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疗性沟通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辛华;沈雅洁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3.94%,明显较对照组75.76%高(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干预可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也能提高其依从性,值得推广.

  • 治疗性沟通方式在儿童骨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庆红;易银芝;董林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方式在儿童骨科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患儿2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随机取样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单号入院者为观察组(112例);双号入院者为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用治疗性沟通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治疗与护理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33%,高于对照组的81.73%;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配合度为92.67%,高于对照组的7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骨科患儿的依从度,增加其自信心,同时强化护患间和谐关系,营造良好护患氛围,值得临床推广.

  • 治疗性沟通对肝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清;刘宇;付金强;乌建平

    目的:观察分析治疗性沟通对肝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将我院收治的62例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1例在此基础上配合治疗性沟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之后,干预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通过治疗性沟通,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且可改变患者应对方式.

  • 治疗性沟通对发热门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邬艳红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患者心理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方法选择不明原因发热病人1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7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接诊程序及一般性沟通;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接诊程序及一般性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结果排查治疗期间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情绪改进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促进病情转归。

  • 治疗性沟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渠一丹;计莲娣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62例)和沟通组(62例),常规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沟通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治疗性沟通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沟通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8.046,12.016;P<0.001);干预后沟通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t=6.702,P<0.001).结论:治疗性沟通可有效缓解老年骨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负性情绪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 治疗性沟通技巧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增英;彭金莲;吴惠平;张秀兰;韦若梨;卢惠珍

    目的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解决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方法以宁养院收治的910例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依据口头叙述及观察检测的结果,评定病人的心理问题;运用会谈技术和电话访视等治疗性沟通技巧,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治疗性沟通技巧可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总有效率达84.18%,766例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或安详地离开人间.结论对晚期癌症病人采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能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 心血管病房住院患者治疗性沟通状况的质性研究

    作者:史作霞;张文彦;李馨;朱敏

    目的:探讨护士进行治疗性沟通的现况并探讨患者对沟通需求,帮助护理管理者制定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沟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的方法,以半结构的访谈问卷对1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住院患者对治疗性沟通的情况归纳为4个主题:目前患者感觉护士治疗性沟通缺乏主动性;沟通内容感觉简单,缺乏针对性;在采血、输液、发药时及化验结果汇报和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沟通内容的需求较强烈;对沟通形式存在多样化的需求。结论心血管病房住院患者需要有治疗性沟通,护士应主动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应进一步的细化,构建规范化及标准化的治疗性沟通程序可以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对治疗性沟通的需求。

  • 治疗性沟通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谢淑娟;江帆;黎群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给予治疗性沟通,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情绪、依从性、应对方式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抑郁情况、治疗依从性、积极应对方式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实施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应对方式。

  • 治疗性沟通对Ⅲ级暴露者免疫接种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田惠萍;陈晖;黎小群;谭薇;李丹卉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被动物致伤Ⅲ级暴露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331例被动物致伤Ⅲ级暴露者按接种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156例)和干预组(175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依从率(95.42%)及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依从率(78.86%)均高于对照组(83.97%,6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06,8.19;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依从性,而提高免疫接种的依从性是预防狂犬病的根本措施,对更好地遏制狂犬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 治疗性沟通对COPD患者希望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曾润红;彭清;曹小兰;毛静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COPD患者希望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3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按COPD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采用希望水平量表和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提高COPD患者的希望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增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 治疗性沟通缓解甲状腺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作者:林弟;郑婉婷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缓解甲状腺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3例甲状腺瘤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即临床常规的口头教育及生活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并比较干预前后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为(39.62±4.08)分低于对照组评分(46.41±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7,P<0.01).结论 治疗性沟通方式对缓解甲状腺瘤患者的焦虑情绪起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 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无陪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畅;王鑫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无陪护患者焦虑等症状的缓解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取样,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 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2.26±8.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5,P=0.003).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65,P=0.018).结论 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无陪护患者焦虑等症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护理专业学生治疗性沟通能力的困惑与对策

    作者:黄文霞;熊书君;谭永琼

    临床医疗护理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相互作用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及必要过程[1].治疗性沟通是指医患之间、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围绕病人的治疗问题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2].

  • 治疗性沟通对消化道息肉择期手术病人的影响

    作者:朱丽琴;陈吉利

    目的 评定治疗性沟通前后消化道息肉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方法 沟通性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术前心理应激相关因素量表,对115例消化道息肉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测评,对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性沟通前SCL-90各项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干预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消化道息肉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治疗性沟通切实有效,有效地促进了病人的身心健康.

  • 治疗性沟通方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尊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作者:于志梅;田宏;孙海微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尊状况与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分别于术前、术后15 d进行状态自尊量表( SS-ES)与Herth希望量表( HHI)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尊程度和希望水平均为中等水平;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自尊、高希望水平分别为59,60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分别为-9.259,-9.518;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S-ES、HHI 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尊总分及行为自尊、社会自尊与外表自尊三因子分分别为(66.52±10.46),(23.14±3.27),(24.08±3.17),(19.41±1.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37±9.95),(19.84±4.06),(19.74±3.55),(16.95±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130,5.024,7.238,6.575;P<0.01);观察组的希望水平总分及三因子分分别为(38.26±2.96),(12.87±1.52),(12.95±1.36),(13.74±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9±2.86),(10.31±1.57),(10.38±1.42),(12.07±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13.441,9.298,10.375,7.015;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能够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自尊与希望水平,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治疗性沟通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作者:周秋敏;谢振英

    目的:研究治疗性沟通对脑梗死患者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5年2月选取神经内科9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施以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48例加用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干预后10 d情绪及自我效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高等水平、中等水平及低等水平构成比分别为31.25%、54.17%、14.58%,明显优于对照组14.00%、34.00%、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评分分别为(43.31±4.37)、(43.46±4.9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48.16±3.23)、(46.34±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治疗性沟通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促进患者情绪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肿瘤患者抑郁情绪缓解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袁姣

    目的:观察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肿瘤患者抑郁情绪缓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5例伴抑郁状态的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9.2%,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临床对肿瘤抑郁患者应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能有效缓解、消除患者抑郁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治疗性沟通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瑞杰;金昌德;王彦鑫;张萌;王莹;薛雅静;刘美茹

    目的 评价治疗性沟通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71例住院食管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其中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为对照组,2012年2~4月为试验组.试验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希望水平量表(HHI)调查.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能提高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希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 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伤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允婷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治疗性沟通护理模式。对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照分析。结果: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86.25%),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73±12.3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120.45±11.52天,且其积极配合度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25%,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患儿的护理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治疗性沟通方案对骨肿瘤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李会蓉;梁蓉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方案对骨肿瘤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模式;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4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治疗性沟通方案干预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Herth希望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降低,积极应对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骨肿瘤手术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

14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