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

    作者:田景利;刘畅

    目的:探讨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眼行非超生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视力.

  • 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人工晶体植入

    作者:金敏;匡丽辉;高宗银

    目的评价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720例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40例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5.6%,全部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4以上者31例(77.5%).结论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为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后囊破裂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证.

  •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护理

    作者:韩艳春;刘丽丽

    目的评价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并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对比.方法在显微镜下用同种材料进行两种手术38眼及80眼.术后1个月进行视力与角膜散光的测定.结果前者术后矫正视力0.5~0.8者15.7%,1.0以上者84.2%,术后散光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后者术后矫正视力0.5~0.8者33 8%,1.0以上者62.5%,术后散光与术前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手术视力恢复快,较超声乳化手术成本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截囊加撕囊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作者:姚小琪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截囊加撕囊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对263例(273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截囊加撕囊的应用与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疗效观察:在本次观察当中,通过手术治疗的263例(273眼)中,术中后囊破裂15例,占5.49%,术后角膜水肿3例,占1.09%,高眼压2例,占0.73%,前房炎性反应5例,占1.83%,总并发症占9.15%,术后视力0.7~1.0者76例,0.4~0.6者156例(166眼),0.1~0.4者31例。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截囊加撕囊应用方便,相对简单易学,并发症少,利于初学者学习,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效果良好。

  •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的分析及处理

    作者:蓝庆豪;黄冲;甘富辉;陆美醒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1320例(147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生后囊破裂79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后囊破裂79例(79眼)中,切口不当的2例,撕囊不当的12例,水分离不当的2例,娩核不当42例,冲洗皮质不当17例,植入人工晶状体不当4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37例,睫状沟植入32例,缝线固定10例.结论 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是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作者:刘和忠;龚铠;王炜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反眉形小切口手法碎核,摘出Ⅳ~Ⅴ级硬核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状体198例(198眼).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占67.17%,≥1.0者占36.36%;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占93.43%,≥1.0者占75.76%.术后1周散光为(1.50±0.75)D,3个月散光为(0.75±0.50)D.术后并发症:轻度角膜水肿19眼,占9.60%,虹膜炎13眼,占6.57%,后囊轻度浑浊14眼,占7.0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具有散光度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的特点,同时避免了超声能量引起的角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临床观察

    作者:刘国伟;曹正川;王晓亮;刘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发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46例(38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21眼,其中18眼一期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3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病例的并发症及术后3月视力.结果 一过性眼压升高3眼(16.67%),角膜水肿16眼(88.89%),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2眼(11.11%),瞳孔欠圆、轻度移位5眼(27.78%),术后3月佳矫正视力≥0.5者13眼(72.2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时,视具体情况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是安全的,并可取得较好的视力.

  • 严重硅油乳化取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吴群;游浩凌;王文田;王小玉;卢轶;杨东雷;郝丽丽;刘素美

    目的 观察眼内硅油填充2至5年严重乳化,硅油抽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和术后情况.方法 对于25例(26眼)硅油眼内填充2~5年后严重乳化者,先冲洗出前房硅油乳化油滴,及进行房角分离术,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缝合角膜切口,再经巩膜切口抽吸硅油,查看视网膜情况后,后经角膜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6 ~18个月,角膜均未见水肿或失代偿.眼压升高12例(12眼),噻吗心安滴眼,2周后眼压恢复正常.均未出现视网膜再次脱离或人工晶状体移位,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对于严重硅油乳化且无法观察眼底者要及时取出硅油,手术步骤的安排和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而且必须联合晶体摘出,减少再次手术.

  • 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

    作者:郎雪华;陈明华

    目的 探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82例高龄患者104眼硬核白内障施行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81例高龄患者103眼硬核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丢失率,以及术后视力.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丢失率和术后视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硬核白内障适宜行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改良手法碎核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薛少飞;刘澍;赵龙;柳青

    目的 探讨定位钩碎核技术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定位钩碎核技术对212例(214眼)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12例(214眼)全部成功完成定位钩碎核,术后第2天视力≥0.2者207眼,占96.7%;视力≥0.5者145眼,占67.8%;视力≥0.8者28眼,占13.1%.结论 采用定位钩碎核技术进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缩小了手术切口,减少了术后散光,提高了视力.

