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溃疡型坏疽性脓皮病1例

    作者:王文军;张燕生

    患者,男,25岁.于2009年1月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在当地卫生院诊为"感冒",给予药物肌肉注射治疗后热退.两天后会阴部出现灼热疼痛,但无发热,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周脓肿",治疗3天未见好转,脓肿破溃,流黄红色脓血水,并出现发热,高体温40.4℃,且会阴部皮肤溃烂面积逐渐扩大、坏死,继而出现左髂棘部疼痛,先后在保定及北京等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菌血症,贫血""肛周感染.贫血原因待查""皮肤炭疽""坏死性筋膜炎"等,给予抗感染、输血、清创及支持疗法,但患者病情仍未有效控制.于2009年2月23日入我院治疗.

  • 中医辨证治疗坏疽性脓皮病典型病例报告及理论探讨

    作者:董雨;王雨;王广宇;朱艳萍;游伟;徐旭英;丁毅;李勇;王伏声

    本文为坏疽性脓皮病典型病例报告。在中医传统的六经、八纲、气血、脏腑等辨证方法指导下,以中药方剂内服为主治疗该病,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抗感染、手术清创术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手段,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成功病例的回顾,总结治疗经验、探讨理论认识,进一步为中医辨证治疗相关疑难病证提供思路。

  • 培本固元法治愈坏疽性脓皮病

    作者:孟建霞;徐旭英;王萍;李萍

    徐旭英教授在辨治坏疽性脓皮病(PG)方面有独到的理论阐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PG基本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为标,治以温补脾肾为主,清热利湿为辅.文章为PG的典型病例报道,基于培本固元法,徐教授应用内服中药配合外用朱红膏纱条、回阳生肌膏纱条治愈PG.旨在通过对成功病例的回顾,总结治疗经验,为中医辨治相关疾病提供思路.

  • 坏疽性脓皮病中西医治疗概述

    作者:袁玉婷;陈瑜;李莹;李福伦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嗜中性皮病,皮肤以复发性疼痛性坏死溃疡为特点,常伴有潜在的系统疾病.目前对该病的具体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类为“筋疽”“发”的范畴.文章归纳分析了该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并对中医药治疗成果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溃疡伤口的整体干预

    作者:蒋琪霞;胡素琴;彭青;周昕

    目的 探讨1例坏疽性脓皮病溃疡伤口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本例坏疽性脓皮病溃疡伤口的难点和特点,分别给予银离子敷料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伤口、28%高渗盐敷料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28%高渗盐敷料联合超短波治疗和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结合药物治疗.观察指标:于每次处理伤口前评估测量伤口面积、疼痛和愈合计分.结果 不同方法处理伤口后疼痛计分持续下降,但伤口出现变形和扩展,愈合计分随之增加.动态调整方法后,2处溃疡伤口均治愈,愈合时间分别为105d和172d,随访2个月无复发.结论 整体干预结合局部动态调整是有效处理坏疽性脓皮病溃疡伤口的方法.

  • 坏疽性脓皮病并发贫血一例的创面护理

    作者:张晶晶;崔彩娟;高美中;周云杰;梁斌;张洁兰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属于血管性疾病.坏疽性脓皮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异常有关 [1].本病是一种潜行性溃疡、剧烈疼痛的罕见皮肤病,部分患者后期可能会发生菌血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症(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opathy,DIC),进而死亡,生存率较低 [2].我科于 2016 年 7 月收治 1 例坏疽性脓皮病并发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经过 35 d 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HIV感染1例

    作者:王新宇;王平;徐瑾;许爱娥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为一罕见的毁损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疼痛性结节破溃继发进行性扩大性溃疡为特点,可原发,也可伴发其他系统性疾病.PG合并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较罕见,现报道1例.1 临床资料1.1 病史 某男,31岁,自由职业者.因右下肢皮肤反复溃疡伴疼痛并继发疤痕30余年入院.患者出生后8月时,发现右下肢近腘窝处皮肤有一火柴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搔抓后破溃、渗液,经外用药物治疗后溃疡渐干涸、结痂,愈后留有瘢痕.随后近30年,类似皮损于右下肢后侧反复发作,以红斑、溃疡、疤痕为经过,溃疡形成过程中伴明显的持续性钝痛.1995年3月和1999年4月,于广州一三甲医院经真菌和细菌检查排除感染性因素后,分别行溃疡切除后皮瓣移植治疗,溃疡及皮瓣取皮处(右大腿)约2-3周瘢痕愈合,但手术边缘仍有新的溃疡发生,且1个月后手术部位溃疡复发,并逐渐向外扩大.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泛发型坏疽性脓皮病1例

    作者:张楚翘;王萍;周冬梅;王莒生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1],形态多种多样,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胸壁、颈、面、四肢,常见的是下肢,以胫前易受累.本例患者为全身泛发型的坏疽性脓皮病,临床较为罕见,通过中医药内服及外用联合西药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部坏疽性脓皮病1例

    作者:周京;程杨;刘晓峥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1],发于头皮者更为罕见.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1例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感染的头部坏疽性脓皮病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特色换药临床痊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疽性脓皮病2例

    作者:杨静;陈梅花;邢建军;曹俊;周小勇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59岁.因躯干四肢皮肤溃烂8年,加重2年,于2012年8月22日入院.患者述8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起红色丘疹,破溃,溃烂面积逐渐扩大至鸡蛋大小,检查血糖及结核杆菌均阴性,换药1个半月后愈合.之后无明显诱因患者躯干四肢陆续起红疹,初起黄豆大小,无明显痛痒,之后红疹逐渐扩大,中央渐发黑溃烂,并向四周蔓延,需经数月换药方可愈合.2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外侧起疹,皮疹逐渐扩大溃烂,融合成片,中央愈合,周边扩展.既往无特殊病史.系统体格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大腿外侧可见1处约30 cm×40 cm大小不规则暗红斑,中央为暗褐色色沉斑,周边可见约15 cm×3 cm大小不规则条带状潜行性溃疡,溃疡表面可见黄色分泌物,边缘炎性红晕.

