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ICU病房无创机械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莫智君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ICU病房无创机械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病房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60)与参照组(n=60),研究组开展无创机械护理,参照组接常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指标情况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ICU病房无创机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促进康复,可推广.

  •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医疗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温立春

    目的:探讨与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于ICU病房的医疗风险管理效果.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本院ICU病房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定期与不定期地对ICU病房的医疗工作进行检查与整改,并考察医护人员在通过质量改进前后的综合素质以及科室事故发生率.结果:通过对ICU病房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改进前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科室事故发生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性具有显著性.结论:对ICU病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还能够降低医疗风险,故在临床管理方面值得得到推广与应用.

  • ICU病房有创血压监测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郭锐

    近年来有创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病房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血压监测是临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在ICU病房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危重患者,需要有创血压监测,传统的测量血压的方式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影响血压值的准确性[1],而有创血压监测能提供更为灵敏、动态的数值,为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根据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创血压监测是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动脉腔内压力的方法,具有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准确直观,可及时发现瞬间的动脉血压变化等优点,且可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因此,在重症监护病房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很多专家对有创血压监测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 ICU病房中护士心理压力比较分析探讨

    作者:吕杨锦

    目的:将ICU病房中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状况做分析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降低ICU护士心理压力的措施.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25名ICU病房中护士及25名普通病房工作的护士进行心理测试,将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CU病房中护士的强迫、抑郁、敏感性、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从事ICU工作的护士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ICU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

  • 急救医学及急救装备(包括ICU)的管理

    作者:王云平;杨金泉;杨雪梅;袁子明;石爱云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医疗急救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先进急救设备被引进医疗系统,成为急救医学不可或缺的元素,服务于更多患者,如何更好的管理这些医学设备,不仅涉及到医疗人员能否掌握好急救医学,解决患者的病痛,还关系着医院的发展水平,现阶段,急救医学的发展程度和急救设备的管理是否合理,已经成为了衡量医院现代化程度的标准,因此,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合理的管理急救医学和急救设备,已经成为了医学界的首要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急救医学,首先指出急救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尤其针对ICU病房的管理中的问题,做了具体的剖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制定合理的急救医学及急救设备管理办法.

  • ICU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作者:卢凤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医疗方面要求也越来越注重,因此,近些年来护患纠纷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医院发展及患者治疗质量的极大阻碍.ICU病房因为收治患者的独特性与病房护理管理的不稳定性高,决定了ICU病房护理管理存在众多安全隐患,本文从护理人员方面、硬件设备方面、医院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ICU病房多种导管相关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吴柯柯;周炜;杨英姿;许夏霞;刘培红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房多种导管相关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医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期间ICU收治的有深静脉留置管、气管插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等的住院患者235例病例资料,统计因导管引起相关性细菌感染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 结果 235例ICU患者中采用深静脉留置管、气管插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等辅助治疗的导管共582根,其中19.57%(46/235)患者发生导管相关细菌感染.582根导管中阳性导管率36.77% (214/582),导致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阳性导管率16.49% (96/582),其中腹腔引流管(46.15%)、股静脉插管(30.23%)及气管插管(22.08%)感染率较高.导管相关细菌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数9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1.62%,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31.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20%);革兰阴性杆菌占38.3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5.15%)和鲍氏不动杆菌(10.11%).ICU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患者年龄、留置管时间、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操作人员经验、特殊药物应用、APACHEⅡ评分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ICU病房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绝大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腹腔引流管、股静脉插管及气管插管感染率较高.患者年龄高、留置管时间长、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多、操作人员缺乏经验、特殊药物应用、APACHEⅡ评分高及呼吸机使用时间长和次数多等有关,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

  •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作者:张秀琴;侯瑞莲;周冬梅

    总结了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认为对ICU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病房环境控制、严格消毒管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认真开展ICU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 某二甲医院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房空气质量分析

    作者:戴英健;何舰;崔瑞华;魏立平

    目的 分析评价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方法 按照GB/T 18883-2002等标准对室内空气温湿度、新风量、二氧化碳、甲醛等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室内新风换气次数达到国家标准的只占30%.主要原因是净化装置缺乏保养、调节功能失灵,室内装修污染及职业活动影响较小.结论 空气净化装置要定期维护保养.医疗机构建设要重视卫生学问题,建议建立卫生学评价制度并加强卫生监督.

  • 获得性肺炎在神经内科ICU病房临床研究

    作者:吴慧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病房患者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为防治肺炎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神经内科ICU病房里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的患者获得性肺炎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住院的时间、意识障碍、人工机械通气、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都是神经内科ICU病房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ICU住院患者获得性肺炎是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的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唐二妹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138例ICU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I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 ICU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与效果研究

    作者:杨志慧;李燕红;谢俊芳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ICU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开始,在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前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应急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文书书写规范、护理操作熟练)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7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有61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7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张燕;倪敏;何平;宗海燕;俞萍

    目的 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6月收治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ICU病房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本院于2017年7月至12月收治并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的ICU病房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不良并发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休克、意识改变发生率分别为3.78%、1.89%、3.78%、1.89%、1.8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病房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并发症发生,且可有效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ICU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体会

    作者:韩春霞;罗淑玲;段翠花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使医生、护士从基本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获取信息更加直接、简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在I C U仪器设备种类多、功能全,精密化、智能化程度高,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如不能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极易造成损坏,从而延误抢救、治疗,因此仪器的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ICU病房 管理 仪器 设备
  •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勇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对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值均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0%.结论:给予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帮助患者预后的有效途径.

  • 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管路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分析

    作者:庄瑞强;袁运生;吴京兰;林进团;黎锐发;肖水明;张海钢

    目的 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管路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监测结果分为污染组与非污染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VAP的发生情况、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管路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呼吸衰竭患者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的发生率高达46.7%;污染组患者VAP发生率(21.43%)与病死率(17.86%)均显著高于非污染组(6.25%,4.69%),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也显著长于非污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管路细菌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会明显增加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死亡风险,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

  • 我院ICU病房主要革兰阴性菌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优化

    作者:郭宏玥;尚嘉鹏;龙莉;张健东;毛静怡

    目的:了解ICU病房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我院ICU病房2004~2008年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04~2007年革兰阴性菌的菌株数有上升趋势,在2008年全院控制药品比例的前提下,2008年革兰阴性菌的总菌数有所下降.分离数占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除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保持不同程度敏感性外,其余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已耐药.结论:做好细菌敏感性监测,根据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优化抗菌药物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右美托咪定在ICU病房的应用探讨

    作者:陈建明;赵铁军;黄竹;刘立业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ICU病房中的适宜使用剂量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选取我中心ICU病房2012年1月~2012年3月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负荷剂量1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静注脉泵15min后随即给予维持量0.2~0.7μg/(kg·h);B组直接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量0.2~0.7μg/(kg·h)静脉泵注.结果 A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变化较大;B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趋于正常;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对血氧饱和度基本无影响,在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闫利平

    目的 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ICU住院患者11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焦虑不良心理状态,降低ICU综合征发生机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对关怀行为感知程度均有重要作用.

  • ICU 病房仪器的管理

    作者:罗程艳

    ICU仪器管理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因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价值昂贵,如果缺少必要的管理与维护,势必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延误对患者的抢救,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为保证ICU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了过去由护士长兼管的方式,设定专门护士负责,建立健全仪器的管理制度,减少仪器的损坏与丢失,使ICU的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关键词: ICU病房 仪器 管理
165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