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对老年人Colles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陆羽羽;陈一鸣;桑兰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老年人Colles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功能锻炼,以改良的Colles骨折GREEN and O'Brien临床评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康复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8周后各时期进行临床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共8周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8周后的各观察期的临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干预Colles骨折后期功能恢复治疗,不仅能康复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还能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 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冰

    目的 对比分析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法与普通石膏外固定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Colles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52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76),观察组患者接受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石膏外固定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评价.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腕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32%;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腕关节轻度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热塑板外固定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优于普通石膏外固定法,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上治疗Colles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孔红涛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Colles骨折患者110例,依据康复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主被动训练,观察组加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缩短肿胀、疼痛持续时间,提高腕关节功能并改善掌倾角,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作者:何伟;王希

    colles骨折是人体多见的骨折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常见。临床治疗多用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方法,外固定期间可出现合并症。笔者以杉树皮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外固定colles骨折进行比较,观察两种固定疗法的合并症情况。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在20岁~70岁,平均56.8岁。左腕者64例,右腕者36例;受伤到就诊时间25分钟~10小时,平均3 小时。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夹板固定)50例,对照组(石膏外固定)50例。两组根据Solgaard分类标准分为四型[1],见表1。

  • 时氏接骨丹治疗Colles骨折

    作者:时少冰;王斐然;时晗;吴丽平

    目的 观察时氏接骨丹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稳定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笔者手法复位行小夹板固定后服药,治疗组68例给予该院制剂时氏接骨丹,对照组52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6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 观察两组疼痛消失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第3、5、7天肿胀消退情况、第21、28、42天拍X线片骨痂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时氏接骨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 夹板固定配合分阶段康复训练治疗Colles骨折87例

    作者:魏烽;陈冰;袁建迪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后分阶段康复训练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87例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对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87例患者经12周分阶段系统康复训练后,手背肿胀消退时间6~17 d,平均为(7.0±2.9)d.骨折愈合时间34~69 d,平均为(40.2±10.5)d.尺偏角、掌倾角均得到纠正,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enst腕关节功能标准评分优71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达95.3%.结论:对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Colles骨折患者,分阶段康复训练对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三种外固定方式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辉;陈祖平;董森;张远

    Colles骨折为人体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1].目前临床中针对Colles骨折的外固定方式常采用夹板或石膏固定,但针对其疗效争议颇多.2010年10月-2012年12月,笔者采用U型石膏夹板加小夹板序贯固定治疗老年新鲜闭合性Colles骨折,并与单纯小夹板、石膏固定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盘龙七片治疗Colles骨折复位后肿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展望

    Colles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手法复位是其基本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骨折往往伴随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创伤反应,复位后应用小夹板或石膏作外固定.

  • 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时中;华臻;王建伟

    目的:通过比较柳木夹板、塑形纸质支架夹板、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固定Colles骨折的治疗效果,从而分析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Colles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后予柳木夹板、塑形纸质支架夹板、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固定的患者分别分为A,B,C3组,测量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3周和6周的标准正侧位X片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3个月后进行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63例患者经治疗后骨折均获骨性愈合.经治疗6周后3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组掌倾角、尺偏角恢复优于其余两种夹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周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组桡骨高度恢复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组桡骨高度恢复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复位后使用3种夹板固定均能显著改善桡骨远端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较好地改善掌倾角与尺偏角,较好地维持桡骨高度;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维持桡骨高度效果更好且腕关节功能恢复更优.

  •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型Colles骨折90例

    作者:黄阿勇;栗国强;孙玉忠;武庆生

    目的:评价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C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58例、男32例;年龄52~85岁,平均65.8岁;按AO分类,C1型33例、C2型37例、C3型20例;所有病例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第3天、1周、2周、4周、6周复查X线片,第6周拆除夹板,夹板拆除6个月后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法对C型中不同亚型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5周.均未发生压疮、正中神经受损及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C1型总分(4.1±2.1)分,C2型总分(6.8±1.6)分,C3型总分(14.5±2.7)分.疗效优18例、良45例、可23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70.0%,其中C1型的优良率为84.8%、C2型为78.4%、C3型为30.0%.结论: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1、C2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C3型欠佳.

