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CZ696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涂静

    心力衰竭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新型流行病”,被认为是新世纪的主要课题,已成为世界上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心力衰竭的治疗模式出现了多次转变.曾经的两类一线药物洋地黄、利尿剂被证实无明显生存获益,ACEI+ β阻滞剂+醛同酮受体拮抗剂成为治疗的金标准,但是这类药物的生存率获益仍然有限.

  • 新型降压药物LCZ696挑战传统心力衰竭治疗

    作者:李文鹏(综述);赵虹(审校)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新研究发现,新型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 LCZ696在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及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方面具有令人信服的优越性。

  •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作者:钱方毅

    心力衰竭( HF)是多种心血管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对象。近半个世纪以来,慢性HF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HF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近十余年来经不断改进和创新,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研制出新药LCZ696。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及脑啡肽酶( NEP)的双重抑制剂,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HF(HFrEF)取得了优良疗效,超过循证医学证据多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安全性亦佳。现对新药的药理学、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作一阐述。

  •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CZ696

    作者:匡泽民;王瑛;王佳洁;余振球

    LCZ696为首创的双效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心血管药物,临床上可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文中对LCZ696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 LCZ696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作者:宋翠;赵建勇;郑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受限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1].有研究对我国10 714例心衰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疾病,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左心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2].目前有效的治疗靶点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

    关键词: LCZ696 心力衰竭 进展
  • LCZ696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娅娅;尹发慧;樊春蕾;王志禄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和主要的死因,近年来医疗水平飞速发展,但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仍然较高,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新药LCZ696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的双重抑制剂,该药的研发可能会给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为明确LCZ696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国外已开展了如PARAMOUT、PARADIGM、TITRATION等大型试验,各研究结果均反映了LCZ696较依那普利、缬沙坦等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优势,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靶向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使血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但其排钠利尿作用较弱.LCZ696中的沙库必曲阻止利钠肽降解,加强利钠利尿及进一步舒张血管,从而改善水、钠潴留和改善心功能,与缬沙坦联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

  •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CZ696

    作者:刘巍;徐为人;汤立达

    脑啡肽酶属于一种中性肽链内切酶,其受到抑制可以提高利钠肽、缓激肽和P物质的生物活性,引起利尿、血管舒张和抗细胞增殖,进而产生明显的减轻心脏负荷和降低血压作用。LCZ696是诺华公司开发的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由缬沙坦和sacubitril按物质的量1∶1共结晶组成,美国FDA于2014年7月已接受了它作为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新药申请。主要对LCZ696的基础药学、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等做一简述。

  • 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许红蕾;杜欣;孙婧

    心衰的药物治疗从传统的“利尿、强心、扩血管”,发展到目前以利尿剂、ACEI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为基础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心衰的病死率高和预后差仍然是困扰临床的难题.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心衰药物陆续研发出来,这些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特点不同,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LCZ696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尹浩晔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死率高,预后差,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LCZ696是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的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为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对该药物的研发背景、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 LCZ696开启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新时代:来自PARADIGM-HF的证据

    作者:徐延敏;王东昕;崔站前;郭星梅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病死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长期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已经被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对心衰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心衰药物治疗策略中处于重要地位。2014年8月30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首次公布PARADIM-HF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已经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和MRA基础之上, LCZ696使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了20%,慢性心衰患者因心衰而住院的次数减少了21%。LCZ696以其独特的双相作用模式,再次证实调节神经内分泌是治疗心衰的现代观念。LCZ696将带来传统心衰药物治疗的革新。心衰治疗将大跨步进入一个新时代。

  • 慢性心衰治疗的基本理念: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黄峻

    上世纪70年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主要采用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病死率未见显著降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阻断这两个系统的药物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从而成为心衰治疗的基石。2010年以来,3种不同类型的新药——伊伐布雷定、LCZ696和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衰的疗效得到肯定,预示心衰治疗的理念又有了新的改变,未来心衰治疗新理念是:神经内分泌阻滞/调节与整体调控相结合。

  • LCZ696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华

    LCZ696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及内源性活性肽降解的双重抑制,加强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保护,从而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抑制水钠潴留、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临床作用及安全性,于2015年7月提前6周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并于今年获得美国、欧盟指南力挺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本文就LCZ696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姗姗;李建松

