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初探

    作者:冯亚东;刘盼;李明阳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儿分组,术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汤银江

    目的:研究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应用.方法:23例患儿术前心超等检查诊断为PDA.方法经股静脉途径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沿鞘管输送至降主动脉处,回撤鞘管将封堵器腰部卡在PDA窄处.结果:全部病例介入治疗均成功.20例术后无分流,3例术后存在极少量分流,术后一年内随访,所有患儿均无封堵器移位亦PDA再通.结论:微创封堵治疗小儿PDA安全、疗效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郑剑峰;刘换英;杨艳;黄常英;李瑞;奚文杰

    目的::分析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应用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有效性.方法:将本院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间所收治的5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所有PD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儿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对比封堵前后患儿的肺动脉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平均压的变化情况,分析在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的治疗有效率,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儿采用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之后,经过造影或者心动图对患儿进行检查,发现所有患儿都成功封堵,在封堵后患儿的肺动脉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平均压与封堵前对比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取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手段对儿童PDA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 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复苏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作者:龚雪梅

    目的:分析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复苏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已确诊的行介入封堵术治疗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后的预后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先心病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后,在复苏期间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作者:杨月东;付仲霞

    目的 本文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院接受护理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将患儿分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患儿在介入封堵术治疗期间给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50例患儿在临床上单纯采取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手术成功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比较.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临床手术成功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院治疗过程中采取介入封堵术治疗期间联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有效促进患儿术后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具备相当重要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 经胸彩超与X线检查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对比观察分析

    作者:杨志军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CHD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行封堵术引导方式将所选病例分为彩超组19例和X线组1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采用经胸彩超复查并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种引导方式下的封堵术的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彩超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彩色多普勒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对先心病封堵手术的完成有着帮助作用,此外,还能应用在先心病的术前诊断和术后治疗疗效的评判上.

  • 冠脉造影及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致心包填塞1例

    作者:徐连彬;梁家立;陈世鑫;张勇;杨哲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余”于2014年8月11日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房间隔中部回声中断11 mm。彩色多普勒( CDFI )超声检查提示,房间隔可见左向右分流束。估测肺动脉压38 mmHg (1 mmHg =0.133 kPa )。2014年8月14日于外院行冠脉造影及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时,发生心包填塞。行心包穿刺,持续有血液抽出,留置导管。因“急性心包填塞2h”急诊转入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引流液流速50~60 ml/min,血液肝素化后由引流管持续抽吸心包引流液,随后紧急由左侧股静脉经12 F鞘管推入体内。给予输自体血及异体血并应用多巴胺治疗,患者血压维持在65~90 mmHg/45~55 mmHg,大便失禁,留置导尿管,意识模糊,四肢潮凉,颈静脉充盈,心音低钝,心律齐,心率105次/min,未闻及心包摩擦音,L2~L3闻及Ⅲ/Ⅵ收缩期杂音。术前查血栓弹力图( TEG)显示:环氧化酶抑制剂( AA类药物)抑制率为41.9%,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 ADP类药物)抑制率为86.8%。患者行介入治疗前曾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术中探查,见左房顶部有一处约0.8 cm长的破裂口,血液持续喷出,予以4-0普理灵线连续缝合破口并行房间隔缺损心内修补术。心肺转流( CPB )时间52 min,主动脉阻断16 min。关胸时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输血小板1 IU,渗血明显减少。术后7 d,超声检查房间隔补片连续完整,房间隔水平未见分流,心包腔内见少量液性暗区,痊愈出院。

  • 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复苏期间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牛哲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术后复苏期开展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开展介入封堵术的先心病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复苏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52%,干预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心病的复苏期间容易发生多种不良事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手术治疗的终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 先天性心脏病52例患者介入封堵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作者:张淑霞;张华新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简称先心病,由胎儿心脏在母体内的发育缺陷或部分发育障碍所造成。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常见的先心病。随着介入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导管介入封堵术较外科手术痛苦减轻、术后伤口更小、更容易恢复,疗效显著又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减轻了负担,这些优势使介入封堵术得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同,其治疗十分关键,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并发症,手术之前的检查和手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他们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总结我院用该项技术,治疗患者52例,均获成功。

  • 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胸微创介入封堵术后护理

    作者:陆燕;庞程

    目的:探讨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采用经胸微创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为ASD,采用经胸微创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针对患儿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针对性护理对患儿病情恢复有显著效果,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胸微创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成功率高,创伤小,在临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原因与防治护理策略研究

    作者:李楠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原因与防治护理策略.方法:基础研究资料为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患儿,患儿分组采用患儿发热干预与否的标准进行,两组例数相同(对照组n=48,观察组n=48),对照组未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与干预,观察组则针对发热原因进行相应干预护理,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疾病类型对于术后发热情况不具有影响,P>0.05,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对患儿术后发热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掌握患儿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发热因素,并进行必要的预防,降低术后发热概率,保证术后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 先天性心脏病给予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欧涛

    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给予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70例患者开展临床试验,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例数、ICU滞留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住院费用都少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采用介入封堵术,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作者:赵勇敏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及并发症.方法:对1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密切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做好ASD介入术后患者护理.结果:通过对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后患者的护理,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对病人损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治疗前只要掌握适应症,术后加强患者监护,病人严格按医生的指导服用抗凝药物,加强预防感染治疗,可以避免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外科手术相同的疗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1例青少年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作者:陈亦然

    房间隔缺损(ASD)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3.由于心房水平存在分流,可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我科于2017年7月13日收治1例青少年房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病人于2017年7月19日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评价

    作者:曹波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7例,均采用介入封堵术的方法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76例患者治疗成功,总成功率为98.70%,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左右心导管检查后,不适宜内科介入封堵术,建议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封堵术,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选择相应术式,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高,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35 条记录 12/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