  • 透明角膜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熊世红;袁佳琴;张红;孙慧敏;林松

    目的 评价3.2 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3.2 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对48例5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植入丙烯酸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者为54%.角膜散光于1月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于3月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0.40±3.12%.角膜厚度于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该手术视力恢复早,散光稳定快,对角膜内皮未产生过多的损伤.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

    作者:李学民;朱秀安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 92例120眼术后3月至2年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矫正视力1.0及以上者52眼(43.33%),0.5及以上者110眼(91.67%).影响视力的因素有术前测定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欠精确、手术所致的角膜散光、角膜内皮失代偿、前段葡萄膜炎、后发性白内障.结论 术前精确测定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术中操作减少并发症及选择角膜缘小切口,对提高术后视力至关重要.

  • 外伤性白内障术中矫正角膜散光方法的探讨

    作者:郑广瑛;张金嵩

    目的探讨在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利用手术源性散光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的方法及临床结果.方法 60例(60眼)伴角膜瘢痕的外伤性白内障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中在角膜地形图的指导下,根据散光轴向及度数选择手术切口的部位和形状;通过切口的加压缝合,使之产生手术源性散光以矫正术前存在的外伤性角膜散光.B组常规在右上象限作5.5~6mm巩膜隧道切口,术后不缝合.两组均于术后1周、1、3、6月做角膜地形图及检影验光.结果 A组30例术后散光完全矫正者23眼(66.7%),散光明显减轻者7眼.视力≥0 5者30眼,≥1.0者23眼.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是眼外伤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减少并发症、消除后遗症、增进视功能的有效措施.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作者:梁策;刘雨丝;教志革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观察128例(148眼)单用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麻醉和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顺利完成,仅2眼因结膜瘢痕,出现较明显的疼痛.术后1天及1周视力≥0.5者分别为81.97%及92.62%,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是安全有效的,二者结合使手术更快捷、安全、术后恢复更快.

  • 小瞳孔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黄经河;钟燕梅;冯钰

    目的 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 用前房维持器及黏弹剂分离虹膜,采用非切开瞳孔扩张术,对86例(96眼)伴有葡萄膜炎等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96眼术后76眼瞳孔恢复原状20眼瞳孔椭圆形.术后1周视力:0.1~0.3者26眼,0.4~0.6者62眼,0.8~1.0者8眼.结论 小瞳孔白内障采用本手术方法,能获得较好视力,无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小瞳孔 白内障摘出
  • 表面麻醉用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作者:邹俊;马晓昀;王文清;陈国辉;杨冠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26例(26眼).记录患者在接受表麻、作巩膜隧道、超声乳化术中、虹膜周切、术后这5个阶段的患者感觉,同时记录术中是否有眼睑挤压、眼球转动及其配合程度.结果26例患者中麻醉时无痛和轻微疼痛者为26例(100%);中等程度疼痛者于超声乳化术中占1例,虹膜周切时占2例,术后占1例,且都能忍受;重度疼痛者无,88.5%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术中无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该麻醉方法适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不仅避免了球后或球周麻醉的诸多并发症而且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安全.

  • 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12例

    作者:张洪勋;李宏科;吴玮;刘毅;薛金焕

    目的探讨无缝线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136眼)白内障病人采用6mm挑眉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摘出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108例.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96眼(71%),术后1月视力0.5以上者109眼(8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轻.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之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史先基;杨静

    传统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是虹膜周边切除或滤过手术。但术后往往有白内障加速形成,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眼压控制不良等并发症。我院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次发作且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6例(16眼)。男7例,女9例。年龄平均(65.70±8.12)岁。全部均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急性发作。

  •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小瞳孔的处理

    作者:杨志强;刘军

    小瞳孔状态下施行白内障手术,手术难度加大,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术中及术后的诸多并发症.为提高手术效果,我院通过虹膜剪开及术后缝合的方法治疗了16眼白内障合并小瞳孔的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郭晶;董希和;王勇

    目的 评价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并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对比.方法 在显微镜下,同种材料进行两种手术38眼及80眼.术后1月进行视力与角膜散光的测定.结果 前者术后矫正视力0.5~0.8者15.7%,1.0以上者84.2%,术后散光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后者术后矫正视力0.5~0.8者33.8%,1.0以上者62.5%,术后散光与术前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切口手术视力恢复快,较超声乳化手术成本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7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