  • 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34例临床观察

    作者:谢心军;王林华;钟炜钰;卢敏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Colles骨折共64例,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骨折三期辩证用中药治疗.结果:在总有效率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肿胀消退时间及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法康复介入时间与COLLES骨折疗效关系初探

    作者:宋亚文;赵兴玮;张立强;王红杰;刘洋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法康复介入时间对COLLES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7月门诊就诊的200例手法整复、硬纸夹板固定治疗后的COLLES骨折患者,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A、B、C、D4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骨折后2、3、4、5周进行手法康复治疗.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拆除固定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分别于骨折后6、8、10、12周按改良的Dienst功能评估标准对其腕关节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A组在6、8、10、12周优良率均低于B、C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6、8、10周优良率高于C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在6、8、10周优良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B、C、D组之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LLES骨折正常愈合情况下骨折后3周是手法进行康复治疗的较佳介入时间,老年骨质疏松等愈合缓慢的患者可在骨折后4周或5周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 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不同体位固定疗效比较

    作者:潘长卿;叶淦湖;李义凯;王华军;霍力为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进行不同体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Frykman分型方法,选择180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33例,Ⅲ型24例,Ⅳ型21例,Ⅴ型21例,Ⅵ型21例,Ⅶ型15例,Ⅷ型12例,按研究要求每型分为3组治疗:掌屈尺偏位组(A组)、中立位组(B组)、轻度背伸位组(C组)。随访6~18个月,根据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估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Ⅰ、Ⅱ、Ⅲ、Ⅳ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Ⅴ、Ⅵ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Ⅶ、Ⅷ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Ⅰ、Ⅱ、Ⅲ、Ⅳ型Colles骨折采用掌屈尺偏位或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时均可采用;Ⅲ、Ⅳ型建议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2)Ⅴ、Ⅵ型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固定疗效较好;(3)Ⅶ、Ⅷ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建议手术治疗。

  • Colles骨折X线征象及临床意义

    作者:潘长卿;叶淦湖;霍力为;袁仕国;李义凯

    目的:分析Colles骨折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Colles骨折患者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上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和远侧桡尺关节间隙等进行测量分析并根据Frykman方法分型.结果:(1)Frykman分型:Ⅰ型27例(21.1%),Ⅱ型30例(23.4%),Ⅲ型15例(11.7%),Ⅳ型17例(13.3%),Ⅴ型13例(10.2%),Ⅵ型12例(9.4%),Ⅶ型9例(7.0%),Ⅷ型5例(3.9%);(2)掌倾角均数为-8.94°,107例(83.6%)患者掌倾角变为负角,Ⅶ、Ⅷ型全部成负角,Ⅷ型变化大-20.97°;(3)尺偏角变小,均数为14.54°,Ⅷ型小10.74°;(4)各分型均有桡骨短缩,2mm以上86例(67.2%),Ⅶ、Ⅷ型短缩全部超过2mm;(5)远侧桡尺关节间隙分离2mm以上24例(18.75%),Ⅷ型分离大2.46mm;(6)64例(50%)伴尺骨茎突骨折.结论:Colles骨折X线检查对判断骨折分型及损伤程度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分型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 粉碎性Colles骨折手法治疗64例分析

    作者:李念虎

    目的:观察粉碎性Colles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治疗情况,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临床处理的64例粉碎性Colles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患者,观察2年后的疗效,采用《骨折疗效标准草案》进行评价.结果:优32例,良20例,尚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81.25%.X线片测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复位丢失.结论:虽然存在复位的丢失,但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可行,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 Colles骨折无创外固定研究进展

