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ICU 病房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探讨

    作者:郭建华

    目的:探讨RICU 病房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对2008年5月7日-2011年5月7日住RICU289例患者中121例感染病例进行感染部位比较和综合感染因素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控制及护理措施.结果:289份RICU 病历中感染了121人,感染率是41.87%.住ICU 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病人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结论:ICU 患者是医院高危人群,应该重点监控,加强护理,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

  • 品管圈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陆永珍;岳彩霞;方立沙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品管护理活动前组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分析RICU现存的管理缺陷,确定品管小组,展开系列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使RICU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护士理论及操作技能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了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 2013年-2017年某院RICU患者疾病与死亡统计分析

    作者:席建宏;段咏梅;王理瑛

    目的 分析某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疾病与死亡分布特征,为科室主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RICU近5年收治患者资料,应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642例呼吸重症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分布状况等.结果 2013年~2017年医院RICU累计收治呼吸重症患者1642例,男性1044例,女性598例,男女比为1.75:1;前10位疾病依次为肺部感染(21.92%)、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15.04%)、肺炎(13.28%)、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69%)、肺栓塞(4.02%)、肺恶性肿瘤(3.53%)、感染性休克(3.47%)、脑出血(2.74%)、脑梗死(1.83%)、慢性支气管炎(1.64%),累计占72.17%;本资料不同性别、年龄段主要疾病构成及分布存在差异;551例死亡患者疾病前10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感染性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恶性肿瘤、肺栓塞、脑出血、脑梗死,累计69.33%.结论 该院RICU患者疾病以肺部感染、慢阻肺及肺炎为主,老年人为主,应关注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RICU 疾病 死亡 分析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

    作者:周金叶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41例RICU出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41例R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24.11%,例次感染为44例,例次感染率为31.20%.老年患者足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原因与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侵入性操作增加、医护人员无菌概念不强、医院感染意识不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结论 R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普通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5.9倍,(普通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9%).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加强对呼吸道、泌尿道的护理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索,减少侵入性操作.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RICU肺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探讨

    作者:刘晓青;袁锦屏;陈荣昌

    目的为了了解RICU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我们收集了1993年8月~12月我所RICU患者的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149株, 测定其中10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的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49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0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株,位于首位.药敏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氟哌酸、泰能、丁胺卡那的敏感率分别是91%、82%、82%.结论 R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率高.

  • RICU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特点与护理

    作者:蒋露;庞剑;曾宪红;赵娜;温慧敏;隋文君;李然;卓婕;孙永昌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MRSA体表定植的特点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RICU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R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患者246例.患者入院当日以拭子留取鼻腔、咽后壁、腋窝、腹股沟、前胸部和手等部位的微生物标本并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培养,且此后每3天重复1次.根据MRSA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MRSA定植组30例与MRSA非定植组2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APACHEⅢ评分、1年内住院次数及病死率的差异,并分析MRSA的定植部位.结果 RICU患者MRSA定植率为12.19%,其中16例为院内获得性定植.MRSA定植组和非定植组在性别组成、APACHEⅡ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定植组平均年龄显著大于非定植组[(81.13±6.86)岁比(74.78±11.89)岁;t=2.955,P=0.003)];MRSA定植组1年内住院次数和病死率分别为(1.83±1.206)次,40.0%均显著高于MRSA非定植组的(1.06±0.257)次,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8,x2=9.132;P<0.01).MRSA定植患者定植部位以鼻腔为主.结论 MRSA的定植对RICU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MRSA定植的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是在医院内形成定植的,应该加强床旁护理,预防交叉感染.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RICU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周淑玲

    目的 研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RICU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在2017年2--8月收治的88例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较比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82%<22.73%),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RICU的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并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

    作者:于洪涛;贾金广;王敏;臧金萍;王红军;王金亮

    目的 探索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85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RICU内的患者,评估主要病因、合并症和并发症,监测内环境紊乱、RICU居住时间以及辅助呼吸类型,以及发生HAP的例数,细菌学监测结果 ,结果 单因素分析,在RICU内的滞留时间和使用有创辅助通气是发生HAP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使用有创辅助通气是发生HAP的危险因素(OR=18.581,P<0.05).RICU内H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2%),以天然耐药菌为主.结论 有创辅助呼吸和RICU居住时间是RICU内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RICU中H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而且多数对常用抗感染药物具有天然耐药的特性.

  • 人性化护理在RICU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孟凡云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RICU的临床应用方法,了解RICU专科患者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相应护理措施,指出目前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加强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RICU
  •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云

    目的 研究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我院RICU人工气道建立患者80人,将两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ICU护理模式给予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RICU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优点及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宋爱领;李梅霞

    目的:通过加强对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干预及管理,较少重症病人的痛苦、减轻护理操作难度、保证各浓度液体的输入、确保血流动力学数值的监测。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燕;王磊;周少华;王绍谦;李万华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PD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飞;刘同滨;王衍博

    目的:分析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住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158例患者,对其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之间对比分析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菌分离出160株,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住RICU时间、留置导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间、抗生素种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48 h)等因素构成多重耐药危险因素。结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次数、与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有较大相关性。

  • RICU老年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66例分析

    作者:白桂红

    RICU老年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医院肺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加,导致病情加重和死亡率增高.我们总结了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R I C U老年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66例,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RICU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秦文

    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两方面分析影响RICU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RICU的护理安全.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菌探讨

    作者:陆建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有创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现对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菌,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 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赵丽

    目的:分析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R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RICU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基础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PH值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CO2)水平高于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治疗总显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

  • 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雪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监护病房(R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VAP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从65例确诊为VAP患者的痰液中共检出24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8%(152株),其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占27.2%(67株),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占11.0%(27株),且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之。结论 VAP患者混合感染现象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治疗。

  • RICU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调查及耐药分析

    作者:彭湘明;黄建迎;赵夏丰

    目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对1999~2002年我院RICU中62例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送检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致病菌89株,其中G-菌占74.2%(66株),G+菌占19.1%(17株),念珠菌占6.7%(6株).检出MRSA10株(83.3%),检出产ESBL菌9株(42.9%).结论:R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RICU 呼吸机 耐药性
  • 密闭式吸痰管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瑞霞

    目的:对比密闭式吸痰管(CTSC)和开放式吸痰管(OTSC)应用于重症监护室(RICU)采用机械通气(MV)患者的吸痰效果,探讨CTSC的应用优势及原因.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R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4名,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两组各32名,分别用CTSC和OTSC对其进行吸痰,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吸痰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1min内,密闭组的患者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与开放组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与吸痰前2min比,密闭组SpO2、RR和HR均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CTSC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在吸痰时Sp()2、RR和HR指标的变化,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VAP的发生.

    关键词: CTSC RICU 机械通气 应用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