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里屯地区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研究

    作者:张芮

    目的:探讨三里屯地区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运用SDS、SAS量表,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病患者家属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 SDS、SAS、WHOQOL-BREF 测试,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 SDS、SAS、WHOQOL-BREF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里屯地区精神病患者家属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给予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感调查

    作者:郑兰;吴莹;谢艳珍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焦虑水平。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98名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焦虑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两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而焦虑水平较高,这些都可能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与护理对策

    作者:陈晓敏;邓丽云;吴惠玲

    目的:分析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和家属的态度,探讨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值班记录,从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选取180名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结果:保护性约束的实施与攻击性行为和拒绝治疗相关,攻击性与早晚无关(P<0.05);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态度好于初诊患者家属(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手段,目的是防止自杀、伤人、毁坏物品等过激行为,避免攻击性语言和行为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与家属进行沟通,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 住院临期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分析

    作者:申士芹;王秀莉

    目的 探讨住院临期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为做好此期家属的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选取来我院住院临期的精神病患者家属1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住院临期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心理因素与患者的住院次数和病程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x2=5.60~9.83,P<0.05).结论 应当注重住院临期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并且要注意指导的内容和方式.

  • 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效果的研究

    作者:陈文军;李瑾;徐燕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病患者家属300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情绪问题对干预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3.7%的病患者家属表现有明显的抑郁情绪,84.4%的病患者家属表现有明显焦虑情绪,经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家属的 SDS 和 SAS 评分下降(P<0.01)。结论: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有明显作用。

  • 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医患沟通需求比较

    作者:李聪慧;华洁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知情同意的需求与对策,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126例进行调查.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精神病知识占98.2%,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占95.1%,关注药物副作用占83.5%,关注疾病预后占83.3%.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占97.6%,希望医务人员指导占92.2%,关注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占90.2%.结论: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关注的问题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做好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为精神病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 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徐松;付春安;黄贤慧;贾涛;徐佳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然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均有某些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某些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干预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家属看护精神病患者能力与效率的影响

    作者:付萍萍;朱伟芳;邬东红;傅文霞;卢雪珍;杨淑芬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家属看护精神病患者能力与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治疗96例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家属是否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患者入院时及患者家属干预1、2、4、8周后,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情况,并于干预8周后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4、8周时焦虑评分分别为[(50.49±3.25)分、(57.21±3.49)分][(41.79±3.40)分、(56.43±4.32)分]、抑郁评分分别为[(45.95±3.85)分、(40.86±4.71)分][(56.58±4.53)分、(56.06±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焦虑评分为[(48.65±4.64)分、(63.74±4.65)分]、抑郁评分为[(50.07±4.69)分、(62.13±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治疗依从性率为(100.00%、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间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心理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患者家属看护精神病患者的能力与效率.

  • 浅谈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及健康教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歧视精神病人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病人家属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家属是精神病患者的经济来源和精神支柱,家属在照料患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家属的不良心理变化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因此,掌握精神科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凤;马春艳;刘晓菊

    目的 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调查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患者家属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纠正.结论 掌握精神科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 住院与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与需求调查

    作者:胡建德

    目的 探讨在不同环境下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家属心理状态,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其心理需求.结果 住院与社区中精神患者家属的SAS、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50%住院患者家属渴望了解精神疾病知识,97.50%社区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及预防知识.结论 住院及社区精神患者家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重视其家属的心理需求,正确引导住院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重视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特殊性,满足社区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长期性,医院和社区对患者家属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社会支持,改善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 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与护理干预

    作者:杜琬怡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并提出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的一级家属30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家属不采取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家属则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在干预后情况均较干预前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在所有10项因子中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在今后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会琴

    随着医学摸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场合从医院走入社区,步入家庭,护理对象也由单纯的病人扩展到正常人.由于大部分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且有反复性,造成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诸多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严重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忽视与家属的交流,更无暇顾及家属焦虑的心情.

  • 应激有关因素与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作者:刘利;孙秀娟;侯秀梅;王爱芹

    目的:调查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应激有关因素与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58例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及145例非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包括90项症状自评量表、特质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总体幸福感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结果: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除恐怖因子外,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SCL-90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P<0.05).精神质、神经质及功能失调性态度与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总分呈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家庭内社会支持及总体幸福感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较非独生子女及正常人群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神经质、认知、应对、家庭支持、内向-外向及幸福感对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起重要作用.

  • 心理干预对出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郑爱民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出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0名住院治疗获临床痊愈的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80名,非干预组采用一般常规性预约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干预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两组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家属入组时、入组6周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表对家属分别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入组6周末SDS和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非干预组入组6周末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增加(P<0.01).结论:出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明显,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 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总体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侯秀梅;钱丽菊;刘利

    目的:调查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总体幸福感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8名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研究组)及145名非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照组)进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等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 GWB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间总体幸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 GWB 总分与 TCSQ 中积极应对和 PSSS 中家庭外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 <0.05),与 TCSQ 中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 <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WB 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消极应对因子分和家庭外社会支持因子分(P <0.05)。结论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家属总体幸福感较低,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需求和态度调查

    作者:高雪屏;李凌江;陈晋东

    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的需求和态度.方法对门诊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多数被试的精神卫生知识明显不足,文化程度越低,其精神卫生知识就越少(P<0.01);大多数被试对精神科医师的工作持正性态度.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迫切需要精神卫生知识,精神科医师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康复.

  •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赵春阳;周英;林建葵;潘胜茂;任雅欣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所承受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149名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有轻度照顾负担(ZBI为34.48±14.76),其所承受的负担与社会支持和能否承受医疗费用呈负相关、与照顾者的年龄成正相关(P<0.01).此外,照顾者负担还与照顾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与患者的关系和有无躯体疾病相关(P<0.05).结论:应重视精神病对照顾者造成的负担,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减轻家属照顾者的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需求和态度调查

    作者:王雷宇

    目的 调查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态度.方法 选取在本院就诊的310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并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需求程度,和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态度.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31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96.77%.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需求和态度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正相关性.结论 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能够减少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心,端正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从而有效的巩固患者的疗效和防止再次复发,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 精神疾病家康复护理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郑娜

    目的:通过医生和护士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及简单心理干预治疗的教学,提高的家属的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患者减少复发,早日回归社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家属在出院后的半年之内有计划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方式,患者出院做一般性的指导.两组均进行每2个月一次,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纳入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1)两组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实验组家属在患者出院后,督促患者服药,开展功能锻炼,参加社会活动,定期复查,定期查血常规、心、肝功能,如有不适及时复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半年随访期.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结果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 0.01),半年的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病人实施家庭康复治疗后,对改善患者的服药、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有明显的提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