼠进行灌肠,3周后,再次利用TNBS(10毫克/只)处理这些大鼠.于再次灌肠当天,治疗组的大鼠腹腔注射3mg/kg STEA,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注射等量的PB缓冲液,每天1次,连续7天.对各组大鼠的生存状态、血清中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利用TNBS二次致敏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复发性大鼠炎性肠病模型.STEA给药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提高大鼠的存活率,促进受损结肠黏膜的修复.结论 STEA对TNBS诱导的复发性大鼠的结肠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 TNBS诱发大鼠结肠炎P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TNF-α、IL-8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红;夏冰;刘君炎;曾宪昌;郭广松;张克俭;龚玲玲

    目的:研究P-选择素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循环血中血小板膜表面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组织TNF-α和血清IL-8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血栓并发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分别在制模后24小时、1周和2周取心脏血,放射免疫法测定P-选择素的含量,ELISA夹心法检测IL-8的含量,免疫组化法分析P-选择素及TNFα在病变部位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选择素在结肠组织炎症的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大于50%.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在灌肠后24小时未见升高,第1、2周明显升高(P<0.01).血清IL-8含量及TNFα表达曲线变化情况相似,在24小时升高为明显,随着病程延长而下降.P-选择素与IL-8在同期炎症中呈正相关,而与TNF-α无线性相关.结论:P-选择素在结肠炎症早期介导局部的炎症反应,晚期仍然是维持炎症、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P-选择素含量升高和表达增强与IL-8呈正相关,与TNF-α无线性相关.

  • 不同方法测定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的修饰度

    作者:孙彦华;程婷;戎隆富;许培;宋礼华

    目的:建立测定PEG化天花粉蛋白修饰度的方法.方法:利用电泳法初步确定PEG-TCS的分子量、用质谱法进行验证;通过TNBS法和荧光胺法测定其修饰度.结果:从质谱法和电泳法可知PEG-TCS的理论修饰度为9.0909%,TNBS法测得的修饰度为9.8613%%,荧光胺法所测得值为8.5955%.TNBS法测定结果尽管偏大,但是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荧光胺法需要荧光分光光度计,且丙酮易挥发.结论:TNBS法可作为测定PEG-TCS修饰度的方法.

  • 炎症性肠病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CD98蛋白的表达

    作者:仝亚林;杨万荷;李家群;李治国;李林静;冯百岁

    目的:探讨CD98与炎症性肠病( IBD)的关系。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自由饮食。生理盐水组:灌肠前禁食24 h,自由饮水,于实验第1、8及15天分别用100μL的生理盐水灌肠,灌肠后自由饮食。乙醇组:用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100μL灌肠,方法和步骤同生理盐水组。 TNBS+乙醇组:第1、8及15天分别用2.0、2.5和3.0 mg TNBS加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100μL灌肠,建立TNBS诱发的小鼠实验性IBD模型。实验第21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98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中CD98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小鼠外周血和结肠黏膜上皮组织中CD98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460,χ2=4.567,P<0.05),TNBS+乙醇组高于其他3组。结论:CD98可能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

  • 沙利度胺对大鼠TNBS结肠炎肠壁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颖;戴夫;甘慧中,;彭琼;丁浩;袁媛;刘尚全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大鼠2,4,6-三硝基苯甲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s,TNBS)结肠炎肠壁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TNBS灌肠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后,治疗组每日给予沙利度胺灌胃.28 d后处死所有大鼠取病变结肠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和评估结肠损伤及纤维化程度.Elisa及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Ⅰ型及Ⅲ胶原,MMP-2,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改变,TIMP-1,TGF-β1,Ⅰ型及Ⅲ胶原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治疗组大鼠结肠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TIMP-1,TGF-β1,Ⅰ型及Ⅲ胶原水平较模型组下降(均P<0.05);MMP-2及MMP-9蛋白水平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减轻大鼠TNBS结肠炎的肠壁纤维化程度,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生成,并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成降解平衡而达到抑制纤维化的作用.