    作者:聂伟志;隋显玉;胡雅黎

    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75岁两个年龄段,尤其在60~75岁阶段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多为低能量跌伤所致[1,2],其原因与老年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Colles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因之产生巨额的医疗费用,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两大类,其中外固定方式包括小夹板、石膏、高分子夹板、树脂绷带、低温热塑板、支具等,这些外固定方式优点是无创伤、痛苦少、骨折愈合快、治疗费用低,是医生、患者、医保、医管部门都乐于接受的治疗方式.本文对Colles骨折的无创外固定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Colles骨折闭合复位固定体位的探讨

    作者:周亲明;罗毅文;赵继福

    Colles骨折为人体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1].在临床上常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目前针对Colles骨折的固定体位争议颇多,杨云[2]认为应逆受伤机制固定,主张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固定;Sarmiento[3]强调前臂旋后位固定,其理由是放松肱桡肌对骨折远端的牵拉;Gupta[4]认为背伸位有更利于骨折的稳定和功能的恢复.每种固定体位都有各自的生物力学依据,特此将相关认识逐一罗列如下,以进一步探讨.

  • Colles骨折分型及固定体位现状概述

    作者:叶淦湖;潘长卿;李义凯

    Colles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多发于青少年及中老年,8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易发生[1],受伤后远骨折端向背侧、桡侧移位,伴旋后畸形及尺侧副韧带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Colles骨折分型方法较多,几乎所有分型都以受伤机制和骨折形态为依据,然而没有一种分型方法包括所有的骨折情况,绝大多数分型方法与骨折的稳定性更无直接联系[2]。非手术治疗时固定体位的选择尤为关键,若治疗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掌倾角、尺偏角、下桡尺关节稳定性和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任一方面恢复不佳,将会造成腕关节功能障碍。如果能有一种显示骨折全况的分型方法,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佳固定体位治疗,将使患者更快康复并获得良好的功能。

  • 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华臻;陆振飞;潘娅岚;马剑威;王建伟

    目的:评判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优越性及安全性,为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的推广和改进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基于一志愿者的腕部CT图像建立包括尺桡骨、腕骨、掌骨及腕关节主要韧带、关节面软骨在内的前臂及手部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文献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上述有限元模型调整至腕关节掌屈尺偏位,分别与柳木夹板、塑形纸质支架夹板及解剖型夹板数字模型完成装配,观察三种夹板在28 N载荷固定下的肢体软组织表面应力云图与峰值、骨骼表面应力云图与峰值以及皮肤表面桡骨茎突、尺骨头、大鱼际部位同一节点的应力值.结果:成功建立并验证了前臂及手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种夹板在掌屈尺偏位固定前臂模型,应力均集中作用于腕部周围,柳木夹板固定的肢体软组织及骨骼多处出现应力集中,尺桡骨远端、大小鱼际及骨突等部位也有较大的应力集中;塑形纸质支架夹板固定的肢体软组织应力分布较均匀,骨突、鱼际部位的应力小于柳木夹板;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固定下的肢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骨突鱼际等易卡压部位的应力小.结论: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更贴合肢体,能有效避免局部软组织压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急诊骨折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娅娟;夏丽君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急诊colles骨折后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诊colles骨折136例患者按照使用镇痛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对照组(盐酸曲马多),每组各68例,分别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10 min、30 min、1 h、2 h、4 h 的动、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以及恶心、呕吐、Ramsay镇静评分.结果:给药后10 min VAS评分试验组低于给药前及对照组(P<0.01),给药后30 min、1 h、2 h 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4 h VAS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给药后各时点比给药前均能提高SpO2(P<0.05),给药后10 min、30 min、1 h、2 h SpO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给药后各时点均降低HR、SBP、DB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 HR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各时点试验组对RR均无影响,对照组给药后各时点比给药前减慢RR(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 h、2 h、4 h恶心、呕吐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给药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急诊colles骨折后疼痛治疗,具有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适中,短期治疗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轻且毒性小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346 条记录 11/18 页 « 12...891011121314...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