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周炜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刘静

    人体与自然相应,始终处于左侧阴气和右侧阳气相对偏衰的状态,处于左升右降的气机循环中,针灸施治应重视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以左取阴经右取阳经为主.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周炜主任基于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针刺方法.临床中其擅于将此法与王居易经络调整理论结合应用,并附验案3则体现其临床效果.

  • 经络诊察选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例

    作者:何青荣;齐惠景

    由临床验案总结引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心得,即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方法,灵活选用艾灸、放血疗法.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法拓宽了传统的针灸诊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异常经络辨证选穴,并使针刺腧穴产生缓慢针感.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达到取穴少,疗程短,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重视.

  • 针灸干预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炜;李向东;吕晖;权赫武;陈旭;谭双;李志亮;于秀琴;张程

    目的:探讨不同的针灸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评价者盲的研究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治疗模式与普通针法组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经络异常分布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除了太阳经脉外,其余五经脉均有高比例的异常,以太阴、厥阴两条经脉为著,2组之间构成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异常经脉逐渐减少,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统计学分析太阳、少阳、厥阴经脉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脉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太阳经脉与腰酸痛、乏力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厥阴经脉与记忆力减退、抑郁头晕目眩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模式对于异常经脉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 王朝阳针药结合治疗胸痹心痛经验

    作者:褚亚宇;肖敏佳;王朝阳

    本文主要介绍王朝阳老师针药结合治疗胸痹心痛经验。针刺治疗头针、体针并用。头针取额中带、额旁1带、顶中带。体针运用经络诊察法从脾经、胃经、肝经、胆经、肾经、心经、心包经入手辨经取穴。中药治疗上,王老师认为胸痹心痛多属实证,临床上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疗效显著。

  •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

    作者: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

    目的:比较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与传统内科辨证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脱落10例.观察组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先察经,再根据症候辨经、选经,确定治疗经络和穴位,并据此进行相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内科辨证法加经验穴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增加(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较传统内科辨证疗法在改善中风病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更持久.

  • 从六经论治头痛

    作者:王丽平;李冬梅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候,在临床中以经络循行部位诊治者为多,循经取穴而治之,但往往会遇到几经周折,或反复多次而不愈者.本文从六经的角度,选取典型病例,根据经络诊察、六经气化、六经传变等理论,对一些顽固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

    作者:吴齐飞;吴继敏;白兴华;王志华;蔡惠玉;宫玮(砾);田书瑞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GERD患者76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测定压痛阈值的方法观察GERD患者和健康人在督脉背段的压痛情况,检测范围为第1胸椎至第12胸椎(T1~T12)棘突下,包括督脉经穴和经上非穴.发现观察组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的压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GERD患者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存在显著压痛,可作为GERD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并为针灸治疗GERD选穴提供新思路.

  • 经络诊察法在心肌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颖

    王居易老师临证时每应用经络诊察法查找患者异常经脉,再进行选经、配穴.他认为五脏之疾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出来,可表现为相关经脉循行处出现结节、结络、肌肉紧张度增高或呈滞涩、空虚、塌陷感,并且经络的异常往往先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可提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方向,为及早治疗提供依据.

  • 王居易教授经络理论临床辨治精要——附8例丘脑血管病变分析

    作者:王丽平

    介绍王居易教授经络理论临床辫治要点及临床运用体会.经络气化理论运用于临床,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认识与掌握六经与六气、六脏、六腑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就能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将经络气化理论贯穿始终;在诊疗过程中,坚持察经、辨经、选经、择穴4个步骤.列举了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方法,对难治性疾病--丘脑病变进行经络诊察辫治的临床实例.

  • 赵吉平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作者:谭程;张昶;张佳佳;王军

    赵吉平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时重视经络诊察,应用循、按、切等方法发现痛经形之于外,即经络上的反应点,包括腧穴、阿是穴.发作期重点循按足太阴脾经,以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为主,休止期重点循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以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及足三里为主.虚实之证不同,医生指下和患者体感不同,结合经络诊察的结果通过不同的针刺手法以达到治疗目的.赵吉平教授重视痛经的兼证治疗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兼证的缓解与时机选择对减轻患者的疼痛至关重要.