  • 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TNBS诱发实验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智峰;尤鹏;刘玉兰;刘安楠

    目的探讨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发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外周血、脾脏、结肠的改变及其作用.方法建立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 设对照组、建模后第一周和第三周三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脾脏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NBS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n=15).结肠部位CD8+CD28-细胞在建模后第一周时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12.7±5.4)% vs(3.87±3.7)%,P<0.01].在外周血、脾和结肠中CD8+CD28-T细胞比例在建模第三周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外周血:(14.4±5.5)% vs(6.5±4.6)% ,脾脏:(18.7±4.9)% vs(7.2±5.7)%,结肠:(16.3±4.9)% vs(3.87±3.7)%,P<0.01],其中以结肠部位增加高,同其它两部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8±0.6 vs 1.1±0.4,2.8±0.6 vs 1.5±0.4,P<0.05).在第一周,CD4+CD25+T细胞在结肠部位较对照组增加[(13.6±6.1)vs(5.7±4.2),P<0.05],于第三周回落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CD4+CD25+和CD8+CD28-T细胞在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但增加的部位和时间点有所不同,提示这两种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不同阶段中起着一定作用,且主要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

  • IL-33在小鼠炎症性肠病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卢小艳;袁保红;黄萍;邓鑫梦;尹辉

    目的 探讨白介素(IL)-33在小鼠炎症性肠病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TNB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设立乙醇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IL-33治疗组.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组织M2型巨噬细胞数量变化;RT-PCR检测结肠组织iNOS、YM1和Arg1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L-33处理后能明显缓解结肠炎症损伤程度.IL-33上调M2型巨噬细胞数量及M2型相关基因YM1、Arg1表达.结论 IL-33能缓解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可能与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

  • 康肠灵对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作者:刘晓玲;崔奇珍;曾庆波;倪依东

    目的: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大鼠UC模型,观察康肠灵方的治疗作用.方法:TNBS+乙醇造成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康肠灵低、中、高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给药治疗10天,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模型组大鼠拉稀便,后渐为软便,活动、饮食明显减少.结肠肉眼可见大面积溃疡形成,溃疡周围可见水肿、充血.个别模型肠壁变厚,肠腔变大或狭窄,与周围组织有粘连.镜下结肠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炎症深至肌层,杯状细胞轻度减少.粘膜组织可见肉芽肿,个别模型可见隐窝脓肿.外周血CD4、CD8显著下降,结肠组织TNF-α显著升高.康肠灵治疗组大鼠稀便渐停,饮食、活动明显增多.结肠溃疡面积显著缩小,水肿消失,肠腔未见粘连.镜下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炎症多局限于粘膜层,未见肉芽组织.外周血CD4、CD8显著升高,CD4/CD8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组织TNF-α显著下降.结论:康肠灵对TNBS+乙醇建立的大鼠UC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免疫,抑制炎症有关.

  • 吴茱萸氯仿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刘保林;戴媛媛;唐宁;张方丽;王婵

    目的:观察吴茱萸氯仿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TNBS/乙醇两次灌肠制作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经口给予吴茱萸氯仿提取物(50,100,300mg/kg×14d),考察吴茱萸的药效作用,同时考察吴茱萸对炎症反应中PGE含量的影响.结果:TNBS诱发结肠炎后,小鼠腹泻、便血、结肠出现了粘连、充血,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变化.吴茱萸能改善结肠炎小鼠大体形态学损伤,降低MPO含量,抑制脾肿大,对小鼠一般状况如腹泻、便血、体重变化都有所改善.吴茱萸降低小鼠角叉菜胶致炎足PGE含量.结论:吴茱萸氯仿提取物能抑制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的炎性浸润、渗出和增生,减轻结肠局部的病理损害.

  • 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作者:张文远;卢磊

    目的 探讨白头翁醇提取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谤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炙效果和对细胞免疫的调节.方法 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成白头翁组(n=10),模型组(n=10),对照组(n=-8),白头翁组(n=10)和模型组建立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白头翁组和模型组大鼠,用舍30mg TNBS的TNBS 50%乙醇溶液0.85ml灌肠,对照组蛤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遣模后白头翁组大鼠用白头翁醇提物灌肠,每天1次,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适模后第8天断颈处死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测定嫱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学法检测结肠及脾脏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白头翁组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较模型组低(P<0.01).结肠组织TNF-α、IL-6水平白头翁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白头翁组结肠组织CD4+T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P

  • 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

    作者:刘伟;陈玉芬;蒋水英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UC组)和益生菌组(PC组);PC组大鼠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悬液(2.2×109CFU/只)灌胃治疗,1次/d,共4w,观察肠黏膜炎症并评分及检测粪便中细菌情况。结果:PC组大鼠结肠炎症评分较UC组明显改善(P<0.05),但未恢复NC组水平(P<0.01);PC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较UC组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和真菌则减少(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可调整肠道菌群紊乱,减轻大鼠结肠的炎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