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链格孢毒素及其食品卫生问题(综述)

    作者:李凤琴

    链格孢(Alternaria specie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具有寄生、腐生和植物致病性,可在田间、运输及储藏过程中引起农作物霉变.由于该菌可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生长所需的水分活性在0.84以上(湿度20%~30%),因此是导致水果、蔬菜及冰箱储存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 链格孢变应原皮试液用于链格孢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瑞琦;王良录;李宏;孙劲旅;利平;顾建青;关凯;尹佳

    目的:评价应用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诊断链格孢变态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1043例门诊患者皮内试验结果,将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皮内试验结果分别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诊断及Thermo Fisher公司Immuno CAP?系统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皮内试验诊断链格孢变态反应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诊断和血清sIgE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记录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用于皮内试验的不良反应。结果以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诊断作为金标准,以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皮内试验灵敏度为0.8864,特异度为0.8945,阳性预测值为0.5000,阴性预测值为0.9851,准确度为0.893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95%可信区间为0.874~0.956。以血清sIgE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标准,以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0.9277,特异度为0.5313,阳性预测值为0.7196,阴性预测值为0.8500,准确度为0.7551。链格孢血清sIgE阳性组中,血清sIgE水平与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的阳性反应程度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62800(P<0.0001)。1043例受试者中,与链格孢变应原皮内试验有关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8%(5/1043),未发现与链格孢变应原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使用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可以安全、有效地诊断链格孢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 4株产抗肿瘤活性物质喜树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HPLC初步比较

    作者:郑丹;刘吉华;张剑;余伯阳

    采用MTT法测定了4株喜树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4菌株发酵产物分别对HL-60、HeLa和HepG2肿瘤细胞株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PDA培养基上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观察以及ITS区(包括5.8S r DNA)核酸序列分析,4株喜树内生真菌被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HPLC分析显示4菌株主要代谢产物存在差异,说明植物内生真菌遗传代谢的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的丰富来源.

  • 龙胆新病害龙胆叶枯病病原的鉴定

    作者:孙海峰;敖莹;王江凤;阴旗俊

    目的 明确导致黑龙江地区龙胆叶枯病发生的主要病原.方法 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接种试验对该病原菌rDNA OPA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把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菌株的序列进行对比.根据真菌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确定病原菌种属.结果 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Fr) Keissler为龙胆叶枯病主要病原,测定序列与Alternariavalternate(Fr.∶Fr) Keissler同源性为100%.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黑龙江地区龙胆叶枯病病原,为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 体癣型皮肤链格孢病1例

    作者:沈永年;吕桂霞;陈伟;吴秋菊;刘季和;刘维达

    链格孢病(Alternariosis)是由链格孢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较为罕见.自1933年Borsuki报告首例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零星报告.我国首例皮肤链格孢病是1990年由雷鹏程等报告[1]我们发现1例因银屑病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而引发的体癣型皮肤链格孢病,现报告如下.

  • 紫外线对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柴宝;沈永年;陈伟;刘维达

    探讨紫外线对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生长的影响,观察紫外线在0.1~0.3 m不同距离照射几种着色真菌、外瓶霉、孢子丝菌、假阿利什菌和链格孢15~30分钟后对其生长的影响.经上述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后各实验菌种生长均未见影响.紫外线不能作为皮肤着色真菌病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病治疗及其致病菌常规消毒手段.

  • 几种常见暗色致病真菌的耐热实验

    作者:柴宝;刘军;吕桂霞;沈永年;陈伟;刘维达

    观察并记录经37℃、45℃、55℃处理10、30、60min后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皮炎外瓶霉、甄氏外瓶霉、假阿利什菌、链格孢和孢子丝菌在沙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所以受试菌种的菌悬液经37℃、45℃不同时间处理后再培养的生长情况未受影响;在55℃处理后除皮炎外瓶霉、链格孢外其余菌种在55℃不同时间处理后生长均受不同的程度影响.可通过耐热试验来鉴别皮炎外瓶霉与甄氏外瓶霉;局部温热引起的局部血循环加速,血管扩张,局部细胞因子释放、各种效应细胞等可能也参与了对着色真菌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致病真菌的杀灭过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