  •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作者:马一兵;苏婕;陶阳;娄卫海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主因右下肢起红斑、水疱伴疼痛20余日入院.患者20余日前患者右大腿内侧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疼痛;以后皮损逐渐增多,并出现水疱、脓疱,疼痛加剧,在外院诊为带状疱疹合并感染,口服伐昔洛韦片、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外用雷夫努尔溶液,达维邦软膏等药治疗,无效;皮疹进一步加重,伴有溃疡,疼痛剧烈.

  • 坏疽性脓皮病治疗进展

    作者:吕君;艾茜;陈尚周;雷淑英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疼痛的慢性、潜行性和复发性的皮肤溃疡.目前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①局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他克莫司等;②系统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TNF-α拮抗剂等;③其他手段治疗:如高压氧、血浆置换等.虽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根据患者病情和当地医疗机构的条件选择可行的治疗手段,并恰当地进行综合应用在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上,将会取得可能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疽性脓皮病1例

    作者:胡素叶;李领娥;李晓娥;白艳秋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嗜中性皮病,皮肤有复发性疼痛性坏死性溃疡,常伴有潜在的系统疾病.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坏疽性脓皮病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肾脏肿瘤转移1例

    作者:甘宇;李铁男;孙晓杰;陈盛业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反应性炎症性皮肤溃疡,为副肿瘤性皮肤损害,伴发肿瘤多为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实体性肿瘤少见,我院2017年11月诊治1例疑诊为糖尿病手感染的坏疽性脓皮病合并肾脏肿瘤远处转移的病例,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因“口渴多饮8年,消瘦4个月,右手背部溃烂15d”于2017年11月21日人住内分泌科.患者于8年前明确诊断为Ⅱ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人院前4个月体质量下降约20 kg,消瘦明显伴有周身疼痛,于外院查骨ECT示全身骨骼多发骨代谢增高,骨髓穿刺示增生明显活跃骨髓像.

  • 坏疽性脓皮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春婷;宋清华;陈海龙;关欣;陈诗翔;徐敏丽;陈学荣

    目的 探讨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1年12月北医三院1 5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中男11例(73.3%),女4例(26.7%).8例(53.3%)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治疗前皮损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TBSA)的2.8%(0.5%~7.0%),治疗后皮损面积占TBSA的1.2%(0.6%~2.0%);7例(46.7%)不合并系统性疾病,治疗前皮损面积占TBSA的1.6%(1.0%~3.5%),治疗后皮损面积占TBSA的0.4%(0.1%~0.9%),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皮损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且溃疡面积大于全身面积5%,其中1例稳定期采用外科干预有效.结论 坏疽性脓皮病男性更常见,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MDS,且合并MDS者溃疡面积大.坏疽性脓皮病急性期禁止外科干预,稳定期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外科干预局部溃疡面可明显改善预后.

  • 坏疽性脓皮病1例

    作者:朱文巍;周勇;巴伟;刘冰;张昕;李承新

    报告坏疽性脓皮病1例,患者男,55岁,背部红斑、结节伴疼痛10 d就诊我院.皮肤科查体:背部两处浸润性红色斑块,大小分别约16cm×14cm、13cm×10 cm,可见脓疱及黄色痂皮,渗出明显.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多次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

  • 创伤骨科对1例坏疽性脓皮病的误诊误治

    作者:曹冬

    坏疽性脓皮病临床表现为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皮肤溃疡,临床还出现疖样结节、脓疱或出血性大疱.触痛性的结节红斑,初为红色,以后中央变蓝色,终形成溃疡.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炎类皮肤病,以急性起病,迅速发展为特点.坏疽性脓皮病常伴全身中毒症状和器官受累,病死率较高.早期常因误诊而得不到有效治疗,从而加重病情的进展,甚至影响预后.现报道创伤骨科对坏疽性脓皮病误治1例,未明确诊断先采用手术室间隔缺损(VSD)负压吸引治疗,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明确诊断后应用激素联合丙球冲击疗法治疗,病情好转.现分享成功的诊治经验,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 1例坏疽性脓皮病溃疡创面应用新型敷料处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婵好;许丽娴;李淑仪;麦丽梅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在坏疽性脓皮病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型敷料用于1例会阴部及臀部坏疽性脓皮病溃疡的创面处理。结果经过10 d的治疗,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结论新型敷料对坏疽性脓皮病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 1例坏疽性脓皮病创面治疗的护理报道

    作者:高亚兰;周金玲;雷霞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1]。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临床上分为4型:溃疡型、脓疱型、大疱型及增生型,其中以溃疡型常见,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外伤为主要诱因。因此,得当的护理措施在促进本病的恢复中起关键作用。现将我科于2012年12月收治的一例坏疽型脓皮病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 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坏疽性脓皮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苑沛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一系列内脏损害,如狼疮肾、关节炎等,并伴有发热、皮肤呈盘状红斑等表现多见[1],但合并坏疽性脓皮病极为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坏疽性脓皮病的患者,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创面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