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黄赛华;周春燕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34例)和观察组(n =34例),观察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腰椎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栾彦军

    目的:分析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40例,行后路短节段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较术前均下降,但术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值分别为(15.7±3.6)%、(10.6±3.8)°,高于治疗组的(8.9±2.5)%、(4.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分级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患者后路短节段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治疗,可重建伤椎高度、Cobb角并维持稳定,促进骨性愈合。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春辉;卢海川;吴益奇

    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26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治疗过程中各指数状况,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相对高度和Cobb角,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脊柱腰段爆裂性骨折可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此治疗方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 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坤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5例,行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VAS 疼痛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 角)。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随访17.4个月,除2例患者出现断钉现象,其余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断棒、形成假关节等情况;VAS 评分显示,术后1、6、12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随康复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逐渐减轻(P<0.05);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显著改善(P<0.01);影像学分析发现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骨愈合良好。结论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有利于椎体复位和椎骨愈合,有效减少脊柱畸形的发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邹春锦;季祝永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以及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进行1~4年时间随访,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优者16例,良者4例,中者2例,差者3例,胸腰椎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疗优者7例,良者5例,中者4例,差者9例,胸腰椎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可取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活动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陈煜东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给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后以伤椎为中心拍摄CT片及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状态、伤椎高度变化及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0.5~3年,本组优良率为87.6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腰背疼痛,无内固定断裂、失效、松动等并发症。结论给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加强伤椎前中柱稳定性,减少远期并发症发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杜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对照组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后随访的椎体高度、脊椎活动能力、Cobb角的矫正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确定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脊椎活动能力、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突角的矫正情况等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效果好、稳定性高、术后功能恢复性较好,并发症较低。

  • 经多裂肌入路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内固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吴坤芳

    目的:探讨利用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进行直视下经多裂肌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 2014年9月35例因外伤所致胸腰椎骨折但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MRI及CT检查均无明显椎管内占位,无需行椎管减压术的患者均采用利用3D-V 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进行直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影像学结果评定伤椎椎体恢复高度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结果采用VAS评分评定.结果手术切口为经椎弓根植骨侧约5cm,时侧上下椎均约为2.5cm,手术时间为60 ~ 10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40ml ~ 100ml,平均80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9~ 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矢状面X线片示伤椎高度均恢复原来高度90%以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均无明显改变,CT片示骨折愈合率为1 00%,末次随访时,腰背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分降至平均0.5分.结论:利用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进行直视下经多裂肌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术野显露充分、对椎旁肌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率低、伤椎高度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竺军高

    目的 研究分析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椎弓根植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内固定断裂和松动,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进行比较,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校正后凸Cobb角丢失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不仅仅可以实现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以及前中柱稳定性的重建,同时也能对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丢失有效避免,并避免内固定断裂松动现象,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7例分析

    作者:尹占民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所植骨质多为自体骨,有些自体骨混合人工骨,其中2例2个腰椎同时爆裂骨折,对其中骨折椎体严重伴有后纵韧带撕裂者,从椎体后壁骨折裂隙中植入自体骨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37例患者,以获得对伤椎前中柱的支撑.[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优良率89%,伤椎无再压缩,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增加了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促进了骨折愈合,减少了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避免或减少了术后椎体塌陷,而导致的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肖华斌;苏光辉;汪向东;陈威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1~4年随访,行X线检查检测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徐松山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10—2017-01间许昌市中心医院对4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疼痛指数VAS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随访12~18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患者的疼痛指数、椎管狭窄率、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患者的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固定牢固,恢复椎体高度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颗粒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卢中道;杨勇;翟明玉;范富有;陈爽;鲍朝辉

    目的 研究手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颗粒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3月以来,采用后路手术经伤椎椎弓根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颗粒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术前、术后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并作对比.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32例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胸腰椎生理弧度维持良好.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X线检查示伤椎前缘高度由55%恢复至95%,脊柱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36.恢复至术后的5.1°,伤椎平均正中矢状径由术前的75 mm恢复至术后的92 mm,手术后1周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在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椎管正中矢状径方面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背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及随访期间,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椎体内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手术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理想治疗效果.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

    作者:孟繁军;崔彦彬;李涛;牛占岭;朱利;周兴华;郭德立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实际选择治疗方案将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35例和对照组(椎弓根钉内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obb角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95.33±8.47)%与(49.85±5.22)%,(4.32±1.06)°与(27.33±3.58)°,(94.01±8.30)%与(49.97±5.30)%,(5.10±1.13)°与(27.29±3.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提高1级、2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33±8.47)%与(94.01±8.30)%,(4.32±1.06)°与(5.10±1.13)°,20.00%与6.67%,11.43%与10.00%(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Cobb角丢失度、ODI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5±0.20)%与(7.31±1.46)%,(1.25±0.38)°与(7.39±1.52)°,(15.46±4.38)与(24.16±4.59),60.00%与33.33%(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0%与20.00%(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丢失更少,腰背部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更佳,内固定失效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用于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智晖;罗绍坚;韦健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用于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为2组,50例/组,对照组实施外侧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后凸角度、伤椎高度、脊髓神经损伤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较手术前显著增高(P<0.05),其后凸角度均较手术前显著减小(P<0.05),而在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伤椎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方面,手术后,观察组中Frankel分级为E级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疼痛,纠正伤椎高度和后凸角度,有利于促使脊髓神经损伤有效恢复.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作者:曾跃林;邓利辉;陈铖;谭海涛;孙志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方法在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以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脊柱后凸Cobb's角度及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2.69±1.05)分,治疗前为(7.9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状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Cobb's角度为(5.1±0.1).,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7.3±0.5)°,同时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法可有效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探讨

    作者:黄明光;殷海东;赵洪斌;曾秋涛;蒋煜文;杜庆钧;陈伟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5例,手术方式均为伤榷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比较全部病例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及伤椎自身成角.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术后早期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0.02、0.01),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与术后早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61、0.82、0.39).末次随访时7例ASIA分级B~D级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了1~2个级别,无一例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等,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有助于骨折椎体复位,增加固定节段稳定性,减少后凸畸形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振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并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后凸Cobb' s角及神经功能状态,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47±1.0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4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0,P=0.014);患者治疗后的后凸Cobb's角为(5.32±0.45)°,明显小于治疗前的(25.3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1,P=0.000).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A级0例(0.00%)、B级21例(32.81%)、C级23例(35.94%)、D级15例(23.44%)、E级5例(7.81%),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A级0例(0.00%)、B级7例(10.94%)、C级10例(15.63%)、D级31例(48.44%)、E级16例(25.00%),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各级神经功能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因此,经伤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胡家华;韦俊;娄宇明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观察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胸腰椎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骨折愈合。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强;包刚;王安洪;文亮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IVW、Cobb角等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IVW、Cobb角显著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有效恢复患者各脊柱指标水平,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