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瘀证的治疗现状

    作者:姜楠;孟湧生

    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期的有效救治能大限度地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中医大多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辨证论治,中药注射剂及中医复方治疗该病均取得很好疗效.本文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瘀证的现状作简单介绍.

  • 探讨阴阳类证辨证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作者:孙沐炎;李康增

    阴阳为中医辨证的总纲,阴类证、阳类证辨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其用于出血性中风临床辨证,着重于整体上做出基本的概括,驭繁就简,简化了纷繁复杂的临床证型,阴阳辨证分类方法使出血性中风的辨证更加简约化、快捷化以及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救治疗效.

  • 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诊断

    作者:李婷婷;盛蕾;过伟峰;李国春;李建香;张兰坤;杨小燕

    针对“如何实现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的统一”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构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结合的中医辨证模式——先辨别并规范有限、清晰的病机证素,再组合为复杂多样的证名.根据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种病机证素兼夹组合的频次、概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尤其是各种已有的证候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际,确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类及其命名原则.通过对1028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病机证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多种病机证素的兼夹组合可形成48种证,其中二证组合15种,三证组合15种,四证组合13种,五证组合4种,六证组合1种.

  • 活血化瘀药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郜妞妞;孟毅;李茹;赵晨怡

    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后期遗留的不同程度残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在急性期进行更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临床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脑部微循环,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帮助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因此急性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可以进一步的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本文综合近些年的相关研究,从中医对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现代医学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理变化的解释、目前活血化瘀药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时间窗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药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使用.

  • 瘀热病机在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婷婷;盛蕾;过伟峰;李国春;李建香;张兰坤;杨小燕;徐丹

    目的:临床调查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病机证素的分布、演变情况,揭示“瘀热”病机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按照“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证素诊断量表”,采用多时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028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5个时间点(入院时,病程第3、7、14、21天)8个病机证素(瘀热、风阳、火热、痰热、痰湿、瘀血、气虚、阴虚)的分布、演变情况。结果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时间点瘀热比例均高于其他病机证素,风阳、火热居前位。将各病机证素例数按时间点进行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瘀热为病理本质,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风、火、痰源于瘀热搏结。

  • 南京地区痰证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智强;过伟峰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痰证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210例脑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分别于2次调查:病程第0、21天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发病时出血部位,出血量,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基底节区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占54.28%;痰证组与非痰证患者在出血部位上没有明显差异。痰症患者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治疗后,脑出血量均高于非痰证患者。出血性中风痰证患者LDL值高于非痰证患者,其余实验室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出血性中风痰证、非痰证患者PT、TT、APTT、FIB无明显差异。结论:痰证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痰证患者比非痰证患者病情为重,在实验室指标也存在差别。

  • 安宫牛黄丸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研究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目的:系统评价安宫牛黄丸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7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安宫牛黄丸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的RR(99%CI)Meta-分析结果为1.53(1.20,1.96),NNT(99%CI)为4.17(2.78,9.09).结论:现有证据支持说明安宫牛黄丸有益于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 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研究

    作者:鹿暖;马丽虹;李可建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的RR(99%C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的WMD(99%CI)统计结果依次为1.15(0.88,1.51)、-6.73(-13.71,0.25)、-1.42(-7.51,4.67).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补阳还五汤有益于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颅内血肿吸收情况.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45例

    作者:杨红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合黄连温胆汤治疗,3周后评定两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为75.5%,B组有效率为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少于A组(P<0.05);两组均未引起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显著.

  • 联合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62例

    作者:畅晓燕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124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两组常规使用辨证论治及西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联合应用活血化瘀药疗效显著.

  • 痰证病机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智强;崔春丽;过伟峰

    目的 探讨痰证病机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方法 将926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分别于第0、3、5、7、11、21日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病情况、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格拉斯哥评分(GCS)、修正的RANKIN评分.结果 痰证病机在发病时占重要地位,为出血性中风发病重要组成证候.病程第0、11、21日,痰证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GCS评分、修正RANKIN标准评分分值均明显高于非痰证组(均P<0.01).两组发病时与病程第21日中风病类诊断评分、GCS评分、修正RANKIN标准评分差值比较则差别不大(P>0.05).结论 痰证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痰证患者比非痰证患者病情为重,预后较差.

  • 银杏叶制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

    作者:张珊珊;魏德健

    目的 系统评价银杏叶制剂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银杏叶制剂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5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试验措施均为银杏叶注射液,其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总有效率比较的RR(99%C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肿体积变化比较的WMD(99%CI)统计结果依次为1.40(0.96,2.03)、-7.47(-9.98,-4.96)、-9.72(-13.73,-5.70).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银杏叶注射液有益于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脑血肿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马丽虹;鲁明源;李可建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搜集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RR (99%CI)为1.26(1.10,1.4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脑出血量变化比较的WMD(99%CI)分别为-7.07(-9.57,-4.58)、-4.05(-6.75,-1.35),需治疗的患者数(99%CI)为5.56(3.70,12.5).结论 丹参注射液有益于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对促进血肿吸收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较好.

  • 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45例疗效观察

    作者:辛国栋;张萍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以及观察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西医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自拟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对照组45例,只用西医内科一般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分别是93.3%、48.9%,对照组分别为77.8%、2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血肿的吸收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和脑血肿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

  • 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脏腑型疗效评价

    作者:张兰坤;徐丹;杨小燕;过伟峰

    目的:评价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脏腑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脏腑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治疗.于治疗后21 d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高于对照组的72.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结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脏腑型,在缓解病情、减轻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改善预后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分析

    作者:郭永波

    目的:试析采用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中医药治疗的出血性中风期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另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肿吸收程度、脑组织损伤面积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可进一步推广.

  • 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利;龚仕良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出血性中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104年到2016年3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疗程均为2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症状体征进行数据记录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于出血性中风评分来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