  • 经络诊察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刘倩;王居易

    经络是古代中国智者观察研究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是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治疗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总结,是对人类医学的独特贡献.《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精辟地概括了经络的功能.经络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但经络的状态反应疾病的性质.《灵枢·经脉篇》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通过经络诊察可以更好理解经络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 王居易针灸临床教学模式的应用的思考

    作者:周炜;郑燕鸿

    目的 分析目前针灸的教学模式,探讨王居易老师独特教学模式的特点.方法 从目前针灸临床教学形式现状比较了并介绍应用王居易临床教学模式给科室及学生带来的变化.结果 王居易教学模式从症舌脉入手将经络诊察做为针灸医师诊病的必要条件,临床疗效肯定.结论 经络诊察的诊疗模式在针灸临床教学上有一定优势.

  • 铍针配合经络诊察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观察

    作者:李永红;苏凤哲;汪芗;王惠敏;王丹;杨文婷;张俞;陈响;于鑫

    目的:探讨铍针加经络诊察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经络诊察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臂丛神经痛1例

    作者:王鸣

    简要阐述臂丛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探析针剌结合艾灸治疗此疾病的独特优势,并列举通过此方法来治疗臂丛神经痛的临床实例.

  •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作者:周炜;李向东;吕晖;权赫武;陈旭;谭双;李志亮;于秀琴

    目的 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E2、FSH、LH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2、4、6、8星期后及治疗后3、6个月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LH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H及E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2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是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王居易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法治疗失眠症经验体会

    作者:解越;王居易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早在《灵枢?大惑论》即指出卫气留于阳分,阳跷脉盛,可出现不寐,“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自《灵枢》始即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涉及营卫气血,五脏六腑,阴阳跷脉,但纷繁复杂,常令后学难抓要点。王居易教授精研针灸理论和临床,对经络、腧穴结构理论均有独到见解,特别善于在经络诊察理论指导下治疗失眠症。本文结合王教授日常讲授,总结王教授亲自应用经络诊察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 《内经》经络诊察体系及临床应用

    作者:徐振华;符文彬;刘建华

    系统总结<内经>的经络诊察体系.认为<内经>经络诊察体系的基础是十二经脉病证、奇经八脉病证以及特定穴理论等.经络诊察的方法有问、审、切、循、按等,经络的病理改变主要有络脉颜色的改变、经脉循行部位形态的改变、经络循行路线的寒热变化以及经络循行通路的感觉反应的改变,并以此确定了刺络放血、巨刺、缪刺等治疗方法,后世依此形成了经络电阻测量、知热感度等检测方法及热敏灸等治疗方法,并将形成经穴药理学等新学科.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取穴规律研究

    作者:刘书坤;姜旻;王妍妍;边涛;周丽;王朝阳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22部古代典籍和11本现代中文期刊,对其中有关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文献进行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进行归纳.结果:筛选出古代文献108条原文,涉及11条经脉,32个穴位,157穴次;现代文献79篇文章,涉及14条经脉,100个穴位,651穴次.经过分析,初步总结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规律,即经络诊察的取穴规律:常用经脉有足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常用部位是头面部、上肢部和下肢部;常用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水突.结论:初步得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取穴规律,同时也可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经络诊察的取穴规律.将经络诊察结合四诊,能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患者经络系统上的阳性反应点,指导经络辨证和治疗,有助于掌握疾病预后,提高疗效.

  • 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作者:罗雪梅;黄任秀;覃中华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药物副作用不断显现,人们对治疗的副作用的关注日益提高,寻求一种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的疗法成为现在医学的重点。针灸作为一种自然的外治疗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副作用极小的治疗方法。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有很多,从古至今对这方面的探讨也很多,以下我就此谈点自己体会。
      1.辨证辨病的正确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作为医生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在针灸中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无法诊断疾病或症状为病人痛苦是可以采用辨证法,根据辨证的结果配以正确的针灸处方。在针灸的辨证中经络辨证理论、八纲辨证理论、脏腑辨证理论为现今针灸医者所推崇的。其中经络辨证是常用的方法,经络诊察的方法很多,临床上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经络视诊与触诊。《素问?缪刺论》讲:“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即是指久痹之证常可在其皮部出现血络瘀阻的现象。《素问?骨空论》说:“视背俞陷者灸之”。此外,也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如:上齿龈肿属足阳明,下齿龈肿属手阳明等,均乃辨经之依据。辨病是针灸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诊断仪器及方法已经明确了疾病的诊断后,给出针灸处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