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踝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作者:高鹏;付新运;谢新辉;程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5例踝关节骨性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关节镜下切除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骨赘切除术.结果 5例均存在前外侧踝关节撞击,根据撞击类型给予对应的关节镜下处理,术后患者均没有发生影响功能的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没有再次出现撞击症状,期间复查X线片及MRI,无撞击组织再生.结论 踝关节镜是治疗踝关节骨性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陶冶;瞿杭波;雷文涛;叶辛;倪凌之

    目的:对应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对患有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8例患有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4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症状表现消失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手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关节镜手术方式对患有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踝关节镜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作者:孙世伟;庄泽;徐如彬;王健;史德海

    目的:分析踝关节镜前后联合入路对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镜下行清理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踝关节镜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7例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22~47岁,平均32.4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评估予踝关节镜清理,并去除引起症状的撞击部位,术后常规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采用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踝评分,Ogilvie-Harris踝关节评分对术前情况及术后末次随访情况进行评分.结果:17例手术中情况:关节镜下显示前外踝撞击征8例,前内踝撞击征2例,前踝撞击征2例,后踝撞击征2例,3例为同时合并前后踝撞击.术中清除增生的骨赘,引起撞击的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距腓前韧带,滑膜组织和疤痕组织.4例同时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软骨损伤面积约1 mm×3 mm至1.5 mm×4 mm大小.术中同时采用直径1.2 mm的克氏针行钻孔微骨折处理.17例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3个月.AOFAS评分由手术前的62.30±5.20增加至术后的87.60±5.40.Ogilvie-Harris踝关节评分由手术前的6.70±0.98增加至术后的12.80±1.21.术后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肿胀,于术后4~8周逐步消失.结论:对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前后联合入路可以有效清除引起踝关节撞击的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结合术后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踝病症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正骨理筋手法配合弹力绷带外固定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SAS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李帅;崔君智;苏张雷;杜佳泷;刘强;王炜;王永铭;潘海燕

    目的:评价正骨理筋手法配合弹力绷带外固定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ASTIS)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对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ASTIS关节镜术后患者分为正骨手法组和对照组各35例,正骨手法组在踝关节镜术后给予正骨手法及弹力绷带外固定;对照组在踝关节镜术后给予常规理筋手法及弹力绷带外固定.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疗程,每疗程7 d,2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3个月.采用Ogilvie-Harris踝关节评分、AOFAS评分及SAS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正骨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80.0%(28/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7,P=0.047).治疗后2周正骨手法组Ogilvie-Harris评分为(10.88±1.35)分、治疗后3个月为(13.24±1.6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正骨手法组AOFAS评分(80.30±7.01)分,治疗后3个月为(89.27±4.3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骨手法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焦虑情绪均得到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SAS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753,P=0.861).结论:ASTIS关节镜术后运用正骨理筋手法配合弹力绷带外固定是将微创关节镜技术与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弹性外固定相结合,临床疗效超过简单叠加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焦虑情绪,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及踝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徐涛;马巍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指踝关节各种软组织或骨性摩擦、撞击或挤压所致造成疼痛状态的一组疾患,多数伴有或并发踝关节的炎性改变,其损伤机制多为运动损伤,在各种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中踝前撞击综合征占有较大比例,如果得不到正规系统治疗,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 MRI双回波稳态及T2-mapping序列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软骨退变早期中的应用

    作者:黄晓辉;余捷;林达;周露;项剑瑜

    目的 MRI双回波稳态(We DESS)及T2-mapping序列在鉴别踝关节撞击综合征(AIS)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AIS患者30例,均给予MRI常规FS-T2WI序列、WeDESS及T2-mapping序列检查,比较3种扫描序列对关节软骨退变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比较软骨退变早期与未退变 T2-mapping序列T2值.结果 30例患者终经经踝关节镜取组织行病理检查后发现关节软骨退变早期14例,未退变16例.We DESS、T2-mapping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FS-T2WI序列(均P<0.05),但We DESS与T2-mapping序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骨退变早期患者平均T2值与未退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eDESS及T2-mapping序列对AIS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鉴别有较高价值,且T2-mapping序列检查可进行定量评估,值得临床应用.

  • 关节镜技术治疗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作者:杨家骥;刘云鹏;王星亮;李坤;华国军

    [目的]探讨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及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踝关节镜技术治疗的22例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清除撞击组织,修整损伤的软骨.采用AOFAS评分系统和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镜下发现均存在前外侧踝撞击,撞击物类型:外侧滑膜组织撞击12例,半月板样组织撞击3例,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撕裂撞击3例,距腓前韧带损伤瘢痕组织增生撞击4例.AOFAS评分由术前的(46.27±12.5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5.14±10.20)分,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eislin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8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1.82%.[结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多发生在踝关节反复损伤后,撞击物多为增生瘢痕组织,可合并出现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是诊断和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 体外冲击波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冷超;邢崇慧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电针、物理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运动员损伤后踝关节未见骨折、脱位,经过一段时间回复和传统治疗,肿痛虽明显减轻,但活动量增加后和剧烈运动后肿痛加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踝关节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传统外敷中药组),治疗1月后进行疗效比较.两组分别在治疗后得到3个月随访,并用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组满意率达93%,对照组满意率达6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为39人,不明显为3人.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为25人,不明显为13人.两组在治疗后疗效比较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外敷中药.

  • “壮药包”烫熨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术后的应用

    作者:朱洪;易海魁;夏天;米琨;俸志斌;欧伦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指瘢痕组织增生造成踝关节内软组织嵌入、摩擦,甚至胫骨骨赘生成与距骨形成撞、击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患,与踝关节创伤密切相关.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术后能否系统的康复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壮药包"烫熨能使术后患者踝关节肿胀、疼痛消退的更快,缩短康复时间.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73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行踝关节清理术,术后采用系统康复治疗配合壮药包烫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文斌;涂峰;王浩;张晨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的疗效.方法 对踝关节前方撞击患者17例在踝关节镜下,采用陈旧骨折片取出、骨赘切除、游离体取出、滑膜清理等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病例均获得12~1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6个月.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分别为(80.6±3.7)分、(87.1±2.7)分、(90.4±2.7)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58.9±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Mazur踝关节评分分别为(81.7±3.4)分、(86.7±3.1)分、(89.9±2.6)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0.3±5.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行前踝撞击部分骨片取出、增生骨质切除、游离体取出、滑膜清理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的有效治疗方法.

  •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富强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27例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月,平均14月.术后踝关节功能评估根据美固足踝外科协会足踝关节评分系统(AOFAS):优16例(59.3%),良8例(29.6%),中2例(7.4%),优良率88.9%.均无术后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镜下手术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有效诊治技术.

  •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分折

    作者:曹斌;曾锦;谭坚毅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影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3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X线、CT及MRI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特征,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影像表现及优缺点.结果:X线检查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确诊患者25例(83.3%),漏诊5例(16.7%);CT检查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确诊患者21例(70.0%),漏诊8例(26.7%),误诊1例(3.3%);MRI检查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确诊患者29例(96.7%),漏诊1例(3.3%);分析结果MRI检查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准确度高,其次为X线平片,CT检查在三者之中效果差.结论:MRI为影像学检查中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效果好,能够较为明确的显示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病损状态及其他合并疾病;X线对胫骨前缘和附在距骨颈部边缘骨赘生物等骨结构的变化,而这些解剖结构的变化为导致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疼痛的主要原因.CT对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检查效果则较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