    近年来,通过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出一些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新型抗心衰药物.本文对托伐普坦、左西孟旦、B型利钠钛、LCZ696、Istaroxime 5种药物从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孟立平;郭航远;蒋承建

    慢性心力衰竭是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后阶段,难以逆转,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由过去强调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转变为以防治和延缓心肌重构为主,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现根据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和大型研究结果,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新药和中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心力衰竭治疗新研究进展

    作者:王辉波;杨俊;彭娟

    心力衰竭( HF)患者表现为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症状可缓慢出现,并逐渐加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1〕. 目前治疗慢性 HF ( CHF)的主要方法有利尿剂降低心脏容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SS)激活、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等〔2〕. 近年来,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又研制出一系列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综述了治疗HF的新治疗方法.

  • LCZ696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金;龚开政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进行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预后不良,是心血管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LCZ696由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前体AHU377组成,具有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抑制脑啡肽酶的双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了它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对LCZ696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及新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LCZ696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晓增;赵凯;潘磊;乔香玲;张青青;李欣

    目的 探讨LCZ696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A组皮下埋植仅含有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B、C、D组均皮下埋植含有AngⅡ的ALZET微渗透泵,AngⅡ1000 ng/(kg.min)连续应用28 d;此外C组术后一周接受LCZ696(50 mg/kg)治疗4次,D组术前3 h注射AG490(4μg/g)1次.各组处理期间均洁净条件下喂养.28 d后使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舒张早晚期的大血流速度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监测小鼠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处死小鼠后,称取小鼠心脏质量,计算心/体质量、心质量/胫骨长度比值,拍摄小鼠心脏大体图,取心室肌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A组相比,B组LVPWD增厚,E/A、LVEF、FS降低(P均<0.05);与B组相比,C、D组LVPWD降低,E/A、LVEF、FS增高(P均<0.05).与A组相比,B组SBP增加、DBP增加(P均<0.05);与B组相比,C、D组SBP降低、DBP降低(P均<0.05).与A组相比,B组心/体质量、心质量/胫骨长度增高(P均<0.05);与B组相比,C、D组心/体质量、心质量/胫骨长度比值降低(P均<0.05).B组心脏体积增大,C、D组较B组心脏体积缩小.B组心肌组织呈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病理改变,C、D组较B组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A组相比,B组p-STAT3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B相比,C、D组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各组STA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相比,B组心肌凋亡率增加(P<0.05);与B组相比,C、D组心肌凋亡率减少(P均<0.05)结论 LCZ696通过STAT3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并可抑制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 LCZ696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辉波;杨俊;彭娟

    [提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且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LCZ696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和脑啡肽酶的双重作用,成为CHF的一种新治疗方法.本文总结归纳了LCZ696在治疗CHF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并对LCZ696作为一种治疗CHF的新药在前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进行简单介绍.

  • 脑啡肽酶抑制剂:心血管治疗领域的新利器

    作者:张峰;王彦欧

    脑啡肽酶抑制剂(又称中性内肽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潜在改善患者心血管疾病转归的药物.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增加钠尿肽系统活性,增加尿钠排泄、利尿以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作用.因此,该药对慢性心衰、高血压和慢性肾病的RAS激活状态具有治疗作用.早期的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结合物由于其无法接受的血管性水肿发生率而终止.然而,新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CZ696,经大量的研究显示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有益作用.

  • LCZ696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梦林(综述);黄晶(审校)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和致死率高,预后不良,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受损,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的疾病。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714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心力衰竭的病因中,冠心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居各种病因之首,其次为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所占比例则下降。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1]。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包括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等药物,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非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手段都使得心力衰竭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总体而言,心力衰竭的致死率仍居高不下。10多年来,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几乎无进展,对于心力衰竭的研究及新药的研发仍是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一大挑战。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认为,RAAS的过度激活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之一,RAAS抑制剂被普遍认为是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2-4]。ValHeFT 和CHARM 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合适的替代药物,并且有些试验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A CEI与ARB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意一种[5-8],另一个阻断RAAS的途径是抑制利钠肽的降解,利钠肽能抑制RAAS活性,也具有抗增殖和抗心肌肥厚的作用[9],并且能够降低血浆肾素水平,同时也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刺激醛固酮释放作用[10]。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